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4052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好教育高三最新信息卷历史四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C.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

【解析】根据“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

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可知,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了,议会的权力扩大了,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故C正确;

光荣革命前国王掌握实际权力,不可能出现“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议会的力量更大了”,排除A;

威廉和玛丽是光荣革命后登上王位的,此时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英国国王是逐渐变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的,B错误;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司法权独立的问题,排除D。

27.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关税固定为4%,但外商在广州卸货需给官员打点,大概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

《南京条约》英方关于关税的约定是: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这主要体现了()

A.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B.英国要求清政府明定关税

C.中英两国走向正常贸易

D.外商反感清政府税制腐败

【解析】鸦片战争前,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影响英商贸易,故英国在《南京条约》中要求明文确定税例,故选B。

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是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属于鸦片战争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

鸦片战争后,英国控制了中国海关,两国的贸易不是正常的贸易关系,排除C;

材料并未提及外商对清政府税制腐败的看法,排除D。

【答案】B

28.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国别

1958年

1963年

1969年

美国

46.5

40.8

40.9

日本

3.3

4.9

7.4

英国

6.8

6.0

4.8

欧共体国家

15.2

18.5

18.9

A.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由此确立

B.日本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C.英国实力削弱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

D.欧共体经济发展得益于一体化进程

【解析】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由此确立,A项错误;

仅凭材料信息判断日本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过于绝对,B项错误;

据材料中的信息分析,不能说明英国实力削弱,而且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较快,C项错误;

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欧共体经济发展较快,结合所学究其原因欧共体经济发展得益于一体化进程,D项正确。

29.“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

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

“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

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A.“工商皆本”成为共识,社会分工日趋扩大

B.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

D.“团、行、市,作分”是政府加强管理的手段

【解析】由材料“‘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可知南宋时期都城中“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故选C。

中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

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

“五行八作”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不是政府可以划分的管理手段,排除D。

30.下表是洋务企业部分决策者的职衔背最,据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姓名

任职情况

职衔、功名

盛宣怀

1885年任轮船招商局督办

曾任津海关道监督

张翼

1892年接任开平旷务局总办

候补道员衔

杨宗翰

1891年主持上海机器织布局

翰林院编修

袁大化

1890年继任漠河金矿总办

候补知府

郑观应

1880年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

候选郎中

——(据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洋务运动》整理)

A.政府官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B.洋务企业摆脱了列强经济控制

C.官督商办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

D.洋务企业缺乏近代化管理经验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用封建官吏来管理洋务企业,而这些人大多具有商人的背景,但不管是官职还是商人身份都是封建性质的,他们没有接触到相关近代化的管理,说明当时洋务企业缺乏现代管理经验。

故答案为D项。

A项,材料反映的是很多洋务企业都由官员来管理,但没有体现出促进企业发展,排除;

B项,材料看不出洋务企业是否受到列强的控制,排除;

C项,从材料可以看出盛宣怀等人都有官职,没有看出官督商办是主要的管理方式,排除。

31.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

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

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

材料主要说明()

A.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B.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

C.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材料中的浙江姚浜村的土地流转是“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这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这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故C选项正确;

材料内容主要说明了土地流转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无法得出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这不属于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提高,故B选项错误;

材料中的土地流转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没有变革土地所有制,故D选项错误。

32.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

据此推测他叙述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

B.汉代儒学的发展

C.宋明理学的兴起

D.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糅和诸子百家思想,进而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其中天人感应有约束君权的一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推动了思想的统一。

结合材料“对君权的限制、儒学的意识形态化”“思想一致的时代”可知是汉代儒学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处于百家争鸣时期,与思想一统相矛盾,A选项排除。

宋明理学未凸显君主的意义,强调的是“理”,C选项排除。

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在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33.宋词从开始的以从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为主要题材发展到后来的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即尤事不可入词、无物不可入词的境地。

这反映了宋词()

A.文学的功能非常强大

B.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C.浓厚的儒家人文情怀

D.题材范围逐步扩大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宋词题材广泛,不再局限于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化、世俗化趋势。

故B正确。

材料表现的宋词的题材,而不是文学的功能,排除A;

材料所说的内容与儒家思想并没有很深的联系,排除C;

题材范围的逐步扩大的过程是为了适应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排除D。

34.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制,坚持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

对于美国的上述政策,认识正确的是()

A.罗斯福为稳定国际金融形势做出了贡献

B.标志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扩展到金融领域

C.美国的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

D.为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基础

【解析】根据1933年和“反对恢复金本位制,坚持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可知,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主张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借此转移国内经济危机,但是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进行本国货币贬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危机,C选项符合题意。

