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文化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
《金融企业文化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企业文化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中庸而言,即便在竞争中暂时取得领先的地位,企业也决不能抱着适可而止态度去对待竞争;
现代金融业是极其注重创新的行业,在它的企业文化中,应当鼓励员工集思广益,需提倡敢为人先的企业理念,金融企业内部也要营造一种鼓励员工之间竞争、鼓励员工出人头地的文化氛围。
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构建时对内应当营造一种鼓励竞争、提倡创新的文化氛围,对外应当树立开放、进取、敢为人先的企业形象。
鼓励学习强调自律
金融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快同时随时面临风险的行业,员工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职业道德的遵守都显得十分重要,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把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行业动向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了防微杜渐,必须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许多已发生的案例来看,员工的道德风险很容易转变成为企业的经营风险,一个人搞垮一家公司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巴林银行、世通、安然等等。
学习和自省自律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金融企业文化中,必须建立起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同时加强自省自律的制度。
传统文化的继承,现代高科技的应用,两者有机的结合,形成了每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不仅仅是为利润服务的平台,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
一些国际大的知名企业,他们发展百年之后,最后沉淀下来的重要财富就是其企业文化。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要在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过程中成熟和优化,使之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二篇:
对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探析
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每个企业都有它自己的“个性”,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所谓“个性”即“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崭新的科学管理思想,是经济含义与文化含义的融合。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也具有特殊性。
在《中华金融辞库》中金融企业文化定义为:
金融机构在长期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单位特点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思维方式、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形象表现的总和。
是独具金融行业(单位)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
金融企业文化渗透于金融机构业务的和非业务的行为体系、精神观念、团体风尚、传统习惯以及外部形象各个方面。
**董事长在今年召开的全行宣传思想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内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既是提高全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更是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
”日前工行**省分行营业部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省分行营业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将8月份作为全行学习月。
通过学习,笔者认为:
企业要发展、要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用一种坚定的理念去支撑银行经营管理,完善金融服务,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竞争层次与竞争品位,来保持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员工思想教育文化
人是企业的主体,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六大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这是做好企业文化的基础。
由于银行工作分工细密、技术性强,又是直接与钱财打交道,易于受到各种利己主义的诱惑或腐蚀,因此,通过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繁忙的业务活动中,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银行思想管理的主要内容应是:
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发展银行事业服务的思想;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批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热爱本质工作的银行工作者;
进行银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教育,使全行形成积极的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体现最大价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要不失时机地把工行的经营理念、经营思想和核心价值传递给员工,增强员工的全局意识、品牌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以达到教育和引导的目的。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坚持教育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真正体现人性关爱,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牢记员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用企业价值观念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
二、以管理为基础,构建员工行为文化
员工行为文化就是把企业价值观念付诸实践的活动。
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较好地实现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
严格、科学的内部管理出效益、出生产力,是业务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充分发挥管理的效能作用,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适合本行发展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内控制度建设为中心的管理文化。
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来规范员工行为。
员工行为规范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执行力制度体系的物质基础。
在一个企业中,所有员工应具有一个共同的行为特点和工作生活习惯,这种共性的行为习惯越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越容易实现,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升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如:
建立《晨会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范围,使每一名员工明白从上班到下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什么、怎么做,要按统一、标准程序操作,使员工行为服务于企业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
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到“违规必查、违章必究”,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员工违规积分系统”,严格考核奖惩制度,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三、打造服务品牌,营造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文化
银行经营的不仅仅是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服务。
服务就是产品、服务就是形象,只有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形象,才能赢得客户、赢得服务。
所以抓业务工作首先要抓好服务工作。
以服务工作推动业务工作。
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客户满意度是银行一切活动的衡量标准。
它包括满足客户需求优于银行产品的推销,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是银行的责任,银行要调动全行各个方面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如:
建立中高端优质客户档案,详细记录客户的联系方式、地址等信息,根据客户不同层次、文化、爱好等信息适时进行别具特色的服务活动。
通过细致周全的服务,让客户感到银行
确实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是在为自己考虑,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在柜面服务中,始终要以“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的十字文明用语接待客户,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给予解答,使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感受尊重、感受亲切。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和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只有不断地修正
、完善和创造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理念,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企业做大、做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
对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国际上许多成功的大型企业集团,其非凡的经济成就背后靠的是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著名的海尔集团就是其中熠熠生辉的典范。
许多经济学家在考察了海尔集团后发现,海尔每兼并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就把海尔文化移植到这个企业,并能使之死而复生,持续发展。
经济学家感叹到,海尔的成功是海尔文化的成功。
作为金融竞争日趋激烈、改革不断深入形势下的商业银行,要实施与市场对接并获得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要求,效益的呼唤。
一是辩证地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风俗、习惯、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等。
因此,企业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文化底蕴,文化内涵,它具有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金融企业文化应立足于“品牌、效益、发展”,尽心尽力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服务。
如何演绎为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这是一种意境,如同站在桥上的人看我,我在桥上看风景。
用超前的眼光、动态的思维,不断捕捉金融市场的商机和应对市场的谋略,勇做这边风景独好,敢为别人先的先行者,文化意识理念的创新者。
二是正确理解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活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人。
企业文化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其关键是在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围绕人的素质提高具体抓好落实。
这要求金融企业把“尊敬人、关心人、依靠人、培育人、使用人、激励人”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把“目标做大、效益做强、品牌做靓”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使之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
因此,可以这样说,金融企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客户,一个是员工,这应该是对“以人为本”的正确理解。
在经营管理中,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断推动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经营创新,力争改革传统的成效观,追求面上的成效来反映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应。
三是金融企业文化首先应是安全的文化。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在追求经营效益的同时,应该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
安全工作是大事、不是小事,缺少了以安全为保障的经营,是无效益的经营,甚至是失败的经营。
因此,要从抓好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规范业务流程操作入手,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注重抓好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要部位的管理和规范,注重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注重员工行为的细枝末节,在巩固当前的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开展安全大检查,控制好业务风险点,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推出安全新举措,切实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四是金融企业文化是增强员工凝聚力的关键。
人力与资源的配置在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地位日渐显著,体制的完善包括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执行、实施和激励机制的形成等。
如果银行仅以收入差距激励员工,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要培养员工对收入差距代表工作能力及重要性的认同感,培养员工对金融体制改革的认同感,塑造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充分发挥员工内在的潜能和自身价值。
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举过这样的例子,比如,一家有三个孩子,老1
大赶上困难时期,家里只能供他读完中学;
老二赶上改革开放,家里宽裕了,他读完了大学;
老三更幸运,还能够出国留学。
这哥仨碰到一块,会觉得父母不公平吗?
