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3020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6)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7)明挖车站、通道、中楼板和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抹压工作并进行覆盖,边抹压边覆盖;

最后一次抹压时,应采取"

边掀开、边抹压、边覆盖"

的措施,覆盖材料应与混凝土表面严密粘贴;

8)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一般情况下不应大于30℃,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应尽量利用夜间施工。

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应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值均应不大于20℃;

9)雨天施工时,必须有防雨措施。

冬季施工应采取混凝土防冻措施,按《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进行。

大风天气施工时,明挖车站、通道刚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有防风措施;

10)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安装模板及支架,严禁堆放重物;

(2)防水混凝土的拆模与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拆模与养护计划应考虑到气候条件、工程部位和断面、养护龄期等,必须达到有关规范对混凝土拆模时强度的要求;

2)明挖车站、通道、风道的底板、中楼板和顶板混凝土,混凝土进行覆盖并洒水方式养护,车站的顶板宜采用蓄水养护。

混凝土湿养时间不应少于14d;

3)明挖车站、通道、风道的侧墙,拆模时间不宜少于3d;

拆模前应沿施工缝进行浇水养护;

拆模后,应采用涂刷养护剂的方法养护。

涂刷养护剂时,必须边拆模边涂刷,不得延误涂刷时间和漏刷。

4)防水混凝土养护用水宜用饮用水。

5)混凝土冬施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规定。

2、柔性防水层施工技术要求

(1)单组分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要求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涂刷法施工,与聚氨酯防水涂料配套使用的产品包括聚氨酯密封胶和增强层材料,增强层可采用30~40g/m2?

的聚酯无纺布或玻纤网布(16~20目)。

1)基层处理要求

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反复收水压实。

放坡开挖侧墙应采用1:

2.5防水水泥砂浆局部找平。

混凝土基层表面应基本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基层表面的突出物从根部凿除,并在凿除部位用聚氨酯密封胶刮平压实;

当基层表面出现凹坑时,先将凹坑内酥松表面凿除后用高压水冲洗,待槽内干燥后,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充压实;

当基层上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cm先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立即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

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5×

5cm的钝角或R≥5cm的圆角,所有阳角均应做成1×

1cm的钝角或R≥1cm圆角,转角范围基层应光滑、平整。

2)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基层处理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先涂聚氨酯专用底涂层(可采用专用稀料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稀释后涂刷,用量约为0.15~0.2kg/m2?

)。

底涂层实干后,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宽500mm。

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层。

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粘贴增强层。

变形缝部位先施作1米宽丁基橡胶卷材加强层,然后按照施工缝做法涂刷涂料防水加强层。

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3~5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

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7cm厚的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不小于350#纸胎油毡或厚度为4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隔离层。

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或砌筑120砖墙进行保护。

所有泡沫塑料片材的发泡倍率均为25~30倍。

3)注意事项

雨雪天气以及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涂膜防水层不得有露底、开裂、孔洞等缺陷以及脱皮、鼓泡、露胎体和皱皮现象。

涂膜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砂眼、脱层等现象。

成膜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涂膜收口部位应与基层粘结牢固,不得出现翘边、空鼓部位,必要时应在收口部位采用防水砂浆覆盖。

刚性保护层完工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破坏防水层;

涂层的预留搭接部位应由专人看护。

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的变化(夏季高温环境或冬期低温环境)对防水涂料的配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温度下的成膜速度和质量。

顶板宜采用灰土、粘土或亚粘土回填,厚度不小于60cm,回填土中不得含石块、碎石、灰渣及有机物。

人工夯实每层不大于25cm,机械夯实每层不大于30cm。

夯实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

只有在回填厚度超过50cm时,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碾压。

4)明挖结构种植顶板防水施工要求

当明挖车站顶板覆土层表面有绿化要求时,应在涂料防水层上表面设置耐根系穿刺层。

耐根系穿刺层采用1.5mm厚的PVC防水板,采用空铺法施工。

塑料防水板材耐根系穿刺层的设置范围应超出种植顶板边缘以外的5m,设置塑料防水板耐根系穿刺层的范围内不再另外设置隔离层。

但要求塑料防水板与顶板施作的隔离层搭接最少1m。

种植顶板防水等级一级,结构需进行找坡,坡度宜为1.5%。

塑料防水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m,卷材搭接缝采用双焊缝搭接,焊接完毕后进行充气检测。

具体做法及检测要求见暗挖部分塑料防水板做法。

(2)预铺防水卷材施工工艺要求

采用"

外防内贴"

法铺设预铺式防水卷材时,平面部位采用空铺法铺设,立面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设。

1)基面处理要求

铺设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平整度应满足:

D/L≤1/50,D:

相邻两凸面间的最大深度,L:

相邻两凸面间的最小距离。

并要求凹凸起伏部位应圆滑平缓。

所有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凸出部位应凿除,并用1:

2.5的水泥砂浆进行找平;

凹坑部位采用1:

2.5水泥砂浆填平。

基面应洁净、平整、坚实,不得有疏松、起砂、起皮现象。

任何不平整部位均采用1:

2.5水泥砂浆圆顺地覆盖处理,当基面条件较差时,可先铺设400g/mŒ2?

