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626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

《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能源电子教案56章Word文件下载.docx

(1)实时采集电池系统运行状态参数。

实时采集电动汽车蓄电池组中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充放电电流以及电池组总电压等。

由于电池组中的每块电池在使用中的性能和状态不一致,因而对每块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都要进行监测。

(2)确定电池的SOC。

准确估测动力电池组的SOC,从而随时预报电动汽车储能电池还剩余多少能量或储能电池的SOC,使电池的SOC值控制在30%~70%的工作范围。

(3)故障诊断与报警。

当蓄电池电量或能量过低需要充电时,及时报警,以防止电池过放电而损害电池的使用寿命;

当电池组的温度过高,非正常工作时,及时报警,以保证蓄电池正常工作。

(4)电池组的热平衡管理。

电池热管理系统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功能是通过风扇等冷却系统和热电阻加热装置使电池温度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5)一致性补偿。

当电池之间有差异时,有一定措施进行补偿,保证电池组表现能力更强,并有一定的手段来显示性能不良的电池位置,以便修理替换。

一般采用充电补偿功能。

设计有旁路分流电路,以保证每个单体都可以充满电,这样可以减缓电池老化的进度,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6)通过总线实现各检测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的通讯。

在电动汽车上实现电池管理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如何根据采集的每块电池的电压、温度和充放电电流的历史数据,建立确定每块电池剩余能量的较精确的数学模型,即准确估计电动汽车蓄电池的SOC状态。

3.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1)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组成

纯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主要由电池输入控制器、车辆运行状态参数、车辆操纵状态、能源管理系统ECU、电池输出控制器、电机发电机系统控制等组成。

(2)电池荷(充)电状态指示器

电池荷(充)电状态指示器是能源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

电动汽车蓄电池中储存有多少电能,还能行驶多少里程,是电动汽车行驶中必须知道的重要参数。

与燃油汽车的油量表类似的仪表就是电池荷(充)电状态指示器,它是能源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

因此,在电动汽车中装备满足这一需求的仪表即电池荷(充)电状态指示器。

电池管理系统是能源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蓄电池管理系统主要任务是保持电动汽车蓄电池性能良好,并优化各蓄电池的电性能和保存、显示测试数据等。

目前,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形式。

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软件系统的设计。

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1)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由于其特有的传动系统结构,如采用行星齿轮传动,除了采用瞬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全局优化能量管理策略和模糊能量管理策略(与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原理类似)以外,还有一些特有的能量管理策略:

(1)发动机恒定工作点策略。

由于采用了行星齿轮机构,发动机转速可以独立于车速变化,这样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优工作点,提供恒定的转矩输出,而剩余的转矩则由电动机提供。

这样电动机来负责动态部分,避免了发动机动态调节带来的损失,而且与发动机相比,电动机的控制也更为灵敏,易于实现。

(2)发动机最优工作曲线策略。

发动机工作在万有特性图中最佳油耗线上,只有当发电机电流需求超出电池的接受能力或者当电动机驱动电流需求超出电动机或电池的允许限制时,才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点。

2)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蕴含以下工作模式:

(1)纯电动模式。

当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处于起步、低速等轻载工况且动力电池的电量充足时,若以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则发动机燃油效率较低,并且排放性能很差。

因此,关闭发动机,由动力电池提供能量并以电机驱动车辆。

但当动力电池的电量较低时,为保护电池,应当切换到行车充电模式。

(2)纯发动机模式。

在车辆高速行驶等中等负荷时,车辆克服路面阻力运行所需的动力较小,一般情况下主要由发动机提供动力。

此时,发动机可工作于高效区域,燃油效率较高。

(3)混合驱动模式。

在加速或爬坡等大负荷情况下,当车辆行驶所需的动力超过发动机工作范围或高效区时,由电机提供辅助动力同发动机一同驱动车辆。

若此时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较低,则转换到纯发动机模式。

(4)行车充电模式。

在车辆正常行驶等中低负荷时,若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较低,发动机除了要提供驱动车辆所需的动力外,还要提供额外的功率通过电机发电以转换成电能给动力电池充电。

(5)再生制动模式。

当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减速/制动时,发动机不工作,电机尽可能多地回收再生制动能量,剩余部分由机械制动器消耗。

(6)怠速/停车模式。

在怠速/停车模式中,通常关闭发动机和电动机,但当动力电池剩余电量较低时,需要开启发动机和电机,控制发动机工作于高效区并拖动电机为动力电池充电。

5.作业及小结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蕴含几种工作模式?

