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Word格式.docx
《管理学基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对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马雷:
怎样才能把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接?
领会了管理的实质就会应用。
管理学联系实际的最大运用在于哪方面?
管理就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其各项基本职能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只要你掌握了其精髓,自然就会用于实践。
朱思泉:
越来越多的80后不可逆转地进入了管理层,成为管理实践者。
从员工向管理者角色转变,80后管理者们面临着哪些挑战?
企业如何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效能?
中国富裕一代已经开始亮相经济舞台,他们的思维、行动风貌,代表了中国未来的走向。
缔造互联网神话的李想、茅侃侃、戴志康、姚建军等这些年轻的80后CEO们,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传统行业中一如顼世栋等人,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出不同于父辈的商业奇迹。
在实际管理中,80后管理者拥有自身的优势,但同60后、70后前辈相比又有自身的不足。
那么,他们应该如何面对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呢?
面对朝气蓬勃的新一代管理者,企业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机制,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80后自身特质
80后管理者往往是这样一群人:
高学历、科班出身、高革新力、思维敏捷,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不同于前人传统、单调的做事方式,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
顼世栋可以说是80后管理者中的典型代表。
他的父亲是东华纺织集团董事长顼保同,顼同保于1991年成立东华纺织集团,在国内把坯布和棉纱生意几乎做到极致,但直到2002年二次创业打响“顶瓜瓜”彩棉服饰品牌之后,才声名鹊起。
拥有良好家世背景的顼世栋并没有选择循规蹈矩地完成学业,而是在经历了辍学-创业-留学-再次创业的洗礼后,创立了凯安斯(Q&
X)品牌。
父亲做的是传统商业模式,有自己的棉花种植基地、加工厂、织布厂和进出口公司;
而儿子做服装打破传统模式,强调的是一种异域文化,除了贩卖一种时尚,还在宣扬一种生活方式。
80后非常喜欢学习,非常愿意进步。
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会问到下一个工作机会怎么样,能学到什么东西。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萧洁云很认可80后对待失败的态度:
“现在的年轻人比较直接、比较直率,毕竟竞争比以前激烈多了。
机会多,信息也多,信息存储的速度也快,好事情、坏事情都很快被人知道,他们能面对失败,在失败中吸收一些经验。
”
什么样的80后容易成为管理者呢?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认为,因为80后一代大多比较“独”,因此,懂人情世故,善于沟通的人在职场中就会特别受欢迎,容易脱颖而出。
另外,城市中贫困家庭出来的和在农村长大的80后成为管理者的概率会高一些,因为这些80后受生活条件所限或非独生子女的原因,不得不时常与社会打交道,能够理解和参与社会的一些交易模式。
80后管理者的优、劣势
80后成为管理者,可以散发出巨大的管理能量。
首先,80后的个性与当前市场经济所弘扬的精神相符(比如明确表达自己的利益、追求更自由的生活),这使得他们对事业的激情和个人魅力更强;
其次,80后管理者很直接,有什么反对意见会直接告诉上级,无形中降低了时间管理成本,适合于快速变化的环境要求;
再次,80后的学习能力很强,眼光向外、更强调结果的管理风格比较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了其适应性。
要工作,也要生活,更要快乐地工作和生活——80后管理者所具备的这些特质最有可能成为中国新一代职业经理人的特征,这是时代发展和他们自身特点的完美组合。
现在有许多80后进入管理体系,他们承上启下的特性非常明显:
既要让60后、70后接受,同时又不缺乏80后所具有的激情和“独”。
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工作中受到重用的速度很快,但从管理岗位上被“拿下”也很快,这是个动态的过程。
80后是比较自我的一代,兴趣点转移很快,协作性不足,甚至有时缺少换位思考。
因此,绝大多数80后从员工变身为管理者后,都会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不适期,成长路径这时也会呈现出一个向下的凹陷。
80后成为管理者之后,要面临一个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要学会忍耐、倾听和理性分析员工的行为表现,才能逐步成长为比较成熟的管理者。
80后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自身的特质与在管理体系中所处的特殊位置,使80后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很多挑战。
团队组建后的持续管理问题
80后管理者虽然具备高学历、高革新力、思维敏捷的优势,却缺乏时间的历练。
团队组建起来了但缺乏管理经验,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凝聚力成为80后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在顼世栋的Q&
X家庭中,员工平均年龄为23岁,如何使这个团队长久地凝聚并萌发生机与活力,成为摆在这个80后年轻老板面前的问题。
为了能使员工愿意长期合作,他必须显现得比员工更加优秀;
为了吸引员工,他得花大量的工夫与员工沟通。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团队靠什么留住优秀人才?
