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论文三轮复习指导纲要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化学论文三轮复习指导纲要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论文三轮复习指导纲要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联
系
际
①小苏打作发酵剂
联系用碳铵作发酵剂制油条等问题
②治疗胃酸过多问题
联系氢氧化铝、碳酸镁、硅酸镁等
③泡沫灭火器
联系双水解
④工业制小苏打
联系工业生产问题
⑤硬水软化
3.Mg及其化合物
注意理清下列关系:
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化。
按照结构线索、价态线索、实验线索(三条主线)来归纳。
【仿真模拟】
1.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下列各项中跟卤族元素变化不一致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B.单质的密度C.原子的电子层数D.原子半径
2.某同学使用直流电源,在烧杯里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用铁钉和碳棒。
该同学错误地将铁钉接在电源正极,碳棒接负极.此情况下接通电源,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阳极和阴极上都产生了气泡
B.阳极处产生了气泡,此气泡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C.溶液出现了灰绿色浑浊,后逐渐变成了红褐色D.阴极处未产生气泡,滴人酚酞试剂后变红
3.x、y均为短周期元素,且x为ⅠA族元素,y为ⅥA族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由x、y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C.x2y既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D.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不可能是1:
1
4.有A、B、C、D、E、F、G、H、I等九种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未注明)如下图所示。
已知:
B、C、F为单质,常温常压下,B为固态,C、F为气态;
化合物中仅A、E为气态;
常温下,D为淡黄色粉末,H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1)写出G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G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①、②、③、④、⑤五个反应中,△H>0的两个反应是__________(填代号)。
5.针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金属钠的密度为0.97g/cm3,煤油的密度为0.8g/cm3。
向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金屑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
A.钠浮在煤油液面上B.钠沉在水底部
C.钠球上产生大量气泡D.水溶液变为红色
E.金属钠熔为光亮的小球并在两液层交界处上下跳动
(2)钠在水中反应时观察到的现象与钠的___________性质无关。
A.熔点低B.密度比水小C.硬度小D.还原性强
(3)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6.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
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
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能样除去?
写出实验步骤。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过滤时:
蒸发时:
【答案】1.A2.C3.C
4.
(1)2Na2O2+2H2O=4Na++4OH-+O2↑
(2)C+H2O
CO+H2
(3)
2H·
+
(4)②、⑤
5.
(1)CDE
(2)C(3)放热
6.
(1)MgCl2·
6H2O
Mg(OH)Cl+HCl↑+5H2O↑;
MgCl2·
MgO+2HCl↑+5H2O↑或Mg(OH)Cl
MgO+HCl↑;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且带走了MgCl2·
6H2O受热产生的水气,故能得到无水MgCl2。
(2)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
(3)搅拌,加速溶解。
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
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考纲要求】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
(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回归课本】氯元素的知识网络
注意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全逐渐褪色;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2.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
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⑦
3.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探究氯水中的成份,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
生成白色沉淀
氯水中含有Cl-
②
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氯水中含有HClO
③
试纸变蓝色
氯水中含有Cl2
④
将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氯水中含有H+
(1)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实验现象:
②,④
(2)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
(3)有同学认为实验②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氯水加入到NaOH溶液中发生了中和反应.你是否回意这个观点:
(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4.某食盐样品中混有NaI杂质,为测定该食盐样品的
纯度,某同学设计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阅读上述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从下图中选用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完成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氯气的实验,将所选择装置的选项字母填入字框,并在括号中写出装置内所放入的化学药品。
(MnO2、浓盐酸)(饱和食盐水)(溶液A)()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3)无色溶液D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是,检验是否含有这种离子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是。
(4)写出步骤⑤中的实验操作所用的仪器(除坩埚钳、火柴外)有:
(5)试计算原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D2.B3.
(1)②红色褪去④有无色气泡产生
(2)取一小段KI-淀粉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然后用玻璃棒蘸氯水滴在试纸上。
(3)不同意。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至溶液呈碱性,溶液不变红色,表明红色褪去是氯水中的HClO氧化性所致。
4.