第22讲第5章:

再制动能量回收系统0.5学时

再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和类型1.5学时

2.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能够掌握再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和类型;

理解其工作原理。

再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工作原理。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程导入本节课程。

1.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再生制动是指电动汽车在减速制动(刹车或者下坡)时将汽车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转化的电能储存在储存装置中,如各种蓄电池、超级电容和超高速飞轮,最终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如果储能器已经被完全充满,再生制动就不能实现,所需的制动力就只能由常规的制动系统提供。

2.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和类型

制动能量回收的基本原理是先将汽车制动或减速时的一部分机械能(动能)经再生系统转换(或转移)为其它形式的能量(旋转动能、液压能、化学能等),并储存在储能器中,同时产生一定的负荷阻力使汽车减速制动;

当汽车再次启动或加速时,再生系统又将储存在储能器中的能量再转换为汽车行驶所需要的动能(驱动力)。

1)制动能量回收方法

根据储能机理不同,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有3种,即飞轮储能、液压储能和电化学储能。

飞轮储能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来储存和释放能量,能量转换过程如图所示。

当汽车制动或减速时,先将汽车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的动能转换成飞轮高速旋转的动能;

当汽车再次启动或加速时,高速旋转的飞轮又将存储的动能通过传动装置转化为汽车行驶的驱动力。

液压储能是先将汽车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的动能转换成液压能,并将液压能储存在液压蓄能器中;

当汽车再次启动或加速时,储能系统又将蓄能器中的液压能以机械能的形式反作用于汽车,以增加汽车的驱动力。

电化学储能先将汽车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的动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并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储能器中;

当汽车再次启动或加速时,再将储能器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汽车行驶的动能。

储能器可采用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由发电机/电动机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

系统还包括一个控制单元,用来控制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的充放电状态,并保证蓄电池的剩余电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2)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类型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类型因储能方法不同而不同,主要有电能式、动能式和液压式。

电能式主要由发电机、电动机和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组成,一般在电动汽车上使用;

动能式主要由飞轮、无级变速器构成,一般在公交汽车上使用;

液压式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蓄能器组成,一般在工程机械或大型车辆上使用。

在电动汽车上采取制动能量回收方法,有如下作用:

(1)在目前电动汽车的储能元件没有大的突破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率,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2)电制动与传统主动相结合,可以减轻传统制动器的磨损,增长其使用周期,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可以减少汽车制动器在制动,尤其是缓速下长坡以及滑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降低汽车制动器的热衰退,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生制动系统的结构由驱动轮、主减速器、变速器、电动机、A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能量储存系统以及控制器组成。

①Eco-Vehicle制动控制系统

Eco-Vehicle是日本开发的一款电动车,该车制动系统使用了传统制动系统不具有的制动压力控制阀单元,控制单元安装在主缸和前后制动器之间的液压回路中,同时压力控制阀还包括主缸压力传感器和两个由制动控制器控制的电磁调节器。

②本田EVPlus制动控制系统

本田EVPlus的制动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液压(气压)制动系统有所区别,它使用电动真空泵给制动助力器提供动力源;

制动过程中将回收能量传递到动力电池中。

③丰田Prius制动控制系统

丰田Prius是丰田汽车公司研制的一款混合动力轿车,它的制动系统包括能量回收制动和液压制动,能量回收制动由整车ECU控制,液压制动则是由制动控制器控制。

④再生—液压混合制动系统

它只在前轮上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前轮上的总制动力矩大小等于电机产生的再生制动力矩与机械制动系统产生的摩擦制动力矩的和。

6.作业及小结

电动汽车上采取制动能量回收方法有何作用?