不会。
因为他们对当时的环境与条件能够认同。
同样,联系当前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状,金融企业的文化仍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平等对待员工,平衡利益相关者的认同感和价值观,提倡团队精神,鼓励创新。
金融企业文化只有培育了员工的认同感,员工才能与银行共渡难关。
五是金融企业文化是营销市场的利器。
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是品牌文化,市场经济下的商业银行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塑造过硬的银行品牌。
品牌是银行形象,是声誉、是效益的代名词。
在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金融企业的品牌应表现为安全、高效、便利,表现为客户的购买欲和认同感。
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充分的调查了解市场,分析市场,不断推出金融产品新品牌,以抢占市场的先机,获得最大的利润。
同时在营销和客户服务体系中,要加大营销与客户服务的机制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形象的创新。
这些创新直接关系到银行形象、员工形象、服务形象、管理形象、安全形象、环境形象的定位,也是人际关系,环境氛围和谐的基础,更是营销市场的利器。
六是金融企业文化是提高经营效益的保障。
吃过麦当劳快餐的人都知道,在任何一个麦当劳连锁店,你所得到的汉堡都是一样的。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就必须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商业银行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然,也是提高经营效益的保障。
而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构架应集营销决策、营销管理、营销业务和客户服务为一体,形成自身独特的金融企业文化,从而促进市场份额的扩大,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的提高,这是成长与成熟的标志。
台湾作家陈光宏先生说得好,“成长就是下棋的时候,能赢了对手;
成熟就是明明能赢对手却让对手偶尔小赢一下”。
金融市场竞争是残酷的,绝非如此轻松、幽默。
重要的是能从中得到启发,成熟的表现是以大局为重,要有长远眼光,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所以,在经营困难时期,创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经营效益十分重要。
因为,困难是人克服的,信心是人创造的。
第四篇:
建设特色金融企业文化
金融企业文化的创建和运用关系到农信社经营与发展。
在农村信用社向合作银行转轨过程中,笔者认为农信社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此为载体,加强队伍建设,塑造现代金融企业崭新的形象。
确立企业精神,增强员工凝聚力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活力的源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它是企业素质的综合性反映,是企业全员意向的提炼和集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的灵魂。
它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确立企业精神。
农信社企业精神要有特色,体现个性,不能千篇一律。
此外,蓝图漂亮不付诸实施还是白纸一张,要想成为现实必须孜孜不懈地追求,脚踏实地干,要使企业精神成为企业的灵魂,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领导带头。
企业精神是从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提炼出来的。
要真正体现在每位员工的一言一行中,还需要领导者带头示范。
上级领导及中层干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出一个好行风。
从严治行。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严格内部管理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农信社要制定严明的组织纪律、劳动纪律和各项规律制度,并汇编《员工手册》,人手一册。
使全体员工有章可循,形成一种工作严谨、办事认真、讲究效率的良好作风。
开展岗位练兵。
采取集中学习、培训、书面考试、技术比武等方式,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不断发现和培养技术尖子,树立业务标兵。
创办内部刊物。
及时反映各行开展企业文化的动态和金融系统的有关信息、经验。
力求办出特色,使它成为每位员工的精神食粮。
关心员工生活。
坚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体贴人”作为农信社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根据各社的财力情况,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树立效益观念,增强经营意识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农信社的经营活动去空想、空谈,应当渗透到农信社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诸环节,并以农信社经营活动的最佳效益作为检验的标准。
所以,在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狠抓各项存款。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在稳定原有存款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的存款源,要上门服务,加大揽储力度,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国际金融、房地产金融业务,扩大业务范围,促进存款的上升。
提高经营效益。
业务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财务核算,树立“以社为家”“社兴我荣、社衰我耻”的思想,严禁铺张浪费,努力增收节支。
严格贷款管理,优化贷款结构,全面实行资产风险管理制度,用好用活已经投入的信贷资金,在保证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前提下,争取最好盈利水平。
转换经营机制。
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实行目标与各部门奖金挂钩,根据员工的岗位责任、业务量、服务质量、工作表现、业务成效等项指标考核决定收益的高低,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同时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彻底改变大锅饭,人员录用实行聘用制,岗位竞争上岗,职位竞争选职,择优录用,工资实行浮动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搞好优质服务,塑造信合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也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
农信社作为经济建设的服务行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环境以及服务质量都影响着农信社的声誉和业务发展,良好的农信社形象是参与竞争的主要因素。
作为农信社应树立以下形象:
树立员工形象。
农信社员工要一切为客户着想,树立“服务第一,顾客至上”观念,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及服务禁语”,严格制度,规范行为,为客户提供快速、便利,准确的服务,以优质服务来赢得客户对农信社的信任。
树立环境形象。
根据各农信社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规划设计企业形象。
农信社大楼及各网点要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树立经营形象。
近年来,农信社信贷资金较充裕,要加大对种养大户和企业的支持力度,急客户所急,帮客户所需。
树立社会形象。
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信企联谊会、各种比赛等机会,宣传农信社多年来经营的成果,宣传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服务手段等,扩大农信社的影响。
总之,农信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以人为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传统的文化精粹,再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潜心的创造和刻意的追求,这样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和别有魅力的信合形象。
(
第五篇:
金融危机前提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
一、引言
中外企业文化及其实证分析中学到的不仅是中外企业的文化,还使我们用企业文化的眼光来看待企业成功之道。
2014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堕入二战之后的最严重的下滑,其中受其重大影响的莫过是全球的金融行业。
由于雷曼兄弟的破产和美国各大银行的相继出现的财政问题,更是全球的金融首当其冲受到重创。
那么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走出困境?
