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1667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小学古诗文教学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朱雪晴

穿越课程,亲近经典

50-12:

中餐、参观校园

13:

00-13:

40

西湖区西湖小学

郑雪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0-14:

江干区彭埠二小

楼翀

学 弈

14:

35-15:

15

课堂教学点评、研讨活动小结

萧山区银河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之一

《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教学设计

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卢平

卢平,银河实验小学低段语文骨干教师,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践行者。

在工作中富有爱心,体察童心,关注学生成长,努力培养学生亲近经典、热爱阅读的习惯,细致踏实的工作得到众多家长的赞誉。

设计背景

《十品性编织润童年》是银河实验小学校本课程。

十月为学校“小王子月”,主题词为:

无论何时,记住自己的爱与责任。

针对该主题,我们精选了一组诗歌,由日本诗人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我是一只小蝴蝶》、《肉刺》与洪建全的《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组成。

本诗《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是在前三首诗教学的基础之上的新授诗歌。

本诗的教学以诵读与感悟为核心,在体验诗词内涵的同时,落实品性陶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模仿诗歌的样式进行仿说仿写。

2.通过朗诵、仿说仿写,感受到诗歌内在所传达出的含义:

积极努力做个更棒的自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诗:

《向着明亮那方》、《肉刺》、《我是一只小蝴蝶》

二、学习新诗:

《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1.揭示诗歌题目,整诗学习:

(1)提出诵读要求;

(2)分小节读,a.指名分小节读,b.3位小朋友合作诵读;

(3)整诗个人读

2.分角色读:

(1)同桌合作;

(2)男女集体分角色读。

三、送诗

1.师送诗给一位小朋友2.全班合作送诗给这位小朋友

四、仿说、仿写

1.仿说:

(1)句式练习

(2)整诗仿说2.仿写

五、集体配乐朗读

文本内容

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洪建全

今天,我偷偷做了一件事,于是,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

绿树对我招手,花儿对我挤眼,小鸟儿在枝头吱喳叫,小草们弯腰齐声问我好!

而我,只不过暗暗下了决心,从今要做个好孩子,就这样,突然间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萧山区银河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之二

《农历课程之霜降》教学设计

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洪成娣

洪成娣,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曾被评为“杭州市第十届教坛新秀”、“萧山区模范班主任“、“杭州市优秀班主任”。

教育信念: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好的童年。

无限相信孩子的潜能,希望每一个孩子在和她相处的日子里充实、幸福。

“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是学校办学的终极愿景,倾力打造“人文银河”与“科技银河”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培养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兼而有之的银河学子,是学校努力的方向。

《在农历的天空下》课程正是由此理念创生的校本课程。

《在农历的天空下》以秋季白露节气起始,至来年的夏至节气止,历时一年。

教材按节气编排,每个节气由“节气概述、节气成因、节气诗词与活动拓展”四个内容组成。

全体四年级学生在语文教师带领下,参与该课程的实践。

在这一年的旅程中,孩子们感受物候变化,了解民风习俗,诵读唐诗宋词,既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知晓一年四季的更替变迁,丰厚了孩子的智力背景与生命体悟。

本课教学是24节气中的“霜降”节气,时间为10月24日至11月7日。

1.通过诵读与节气成因、节气农谚、节气景观等有关的诗句和谚语,了解霜降节气的特点。

2.通过对霜降节气的了解和古诗文的诵读,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复习回顾

1.复习《二十四节气歌》。

2.诵读诗词,回顾农历秋季节气。

二、继续走进“霜降”

1.节气成因: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初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

2.霜降三侯:

霜降开始,到立冬之间共有15天,我国古代将霜降的十五天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蜇虫咸俯。

儿歌:

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

蛰虫归屋去,准备梦一冬。

3.节气农谚:

读一读与霜降节气有关的农谚,了解其意思。

4.节气景观:

(1)落叶: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三国•曹丕

(2)枫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3)菊花:

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4)木芙蓉: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木芙蓉》吕本中

三、回顾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小结霜降节气的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郑雪琴

郑雪琴,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西湖区小学语文首席教师、西湖区十大职业技术带头人,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师,浙江省第五届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

曾在香港进行中文教学指导一年,并被教育部港澳台办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1.正确读诗、背诗、写诗。

