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222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

《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中专联考语文试题.docx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2014级语文试题

(满分:

120分时间:

120分钟)

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收卷时,只收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绯闻菲薄 蜚短流长烟霏云敛B.窠臼苛责溘然长逝恪尽职守

C.缉拿 舟楫 图书编辑嫉恶如仇  D.拮据狙击 白驹过隙笑容可掬

2.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傅雷先生耻于蜗角虚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日臻完美,终以卷秩浩繁的译著享誊学界。

B.在亵黩一切、消费一切的氛围中,经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消解,人们心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C.利害莜关而实话实说,遭遇强手而毫不怯懦,检点省察而番然知耻,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

这就是勇敢。

D.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意啊!

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摩品味一下自然赋于的香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你设身处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B.安史之乱使百姓生灵涂炭,背井离乡。

C.冬天来了,防冻取暖成了灾区人民亟待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D.这次严打,终于使这伙横行乡里的流氓身陷囹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称为“超级癌症”的艾滋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人过早殒命夭折,而且高额的医疗费用,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延缓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

B、国庆节长假中,很多人都利用这个时间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批示。

C、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D、游泳场馆的改善,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莫言,还是村上春树?

中日两位作家成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自8月起,在欧洲几家博彩公司的赢家赔率表上,两人的位次便__________。

如今,一切已___________。

虽然这只是瑞典学院18名院士又一次集体投票的结果,但人们还是要追问:

莫言凭什么____________,赢了___________的村上春树?

A.半斤八两水落石出旗开得胜炙手可热

B.不相上下尘埃落定捷足先登大名鼎鼎

C.半斤八两尘埃落定旗开得胜大名鼎鼎

D.不相上下水落石出捷足先登炙手可热

6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

有时像一阵风,;有时如漫天大雨,;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

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A.③①②B.①③②C.②①③D.①②③

7.下面对几种文体的有关常识叙述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B.散文这种体裁,精粹简练,形式自由,能够4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自然环境。

D.戏剧的种类很多。

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8.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

民族习性与民族精神

张岱年

  古人常说:

“国有与立。

”一个国家必有足以立国的基础。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了几千年,必然有其足以自立的思想基础。

  近三百年来,中国落后了,这也不是偶然的,必有其一定的原因。

正确认识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基础,正确了解民族迟缓落后的基本原因,是今天的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20年代,很多人研讨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意在考察中国落后的根源。

这无疑是必要的。

于是揭出了国民的一些劣根性,如愚昧、散漫、奴性、盲从之类。

事实上,这些都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在专制政治的压迫之下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性。

习性不是遗传性,而是世代养成的习惯。

民族的习性是否就是这些呢?

  在中国历史上,屡次发生反对外来侵略斗争,更屡次出现反对统治者暴政的斗争。

这些不能说是奴性盲从的表现,而是反对压迫、反对奴役的英勇斗争。

应该承认,中国人民有一个争取自由、争取人格尊严的传统。

如果认为中国人民仅只有一些劣根性,那是没

有根据的。

  谈论国民性,不能不涉及古代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植根于民族习性的土壤中,又能起一定的陶铸民族习性的作用。

在哲学思想的领域中,从汉代以后,直至辛亥革命,儒学占有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也流传不绝;南北朝隋唐时代,佛教亦发挥了广泛的影响,但在社会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儒家学说。

儒学鼓吹三纲五伦,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伦是君巨、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在封建时代,三纲之说确实是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随着专制主义的加强,强调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绝对服从,斫丧了人民活动的生机。

儒家宣扬的三纲之说,确实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沉重枷锁。

但是,历史究竟前进了,辛亥革命打破了君为臣纲,“五四”运动批判了父权和夫权,但是旧思想仍有一定影响。

个人崇拜实际上是变相的君为巨纲。

家长制作风、重男轻女的旧现念尚待消除。

  儒家是否只讲三纲五伦呢?

那又不然。

孔子维护君权,但是不赞同个人独裁,认为国君如果要求“言莫予违”,就会有亡国的危险;更反对暴政,宣称“苛政猛于虎”。

孔子肯定人人都有独立的意志,断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更提出“天爵”“良贵”之说,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这价值即在于道德自觉性。

孟子宣扬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对于广大人民,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树立了激励人心的榜样。

不可否认,儒家这一方面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

实事求是地讲,儒家学说中,除三纲五伦之外,也还有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

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个民族应该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

9.下列对“民族精神”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民族精神不是一个民族的先辈遗传下来的,而是在千百年专制政治压迫下世代养成的。

 B.民族精神中有些方面可能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基础,但另一些方面也可能成为导致民族发展迟缓的基本原因。

 C.民族精神就是那些最终会成为生活行动中的最高指导原则、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思想观念。

 D.民族精神也可以称为民族文化,它应该有着广泛的影响,并能激励人们前进,促进社会的发展。

10.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历史上,屡次发生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更屡次出现反对统治者暴政的斗争,因此,说中华民族有奴性、盲从的劣根性是没有根据的。

 B.汉代以后,直至辛亥革命,“三纲五常”的儒学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相比较而言,汉代以前,中华民族的民族习性要更自然、更健康一些。

 C.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应该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D.“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道德自觉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的内在价值的具体表现。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习性到了现代杜会,必然会出现一些阻碍时代发展的东西,这是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的。

 B.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国民性有着丰富的哲学基础,儒、道、佛都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单从一方面去谈论中国的国民性,是不足为据的。

 C.儒学鼓吹“三纲五伦”,强化封建专制主义,强调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的绝对专断权力,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几千年,正说明我们的传统中一直有积极的因素存在。

对此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自我认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4题。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

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

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