顼世栋认为一个企业要长久的生存必须依赖一种精神,“YouCan”的口号成了托起Q&
X的精神脊梁。
两个标准的检验
80后管理者处于管理的夹层地位,要同时要接受两个标准的检验:
60后、70后的标准,80后员工的标准。
学前者的标准并不难,因为已经有模板,就是对领导要懂得尊重、要知恩图报。
虽然走上了管理岗位,也要低调做人,更重要的是会照顾“左邻右舍”,不能只想属于自己工作范畴的那些事。
而建立一个让80后员工喜爱的标准并不容易,说服性与辅导性的柔性权威和教练式的领导更能收到管理成效。
对80后员工,要懂得站在他们的角度说话,或者说做80后利益的捍卫者;
要充当他们与60后、70后的沟通桥梁。
80后中最得意的,一定是具有桥梁意识的人,因为80后中有桥梁意识的人比较少,得到的好机会也是空前的。
尤其关键的是,要尝试建立快乐工作的模式。
快乐工作的模式虽然已经提了很长一段时间,但60后毕竟不再年轻,这对他们来说更多的只是个抽象的概念。
80后管理者要懂得把自己掌握的快乐资源转化、整合为管理资源,用如MSN族群、工作博客、工作话剧等有趣味但又与工作相关的形式构建团队工作。
作为80后管理者的上司,要懂得放低姿态,不能硬来,因为他们“吃哄不吃吓”。
跟80后管理者沟通时,不要假定自己的方式就是对的,要真正改变以我为中心的沟通模式。
有一个重要的词叫“迎领”——能迎合才能领导,这个做法适合管理80后员工,也同样适合管理80后管理者。
60后、70后管理者一定要知道,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拥抱80后管理者。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公司的法治化平台,公司要建立一个团队、一种文化、一种机制,在这个前提下再给80后管理者自主权,让他们在此之上发挥才能。
也就是说,要用管理平台法治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通过业绩平台建立交往方式。
与创业者矛盾突出
80后管理者特别不容易跟创业者及有性格的老板合作,而与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则比较容易。
创业者特别容易动情绪,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对一个人形成判断;
职业经理人只看最终效果,看这件事能否形成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只看个人的缺点。
因此,80后及80后管理者在创业型的民营企业不太容易生存,这也是他们不喜欢去民企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讲,职业经理人对员工缺点的容忍度大一些。
80后需要的界面是相对平和的,职业经理人更有耐心,代表了公司的法治系统。
既然80后本身有着很多市场经济的特点,那么,代表着市场经济的职业经理人自然容易与80后合作,而代表着创新与随意性的创业者自然就会觉得80后不容易合作。
所以,如果想获得未来,任何一家公司都要改变自己,朝着制度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否则,就会被抛弃。
应对80后管理者
80后正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主体,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管理理论和经验已经落后于80后。
这使得企业必须作出选择,是让80后适应企业,还是调整组织去迎合80后,这背后牵扯到的是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战略、领导者管理风格、工作方式等如何改变的问题。
企业应对80后管理者和员工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华为公司的多位年轻员工自杀,使曾被外界吹捧的狼性文化、床垫文化、加班文化引发广泛质疑。
面对80后,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们需要反思传统的企业文化,真正建立起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信任文化。
企业间各种关系应以相互信任为核心,而且要保持透明,以避免相互猜忌。
快乐文化。
80后的职场观念是:
要工作,也要生活,更要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开放文化。
企业对内应建立开放、民主的管理平台,把问题放到桌面上交流。
平等文化。
80后比较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喜欢彼此间的平等与尊重。
独立文化。
80后认为,“工作时全身心投入,回家后就不想工作的事。
要不,多累啊”。
企业要改变上下班不分的习惯性思维,给员工以独立的空间,这有利于帮助80后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矛盾。
建立透明弹性的管理机制
80后希望公司具有完善和透明的制度,在他们看来,完善与透明的公司制度可以减少被老板盘剥的机会,这样的公司才值得信赖。