美元贬值加剧了国际金融形势的不稳定,A选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对经济的干预首先是从金融业开始的,扩展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

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D选项错误。

35.下图反映的是1991-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劳动生产率年化增速,由此可知()

A.南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B.发展中国家竞争力增强

C.发达国家丧失技术优势

D.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变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以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比较快,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竞争力。

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不能体现南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排除;

C项,发达国家丧失技术优势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变的结论,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

宋代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农师”,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

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不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

宋政府对绿化尤其重视,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朝廷任命谢德权领护汴河,在京师河段“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促进了汴京沿河商业环境的改善。

——摘编自吴钓《宋:

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近代工业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工业化”“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要越来越多地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取原料,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技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

荷兰在17世纪曾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本国不产煤,其他燃料也很少,必须从国外进口煤,这使荷兰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且使本国经济置于外国商业政策支配之下。

法国在1763年以前,商业并不落后于英国,1780年时铁产量3倍于英国。

然而法国本身所产煤不能自给,需要从国外大量输入,这为法国工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不同的产业结构对于能源的需求影响不同,重工业要比轻工业和农业对能源的需求更多。

15世纪以来,英国出现了重工业增长迅速的局面。

1650年起,煤炭开始成为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第一大能源,到1700年,煤炭在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已经接近一半。

从以有机能源为主到以化石能源为主,英国经历了人类近代史上的一场能源革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古代中国宋朝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宋朝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举措。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欧洲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及成因,并简要阐释工业革命时期能源革命与近代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13分)

【解析】

(1)原因:

中国:

根据所学,宋朝城市繁荣,人口集中,导致环境污染;

根据“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得出手工业发达,大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根据“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得出人口增长,对士地、森林的过度垦殖等。

措施:

根据“宋代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得出加强政府干预;

根据“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得出注重环保立法;

根据“令民二月至九月不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得出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和城市环境治理。

(2)特点:

根据“必须从国外进口煤”“煤炭开始成为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第一大能源”得出17、18世纪欧洲主要国家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成因:

根据“近代工业化”“重工业增长迅速的局面”,并结合所学,可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增长迅速、蒸汽机广泛应用等方面原因。

关系:

能源革命推进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能源革命。

阐述:

可从新能源推动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推动能源领域的不断开发与利用分析回答。

【答案】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人口集中;

手工业发达,大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人口增长,对士地、森林的过度垦殖等。

加强政府干预;

注重环保立法;

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和城市环境治理。

17、18世纪欧洲主要国家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17、18世纪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欧洲主要国家产业结构发生变动,重工业增长迅速;

工业革命的进行,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对煤炭的需求剧增。

煤炭作为新能源,取代风能、水能等传统能源,成为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主要能源,加速推进工业革命的进程,推动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工业化的发展则导致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能源领域的不断革新,如煤炭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5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

1784年,瓦特又成功研制出万能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18世纪末期,英国棉纺织率先实现机械化生产。

1806年,英国基本完成了棉纺织业机械化、动力化,使用蒸汽发动机的织布工厂不断增加。

英国棉布产量和质量随之大为提高,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

1800年英国棉织品出口额占据出口总值的25%,1828年高达出口总值的一半,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

英国棉纺织逐渐成为工业的中坚,推动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摘编自赵文斌《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是如何付之东流的》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事实,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史实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根据材料提取历史事实:

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

根据所学可知,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英国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概述和评价:

结合所学,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英国在国际贸易的垄断地位。

然后再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分别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思想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回答即可。

示例: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历史事实:

棉布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

历史现象:

这一历史事实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棉纺织领域,并引发了生产、动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连锁反应,使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国际贸易的垄断地位。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技术的飞跃性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成了西方主导世界发展的格局。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观念的进步和贫富分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近代企业的兴衰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材料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认为甘肃有毛织品的原料,自1876年筹划在兰州创办织呢局。

当时有人提议将工厂设在汉口,交通方便,可把原料运至汉口,便于销售。

而左宗棠认为自己管辖甘肃,有责任开发该省的财源。

因此投资银20万两,与上海德商泰来洋行商定购买全套设备。

这些设备于1879年2月从上海运至汉口转用民船运到龙驹寨,再用人力及牲口运至兰州,到1880年5月全部运齐。

兰州织呢局于1880年9月开工。

由于对当地的原料了解不足,织呢局所购机器适用以细软羊毛为宜,为此用大批人力从兰州附近所产粗毛中拣取细毛,浪费很大。

兰州地区水源不足,水中含盐量高,影响呢料的漂染质量;

