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080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

《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精神实质Word格式.docx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它就是生命渡过的方式。

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这个课堂上的独特的生命个体。

我们常常想,应该怎样渡过我们的一生?

我们的职业生涯几乎占去了除去睡觉时间的1/2以上。

如何度过每一堂课?

这其实就是在思考你的生活方式。

能不能从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是一个人能否感到幸福的重要方面。

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说,任何工作都有一定的重复性,比如,北京开地铁的工人,公交车的驾驶员,银行的收银员,等等。

但是,我一直觉得教师不应该和他们一样总是机械地重复相同的生活内容。

如果说,过去若干年里,我们是这样的,但现在不应该。

不论是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以学生和以教师为本的角度,都不应当。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有文化知识的群体,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追求。

但是要靠自己去创造。

2.一起来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学生创造力和自主能力的淹没

记得有一位大学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小学做的是闭窍的工作,我们大学要做的是开窍的工作。

”当然,后半句也不一定对啊。

但是前半句很能引起我自己的共鸣。

我所接受的12年基础教育是在1982年到1993年间,93年高中毕业时也是我们当地的优秀生,感觉很好。

但是到今天已经10年过去了,加上又从事教育新闻工作,我逐渐意识到了我所受教育的缺陷。

比如说,在上大学的时候,一旦做实验遇到结果不对,我不知道应该上哪找错去;

到书店拿到一本书,不知道是该看目录,还是看作者,还是看它本身的宣传广告来判断是不是一本好书,最终是看作者是否有名,这其实就是盲目跟从权威了。

可以说,整个缺乏判断能力。

原因在哪里呢?

现在我完全意识到,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老师讲,而且理科多数是老师将公式一推理,就套用做题;

工夫都用在了如何对付变化多端的题目上了。

文科就是背、记,没有什么分析、判断之说。

所以,近些年来,社会上对教育的批评,我觉得有一部分是对的。

2002年开始新课程,我是举双手赞成。

为什么呢?

因为当我意识到了自己学生时代成长的缺陷后,真的就不希望后来的孩子还是重复自己的轨迹。

我一直觉得自己本来应该更加有创造力,有更多的潜能可以发展。

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不必再去列举多少例子了。

单一的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可取了。

长期如此,学生很容易生成惰性,因为不用动什么脑子,不用自己去思考,也不需要发言,因为不做任何反应,或者有几个人做出回应,教师就会一直讲下去,直到下课。

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沟通也很少。

另外,每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从来都没有时间自己先去想一想,如何来解决,老师就直接把推理过程,把结果告诉了学生。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说,每次过早地教给学生一些他自己日后能够发现的东西,这样会使他不能有所创造,结果也不能对这种东西有真正的理解。

这就是被动的(师生之间缺乏沟通),缺乏沟通与合作的,完全接受的学习方式。

一个孩子从6岁到18岁,是一个多么富有活力,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年岁啊!

如果无视这一点,而将所有的孩子置于如此单一的、成人化的、枯燥的学习生活中,那么,中国人缺乏创造力,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学校生活,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觉得还是不太准确的。

准确的说法应当是,新课程在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与学习目标、学习情景的适切性。

而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特意提出来,是针对我们国家教育的实际将其凸显出来的。

是基于我们国家教育目标----培养什么样人----的变化提出的。

3.新课程最大的追求是以人为本

实际上,无论是从教师职业和学生学校生活的幸福感,还是从学生作为教育产品的品质来说,其实,学习方式的变革都体现了此次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核心追求。

说到底,学习方式或者说是教学方式,就是人对人的方式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

从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师本人教书生活的幸福感出发,改变学习方式,就是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是以更加人性的方式贴近。

应该说,这是我们社会的进步。

二、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内涵

1.学生自主了,教师该做什么

关于自主学习,很多教师的理解过于狭隘。

一种理解就是“自学”。

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形,比如,这节课后半节课,你们自己看书吧!

然后把后面的习题做一做。

这是不是自主学习呢?

我觉得在形式上,是,但在实质内容上,不一定是。

也就是说,教师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不一定取得效果。

自主学习一定不等于自学。

自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外进行。

实际上,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推理,我们就可以知道两者不会相等,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相等的话,那么还要教师做什么呢?