(1)A、B、B、B。
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2)Cl2+2I-=2Cl-+I2
(3)I-;
取下层无色溶液D滴加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即可证明是否有I-。
(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4)铁架台(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按此顺序回答得3分,若不按此顺序回答但正确得2分,每缺少一个扣1分)(5)91.8%
【考纲要求】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
H,O,S,N,P,C,Si)
(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2)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3)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4)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
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5)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
(6)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
(7)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8)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二氧化硅)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9)初步了解一些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回归课本】
1.列表比较非金属氧化物:
CO、CO2、SiO2、NO、NO2、P2O5、SO2、SO3的结构和性质(从物质分类、分子结构、晶体类型、物理性质、水溶性、与水反应、与碱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特性、实验室和工业制法、用途、危害等方面比较)
2.列表比较盐酸、硝酸、硫酸、磷酸(从物理性质、酸性强弱、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特性、用途、制法等方面比较)
3.列表比较H2O2、H2O、Na2O2
4.列表比较HCl、H2O、H2S、NH3、CH4(从分子结构、水溶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稳定性、制法、用途等方面比较)
5.常见无机化工生产原理:
合成氨、制硝酸、制硫酸、硅酸盐工业、氯碱工业
6.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特别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1.石英玻璃是将纯石英在1600℃高温下熔化,冷却后形成的玻璃体。
关于石英玻璃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英玻璃属于原子晶体B.石英玻璃耐高温且能抵抗一切酸的腐蚀
C.石英玻璃的结构类似于液体D.石英玻璃能经受高温剧变且能抗碱的腐蚀
2.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等溶剂、发泡剂。
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B.超临界二氧化碳由CO2分子构成
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质后,可在常温常压下使二氧化碳挥发除去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3.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4)等非氧化物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在合成它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A.通入足量氧气B.避免与氧气接触C.通入少量氯气D.通入少量氧气
4.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右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厂排放的SO2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B.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
C.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
D.在粉尘较多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易患硅肺病
6.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及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
A.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须净化,因为炉气中SO2会与杂质发生反应
B.硫铁矿燃烧前需要粉碎,否则块状的硫铁矿石不能燃烧
C.SO3用98.3%的浓H2SO4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使SO3吸收完全
D.SO2氧化为SO3时需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7.有四种同族的物质,它们的沸点(℃,P=1.01×
105Pa)如下表所示:
He-268.8
Ne-249.5
Ar(x)
Kr-151.7
F2-187.0
Cl2-33.6
(a)58.7
I2184.0
HF(y)
HCl-84.0
HBr-67.0
HI-35.3
H2O(z)
H2S-60.2
(b)-42.0
H2Te-1.8
试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a为色液体;
b的分子式为:
⑵写出②系列中物质主要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任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说明该递变规律的化学事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举一例,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⑶除极少数情况外,上述四种系列中物质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关系,该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上表中,和两种物质的沸点较同系列其它物质反常,反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
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
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注意:
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
⑵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⑶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⑸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1.C2.A3.B4.CD5.A6.C
7.
(1)红棕色H2Se
(2)氧化性逐渐减弱Cl2+2Br-=2Cl-+Br2
(3)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沸点逐渐升高(4)HF、H2O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催
Δ
点燃
8.
(1)2Mg+CO2====2MgO+C;
(2)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
(3)②4NH3+5O2====4NO+6H2O;
(4)⑤C+4HNO3=CO2+4NO2↑+2H2O
(5)2NH4++2e-=2NH3↑+H2↑
【考纲要求】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
Fe、Al)
(1)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
(2)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
(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4)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5)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
(6)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1.金属化学性质比较
金属活动性
KCaNa
MgAlZn
FeSnPb
(H)
CuHgAg
PtAu
原子结构特点
自然界存在
原子失电子能力
阳离子得电子能力
与水反应
常温置换出H2
加热时或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置换出H2
不能置换出H2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与酸中H+反应放出H2,剧烈程度不同
不能反应
与O2反应
常温易被氧化
常温能被氧化,生成氧化膜。
常温干燥空气不易被氧化,潮湿空气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加热时能被氧化
不能被氧化
碱的稳定性
不分解
受热分解
常温分解
与碱反应
仅Al和Zn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
与盐反应
先与水反应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与氧化物反应
Mg与CO2反应,铝热反应
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与氧化性酸反应
反应剧烈
Al、Fe在冷浓硝酸和硫酸中钝化,加热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浓、稀硝酸反应产物及酸的作用。
溶于王水
2.
