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520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实验动物的抓取方法

1.小鼠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上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2.大鼠的抓取方法基本同小鼠,但因大鼠凶猛,不宜采取袭击方法抓取。

为避免咬伤,可带上帆布或棉纱手套。

采用左手固定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鼠耳,余下三指紧捏鼠背皮肤,置于左掌心中,这样右手可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3.豚鼠的抓取方法豚鼠胆小易惊,在抓取时要稳、准、迅速。

用手掌迅速扣住鼠背,抓住其肩胛上方,以拇指和食指环握颈部,另一只手托住臀部即可。

4.兔的抓取方法用右手抓住兔颈部的毛皮提起,然后左手托住其臀部或腹部,让其体重的大部分重量集中在左手上。

(四)实验动物的编号、标记方法

1.称重大、小鼠秤的感应量需在0.1g以下。

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选择一定数量的大小鼠,体重要求在同一组内、同性别动物体重差异应小于平均体重的10%,不同组间同性别动物体重均值差异应小于5%。

2.编号

(1)染色法:

一般用苦味酸。

一般头部为1,右前腿为2,右腰为3,右后腿为4,尾基部为5,左后腿为6,左腰为7,左前腿为8,背部为9。

双色涂染法是采用两种颜色同时进行染色标记的方法。

例如用苦味酸(黄色)染色标记作为个位数,用品红(红色)染色标记作为十位数。

此法略嫌烦杂。

(2)剪耳法

(3)烙印或剪毛法

(4)号牌法

(5)植入芯片法

采用独特专利技术,直径2mm长11mm的IMI-1000识别芯片在植入后在动物组织内保持位置固定,不会任意移动。

在研究结束后,可以和需要保存的组织一起低温保存或液体保存,即使经过几十年的长期保存,仍然可以马上读取数据。

(五)实验动物的随机分组法

动物实验时,常常需要将选择好的实验动物,按研究需要分成若干个组,分组时为了避免人为的因素影响常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的分组。

(六)实验动物的被毛去除方法

1.剪毛

(1)把剪刀贴近皮肤剪,不可用手提起被毛,以免剪破皮肤;

(2)依次剪毛,不要乱剪;

(3)剪下来的被毛集中在一个容器内,勿遗留在手术野和操作台周围。

2.拔毛

3.脱毛

(七)实验动物染毒途径和方法

1.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给药是将药液推入皮下结缔组织,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作皮下注射常选项背或大腿内侧的皮肤。

操作时,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然后将皮肤提起,注射针头取一钝角角度刺入皮下,把针头轻轻向左右摆动,易摆动则表示已刺入皮下,再轻轻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地将药物注入皮下。

拔针时左手拇、食指捏住进针部位片刻,以防止药物外漏。

注射量约为0.1-0.3ml/10g体重。

2.皮内注射

是将药液注入皮肤的表皮河真皮之间,观察皮肤血管的通透性变化或皮内反应,接种、过敏实验等一般作皮内注射。

先将注射部位的被毛剪掉,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和食指按住皮肤使之绷紧,在两指之间,用结核菌素注射器连接4.5针头穿刺,针头进入皮肤浅层,再向上挑起并梢刺入,将药液注入皮内。

注射后皮肤出现一白色小皮丘,而皮肤上的毛孔极为明显。

注射量为0.1ml/次。

3.肌肉注射

小鼠体积小,肌肉少,很少采用肌肉注射。

当给小鼠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他溶剂中的药物时,采用肌肉注射。

操作时1人保定小鼠,另一人用左手抓住小鼠的1条后肢,右手拿注射器。

将注射器与半腱肌呈90°

角迅速插入1/4,注入药液.用药量不超过0.1ml/10g体重.