 

第23讲第6章: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0.5学时

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和方式1.5学时

通过本次教学,能够掌握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组成;

并掌握各种充电方法和充电方式。

充电方法和充电方式

1.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电动汽车产业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充电技术是关键因素之一。

智能、快速的充电方式成为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发展的趋势。

蓄电池充电装置是电动汽车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它的功能是将电网的电能转化为电动车车载蓄电池的电能。

2.电动汽车对充电装置的要求

(1)安全性。

电动汽车充电时,要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蓄电池组的安全。

(2)使用方便。

充电装置应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不需要操作人员过多干预充电过程。

(3)成本经济。

成本经济、价格低廉的充电设备有助于降低整个电动汽车的成本,提高运行效益,促进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推广。

(4)效率高。

高效率是对现代充电装置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效率的高低对整个电动汽车的能量效率具有重大影响。

(5)对供电电源污染要小。

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充电设备是一种高度非线性的设备,会对供电网及其它用电设备产生有害的谐波污染,而且由于充电设备功率因数低,在充电系统负载增加时,对其供电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类型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总体上可分为车载充电装置和非车载充电装置。

车载充电装置是指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采用地面交流电网或车载电源对电池组进行充电的装置。

包括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发电机组和运行能量回收充电装置。

它将一根带插头的交流动力电缆线直接插到电动汽车的插座中给电动汽车充电。

车载充电装置通常使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接触式充电器,也可以是感应充电器。

它完全按照车载蓄电池的种类进行设计,针对性较强。

非车载充电装置,即地面充电装置,主要包括专用充电机、专用充电站、通用充电机、公共场所用充电站等。

它可以满足各种电池的各种充电方式。

通常非车载充电器的功率、体积和重量均比较大,以便能够适应各种充电方式。

另外,根据对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时的能量装换的方式不同,充电装置可以分为接触式和感应式。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变流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精度可控变流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分阶段恒流充电模式已经基本被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连续变化的恒压限流充电模式取代。

直到目前,主导充电工艺的还是恒压限流充电模式。

接触式充电的最大问题在于安全性和通用性,为了使它满足严格的安全充电标准,必须在电路上采用许多措施使充电设备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安全充电。

恒压限流充电和分阶段恒流充电均属于接触式充电技术。

近年来,新型的电动汽车感应充电技术发展很快。

感应充电器是利用高频交流磁场的变压器原理,将电能从离车的原方感应到车载的副方,以达到给蓄电池充电的目的。

感应充电的最大优点是安全,这是因为充电器与电动汽车之间并无直接的点接触,使得即使电动汽车在恶劣的气候下,如雨雪天,进行充电也无触电的危险。

4.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方法主要有恒(定)流充电、恒(定)压充电和脉冲快速充电,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充电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方法,现代智能型蓄电池充电器可设置不同的充电方法。

1)恒流充电

恒流充电是指充电过程中使充电电流保持不变的方法。

恒流充电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容易将蓄电池完全充足,有益于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缺点是在充电过程中,需要根据逐渐升高的蓄电池电动势调节充电电压,以保持电流不变,充电时间也较长。

恒流充电是一种标准的充电方法,有如下4种充电方法:

(1)涓流充电,即维持电池的满充电状态,恰好能抵消电池自放电的一种充电方法,其充电电率对满充电的电池长期充电无害,但对完全放电的电池充电,电流太小。

(2)最小电流充电,是指在能使深度放电的电池有效恢复电池容量的前提下,把充电电流尽可能地调整到最小的方法。

(3)标准充电,即采用标准速率充电,充电时间为14h。

(4)高速率(快速)充电,即在3h内就给蓄电池充满电的方法,这种充电方法需要自动控制电路保护电池不损坏。

2)恒压充电

恒压充电是指充电过程中保持充电电压不变的充电方法,充电电流随蓄电池电动势的升高而减小。

合理的充电电压,应在蓄电池即将充足时使其充电电流趋于0。

如果电压过高会造成充电初期充电电流过大和过充电,如果电压过低则会使蓄电池充电不足。

充电初期若充电电流过大,则应适当调低充电电压,待蓄电池电动势升高后再将充电电压调整到规定值。

恒压充电的优点是充电时间短,充电过程无需调整电压,较适合于补充充电。

缺点是不容易将蓄电池完全充足,充电初期大电流对极板会有不利影响。

3)脉冲充电

脉冲充电是先用脉冲电流对电池充电,然后让电池短时间、大脉冲放电,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使电池反复充、放电。