铝三角、铁三角
【考纲要求】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考纲要求】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仿真模拟】
3.比较常见的金属氢氧化物:
如:
NaOH、Mg(OH)2、Ca(OH)2、Al(OH)3、Fe(OH)2、Fe(OH)3、Cu(OH)2
4.比较常见的金属氧化物:
Na2O、Na2O2、MgO、Al2O3、FeO、Fe2O3、Fe3O4、CuO、CaO等。
1.将一定量的Fe、Fe2O3、CuO的混合物放入体积为100mL、浓度为2.2mol·
L-1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896mL(标况),得到不溶固体1.28g,过滤后,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只有Fe2+(假设滤液体积仍为100mL)。
向滤液滴加2mol·
L-1的NaOH溶液至40mL时开始出现沉淀。
则未滴加NaOH溶液前滤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mol·
L-1 B、1.8mol·
L-1C、1.9mol·
L-1 D、无法计算
2.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转化,其中a是单
质;
b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
c、d都是氧化物;
e是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且是一
种强电解质;
则a可能是
A.Cl2B.N2C.SD.C
3.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量的重金属Cu
离子,这对农作物和人畜均有害。
欲采用化学药剂法除掉有害成分,应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A.食盐和硫酸B.铁粉和生石灰C.胆矾和石灰水D.苏打和硫酸
4.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则该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NO3-、CO32-、Na+B.Na+、Al3+、H+、Cl-
C.NO3-、NH4+、K+、Cl-D.NO3-、K+、AlO2-、OH-
5.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
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硫酸和硫酸铜溶中片刻,如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球一定是空心的B.左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减少了
C.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D.右边铁球上出现红色
6.粉末状式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
进行如下实验:
1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制B生成;
2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0.6mol·
L-1盐酸中,得溶液C;
3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4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产生中单质B是。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③中所发生反应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溶液中c(Mg2+)为,c(Fe2+)为。
7.为了测定某光卤石(KCl·
MgCl
·
6H
O及少量SiO
)样品A中的Mg元素的含量,学生设计方案如下:
方案Ⅰ:
(1)称量样品A为Wg;
(2)将A配成500mL溶液;
(3)取25mL溶液加入浓度为
mol/L的NaOH至沉淀不再增多为止,用去
mLNaOH;
(4)用浓度为
mol/L盐酸滴定剩余NaOH,共用去
mL盐酸;
(5)重复上述实验;
(6)计算。
方案Ⅱ:
前三步操作同方案Ⅰ;
(4)加入2~3滴指示剂;
(5)用浓度为
mol/L的盐酸滴定,共用去V
(6)重复上述实验;
(7)计算。
方案Ⅲ:
前两步同方案Ⅰ;
(3)加入Na
CO
溶液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4)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为W
g;
(5)计算。
请回答:
(1)方案Ⅰ中①如何判断滴定已达终点:
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数据记录为:
(盐酸消耗量)
2
18.50mL
17.16mL
下面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
③Mg元素的含量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
(2)方案Ⅱ中①指示剂应选用_______________;
②此方案优点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Ⅲ中①如何判断加入Na
已过量_________________。
②干燥时应注意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③Mg元素的含量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上述方案中,在操作者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误差较大的可能是方案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2.BC3.B4.AC5.D
6.
(1)引发铝热反应的条件是加少量的KCl0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2)MgO+2HCl=MgCl2+H20Fe203+6HCl=2FeCl3+3H20
(3)由题目③可知溶液c中含盐酸,由④可知溶液D中无Fe3+。
因此(3)中所发生的反应为:
Fe+2Fe3+=3Fe2+Fe+2H+=Fe2++H2↑
(4)设20gA中MgO和Fe203的物质的量均为xmol。
2Fe3++Fe=3Fe2+Fe+2H+=Fe2++H2↑
2x3x1mol1moln(Fe2+)=n(H2)
D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为(3x+0.05)mol
利用电荷守恒关系:
2c(Mg2+)+2c(Fe2+)=c(cl-)
2x+2(0.05+3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