金融企业文化有要如何地作出改变?
或者以现行的金融企业文化能否面对金融危机?
那我就这些问题来探索一下!
二、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探讨问题的前认识一下什么是金融企业文化?
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通过自身经营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和遵循的金融精神、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创新能力的总和,是金融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凝聚人心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
三、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金融企业的文化知道了,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灵魂,引领者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行,更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柱。
那究竟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有那么重要吗?
究竟有何重要作用?
其实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的一部分,大体跟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相同。
那么具体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是:
金融企业文化是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又是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金融企业素质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对金融企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金融企业文化是提高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
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充分体现金融行业的固有特征和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对本企业职工具有极高亲和力和凝聚力,内化于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进而使本企业能够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
四、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有这么重要,那么我国的金融企业就要坐言起行啊!
不要再慢了!
建设金融企业文化就是面对金融海啸带来危害的一个解决办法。
但是就这样去建设吗?
要麻木得建设吗?
这里给你一个答案:
no!
要建设金融企业文化就要认识现今形势,要认识建设期间所带来的另一些危害或者说另外的问题。
那么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金融危机前提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执行力
一直以来多数金融企业较为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很多金融企业视思想道德建设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就像我们金融专业的学子要考一些关于金融行业的从业资格证都要考到思想道德或者是该行业的职业道德)。
所以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是金融文化深层次的一种表现,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有的从金融产品创新角度出发,有的从诚信文化角度出发等,这些固然都非常重要,但是缺乏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而且贯彻执行很不到位,流于形式。
重视金融企业经营,轻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甚至于认为搞一些员工培训和文体活动就是金融企业文化。
对塑造金融企业形象、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等深层次的领
域重视不够;
也没有把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与自身经营融为一体。
(二)价值观念定位不适应经济形势
有的地方金融机构价值观念定位比较准确,比如湖南省武冈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
服务“三农”,注重效益,以人为本,诚实自(本文来自:
)信,争创一流。
但是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业务主体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控股为主的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念明显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比如业务服务对象的重心始终放在大中城市的大中企业上,反而忽略了经济改革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及中小企业,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影响经济危机后的经济复苏进程(这也证明了中国的金融行业不成熟的表现)。
大量金融机构设在城市,在广大农村设置较少的金融机构网点,而且像抽水泵一样源源不断地从农村金融市场抽取资金流往城市,使农村客户面临着非常大的融资难题,使非正规民间金融大行其道。
(三)道德规范问题较多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
但是很多金融企业的内部人员存在利益驱动和官僚主义,一些内部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如国内曾经有一些银行擅自挪用资金进入股票二级市场,一些基金公司经理自建“老鼠仓”,一些员工不遵守业务操作规范等。
此外,信息披露不充分,例如商业银行对外信息披露的数据多以财务信息为主,缺少对自身经营状况、经营质量、经营效率和经营风险程度等的披露,尤其是表外业务风险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更是少之又少。
(四)金融创新环境不理想
我国金融企业金融创新的主动性不够,创新意识不足,战略意图不明显,缺乏金融创新的系统性设计(这也是中国金融企业建设企业新型的企业文化的障碍)。
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金融工程方面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没有认识到金融创新对金融企业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各行各业均是如此。
但是美国存在着与过度金融创新不相适应的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