5.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主要有常规充电方式、快速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方式、更换电池充电方式和移动式充电方式。

1)常规充电方式

常规充电方式采用恒压、恒流的传统充电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车载充电机是纯电动轿车的一种最基本的充电设备。

小型充电站是电动汽车的一种最重要的充电方式,如图所示,充电机设置在街边、超市、办公楼、停车场等处。

采用常规充电电流充电。

2)快速充电方式

快速充电方式以150~400A的高充电电流在短时间内为蓄电池充电,其目的是在短时间内给电动汽车充满电,充电时间应该与燃油车的加油时间接近。

大型充电站(机)多采用这种充电方式。

3.)无线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是近几年国外的研究成果,其原理就像在车里使用的移动电话,将电能转换成一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要求的特殊的激光或微波束,在汽车顶上安装一个专用天线接收即可。

有了无线充电技术,公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或双能源汽车可通过安装在电线杆或其它高层建筑上的发射器快速补充电能。

电费将从汽车上安装的预付卡中扣除。

4)更换电池充电方式

除了以上几种充电方式外,还可以采用更换电池组的方式,即在蓄电池电量耗尽时,用充满电的电池组更换已经耗尽的电池组。

电动汽车用户把车停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然后用更换电池组的机器将耗尽的蓄电池取下,换上已充满电的电池组。

由于电池更换过程包括机械更换和蓄电池充电,因此有时也称它为机械“加油”或机械充电。

电池更换站同时具备正常充电站和快速充电站的优点,也就是说可以用低谷电给蓄电池充电,同时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加油”过程。

通过使用机械设备,整个电池更换过程可以在10min内完成,与现有的燃油车加油时间大致相当。

5)移动式充电方式

对电动汽车蓄电池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汽车在路上巡航时充电,即所谓的移动式充电(MAC)。

这样,电动汽车用户就没有必要去寻找充电站、停放车辆并花费时间去充电了。

MAC系统埋设在一段路面之下,即充电区,不需要额外的空间。

接触式和感应式的MAC系统都可实施。

对接触式的MAC系统而言,需要在车体的底部装一个接触拱,通过与嵌在路面上的充电元件相接触,接触拱便可获得瞬时高电流。

当电动汽车巡航通过MAC区时,其充电过程为脉冲充电。

对于感应式的MAC系统,车载式接触拱由感应线圈所取代,嵌在路面上的充电元件由可产生强磁场的高电流绕组所取代。

很明显,由于机械损耗和接触拱的安装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接触式的MAC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

电动汽车对充电装置的要求有哪些?

第24讲第6章:

充电机类型及技术要求1.5学时

充电机实例分析0.5学时

通过本次教学,能够掌握充电机的类型结构及其技术要求;

了解充电机的实例分析。

充电机类型及技术要求。

1.电动汽车充电机

充电机是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最主要的设备,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充电效果。

本节参照电动汽车有关标准,介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充电的充电机。

2.电动汽车充电机类型

根据安装位置不同,可以分为车载充电机和地面充电机;

根据输入电源不同,可以分为单相充电机和多相充电机;

根据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传导式充电机和感应式充电机;

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普通充电机和多功能充电机。

车载充电机是安装在电动汽车上,通过插头和电缆与交流插座连接,因此也称为交流充电机。

车载充电机的优点是在蓄电池需要充电的任何时候,只要有可用的供电插座,就可以进行充电。

缺点是受车上空间的限制,因而功率处理能力有限,只能提供小电流慢速充电,充电时间较长。

地面充电机一般安装在固定的地点,已事先做好输入电源的连接工作,直流输出端与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相连接,所以也称为直流充电机。

