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教案1.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115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妻书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与妻书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与妻书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与妻书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与妻书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妻书教案1.doc

《与妻书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妻书教案1.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妻书教案1.doc

与妻书

教学目标

(一)①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②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深沉而崇高的情感。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播放歌曲《诀别》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解题及作者简介: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

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呢?

”)

24岁——参加广州起义

25岁——黄花岗之役七十二烈士之一(“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

说!

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内同胞。

”)

(“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矣!

”)

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

"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

"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历3月26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诚挚地表达了对革命势力、事业的热诚和对妻子的至爱,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个人的爱情和幸福同革命事业、全体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联,有主有从的辩证关系;表白了他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烈士夫人陈意映简况

•意映姓陈,福建省福州市郊区螺洲镇人,毕业于福州女子师范学堂,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

陈意映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

女学生十多人,夫之弟媳,堂嫂,堂姐妹,济济一堂,聆听林觉民介绍欧美各国的社会制度及近况,抨击旧礼教,宣扬新思想。

争取自由平等的见解,渐渐深入她的心坎。

当时,陈意映正缠小脚,思想上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

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

•陈意映的父亲,叫陈元凯,广州起义失败时,陈元凯尚在广州任职。

事发,他立即遣人返回福州林家报警。

这就使陈意映等能在清政府官文未到之前,从南后街场桥路口万升桶石店后面,偷偷地迁往地处偏僻、住户很少的光禄坊早题巷内居住。

不久,在一天深夜,有人从门缝塞进一小包东西,第二天清晨发现,原来就是林觉民烈士的两封绝笔书。

陈意映一见遗书,悲痛万分。

当读到“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时,她眼花目眩,当即晕了过去。

这以后,陈意映抑郁成疾,于1913年去世。

(林:

1911年)

三、检查预习

第二课时

四、课文整体感知

诵读理解课文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

(1):

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

“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

第二部分(2-4):

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

第三部分(5-6):

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

五、阅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子。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思考两个问题:

文中那些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爱?

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作者不得不“勇于就死”?

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根据课文,完成下表

表达内容

吾至爱汝

不得不“勇于就死”

原文概括

感情概括、表达方式

吾至爱汝

原文概括

1、作书泪下,忍悲言之

2、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3、双栖之所,初婚情深

4、逃家复归,愿随君行

5、此行难言,呼酒买醉

6、九泉闻哭,当哭相和

7、望有感应,依依旁汝

8、巾短情长,梦中得我夫

感情概括妻情深(记叙、抒情)国难当头(议论)

不得不“勇于就死”

原文概括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2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感情概括国难当头(议论)

1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2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3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4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感情概括舍一己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

(议论、抒情)

六、为何如此感人?

•主题:

个人幸福、全民幸福

•儿女之情、革命豪情

•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

•(光辉的思想、高尚的情操)

•艺术:

动人的字字句句

–抒情、记叙、议论相结合——其情深挚,其理服人

–肺腑之言,真切感人

–多种修辞,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加强表现力

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

•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

•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

•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

(儿女情长,英雄志坚)

七、拓展讨论

1、如果你跟林觉民生在同样的时代会怎么抉择?

现在又会怎样做?

2阅读下面的新闻,谈谈你的感受。

本报讯  这不是一则“新闻”,事件已发生了近两年,地点在仓山区仓前公园,解放大桥南桥头往西不到200米。

林觉民的塑像倒在一个公厕旁,大部分被毁,残留的部分被当作一些不愿付3角如厕费的人的小便槽。

塑像的脸部完好,目光坚毅地看着前方;而它的胸膛以下的地方则被烧出一个大而烂的空洞,空洞里是烂树叶、荔枝壳和一些乌七八糟的垃圾。

据了解,塑像1996年落成,原先立在花圃中,玻璃钢质地半身像,底座上铭刻着林觉民的生平,及其24岁进攻两广总督府和后来从容就义的事,特别提到,林觉民的《与妻书》“为后人所传颂”。

管理处主任告诉记者:

“仓前公园过去比较旧,我们将它变成新公园。

林觉民塑像的位置现在被一个‘水文化’的城市雕塑所取代,这个项目是与仓山园林局商量过的。

” 同时还说,拆除林觉民的塑像是出于美观的考虑,原来的塑像显得旧了,不好看。

而且在拆下时,塑像已损坏,没有多大价值,所以就没有多做处理。

他还表示,重塑林觉民的塑像并不要花多少钱,如果需要,可以重塑一个。

(海峡都市报 2004-07-16)

如果有来世/我还愿做中国人/虽然我的祖

国还不富余/但我的祖国正在努力前行/虽然我

的人民还不富足/但我的人民正在埋头思索

如果有来世/我还愿做中国人/只要每一颗

心跳动着火一样的炽爱/只要每一双手承担建

设的重托/我可爱的祖国/定会是山峦上高耸的

峰/定会是海洋里奔腾的浪

如果有来世/我还愿做中国人/因为我们的

祖国走着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用我们自己

的心血/用我们自己的汗水/用我们的智慧/开

拓一条崭新的路/让世界知道:

中国不朽!

八、总结:

播放歌曲《觉》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