2.借助配图、注释读懂诗的含义,运用对比、想象、表演、板画等方法,初步感受诗歌所刻画出来的意境。

3.初步概括李白送别诗的基本特点,并且能够体会诗中蕴含的丰富的诗情。

一、明晰“送”之因

1.揭题、读诗、正音节。

2.析题、定义、明背景。

二、着色“送”之景

1.静景统观

(1)圈划相关的词组

(2)据词、据图定义

2.化静而动

(1)确定不同景致所在的具体位置

(2)感受精致呈现出来的画面美感

三、品悟“送”之情

1.读懂诗中句,“目送”中的难舍2.补充画外音,“久立”中的深情

四、评鉴“送”之境

1.与《赠汪伦》比较2.一组送别诗的拓展3.选择性的积累收集

课文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

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之:

去,到。

故人:

这里指老朋友。

烟花:

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课

《学奕》教学设计

杭州市彭埠第二小学楼翀

楼翀,男,1975年4月生,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学科带头人。

全国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工作优秀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江干区名教师。

从教近二十年,着眼“研读文本、顺学而导”的课堂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了注重思维、大气扎实的课堂教学风格,曾获得全国第九届阅读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和浙江省第八届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惟、缴、与”,联系意思读准“为”,初步背诵课文。

2.通过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已有知识等方式,理解文章内容,说出“为是其智弗若与?

”的意思。

3.感受文言文言简意明、说理生动的方式。

一、导入激趣,理解题意。

1.了解学情。

2.出示课题,初步理解题意。

二、初读,把握文章内容和背景。

1.读准字音,正确朗读。

2.说说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3.抓住人物特点,学习第一句。

初步运用句式“......者也”。

三、初步理解,读出停顿,感受把人物特点写具体生动的方式。

1.课内练习,选择停顿。

交流反馈。

2.适度运用,朗读迁移,读好描写两个人不同态度的句子。

3.比较思维,感受写法。

四、理解重点,感悟借助反问句把道理说透彻的方式。

1.聚焦表达方式,读好重点句,说说“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意思。

2.品鉴赏读,感受运用反问说透彻的表达特点。

五、创设情境,拓展背诵

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黄燕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这既是一首写景的诗,又是一首哲理诗。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而后两句则道出了诗人的感悟,意味深长,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既是写景的诗,为何教科书编者将其放置在第二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中,该诗的教学价值何在?

细读导语,不难发现,针对本单元的学习,编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结合该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各不同”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看到的是其不同的形态变化,这两句正点明了诗人是如何观察庐山的。

如若能抓住此处展开教学,恰到好处地引领学生去体会诗人的观察方法,那便能让学生达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既是哲理诗,那该如何引导四年级的学生去体会其中的哲理呢?

结合该年段学生学习古诗的起点,紧扣该学段学习古诗的达成目标,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即在诵读中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在质疑中领悟诗文精髓,从而得出“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看清庐山的真面貌”这一哲理,进而初步理解“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这一内涵。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古诗独特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体会古诗的意境。

2.借助注释、图片、视频,运用想象、猜测等学习方法,整体感知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观察方法,感受庐山的自然风光之美。

3.通过质疑问难,伙伴互助等形式,学习“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初步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和了解,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的道理。

一、揭示课题,解释题意

1.读题:

题西林壁,猜猜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2.借助课本P.22页注释,说说题目的意思。

3.诗人简介,了解题壁诗。

【设计意图: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壁”字的猜测入手,进而猜测题目的意思,从而引发学生对该诗的学习兴趣、探究热情。

鼓励其运用注释,解释课题,既是对原有古诗学习方法的回顾,又能帮助理解题意。

二、读懂古诗,体悟诗韵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古诗,根据注释,猜测诗句意思,自学古诗。

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而四年级学生也已经初步掌握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因此请学生自学古诗,既符合学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一)正确朗读,读出节奏。

1.朗读古诗,要求读准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音。

2.齐读古诗,正音“岭、峰”。

3.尝试画节奏符号,读出诗的韵律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初读古诗,正音尤为重要。

往往学生读得不太准确的字音,恰恰是理解上的重点或难点。

预设难读的字音,明确要求学生将字音读准确是学习读懂古诗的前提条件。

再者,古诗是汉语言的文化现象,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如何深入再读,这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去体会诗的韵律美。

四年级学生,在前三年的古诗学习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做到“有感情朗读”,已经开始关注诗的节奏、韵律,因此,尝试请学生自己画节奏符号,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教师在朗读指导中渗透节奏符号的功能,自然能使学生体会到诗的韵律美。

(二)逐句品读,明白意思。

学习第1、2句诗句:

1.齐读第1、2句诗,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想象且用手势比划庐山“岭”和“峰”的样子,区分两字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就中年级古诗学习制订了这样的目标: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可见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有助于对诗意的理解,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通过想象,来区别两个字的意思,再用手势来比划“岭”和“峰”样子,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形象地体会这两个字的含义,有助于对这两个字的理解。

3.教师提问:

诗人究竟是怎样看庐山的?