4.腹腔注射

左手提起并固定小鼠,使鼠腹部朝上,鼠头略低于尾部,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下腹部靠近腹白线的两恻进行穿刺,针头刺入皮肤后进针3mm左右,接着使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

角刺入腹肌,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当针尖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后抵抗感消失。

固定针头,保持针尖不动,回抽针栓,如无回血、肠液和尿液后即可注射药液。

注射量为0.1-0.2ml/10g体重。

5.静脉注射

(1)兔:

常用耳外缘静脉;

(2)大小白鼠:

一般为静脉注射(左右二侧的);

小白鼠和大白鼠:

一般采用尾静脉注射,鼠尾静脉有三根,左右两侧及背侧各一根,左右两侧尾静脉比较容易固定,多采用,背侧一根也可采用,但位置容易固定。

操作时先将动物固定在鼠筒内或扣在烧杯中,使尾巴露出,尾部用45~50℃的温水浸润半分钟或用酒精擦拭使血管扩张,并可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用中指从下面托起尾巴,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尾巴的末梢,右手持注射器连4(1/2)号细针头,使针头与静脉平行(小于30℃),从尾下四分之一处(约距尾尖2-3厘米)处进针,此处皮薄易于刺入,先缓注少量药液,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可继续注入。

注射完毕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以止血。

如需反复注射,应尽可能从末端开始,以后向尾根部方向移动注射。

表1常用实验动物的最大给药量和使用针头规格

动物名称

项  目

灌 胃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腹腔注射

静脉注射

小白鼠

最大给药量

使用针头

1ml

9(钝头)

0.4ml

5(1/2)

0.8ml

4

大白鼠

静脉切

开 针

6

2ml

4ml

5

3ml

6(1/2)

0.5ml

7

5ml

20ml

10号

导尿管

10ml

最大给药量使用针头

淋巴囊注射  最大注射量 1ml/只

6.经口染毒:

灌胃

在急性试验中,经口给药多用灌胃法,此法剂量准确,适用于小白鼠、大白鼠、家兔等动物。

  小鼠、大鼠(或豚鼠)用输血针头或小号腰穿针头,将其尖端斜面磨剂,用焊锡在针尖周围焊一圆头,注意勿堵塞针孔,即成灌胃针;

亦可用烧成圆头的硬质玻璃毛细管或特制的塑料毛细秋,作为导管。

灌胃时将针按在注射器上,吸入药液。

左手抓住鼠背部及颈部皮肤将动物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将灌胃针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

动物应固定成垂直体位,针插入时应无阻力。

若感到阻力或动物挣扎时,应立即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以兔损伤或穿破食道以及误入气管。

  一般当灌胃针插入小鼠3-4cm,大鼠或豚鼠4-6cm后可将药物注入。

常用的灌胃量小鼠为0.2-1ml,大鼠1-4ml,豚鼠为1-5ml。

7.其他途径给药:

(1)呼吸道染毒

(2)皮肤染毒:

a.斑贴法;

b.浸尾法

(八)实验动物生物材料采集和制备

(八)动物常用采血方法

(1)大小鼠鼠尾采血法:

剪尾法或尾静脉采血

剪尾法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

固定动物并露出鼠尾。

将尾部毛剪去后消毒,然后浸在45℃左右的温水中数分钟,使尾部血管充盈。

再将尾擦干,用锐器(刀或剪刀)割去尾尖0.3-0.5cm,让血液自由滴入盛器或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采血结束,伤口消毒并压迫止血。

也可在尾部作一横切口,割破尾动脉或静脉,收集血液的方法同上。

每鼠一般可采血10余次以上。

小鼠每次可取血0.1ml,大鼠0.3~0.5ml。

鼠尾静脉刺血法大鼠用血量不多时(仅做白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检查),可采用本法。

先将鼠尾用温水擦拭,再用酒精消毒和擦拭,使鼠尾充血。

用7号或8号注射针头,刺入鼠尾静脉,拔出针头时即有血滴出,一次可采集10~50mm3。

如果长期反复取血,应先靠近鼠尾末端穿刺,以后再逐渐向近心端穿刺。

(2)眼眶静脉丛采血法

采血者的左手拇食两指从背部较紧地握住小鼠或大鼠的颈部(大鼠采血需带上纱手套),应防止动物窒息。

当取血时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压迫动物的颈部两侧,使眶后静脉丛充血。

右手持续接7号针头的1ml注射器或长颈(3~4cm)硬质玻璃滴管(毛细管内径0.5-1.0mm),使采血器与鼠面成45℃的夹角,由眼内角刺入,针头斜面先向眼球,刺入后再转180度使斜面对着眼眶后界。

刺入浓度,小鼠约2~3mm,大鼠约4~5mm。

当感到有阻力时即停止推进,同时,将针退出约0.1-0.5mm,边退边抽。

若穿刺适当血液能自然流入毛细管中,当得到所需的血量后,即除去加于颈部的压力,同时,将采血器拔出,以防止术后穿刺孔出血。

若技术熟练,用本法短期内可重复采血均无多大困难。

左右两眼轮换更好。

体重20-25g的小鼠每次可采血0.2-0.3ml;