因此,公司应制定明确的工作责权,并按透明的绩效考评方式去执行。
同时,公司还应平衡好工作量和薪酬的关系,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上做到专业化与职业化。
80后新型员工最痛恨被束缚,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具有弹性、凸显个人风格的工作方式。
IBM公司是最早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公司,工作时间按月来计算,每个月不需要日日朝九晚五,完成上级分派的工作项目就行。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借鉴IBM的做法。
多用激励管理
对于工作层面的激励,企业可以参照Hackman与Oldham提出的“工作激励潜能分数”(MotivationPotentialScores,简称MPS),对工作特性的五个核心维度(工作的技术含量、工作的完整性、工作的重要程度、员工工作的自主性、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反馈性)进行重新设计。
有一点需要强调,80后的自尊心与成就感都比较强,而且没有耐心长期等待公司未来可能变化的奖励。
80后这方面的想法很简单:
你给我多少钱,我就给你做多少事,而且先给予我再做。
这就出现了给予与付出之间的时间差,管理者要适当调整原有的马拉松式的激励方式,要把即时奖励、即时兑现常态化。
提升领导艺术
通过企业培训和自身努力等方法,可以让80后管理者系统学习国学知识,领悟千年中国国学和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提炼以儒家、佛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精华。
这样可以借鉴历朝历代的兴亡得失,为治理企业提供背景知识和智慧参照,以丰富80后管理者的修养和内涵,提升其领导艺术。
学习国学知识可以为80后管理者理解中国的人、环境和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理论,帮助其有效地进行人员激励,减少人事和其他纠纷。
最终,80后管理者的创新管理水平、驾驭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能力以及人生成就的幸福感会迅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到80后管理者诸多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独有的优势,要通过管理来因势利导,而不是去改变他们,从而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
总之,80后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让人难以接受,只要注意方法,懂得欣赏,让他们感到满意,就能取得“双赢”。
江亮:
什么是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性质是指管理具有二重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谢波:
请问老师能否挂出期末复习的案例题及提示?
12月下旬,我会在此给大家一个复习范围。
任佳丽:
为什么称法约尔为经营管理之父?
法约尔创建了经营管理理论,所以称他为经营管理之父。
朱浩:
什么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包括任务结构、正式权力系统和工作群体。
金舟: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社会学派、经验学派、科学管理学派等。
刘辉伦:
老师您好,我想问管理学最近的流派极其著作有那些?
近年有一个台湾学者提出了“中国式管理”。
再就是,围绕着企业中“人”的问题,管理学界一直在争论。
龚文胜:
无论从事何工作,学好管理学,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帮助。
老师,请问?
作为一位企业的领导,在正确运用权力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要认真与人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
金燕:
老师好!
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学需注意哪几点?
首先要领会管理精髓;
其次要诚心、真心待人;
要与人沟通,知道被管理者的需求。
黄朝菊:
组织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
它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钟琪月:
大家好一起讨论讨论,我好像不是学着专业的但是还是多学学。
、
知识都是有用的。
陈朝京:
员工收入高低与管理难易是否成正比?
两者应该没有关系。
本次答疑时间已过。
其他没回复的问题另找时间为同学们解答。
感谢大家!
再见!