的土工布缓冲层。

基层表面可微潮,但不得有明水流,否则应进行堵水处理或临时引排。

所有阴角均采用1:

2.5水泥砂浆做成5×

5cm的钝角或R≥5cm圆角,阳角做成2×

2cm的钝角或R≥2cm的圆角。

2)防水层施工工艺

首先在达到设计要求的阴、阳角部位铺设防水卷材加强层。

加强层卷材采用单层预铺式卷材,宽度为50cm,厚度同作为防水层的单层卷材厚度。

转角两侧各25cm,加强层卷材采用点粘或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

大面防水层应满粘固定在加强层表面。

当有管、件等穿过防水层时,应先铺设此部位的加强层卷材,加强层卷材采用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大面防水层也应满粘固定在加强层表面。

防水层采用预铺式卷材时,靠近桩面一侧的隔离膜可不撕掉,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表面密贴面的隔离膜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撕掉。

防水层采用机械固定法固定于桩或垫层上,固定点距卷材边缘2cm处,钉距不大于50cm。

钉长不得小于27mm,且配合垫片将防水层牢固地固定在基层表面,垫片直径不小于2cm。

避免浇筑混凝土时脱落。

相邻两幅卷材的有效搭接宽度为10cm(不包括钉孔)。

要求上幅压下幅进行搭接。

搭接时,搭接缝范围内的隔离膜必须撕掉(双面粘卷材的两侧隔离膜均要求撕掉)。

短边搭接缝应错开1m以上。

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在所有施工缝、变形缝部位骑缝铺设加强层,施工缝加强层宽度50cm,变形缝加强层宽度1m。

其中施工缝加强层与防水层自粘满粘,变形缝两侧各10cm范围内防水层表面的隔离膜不应撕掉(即此范围防水层与加强层不粘贴),其它部位满粘粘结。

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除掉卷材的隔离膜,并立即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侧墙防水层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避免防水层受到破坏。

防水层破损部位应采用同材质材料进行修补,补丁满粘在破损部位,补丁四周距破损边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cm。

补丁胶粘层应面向现浇混凝土。

外界气温过低,影响搭接缝粘结质量时,可将接缝范围的胶粘层加热后粘贴。

任何搭接缝部位均不得出现翘边、空鼓、皱褶。

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对卷材的配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温度下的铺设质量。

底板防水层隔离膜边撕掉边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严禁撕掉隔离膜后长时间暴露。

所有预留甩槎范围的隔离膜在进行搭接前严禁提前撕掉。

(3)塑料防水板施工工艺要求

本车站3号出入口过街暗挖段塑料防水板采用2.0mm厚ECB防水板。

1)基层处理

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无明水流,否则应进行初支背后的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待基面上无明水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基本平整,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或1:

2.5水泥砂浆抹面的方法,一般宜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的处理方法。

处理后的基面应满足如下条件:

D/L≤1/10,其中D:

相临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最大深度;

L:

相临两凸面间的最短距离;

基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特别是喷射混凝土表面经常出现较大的尖锐的石子等硬物,应凿除干净或用1:

2.5的水泥砂浆覆盖处理,避免浇筑混土‘时刺破防水板。

阴、阳角处应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R>

5cm的圆弧或5cm×

5cm的倒角。

基面上不得有铁管、钢筋、铁丝等凸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覆盖处理。

变形缝两侧各50cm范围内的基面应全部采用1:

2.5防水水泥砂浆找平。

当底板初衬表面水量较大时,为避免积水将铺设完成的防水板浮起,宜在底板初衬表面设置临时排水沟。

2)铺设缓冲层

铺设防水板前应先铺设缓冲层,用水泥钉(或膨胀螺栓)、铁垫片和与防水板相配套的塑料圆垫片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固定时钉头不得凸出垫片平‘面。

固定点之间呈正梅花形布设,侧墙上的固定间距为80~100cm;

顶拱上的固定间距为50~80cm;

仰拱上的防水板固定间距为1~1.5m;

仰拱与‘侧墙连接部位的固定间距应适当加密至50cm左右。

所有塑料垫片均应选择基层凹坑部位固定,避免固定防水板时局部过紧。

缓冲层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5cm,搭接缝可采用点粘法进行焊接或用塑料垫片固定。

缓冲层铺设时应与基面密贴,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过大的皱‘褶,以免影响防水板的铺设。