体重200-300g大鼠每次可采血0.5-1.0ml,可适用于某些生物化学项目的检验。

(3)腹主动脉或股动/静脉采血法

腹主动脉采血最好先将动物麻醉,仰卧固定在手术架上,从腹正中线皮肤切开腹腔,使腹主动脉清楚暴露。

用注射器吸出血液,防止溶血。

或用无齿镊子剥离结缔组织,夹住动脉近心端,用尖头手术剪刀,剪断动脉,使血液喷入盛器。

股动(静)脉采血先由助手握住动物,采血者左手拉直动物下肢,使静脉充盈。

或者以搏动为指标,右手用注射器刺入血管。

体重15-20g小鼠采血约0.2-0.8ml,大鼠约0.4-0.6ml。

(4)断头采血法

采血者的左手拇指和食指以背部较紧地握住大(小)鼠的颈部皮肤,并作动物头朝下倾的姿势。

右手用剪刀猛剪鼠颈,约1/2-4/5的颈部前剪断,让血自由滴入盛器。

小鼠可采用约0.8~1.2ml;

大鼠约5-10ml。

(5)家兔耳缘静脉采血法

(6)心脏采血法

2.动物尿液采集

代谢笼法:

此法较常用,适用于大、小鼠。

将动物放在特制的笼内。

动物排便时,可以通过笼子底部的大小便分离漏斗将尿液与粪便分开,达到采集尿液的目的。

由于大、小鼠尿量较少,操作中的损失和蒸发,各鼠膀胱排空不一致等原因,都可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一般需收集5小时以上的尿液,最后取平均值。

反射排尿法:

适用于小鼠,因小鼠被人抓住尾巴提起时排便反射比较明显。

故需采取少量尿液时,可提起小鼠,将排出的尿液接到带刻度的容器内。

导尿法:

常用于雄性兔、狗。

动物轻度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

由尿道插入导尿管(顶端应用液体石蜡涂抹),可以采到没有受到污染的尿液。

(九)实验动物的处死及解剖

1.脊椎脱臼法:

多用于小鼠;

右手抓住鼠用力向后拉,同时左手拇指与食指用力向下按住鼠头,将脊髓与脑髓拉断,鼠便立即死亡

2.断头法:

大小鼠;

实验者戴上棉绿纱手套,用右手握住大鼠头部,左手握住背部,露出颈部,助手用剪刀在鼠颈部将鼠头剪掉。

小鼠处死法相同。

3.急性大失血法

可采用鼠眼眶动脉和静脉急性大量失血方法使鼠立即死亡。

4.击打法

右手抓住鼠尾,提起,用力摔击其头部,鼠痉挛后立即死亡。

用小木锤用力击打鼠头部也可致死。

5.麻醉致死法

6.麻醉后急性放血法

7.空气拴塞法

8.化学致死法

吸入一氧化碳,大、小鼠在一氧化碳浓度为0.2-0.5%环境中即可致死。

皮下注射士的年,吸入乙醚、氨仿,均可致死。

士的年注射量,小鼠为0.76~2.0mg/kg体重,大鼠3.0-3.5ml/kg体重。

氯化钾处死大鼠剂量:

25%溶液0.6ml/只静脉注入。

9.开放性气胸法

作业

1.将6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写出计算过程和分组结果。

2.画出自己所领取实验动物的标号示意图。

实验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一)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经口灌胃技术,半数致死剂量的意义。

(二)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半数致死剂量的计算及毒性判定。

帆布手套、橡胶手套、剪刀、大头针、小鼠鼠笼、泡沫塑料板、棉签、纱布、脱脂棉、小鼠灌胃针、1ml注射器等

(1)甲醇,梯度稀释,浓度分别为75.0%、60.0%、48.0%、38.4%、30.7%和24.%

三、测定方法:

本实验以灌胃方式测定甲醇的半数致死量(LD50)。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

首选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8周龄,18g~25g)或大鼠(180g~220g)。

实验前动物要在实验环境中适应3~5d时间,以了解其正常活动情况和健康状况,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