4.请学生观察庐山图片,对应图片,猜测诗人所在的角度。

5.教师提供描写山的词语,请学生想象说话:

从()处看庐山,真是()。

6.诵读1、2句诗,读出庐山的千变万化。

围绕“诗人是怎样看庐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进入诗境,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在教学中,尝试先赏读诗句,再对应欣赏图片,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和,以及对文本语言的分析能力。

充分利用庐山风景图片,从“观察”---“猜角度”—“想象说话”这一系列的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四字词语积累,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调动其多方感官,将语文学习推向高潮。

学习第3、4句诗句:

1.齐读第3、4句诗,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苏轼心中的感慨。

2.请学生质疑问:

究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3.师生共揭哲理:

苏轼通过这两句诗句,想告诉我们什么?

4.联系学过的课文《画杨桃》,再次体悟哲理。

5.联系生活实际,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学贵有疑。

以学生的质疑为学习哲理诗的切口,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有梯度地渗透本诗所蕴含的哲理,从“揭示道理”---“再次体悟”—-“实践运用”,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符合四年级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哲理,即“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和了解,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三)联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重点。

1.联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学会观察”。

2.出示单元课题,对应单元主题“学会观察”。

本课为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

在了解诗意,明确诗理后,联系单元导读,帮助学生厘清本单元训练点与本课之间的关系,体会编者意图,则更能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

三、默写古诗,拓展延伸

1.配乐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诵读古诗。

2.默写古诗,强调“缘”字的书写。

配乐诵读与默写古诗,一动一静,相得宜彰。

学生诵读、默写中又一次全方位的、完整的感受该诗的魅力所在。

这一环节的设置,既是对学生课堂学习古诗效率的检测,又实实在在地保证了课堂写字的时间,扎实、有效。

3.课后延伸,积极运用。

(1)诵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体会诗人观察的角度。

(2)学习《登鹳鹊楼》,引导学生找寻体会哲理的诗句。

课后延伸,指向两端。

一处引导学生背诵熟识的古诗,再次体会诗人因观察角度不同,所观察的内容也不同。

二处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自学哲理诗,体会诗中的哲理。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余杭区塘栖三小教育集团冯飞云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耳熟能详、童叟皆知的送别诗。

人教版安排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里。

送别诗除了抒发离情别绪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

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芙蓉楼送辛渐》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借送别来表明一种心志。

诗中苍茫的江南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诗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孤山、冰心与玉壶这一组意象又形成一种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在这样的境遇下,诗人要借“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告慰友人,来表明自己的高洁清白。

盛唐诗文总有着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情绪。

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即使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灼着青春、自由。

读《芙蓉楼送辛渐》,亦有此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

诗人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我们可以这样推知,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有离愁别绪,是有一腔愤慨的,但他所表达的却是一种高蹈胸怀,一种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

1.抓住“寒雨、夜入吴、楚山孤”等情境展开想象,进入诗人描绘的送别意境。

2.通过反复诵读,品读“一片冰心”,体会诗人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

3.以诗带诗,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引入——千年古诗话送别

1.读一组诗题,交流发现

课件出示,你有什么发现: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们把这些和送别有关的诗就叫做“送别诗”。

2.千年古诗送别情

送别是人生中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当送别遇上了诗人,那一刻就成了永恒,相隔千年,也仿佛就在眼前: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虽然都是送别诗,但是诗人的心境却是各不相同。

那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送别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呢?

“未成曲调先有情”,从一组送别诗题和一组送别诗句中引入,创设送别的情境,为古诗的学习做好心向准备。

而这样的引入,不仅仅在于情境的创设,也使学生对送别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教师的顺情点拨,又使学生明白:

文字——初读古诗绘意境

1.揭题,释题:

齐读诗题,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芙蓉楼,确切地说,是分别的地点,你

知道王昌龄从哪儿开始送的吗?

据说王昌龄从江宁一直送到芙蓉楼,两地相距180里,步行需要20几个小时,从这180里相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自由反复地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诗的节奏和味道。

3.读着读着,再联系一下课文的插图和注释,你仿佛看到什么?

或者又仿佛听到什么呢?