地面充电机可以提供多达上百千瓦的功率处理能力,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

传导式充电机的输出直接连接到电动汽车上,两者之间存在实际的物理连接,电动汽车上不装备电力电子电路。

感应式充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耦合方式向电动汽车传输电能,两者之间没有实际的物理连接,充电机分为地面部分和车载部分。

普通充电机只提供对蓄电池的充电功能,多功能充电机除了提供对蓄电池的充电功能外,还能提供诸如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测试、对电网进行谐波抑制、无功率补偿和负载平衡等功能。

当前实际运行的充电机基本上以交流电源作为输入电源,因此,充电机的功率转化单元实质上是一个AC—DC变换器。

目前,地面充电机使用的是传导式大功率三相充电机。

3.电动汽车充电机的电气参数和技术指标

电动汽车充电机铭牌标识的电气参数和技术指标主要有:

输入电源:

AC380V;

稳流精度:

1%

稳压精度:

1%;

满载效率:

>

91%

满载功率因数:

0.9;

使用环境温度:

-20~50℃;

最高输出电压:

串联电池的个数×

电池充电限制电压×

k(k为系数,由电池厂家提供);

最低输出电压:

电池放电限制电压;

最大输出电流:

按蓄电池厂家提供数据确定;

最低充电电流:

最大输出功率:

最高输出电压×

最大输出电流。

4.电动汽车充电机的技术要求

(1)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能够进行通讯,接收电池数据,充电过程中应采用适当方法保证串联电池中的单体电池电压不超过上限。

(2)充电机应具有面板操作和远程操作功能,充电机及其监控系统相连,在监控计算机上能完成除闭合和切断输入电源外的所有功能。

(3)充电机应能通过监控网络向监控计算机传送对应电池管理系统发送的数据。

(4)充电机应具有故障报警功能,能主动向监控系统发送故障信息。

(5)充电机应具有输入欠压、输入过压、输出短路、电池反接、输出过压、过温、电池故障等保护功能。

(6)在脱离电池管理系统的情况下,充电机应停止充电。

(7)充电机应提供一条充电电缆连接确认信号。

一方面,在充电期间,当充电插头连接到汽车后,汽车控制逻辑可通过此信号来禁止在充电期间汽车驱动系统工作,保证充电安全;

另一方面,此确认线与充电线形成闭锁,保证充电人员安全。

(8)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完成充电机充电过程的闭环控制,并显示故障类型,提供一定的故障排除指示;

提供开放式充电过程参数(包括充电模式、充电参数、阶段数)设定功能,并按照参数完成对充电过程的自动控制;

当充电机的保护系统动作,引起充电过程中断,此时应能显示故障类型,对比较容易排除的故障提供简单的处理方法。

(9)整车充电时要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目前一般取24V/50A。

(10)充电机的监控系统应具备事件记录功能,为事故分析和运行测试提供历史数据。

对于有多台充电机的充电站,充电机还需要为充电站监控系统提供事件记录数据。

(11)充电机的可靠性必须满足一定的指标,综合考虑成本和利用率,建议充电机要保证5年70000~80000h的充电小时数。

(12)充电机的设计必须充分保证人身安全,其带电部分不可外露,同时保证车体和大地等电位;

充电机与充电站接地连接,充电机与车体外壳连接、充电站接地网连接等要可靠方便。

5.电动汽车充电机实例

某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

它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具有浮充、均匀自动切换、短路、过载等保护功能,可以实现涓流横流/快速横流/恒压自动切换功能,确保蓄电池电量充足,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充电过程为:

(1)此充电机根据锂离子电池特性,对电压要求严格,电压过高会导致电池过充甚至电池爆炸而设定充电过程。

(2)充电初期,先要小电流对电池激活,使得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充分建立起来,为大电流充电做准备。

(3)此后进入18A恒流充电阶段,当电压充到400V时,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