本次实验取体重18-25g的小鼠,实验时,将小鼠称体重、编号、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实验动物分成5组,每组8只。

(二)剂量选择:

首先查阅与受试化学物结构及理化性质相近似的化学物的LD50,以此值作为受试化学物的预期毒性中值,即中间剂量组,再上下各推1-2个剂量组,进行预实验。

查阅文献得知对于小鼠甲醇的LD50约为7200mg/kgBW。

但对于人,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误服一小杯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亡。

致死量为30毫升以上,甲醇在体内不易排出,会发生蓄积,在体内氧化生成甲醛和甲酸也都有毒性。

各剂量组的间距可根据LD50计算方法要求按等比级数或等差级数安排。

本实验用机率单位法计算LD50,要求按等比级数排列,常用1:

0.8,如甲醇的最高剂量为12000mg/kg,其次剂量组为12000mg/kg*0.8=9600mg/kg,依次类推为7680、6144、4915.2和3932.2mg/kg六个剂量组。

(三)受试化学物配制与稀释

1.溶剂:

水溶性受试化学物以蒸馏水为溶剂配制成溶液。

脂溶性受试化学物以吐温-80、二甲基亚砜、植物油等配制。

2.受试物的稀释

等容量稀释法,各个剂量组的动物均给予相同单位体重体积的受试化学物,按照事先设计的剂量分别稀释配制为几种不同的浓度的受试物溶液。

例如本次实验五个剂量组:

各剂量组动物给予相同单位体重体积受试物均为20ml/kg。

等容量稀释法

D:

设计的染毒剂量,mg/kg

V:

动物给药量(相同单位体重体积)均为20ml/kg

X:

各组需配制的受试物溶液的浓度(mg/ml)

如:

第一组染毒剂量D=12000mg/kg,动物按V=0.2ml/10g(20ml/kg)体重给药,配制的受试物浓度为X=600mg/ml

依次类推:

计算六个染毒动物组所需配制的受试物浓度

第一组:

600mg/ml;

第二组:

480mg/ml;

第三组:

384mg/ml

第四组:

307.2mg/ml;

第五组:

245.8mg/ml;

第六组:

196.6mg/ml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各剂量组小鼠灌胃容量:

小鼠灌胃容量Vml=体重(g)×

20ml/1000g

各剂量组小鼠染毒剂量(甲醇密度ρ=0.8g/ml):

小鼠染毒剂量=V×

各组的受试物浓度(mg/10ml)

(四)灌胃方法:

小鼠灌胃法: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头部两耳后皮肤,无名指或小指将尾部紧压在手上,使小鼠腹部向上,尽量使其体位垂直,注意使动物的上消化道固定成一直线。

右手持连着灌胃导针的注射器,将灌胃针由动物口腔侧插入,避牙齿,沿咽后壁缓缓滑人食管。

若遇阻力,可轻轻上下滑动探索,一旦感觉阻力消失,即深人至胃部,一般进针深度小鼠2.5~4cm,随后将受试物溶液注入。

如遇动物挣扎,应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千万不能强行插入,以免穿破食管,甚至误入气管,导致动物立即死亡。

小鼠一次灌胃体积为10-20ml/kg

(五)中毒体征和死亡情况观察

染毒后观察和记录中毒体征及出现的时间、死亡数量和时间及死亡前的特征。

高剂量组动物的死亡常很快发生,染毒后应即刻密切观察。

根据观察情况分析中毒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

观察的项目包括:

(1)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

体位异常、叫声异常、不安、呆滞、痉挛、抽搐麻痹、运动失调、对外反应过敏或迟钝;

(2)植物神经系统:

瞳孔扩大或缩小、流涎或流泪;

(3)呼吸系统:

鼻孔流液、鼻翼煽动、血性分泌物、呼吸深缓、呼吸过速、仰头呼吸、;

(4)泌尿生殖系统:

会阴部污秽、有分泌物、阴道或乳房肿胀;

(5)皮肤和毛:

皮肤充血、紫绀、被毛蓬松、污秽;

(6)眼:

眼球突出、结膜充血、角膜浑浊、血性分泌物;

(7)消化系统:

腹泻、厌食。

三、LD50计算:

可采用多种方法测定LD50,有机率单位法、霍恩氏法、寇氏法等,机率单位法等。

由于寇氏法较常用,并有计算简便,结果较准确等特点,故推荐使用。

1预备实验

(1)摸索上下限:

即用少量动物逐步摸索出使全部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Dm)和一个动物也不死亡的最大剂量(Dn)。

方法是据经验或文献定出一个估计量,观察2~3只动物的死亡情况。

如全死,则降低剂量;

如全不死,则加大剂量再行摸索,

直到找出Pm=100%和Pn=0%的剂量,此两量分别为上下限。

(2)确定组数,组距及各组剂量

①组数:

一般5~8组,可根据适宜的组距确定组数,如先确定5组,若组距过大,可再增加组数以缩小组距。

有时也可根据动物死亡情况来决定增减组数。

②组距:

指相邻两组剂量对数之差,常用“d”来表示。

D不宜过大,因过大可使标准误增大;

也不宜过小,因过小则组数增多,

各组间死亡率重叠造成实验动物的浪费。

组距大小主要取决于实验动物对被试因素的敏感性。

敏感性大者,死亡率随剂量增加(或减少)

而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大,组距可小些;

反之,敏感性小者,死亡率随剂量变化的幅度小,则组距应大些。

上下限之间的距离可作为

敏感性大小的标志。

距离大,说明敏感性小;

距离小,则说明敏感性大。

一般要求d应小于0.155,多在0.08~0.1之间。

③确定组距方法:

把上下限的剂量换算成对数值,设上限剂量的对数值为Xk,下限剂量的对数值为X1,组数为G,则:

d=(Xk-X1)/(G-1)

④确定各组剂量:

由X1逐次加d(或由Xk逐次减d),得出各组剂量的对数值,再分别查反对数,

即得出各组剂量(呈等比级数排列)。

(3)配制等比药液,并使每只动物在给药容量上相等(如0.5ml/20g)。

⒉正式实验

(1)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①选择原则:

可根据不同实验而选取动物,应选择对被试因素敏感的动物。

同时也应考虑动物来源,经济价值及操作简便等条件。

LD50常用小白鼠进行实验来测得。

②分组原则:

每组动物数必须多于组数。

因为每组动物数如少于组数,就不能充分反映各组死亡率的差别。

(如共8组,

每组10只动物,高剂量三个组的死亡数分别为6、9、10,但如果每组只用6只动物,则高剂量三个组的死亡数可能都是6。

③分组方法:

见附录,实验对象分组法。

首先,按性别将动物雌雄分开或各半混合编组,然后按体重分群,再随机分组,

为求使各组平均体重相等。

(2)给药、观察死亡数、求出死亡率

①给药途径:

可据不同药物及动物而定,小白鼠多用腹腔注射或灌胃法;

也可静脉注射。

②给药顺序:

宜采取间隔跳组方法。

如共7组,先按2、4、6组顺序给药,然后逆行按7、5、3、1组的顺序给药。

这样可避免药物放置过久或动物饥饿造成的偏向性误差。

而且当第3组给药后,如第2组动物已经全死,则可省下第1组动物及

1号药液。

如第7组已死亡,可补做第8组,争取做出0﹪死亡率的组来。

每只动物的给药容量可按个体体重或平均体重确定。

③观察时间:

直到动物不再因药物作用而死亡为止。

在观察期间应注意保证食、水、温度等生活条件,严防非被试因素引起的死亡。

最后将死亡情况及各种数据填入表中,计算LD50和95%置信区间。

四、结果评价:

根据实验动物中毒体征、死亡时间、根据得出的LD50及受试物的种类,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中的急性经口毒性分级标准(农药的急性毒性分级)对受试物进行毒性定级,判断受试物的毒性大小。

五、注意事项:

1.灌胃时操作要避免损伤食道或误入气管

2.正确捉拿动物,防止被咬伤且避免动物损伤

3.灌入量计算和操作要准确,否则影响结果

4.防止操作者中毒。

注意通风,不要把药品撒到手、脸部皮肤及身体其他部位,操作过程中要小心。

六、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种属。

2.实验动物体重和随机分组情况。

3.受试物的名称、性状等情况。

4.受试物的配制和溶剂。

5.描述实验观察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等。

6.LD50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7.受试物的急性毒性分级、分级依据和结果评价。

例:

解磷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1.预试验取小鼠12只,随机分为4组,按表1剂量腹腔注射解磷定溶液,组间剂量之比为2:

1,记录给药2小时内各组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