3)铺设塑料防水板

铺设防水板时,防水板的铺设方向以尽可能少地出现手工焊缝为主,并不得出现十字焊缝(即不得出现四层材料搭接部位),仰拱防水板、底板防水板‘宜采用沿隧道纵向铺设的方法,具体铺设方向应根据结构形式确定。

防水板采用热风焊枪手工焊接在塑料圆垫片上,焊接应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防水板脱落。

焊接时严禁焊穿防水板。

防水板固定时应注意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好的防水板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伏贴,以免影响二衬灌注混凝土的尺寸‘或使防水板脱离圆垫片。

防水板之间接缝采用双焊缝进行热熔焊接,搭接宽度10cm。

焊接完毕后采用检漏器进行充气检测,充气压力为0.25MPa,保持该压力不少于15min,‘允许压力下降10%。

如压力持续下降,应查出漏气部位并对漏气部位进行全面的手工补焊。

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应对其表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破损部位及时进行补焊,补丁应剪成圆角,不得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尖角存在,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7cm。

补丁应满焊,并采用塑料焊条补强焊缝,不得有翘边空鼓部位,以确保单焊缝的不透水性。

对防水层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所有防水板甩槎均应超过预留搭接钢筋最少40cm,也可将甩槎卷起后固定,并注意后期的保护。

甩槎过短会导致后期接槎无法操作。

(4)分区系统的施工技术要求

本站3号出入口过街通道暗挖段需设置分区系统,分区系统均设置在变形缝部位。

1)分区系统包括与防水板同材质的塑料止水带,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5cm。

2)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专用焊接机将塑料止水带两端热熔焊接在防水板表面,每道焊缝宽度不得小于30mm,并采用塑料焊条补强焊缝,要求焊接部位牢固、‘密实、不透水。

3)进入现场焊接止水带前,应取0.5~1.0m长度的止水带进行班前试焊,焊接完毕后将两端热熔密封,然后进行充气检测,充气压力0.15MPa,并维持该‘压力不少于15min,否则应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测,并调整焊接工艺,达到要求后才能够进入现场焊接。

止水带的接头采用现场热熔对接焊接,要求对接牢固、严密、可靠,对接焊接后,接头部位采用厚度为2.0mm的自粘层密封胶粘带进行密封加强处理,密封胶‘粘带应牢固粘贴在接缝四周的20cm范围内,要求粘贴紧密、牢固、不透水。

(5)注浆系统的施工技术要求

本车站结构全包防水层表面均设置注浆系统。

注浆系统包括注浆底座和注浆导管,注浆底座应与防水层热熔焊接。

注浆导管应采用塑料螺纹管,并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确保埋入筑混凝土内的部分不被压扁。

1)注浆底座边缘采用四点焊接在防水板表面,四点应对称设置,每个焊接点宜为10×

10mm。

焊接应牢固,避免浇捣混凝土时底座脱离防水板。

但不得将底‘座边缘全部热熔满焊在防水板表面,以免后期浆液无法注入。

2)注浆系统应尽量靠近变形缝、施工缝和穿墙管等易出现渗漏水的位置设置,一般距这些特殊部位的间距50cm左右设置为宜,变形缝两侧的注浆系统环向‘间距宜适当加密至2m左右。

3)注浆导管与注浆底座连接应牢固、密闭,必要时应采用铁丝将导管与底座间连接部位绑扎牢固,避免底座与导管脱离。

3、特殊部位防水措施

特殊部位包括施工缝、变形缝、不同防水材料过渡、穿墙管等部位。

(1)施工缝防水技术要求

1)施工缝防水方案详见下表。

2)一般技术要求

环向施工缝的留设以结构施工步序为准,车站结构环向施工缝的设置间距按主体结构施工图确定,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

环向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纵向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涂水泥浆或砼界面剂,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环向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涂刷砼界面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2)变形缝防水技术要求

本站采用下表所示的防水方案,结构施工时,在顶、侧墙有条件时,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预留凹槽,凹槽内设置不锈钢板接水盒,便于对渗漏水及时引排。

结构顶板存在下反梁时,浇筑混凝土前需提前预留凹槽,以免下反梁部位形成积水。

(3)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括变形缝和施工缝用两种止水带,其中变形缝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必须为中孔型,施工缝用止水带为平蹼型。

止水带宽度均为35cm,橡胶厚度10mm,钢板为镀锌钢板,厚度1mm。

1)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

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伏、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2)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排出。

3)止水带对接接头应采用现场热硫化接头。

4)止水带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均不得小于15cm。

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两者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cm。

止水带与接缝表面应垂直,误差不得大于15°

5)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

避免止水带出现扭曲或倒伏。

6)止水带部位的模板应安装定位准确、牢固,避免跑模、胀模等影响止水带定位的准确性。

7)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这是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的关键,应确实做好。