第十三章 控制系统和方法
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组织控制体系分为人员控制系统、预算控制系统、作业控制系统和全面绩效控制系统等。
不同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也是不同的。
第一部分 内容提要
一、人员控制系统构成和功能
1.人员控制系统构成:
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控制信息主要有岗位说明书、操作规程、人员履历、工作汇报、绩效考评信息等,控制方法包括直接监督、职位设计、人事调整、培训、股票期权、报酬、绩效考评、文化建设等。
2.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
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
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
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人员控制方法
1.人员配备与人事调整:
为岗位或为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进行必要的调整。
2.培训:
确定培训需求,细化总体培训需求,选择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3.授权:
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授权有助于实现下属的自我控制,进而提高控制的有效性。
4.工作汇报:
要求下属定期或不定期地递交工作汇报是一种普遍的控制方法。
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的书面材料。
中心问题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肯定成绩和找出问题。
撰写工作汇报时要满足客观性、典型性、指导性、证明性要求。
三、作业控制系统
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质量、成本和采购等问题展开。
1.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产品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出合格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
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2.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3.成本控制
(1)成本中心。
为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许多组织引用了成本中心的概念。
工厂、部门、工作区都可以被当作独立的成本中心,而且其主管人员对其产品或服务的可变成本负责。
(2)成本控制过程。
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根据各种数据记录、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4.采购控制
包括评价和挑选供应商,确定并执行经济订货批量。
四、预算控制的程序
第一步,深入了解企业在过去财政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和企业在未来年度的发展需要,以此作为企业制定预算的主要依据。
第二步,围绕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制定企业的总预算,主要包括收入总预算、支出总预算、现金流量总预算、资金总预算、主要产品产量和销量总预算等,并粗略编制企业的预算资产负债表。
第三步,将企业总预算中确定的任务层层分解,由各个部门、基层单位以及个人制定本部门、本岗位的预算,并上报高层管理部门。
第四步,企业高层决策者在综合企业各个部门的上报预算后,调整部门预算甚至调整总预算,最终确定预算方案,并下发各部门。
第五步,组织贯彻落实预算确定的各项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予以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
五、零基预算
1.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
在每个预算年度的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
预算人员以一切从零开始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各项活动的实际需要安排各项活动以及各个部门的资源分配和收支。
2.零基预算的程序:
建立预算目标体系、逐项审查预算、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编制预算
六、全面绩效控制系统构成
1.控制客体:
全面绩效是相对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而言的,它以部门绩效为基础,与组织资源条件、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等因素有重要关系。
2.控制主体:
组建以组织战略决策者为核心、部门管理者参与的战略绩效考评小组,由该小组组织实施考评工作。
3.控制标准:
首先分析组织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组织文化的要求,选择关键的考评指标,设计控制标准。
不仅要有财务评价指标,还应包含用于对组织流程合理性、管理制度有效性、组织文化健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的非财务性指标。
七、财务控制
1.损益控制:
损益控制常用的财务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等。
销售利润率说明某种产品获利的能力,而投资收益率则反映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2.流动性控制:
主要用于检验企业资产变现并用于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进而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长期偿债能力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偿还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长期债券等长期债务的能力状况。
3.运营能力控制:
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指标有: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八、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以组织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学习与成长等四类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战略的实施轨迹,实现绩效评价—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
第二部分
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
)。
A.各级管理者
B.员工的行为
C.人事部门
D.主管人员
2.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A.培训
B.直接监督或巡查
C.股票期权
D.人事调整
3.人事调整的目的是(
)
A.企业效率最大化
B.企业利润最大化
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
D.节约成本
4.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
A.成本收益分析法
B.供应链管理方法
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D.预算控制
5.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
)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A.质量管理
B.降低成本
C.采购控制
D.产品控制
6.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
)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A.历史成本法
B.计划法
C.定量法
D.定额法
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
)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
A.技术能力
B.服务能力
C.协同能力
D.供应能力
8.(
)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
A.部门预算
B.收入预算
C.刚性预算
D.总预算
9.(
)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A.流动性
B.运营能力
C.损益
D.成本
10.(
)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A.销售利润率
B.产品合格率
C.固定资产折旧率
D.投资收益率
二、多项选择
1.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
B.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
C.合理安排薪酬
D.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2.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
)等问题展开。
A.利润
B.质量
C.成本
D.采购
3.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
A.单位成本
B.固定成本
C.平均成本
D.可变成本
4.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
A.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
B.采购预算和成本预算
C.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D.总预算和部门预算
5.零基预算的程序包括(
A.建立预算目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