4.情境朗读:

体味体味这些看到的,听到的,再读古诗。

(配乐)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齐读,诗意在这一次一次的朗读里逐渐浮现。

王崧舟老师说过:

“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他免于被拆解、被蒸发……这种保护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

”“诗”是活在诵读的每一个当下。

“诗”还是有声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想象下,把诗读成一幅画境,把诗读成一幕送别戏景,见到一种诗的境界。

文学——“寒雨孤山”品诗情

1.体会诗情。

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更要读出心情,情绪来,读这首诗,你读到了作者

的哪种心情?

2.圈词感悟。

静静地默读,你从诗中的哪些词读到了这些心情,可圈出这些词,再在旁边写写你的感悟。

交流,预设:

(1)“寒雨”:

这“寒雨”在夜晚悄然而入,一个熟睡的人能感知吗?

可谁却清晰地感知到了?

为什么作者能清晰地感知呢?

(睡不着,失眠了……)

睡不着可能是因为(离别在即,伤心难过;

与辛渐促膝长谈;

内心孤独,想念亲友……)

(2)“楚山孤”:

从这个“孤”字你读到了什么?

(3)拓展含“孤”的诗句:

孤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孤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还属品诗的第一重境界。

六年级的古诗教学当然不应该在这儿止步。

这一环节抓住“寒雨”“楚山孤”这两个词,让学生去品味这“一寒一孤”背后寄托的诗人凄冷孤寂的心。

“一切景语皆情语。

”有了这些品味再读诗,韵味已然不同。

在品味“孤”一词时,顺情拓展了含“孤”的一组诗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诗性语言的积累,丰厚学生的语感积淀。

文化——“一片冰心”悟诗心

1.千里送君终须别,离别在即,你觉得孤身在外的诗人会让辛渐给洛阳的亲友带去什么呢?

(平

安竹报,思念,祝福,问候……)

2.读诗质疑:

作者这儿为什么不写思念、祝福、报平安等,而写“一片冰心”呢?

3.结合资料,体悟诗心。

联系生活经验说说你对冰和玉这两种事物的感受。

(1)阅读材料1和课文注释6,你觉得冰心和玉壶用来比喻什么?

(材料1: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

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2)读材料2,你觉得作者当时处于怎样的一种处境?

(材料2:

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

在这样的处境下,作者想借“一片冰心”告诉洛阳亲友什么呢?

4.引读诗句。

这一份表白要比任何的思念,任何的问候,任何的平安,更能表达出他对洛阳亲友的一片深情啊!

5.当洛阳的亲友听到后,会对王昌龄说什么呢?

学生写话练习:

当洛阳的亲友听到后,会对王昌龄说:

6.小结: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送别诗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诗人不仅仅是在表达离别时的凄冷,孤独和依依不舍,更重要的是借送别表达一种心志。

“诗言志”,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寻求一种跨越时空却又绵延相连的灵魂对话呢?

先让学生说说,一般送别时,诗人会写什么,再引导学生读第三和第四句诗,发现诗人写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学生的疑问就来了: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出示材料1和材料2,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终于读出了作品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一片诗心”。

尾声——诗情画意唱古诗

1.唱古诗。

诗也叫诗歌,诗是可以唱成歌的,不信,让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唱罢!

2.诗除了可读,可唱之外,其实还有许多形式可以来丰富诗,比如……(学生讨论交流,如绘画,情景剧,现代故事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课外尝试一下。

古诗教学应充满情趣。

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等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其实也是加深对古诗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但是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和追求新奇,而破坏了古诗的意境。

《渔歌子》教学设计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陈晓娟

《渔歌子》是一首传唱千年,意境很美的词,诗人张志和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读者展示了一幅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画卷。

所谓“以诗言志,以诗传情”,在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的背后,传达的是诗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此次教学以构建“学导课堂”为方向,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探究问题等途径,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1.能正确地诵读,读出节奏,初步体会词的韵味并背诵积累。

2.通过领会文中的关键词,展开丰富想象,理解词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

3.初步体会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初读,读正确,读出节奏

1.自由读,读正确,读出节奏(课件出示整首词)

接下来,请同学们读读这首词,多读几遍,特别注意带有拼音的生字,读出节奏。

2.指名读。

(1)第一人读完:

主要关注读准词牌名。

指名1个---齐读

预设:

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正确,“子”在词牌中一般不读轻声,的确应该读第三声。

(一定要读准第三声的调值)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2)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记字形:

第二个读完后:

主要关注读的是否正确。

“他这三个词读得很好”(出示“箬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