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4)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1)明挖结构外贴式止水带材质为橡胶类,与防水层密贴设置(采用1.2mm厚双面粘丁基橡胶卷材与防水层粘结);

暗挖结构外贴式止水带为塑料类,与防水板焊接密贴设置。

2)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误差不得大于10mm。

3)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等部位,以免灌注混凝土时止水带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

4)转角部位的止水带齿条容易出现倒伏,应采用转角预制件或采取其它防止齿条倒伏的措施。

5)止水带表面严禁施做混凝土保护层,应确保止水带齿条与结构现浇混凝土咬合密实;

浇筑混凝土时,平面设置的止水带表面不得有泥污、堆积杂物等,否则必须清理干净。

以免影响止水带与现浇混凝土咬合的密实性。

(5)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要求

遇水膨胀止水胶均指缓膨型聚氨酯遇水膨胀止水胶,为非定型产品,采用专用注胶枪挤出后粘贴在施工缝表面,固化成型后的断面尺寸为(8~10)×

(18~20)mm。

1)施工缝表面必须坚实、相对平整,不得有蜂窝、起砂等部位,否则应予以清除。

2)止水胶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

3)止水胶挤出应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

4)挤出成形后,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止水胶固化前不得浇筑混凝土。

5)止水胶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离等现象。

6)止水胶接头部位采用对接法连接,对接应密实,不得出现脱开部位。

7)在止水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对止水胶进行覆盖保护。

8)止水胶一旦出现破损部位或提前膨胀的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粘贴止水胶;

(6)注浆管施工技术要求

注浆管均指全断面注浆管,采用专用固定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并每隔5~6m两端各引出一根注浆导管。

1)安装注浆管的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

2)注浆导管与注浆管的连接应牢固、严密。

导管的末端应临时封堵严密。

3)注浆管宜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00mm。

4)安装注浆管的范围的基层可不凿毛,并保持平整,必要时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局部找平,以确保注浆管任何部位均与施工缝表面密贴,应确保注浆管不得有悬空部位。

注浆管的固定间距宜为200~3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

5)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宜为20mm~30mm(即有效出浆段长度),搭接部位必须与基面固定牢固

6)注浆管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0mm,转弯部位应平缓,不得出现折角。

7)注浆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部分至少应有一处与结构钢筋绑扎牢固;

注浆导管引出混凝土外部的长度不宜小于150mm;

注浆导管引出端应设置在方便的,易于接近的位置。

注浆导管任意部分均不得出现挤扁或直弯,以免影响浆液的流动,导管开孔端应进行临时封堵,以免异物进入。

8)注浆管破损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设置已经安装好注浆导管的注浆管,并与两端原有注浆管进行过渡搭接;

9)在注浆管附近绑扎或焊接钢筋作业时,应采用临时遮挡措施对注浆管进行保护。

(7)注浆管的注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自流平水泥、超细水泥等无机注浆材料,也可选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化学灌浆材料。

注浆应在结构施工完毕后进行;

所有预埋的注浆管均应进行注浆封堵。

2)注浆应从最低的注浆端开始,将材料向上挤压;

为保证注浆效果宜使注浆液低压缓进。

3)注浆材料不再流入并且压力计显示没有或者几乎很少压力损失,应维持该压力至少2分钟。

4)监理单位应对整个注浆过程进行检查分析,确保注浆效果满足防水要求。

5)需要重复注浆时,应确保使用经过核准的注浆材料;

任何留在注浆通道内的注浆材料必须在其固化之前清除干净。

(8)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在施工缝表面,用量1.5kg/m。

采用双层涂刷,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选用材料的养护要求确定,一般宜为24~48h。

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无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部位。

施工缝表面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

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应清理干净。

基层过于光滑时,应打磨毛糙。

基层表面应无积水,涂刷前,基层表面应保持湿润。

施工缝表面如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应沿缝凿出U型槽,槽深不小于20mm,槽宽不小于20mm,然后用刚性封堵材料封严。

2)施工工艺

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可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缝(水平或垂直)可采用干撒法、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

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应分两道均匀涂刷,两道之间涂刷方向宜垂直,每道涂刷后,应根据选用材料的适用说明要求进行养护。

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如基层干燥,则应进行充分润湿;

如环境温度过高,涂层干燥过快时,会造成涂层材料缺水,水化反应进行不完全达不到相应的强度,甚至造成粉化。

因此应及时适当喷雾湿润,使涂层水化反应充足,以提高涂层的粘结强度和渗透性。

涂层应均匀,不得漏涂。

雨前2h不得涂刷作业。

应尽量避免高温(宜为5~25℃环境温度)施工。

涂层未实干前不得触碰或上人。

(9)密封胶

变形缝背水面以及楼板变形缝上表面采用密封胶进行嵌缝处理时,应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胶。

1)嵌缝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嵌缝深度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

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

2)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

3)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密实。

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何部位均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

4)密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