自主学习也不等于放任自流。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这样的鼓励:

“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你们喜欢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

”这已经成为所谓新课程的标签了。

这样是不是就尊重了孩子的主体性了呢?

我觉得不是。

任何事物就怕过度,就怕泛化。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国家的中庸传统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

中庸强调的是不偏不倚,潜在的含义就是要准确。

过犹不及!

自主学习中的“自主”绝不是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否则,没了规矩,没了规范,没了界限,课堂就不成其为课堂;

而人也不能成其为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自主学习”的理念是针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提出来的。

要改变的是,完全地、自始至终地由老师决定学什么、怎么学,先看第几段,再看第几段,遇到问题怎么思考,全部由教师做主的状况。

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容易被压抑。

要求的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适当“放权”。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概括为“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提出来的。

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余文森教授说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那么很多奇迹就会出现。

”这里谈到的就是一种责任感的问题。

可能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其实很有责任感的,多数都知道要学习。

但是这个“知道”是因为来自外部的压力和教育,而不是内在的兴趣和责任。

因此“要我学”和“我要学”产生的结果一定是很不一样的。

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到逐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理解所学的知识与他的生活、成长和未来的联系,是培养学生主动性的重要途径。

这样,学生才能在态度、情感上有积极的自主性。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除了第3条,其他三条谈的都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

如前所述,无论是理解为纯粹的自学,还是理解为“自流”,我觉得教师还是没有找到自己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该做些什么。

“放”应该放到什么程度,“收”又应该在何时,很不好把握。

但我想应该有一个基点,就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要让学生愿意学,还要让他们能够学。

2.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应当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1)关于合作精神

在日本的课本上面有这样一则童话:

在浩瀚的大海里,生活着一群小红鱼,它们体形瘦小,游动缓慢,是大海中无力自保的一族。

当一片小红鱼游过来,一只虎头鲨悄悄地跟在它们的身后,小红鱼发现了危险,它们拼命往前逃,可是鲨鱼张开它的巨大的嘴,许多小红鱼被吞而去。

一条小黑鱼告诉大家:

“不要怕,我们应该聚集起来。

”小黑鱼边游边说,让小红鱼们慢慢聚成一条大红鱼,然后小黑鱼游到“大红鱼”的头部,成为这条大鱼的眼睛。

一条黑眼睛体大无比浑身发泡的“大红鱼”出现了,虎头鲨看到它们远远地游走了,连大鲸鱼也惊恐地逃走了。

我国儿童读物里的一则大家熟悉的童话:

两人在树上过夜,早上,树林里突然出现了一头黑熊,其中一人不跑而是忙着穿鞋,另一人不解:

“你把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

”那人说:

“我不要跑过熊,而是要跑过你。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先看到合作的力量,还是先想到竞争?

我想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排决赛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

为什么会令那么多国人感动,因为这里体现了中国人最缺乏的精神。

合作同时也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

但在我们这个最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国度,却最缺乏这种精神。

我想,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竞争,于社会于个人都是必要的。

我记得我看不少案例,是老师自己设计一个必须要合作来完成的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觉得非常不错的。

(2)合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关于合作学习,在国外有非常系统和成熟的一套理论,比如,分组方式,任务切块,小组内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等等。

但是,这两年来,我的看法有所改变。

我觉得合作并不如“前后四人一组讨论”简单(没有效果),也不如详细地分工那么复杂(不符合日常教学条件)。

在日常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精神内涵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现。

比如,当一个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问:

“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这一最简单的提问,就是老师主持下的合作学习。

是学生之间通过教师进行的交流。

这里有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说服力。

在教“家长会”一节时,有位老师将它编拟成一段故事,家长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开家长会,屏幕上展现情境“单人椅34把,双人椅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同学们立即动笔算起来了:

34+8×

2=50。

老师接着问,要是我们班开家长会,够坐吗?

“够了。

因为我们班只有42人,而这里有50个位子。

”有的学生还拿起“武器”——算式来展示:

“你看:

50-42=8(把),还剩下8把椅子。

”这下可把学生激活了,“老师,不对。

应该是8人。

”“不是8人,应是8把。

”“不是8把,因为你不知道是单人椅,还是双人椅。

”“应该是8把单人椅”、“那不一定,也可以是双人椅啊”、“你怎么知道别人喜欢坐单人椅,还是双人椅?