织呢局一切技术及业务管理均操于德国人。

工人多是兵勇,只关兵饷,生产效率很低。

至1881年初,织呢局的设备利用率不超过1/3。

截至1882年8月,织呢局共生产粗细呢绒1500余匹;

且产品成本高,当地没有购买力,卖至外省又因交通困难,运费较贵,没有市场竞争力。

1883年织呢局锅炉爆炸,终于停工歇业。

——摘编自吴迪《中国纺织工业历史上最早的印记》

(1)指出左宗棠兴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目的,概括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特点。

(8分)

(2)分析兰州机器织呢局衰落的原因。

(7分)

(1)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起,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提出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成为近代化的开端。

根据材料“有责任开发该省的财源”可以得出左宗棠兴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的目的。

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属于洋务大臣,投资银20万两创办了兰州机器织呢局,可以得出企业的性质是官办的民用企业。

根据材料“织呢局一切技术及业务管理均操于德国人。

”得出引进西方机械生产和技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这些设备于1879年2月从上海运至汉口转用民船运到龙驹寨,再用人力及牲口运至兰州,”可知兰州交通不便,不利于设备运输及产品运销;

根据材料“且产品成本高,当地没有购买力,卖至外省又因交通困难,运费较贵,没有市场竞争力”,可知,市场需求小,购买力低;

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根据材料“由于对当地的原料了解不足,织呢局所购机器适用细软羊毛,为此用大批人力从兰州附近所产粗毛中拣取细毛,浪费很大。

”可知,缺乏全盘规划,造成原料与所采购生产机械不匹配;

生产条件不足;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基础上得出自然经济的阻碍也是原因之一。

(1)目的:

开发财源,缓解经费困难;

“寓强于富”,推动近代化。

特点:

政府直接投资的官营企业;

引进西方机械生产和技术。

(2)地处西北,交通不便,不利于设备运输及产品运销;

所在地区经济欠发达,市场需求小,购买力低;

缺乏全盘规划,造成原料与所采购生产机械不匹配;

生产条件不足,影响质量,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管理方式落后,生产设备运行安全保障性低;

自然经济的抵制。

(答出其中3点即可)

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14年8月,英国部署在远东的海军兵力变得相当薄弱,而它们要保护的地域范围则从印度洋一直到太平洋。

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自治领的海军在内,英国海军在新西兰派驻有4艘巡洋舰,在澳大利亚部署了1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潜艇。

另外,英国海军中国分舰队有1艘预备役老式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潜艇,东印度分舰队有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

相比之下,可以集中全部兵力于本土的日本海军有2艘“无畏”舰、2艘高速战列巡洋舰、14艘“前无畏”舰、13艘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7艘老式巡洋舰、9艘炮艇、50艘驱逐舰、31艘鱼雷艇和13艘潜艇,总计46万吨。

德国东亚舰队有2艘装甲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炮艇。

另外,法国在远东部署有2艘装甲巡洋舰,俄国有1艘装甲巡洋舰,法俄还各有2艘和1艘老式小型巡洋舰。

随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英国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不得不从限制日本的立场上步步退。

——摘编自胡杰《英国视角下的英日一战海军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年8月各国在远东海军布署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海军布署所带来的影响。

(1)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英国、日本、德法俄等国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作答,如:

英国力量削弱但仍力图控制全局;

日本海军力量强大;

德法俄仍有一定的海军部署。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主要从英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以及第一问,从英日、美日关系的发展、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列强在亚太地区争夺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1)特点:

原因:

英国海军力量强大长期充当海上霸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欧洲无暇东顾;

日本实力提高,企图称霸亚太。

(2)影响:

加强了英日同盟;

有利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激化了美日矛盾;

列强在亚太地区争夺更加激烈。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中国史学有着关注文化的悠久传统,然而独立的、系统的文化史研究则始于清末,且由译述西洋文化史专著为开端。

中国学者仿效西方文化史专著体例,参考其史观,自行编撰中国文化史专著,梁启超可谓这方面的开山者。

梁启超与欧洲启蒙时代伏尔泰等人的史观相通,他1902年撰《新史学》,批评旧史学的弊端。

他还力倡“史界革命”,认为文化史的编暴便是“史界革命”的重要方面,其在1921年写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专门史与普遍史进行了区分,称“普遍史即一般之文化史”,指出文化史须由具备通识的史家依据专史撰写。

他设计的《中国文化史目录》,包括朝代篇、政制篇、法律篇、教育篇、交通篇、饮食篇、服饰篇、学术思想篇等28篇。

以梁启超为端绪,文化史被视作“叙述进化之现象”的历史、“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的历史、“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的历史。

承担启蒙任务的文化史学由此在中国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