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2886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

《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模科学探究题文档格式.docx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

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盐酸,再加入1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Cl2中

……

通过实验

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2,

的操作是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得出:

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_______有关。

28.(16分)(16分)某兴趣小组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

实验1

实验现象

液面上方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振荡,试管壁上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实验1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2)为了探究沉淀变灰绿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展开如下探究:

①甲同学推测灰绿色物质为Fe(OH)2和Fe(OH)3混合物。

查阅资料后根据调色原理认为白色和红褐色的调和色不可能是灰绿色,并设计实验证实灰绿色物质中不含有Fe(OH)3,方案是。

②乙同学查阅文献:

Fe(OH)2在大量SO42存在的情况下形成Fe6(SO4)2(OH)4O3(一种氧基碱式复盐)。

并设计对比实验证实该假设:

向试管中加入,再往试管中加

入,振荡,现象与实验1相同,结论是该假设不成立。

③乙同学继续查阅文献:

Fe(OH)2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灰绿色可能是由Fe(OH)2表面吸附Fe2+引起。

推测所用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应越小越好;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应越大越好。

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中10mL

NaOH溶液

滴加

FeSO4溶液

实验2

6mol/L

0.2mol/LFeSO4溶液

产生悬浮于液面的白色沉淀(带有少量灰绿色),沉淀下沉后,大部分灰绿色变为白色沉淀

实验3

0.1mol/LFeSO4溶液

产生悬浮于液面的白色沉淀(带有极少量灰绿色),沉淀下沉后,底部都为白色沉淀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能说明灰绿色是由Fe(OH)2表面吸附Fe2+引起的证据是。

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足以证明灰绿色是由Fe(OH)2表面吸附Fe2+引起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是,证明该假设成立。

(3)丙同学探究温度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影响:

取少量灰绿色沉淀,在水浴中加热,

颜色由灰绿变白,且有絮状白色沉淀下沉,原因为。

(4)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若尽可能制得白色Fe(OH)2沉淀,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

28.(14分)

资料显示“O2的氧化性随溶液pH的增大逐渐减弱”。

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KI与O2的反应.实验如下。

装置

烧杯中的液体

现象(5分钟后)

①2mL1mol/LKl溶液+5滴淀粉

无明显变化

②2mL1mol/LKl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HCl

溶液变蓝

③2mL1mol/LKl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KCl

④2mL1mol/LKl溶液+5滴淀粉+2mL0.2mol/LCH3COOH

溶液变蓝,颜色较②浅

(1)实验②中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_。

(3)实验④比②溶液颜色浅的原因是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KI与O2的反应,用上表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现象(5小时后)

⑤2mLpH=8.5混有KOH的1mol/LKI溶液+5滴淀粉

溶液才略变蓝

⑥2mLpH=10混有KOH的1mol/LKI溶液+5滴淀粉

I.对于实验⑥的现象.甲同学提出猜想“pH=10时O2不能氧化I-”,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i.烧杯a中的溶液为____。

ii.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

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通入O2后,________。

Ⅱ.乙同学向pH=10的KOH溶液(含淀粉)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IO3-,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整体反恩.推测实验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实验⑥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28.(15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Cu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Ⅰ.探究Cu的化学性质

试剂1

试剂2

操作及现象

铜丝

氯气

将加热后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棕黄色的烟

稀硝酸

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0.1mol/LKMnO4溶液

加热后,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根据化合价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铜主要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2)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向实验①的集气瓶中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查阅资料】ⅰ.黄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绿色。

蓝色黄色

ⅱ.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H2O)4]2++4Cl-

[CuCl4]2-+4H2O

利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解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4)反应③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

铜表面黑色的物质为CuO,同时有MnO2生成,则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的原因是:

Ⅱ.探究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酸碱性对铜与0.1mol/LKMnO4溶液反应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环境

反应现象

酸性

溶液紫红色变浅

碱性(1mL1mol/LNaOH溶液)

(1)探究酸性条件下反应时,试剂X是。

溶液颜色变浅能否说明铜与0.1mol/L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2)对于铜与0.1mol/L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的反应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Ⅰ:

0.1mol/L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将铜氧化;

假设Ⅱ:

0.1mol/L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与铜反应较慢。

设计实验验证:

将铜丝紧密缠绕在碳棒上放入碱性的溶液A中,溶液很快由紫红色变为深绿

色()。

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绿色,试管底部出现棕褐色粉末(MnO2)。

①反应加快的原因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

28.(15分)

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已知:

Cr2O72-(橙色)+H2O

2CrO42-(黄色)+2H+

(1)进行实验i和ii:

序号

i

向2mLpH=2的0.05mol·

L−1K2Cr2O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约为9)3滴

溶液变绿色(含Cr3+)

ii

向2mLpH=8的0.1mol·

L−1K2CrO4黄色溶液中

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

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①用化学用语表示饱和Na2SO3溶液pH约为9的原因: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

iii

向2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2的0.05mol·

L−1K2Cr2O7橙色溶液3滴

溶液变黄色

为了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补充实验:

向2mL蒸馏水中滴加pH=2的0.05mol·

L−1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

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

该现象

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

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

物质氧

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K闭合时,电压为x。

b.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2后,电压增大了y。

c.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

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②有同学认为:

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

也会使电压增大。

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

该实验方案是

,测得电压增大了z(z<

y)。

28.(15分)某化学小组对Na2SO3和AgNO3在不同pH下的反应及产物,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Ⅰ.Ag2SO3:

白色、难溶于水;

Ⅱ.Ag2O:

棕黑色、难溶于水,易与酸溶液反应。

(1)根据资料:

①通常情况Na2SO3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②若Ag2O与盐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应为。

(2)检测溶液pH:

①0.1mol/LAgNO3溶液的pH=5,引发这一结果的微粒是。

②0.1mol/LNa2SO3溶液的pH=10,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

(3)实验探究:

在不同pH条件下Na2SO3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Ⅰ.实验a中沉淀溶解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Ⅱ.Ag2SO3在溶液中沉淀析出的大致pH范围是。

Ⅲ.将d中棕黑色絮状物X滤出、洗净、进行实验分析:

将其置于试管中加稀盐酸、观察

将其置于试管中加足量浓硝酸、观察

立即产生红棕色气体

在ⅱ反应所得溶液中,加Ba(NO3)2溶液、观察,再加BaCl2、观察

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出现白色沉淀

①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是。

②d中的棕黑色絮状物X是。

③实验ⅱ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小组认为在酸性条件下,SO32-的性增强,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

28.(14分)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A

条件

加热

i.加热后蓝色褪去

ii.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____。

(2)分析现象i、ii认为: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

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

“现象a”是____。

(3)再次分析:

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

I:

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

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1:

测得溶液的pH≈5

实验2:

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

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Ag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_________。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i、现象iii蓝色褪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

28.(14分)甲同学向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0.1mol/L的Fe(NO3)3溶液(pH=2),发现银镜部分溶解,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

甲同学认为:

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

乙同学认为:

Fe(NO3)3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也能氧化单质Ag。

丙同学认为:

Fe3+和NO3—均能把Ag氧化而溶解。

(1)生成银镜反应过程中银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为得出正确结论,只需设计两个实验验证即可。

实验Ⅰ:

向溶解了银镜的Fe(NO3)3的溶液中加入(填序号,①KSCN溶液、②K3[Fe(CN)6]溶液、③稀HCl),现象为,证明甲的结论正确。

实验Ⅱ:

向附有银镜的试管中加入溶液,观察银镜是否溶解。

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丙同学的结论

(3)丙同学又把5mlFeSO4溶液分成两份:

第一份滴加2滴KSCN溶液无变化;

第二份加入1ml0.1mol/L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经验证黑色固体为Ag颗粒),再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

根据上述的实验情况,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Fe2+、Ag+、Ag之间的反应关系。

(4)丁同学改用下图实验装置做进一步探究:

①K刚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此时石墨作,(填“正极”或“负极”)。

此过程氧化性:

Fe3+Ag+(填“>

”或“<

”)。

②当指针归零后,向右烧杯中滴加几滴饱和AgNO3溶液,指针向右偏转。

由①和②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8.(16分)Na2O2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通常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

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②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小组两名同学共同设计如下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通入SO2,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反应后B中的白色固体含有Na2SO3的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反应的后B中有Na2SO3还会有Na2SO4。

乙同学猜想的理由是:

为检验产物中Na2SO4的存在乙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的现象不能证明有Na2SO4生成,其理由为