还可能多出的既有单人椅,又有双人椅呢”、“写‘把’不行,应该写‘人’”、“应该写‘个’,是表示‘剩下8个位子’”。

热闹的场面里,老师抓住思维疑点问道:

“你们看这里的单位到底应该写什么?

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这位老师灵活地调用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层、全面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对合作学习的成功把握。

(选自《人民教育》2004年第5期陈清容《为数学合作学习选准内容》)

所以说,一个有合作意识的老师就能够抓住任何一个问题,一个现象和一个回答等,组织学生之间开展合作。

那么,对于国外那一整套合作理论,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只有在把握了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才可以借鉴一下,而不是照猫画狐。

比如,我们国家的班额一般都比较大,小学可能还好一些,中学的班级里很多地方连秧田式桌椅都摆不下,这么多人,教师怎么可能去依照每个人的气质类型、性格、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诸多因素去异质分组?

平常学生的座位都是根据高矮固定的,就为一节数学课去“大动干戈”?

这不现实。

让座位邻近的前后两人或四人一起讨论,教师强调个人的责任等一些合作的规范,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所以,合作学习在我们国家,有条件的地方不妨借用一下国外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操作层面的。

没有条件的地方也未必不能进行合作学习。

上面那个例子就是最好的说明。

重要的是要理解合作的价值和精神内涵:

强调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依赖,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等。

这样,我们才能将舶来品真正地种进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3)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最近几年来,合作学习在课堂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合作流于形式化。

合作一定是有自己的目标追求的,但这是和具体的任务,实际的学生,以及教学目标所决定的,并不是瞬间地拍拍脑袋就决定的事。

一些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一些有着固定答案的问题,一些特别封闭的问题,等等,都不应该成为合作的内容。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宜合作学习呢,没有固定的规定,但有一个建议可供参考:

互动——教学任务是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关爱理解、共同分享鉴赏等。

当然,这里的互动不是一般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讲解提问等“继时互动”,而是要求生生之间讨论、展示、争辩、操作等“同时互动”。

互助——教学任务是否包含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分化或理解、掌握上的屏障,会自然地形成求助与助人的需求。

协同——教学任务是否只有经过小组成员责任分工、角色轮换,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吸取别人的长处相结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协作共事、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整合——教学任务是否体现了跨学科性、综合性和任务驱动性、项目型学习的特点,是否要求不同观点、不同材料、不同解题思路或方法的汇总综合,是否涉及到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求新——教学任务是否突出了学习者个人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是否要求生成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理解,是否求新、求异、求变,是否有较高的知识迁移性质。

辨析——教学内容是否需要经过争辩、探讨、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在相互磨合中坚持自己合理的想法,同时也吸收别人好的创意。

评判——教学任务是否涉及到较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否有多种决策路径可供选择,是否需权衡利弊得失。

表现——教学任务是否要求学生充分展示、表露或“外化”已经学到的东西,是否以群体业绩表现、以任务整合或项目调研的成果方式来衡量考评。

(摘自《人民教育》第5期盛群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4)培养合作精神,特别是合作技能

我们觉得组织合作学习,很难组织起来,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孩子还不懂得怎样去合作。

合作的技能也应该成为学习的内容。

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在合作之前,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要注意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独立地思考。

因为,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思维就不会有交锋,没有交锋的讨论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此外,还要注意学生在被允许发表意见之前,应保持沉默,不可影响别人思考。

这样可以兼顾到一些基础差一些,反应慢一些的学生。

(5)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该做些什么?

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是不是就没有事了呢?

是不是就可以站在讲台上改自己的作业了呢?

当然不是的。

教师的引导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是随时待命的。

即使是学生自己在讨论、议论,老师要做的事情也是很多的。

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时,他给教师提出的几个提醒。

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以及时的表扬。

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移近一点。

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

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备用活动:

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

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比如说,昨天看了什么电视,明天要去哪里玩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并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让其回到原来的话题。

一个眼里有学生的老师,只要在课堂里,他的眼里就永远有活。

所以,有教师就对我说,“让我上一堂课,比让我做一个长篇报告还累。

”为什么?

一个人要关注那么几十个学生确实是很累的。

但是,这就是真正在当老师啊!

3.探究学习的关键是什么?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这句话在强调什么?

强调过程,强调亲身的经历。

今天我们的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了解或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就是在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特别是类似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某一个领域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对学生未来从事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

前面谈了,像我们这一代学生就不曾受过这样的熏陶,就没有那么强的探究未知的能力。

不然,我们国家的创新成果,特别是原创成果怎么会那么少呢?

(1)探究学习不只属于科学课程。

探究学习起源于科学领域,因此它的过程“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评价”使用的也是科学术语。

所以,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探究学习和理科有关,比如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与数学的关系不大,与语文的关系则更远。

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的。

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特别是现在主题性的单元教学中,设计一个两周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自己去阅读,形成对文本的理解,然后再讨论,写感想等,很可能是非常有深度的学习。

即使是在一节课上,甚至几分钟内,都可以是一个探究。

探究的过程可以跨数十天,也可以仅为几分钟;

可以表现为动作形式,也可以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在大脑里。

比如说,对于课文中一句话的理解,刚开始可能是存在问题和疑惑的,是不确定的;

通过老师的点拨,发现了上下文中的几处信息(是否可以算做证据),然后再对这句话进行解释,或者解释之后,又发现另外的几行字,确证了自己的理解没有问题。

这个过程,能说不是探究吗?

所以,像理解其他学习方式一样,理解探究学习也需要把握它的实质。

(2)探究过程的关键在于寻找和确定探究的方向。

阿基米德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

它揭示的原理是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被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这一规律看起来很简单。

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阿同志怎么想到去称量那一部分刚好由于物体的浸入而排开的液体呢?

这才是科学发现最困难的点。

在我们的探究教学中,也是这样。

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整个过程,当然,如果时间许可,条件许可,内容需要,是很好的。

但是,如果不允许呢?

我们应该抓住哪个环节呢?

这需要分清楚。

毕竟,孩子是处在他所探索的知识是已知的世界里。

我觉得,就是要在问题抛出后,学生开始到处寻找入口的时候,怎么去找?

这个环节最重要。

这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包括想象力(猜想能力)等。

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而在事后的引导中应特别提出来,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相互交流和分析。

三、各类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如何灵活把握。

虽然新课程将自主、合作、探究放在一起提出来的,但我觉得三者并不是并列的关系,也不是排斥的。

从以上我们对各类学习方式内涵的讨论可以看出,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合作和探究学习也经常交叉在一起,比如研究性学习等。

它们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可能,从整体上看,这是一个探究活动,但是其中有合作,如果做得好,整个过程学生都是自主的。

记得有一个教授说过,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我很同意这一点,“自主性”应该是不论我们用什么方式都应当追求的。

自主学习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主动性。

本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不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活动,最终学习效力的发生还是在学生的头脑里,不是在哪里看得见的地方。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如今风行的建构主义的鼻祖)的研究也表明,儿童认识结构的建构是由儿童在边活动中完成的。

儿童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兴趣和责任感)是教师教学必须优先考虑的。

另外,我还想提醒的是,合作、探究学习不要泛用,滥用。

完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耗时很多,特别是完整的探究学习更是。

在使用前,一定要想清楚,这部分教学内容值不值得采用这样的方式。

讲授法并不都是不好的。

现在在大学的课堂里,90%以上还是用讲授法,课堂仍然人头攒动,为什么?

因为有思维力量在里面。

即使是坐在座位上,也仍然可以是探究的。

脑子动比手动更具有思维的密度。

但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四、安全的课堂氛围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经说过: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

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

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和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我觉得这段话非常精彩地描述了一个是否安全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为什么很多老师费尽了心思,变着法子换花样,换教学方法,学生一点变化也没有呢?

我觉得首先应该想一想,你有没有给孩子一个让他们感到“安全”,感到轻松的氛围?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孩子答错了,我也没有怎么批评他呀,为什么他们就是放不开呢?

是啊,你没有用语言批评他,那你有没有用表情,用眼神批评他了呢?

如果没有,那么你是不是表现出了善意的关心?

表示出真诚的引导呢?

其实,不管您有没有批评他们,关键您对孩子的态度是不是真的很友好!

即使是友好的批评,学生也不会觉得不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