③请补充完整实验小组测定B中反应完全后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

称取样品a克加水溶解,__________,烘干,称量沉淀质量为b克,计算含量。

28.(15分,第1小题

第二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

MnO2+4HCl==MnCl4+2H2O

MnCl4==Cl2↑+MnCl2

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

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

HCl的还原性与c(H+)无关;

MnO2的氧化性与c(H+)有关,c(H+)越大,MnO2的氧化性越强

(2)

不能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的NO2中

(3)c(Cl-)、c(H+)(或浓度)

28.(16分)

(1)Fe2++2OH—=Fe(OH)2↓

(2)①取一定量的灰绿色沉淀,加入盐酸溶解,再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灰绿色物质中不含有Fe(OH)3。

②2mL0.1mol/LFeCl2溶液3滴0.1mol/LNaOH溶液

③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一定的条件下,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越小,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越明显。

实验2中沉淀下沉后,大部分灰绿色变为白色沉淀(或实验3中沉淀下沉后,底部都为白色沉淀)

向实验2(或实验3)的白色沉淀中继续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

(3)Fe2+在加热时易发生水解,生成Fe(OH)2,因此颜色变白,同时沉淀的量增加,导致出现片状白色沉淀。

(2分)

(4)隔绝氧气、硫酸亚铁少量(或氢氧化钠过量)、硫酸亚铁浓度小(或氢氧化钠浓度大)、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微热等。

8.(14分)

(1)4I-+O2+4H+=2I2+2H2O;

(2)验证Cl-是否影响KI与O2的反应;

(3)其他条件相同时,CH3COOH是弱电解质,溶液中c(H+)较盐酸小,O2的氧化性减弱;

(4)I.ⅰ.pH=10的KOH溶液;

ⅱ.电流表指针偏转,烧杯b的溶液颜色变深;

Ⅱ.3I2+6OH-=IO3-+5I-+3H2O;

(5)中性条件下,O2的氧化性比较弱,该反应速率慢,短时间内难以生成“一定量”碘单质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pH=10的KOH溶液中I-被氧化生成I2,I2迅速发生歧化反应变为IO3-和I-。

(1)还原性(1分)

(2)3Cu+8H++2NO3-

3Cu2++2NO↑+4H2O(2分)

(3)[CuCl4]2-+4H2O

[Cu(H2O)4]2++4Cl-,加水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随着[Cu(H2O)4]2+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4)生成的CuO覆盖在铜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继续(2分)

(1)H2SO4溶液(2分)

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1mL,对比碱性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则能说明发生了反应,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是大于1mL,则有可能是稀释作用导致的溶液颜色变浅。

(2)①MnO4-+e-

MnO42-(1分)

MnO42-+2e-+2H2O

MnO2+4OH-(1分)

②碱性条件下铜单质可以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速度很慢,

(或假设Ⅱ成立)(2分)

(1)①产生白色浑浊----------------1分

②Ag2O+2HCl=2AgCl+H2O----------------2分

(2)①Ag+-------------------------------------1分

②SO32-+H2O=HSO3-+OH--------------------2分

(3)Ⅰ.Ag2SO3在碱性较强条件下,溶解或Ag2SO3被氧化成Ag2SO4溶解----------1分

Ⅱ.6-8-----------------------------------------1分

Ⅲ.①黑棕色沉淀不是Ag2O-----------------------1分

②Ag----------------------------------------1分

③Ag+2HNO3=AgNO3+NO2↑+H2O----------------2分

(4)还原--------------------------------1分,Ag2SO3+H2O=2Ag+H2SO4------------------2分

28、(共14分)

(1)还原(2分)

(2)①b(1分);

产生蓝色沉淀(1分)

②pH=20.3mol/LKNO3或NaNO3溶液(2分,试剂不合理不得分,试剂合理每个数据1分)

(3)Fe3++Ag

Fe2++Ag+或Ag++Fe2+

Ag+Fe3+

(2分,没有

不得分)

(4)①正极(2分)>

(1分)

②<

③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与浓度有关,浓度的改变可导致平衡移动。

(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8.(16分)

MnO2

(1)①2Na2O2+2H2O=4NaOH+O2↑(2分).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2分)

②2H2O2====2H2O+O2↑(2分)

(2)①2Na2O2+2SO2=2Na2SO3+O2 

(2分)

取反应生成白色固体少许,滴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Na2SO3(2分)②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2分)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2分)

③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