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实词.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8047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使用实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正确使用实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正确使用实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正确使用实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正确使用实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实词.doc

《正确使用实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使用实词.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确使用实词.doc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5)

正确使用实词

本讲选说一点词语选用的有关问题。

正确使用词语,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正确选用词语。

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要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意思,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怎样选用词语呢?

1.要恰切地了解词语的含意。

现代汉语中近义词语的数量比较大,使用这一类词语是要留心辨别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辟如亲密、亲切、亲热,它们的共同语素是“亲”,亲近;不同之处在另外的语素“密”、“切”、“热”。

亲密,着重指关系,感情密切,没有隔阂;亲切,着重指感情真挚、恳切;而亲热,着重指亲切而热情。

有了这样的辨析,再根据语境来选用,就不会用错。

2.要了解词语的使用范围

有些近义词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使用时也应当注意辨别。

如“雄伟、宏伟”,意思相近,但“雄伟”可用于形容山峰、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建筑,也可以指乐曲、绘画的雄壮;而“宏伟”指大型建筑或计划的宏大。

如“宏伟的计划”、“宏伟的蓝图”,一般不能说“宏伟的乐章”。

再如“严密、周密”,前者侧重于严格、紧密,没有疏漏,多用于防范方面;而“周密”着重于周到、完备、细密,多用于思考、计划、安排等方面。

如果不注意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就会用错。

3.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有的很鲜明,高考一般不会涉及这一类词语;有的感情色彩比较含蓄、隐蔽,使用时要特别留心。

譬如“修饰、粉饰、装饰”,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也可以指使语言文字生动鲜明,如“修饰语言”。

它不会褒贬色彩。

而“粉饰”常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有贬义,如“粉饰太平”。

而装饰,泛指点缀,也不含贬义。

同样是贬义词,但分量有轻有重,也要留心。

譬如“唆使、指使”,唆使,指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有很强的贬义;指使,表示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一件事,语言较轻。

4.要分辨词语的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是指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色彩,口头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书面语体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

有些专用词语只适用于某一类文体。

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用得不合适。

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

如“启程”与“动身”意思相同,但前者书面语体色彩浓,后者是口头语体色彩浓;又如“商量、商榷”,前者口头语体色彩浓,后者书面语体色彩浓,这一类词语,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分语体,随意使用,就会不协调,甚至引人发笑。

不过,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是可以活用的;还有庄词可以谐用,谐词庄用。

这些都属修辞方面的问题,另当别论。

5.要注意词语的音节配合

恰切地理解词语的含意,留心使用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是为了使表达准确、鲜明。

注意音节配合,是为了发挥汉语的音韵之美、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增强表达效果。

注意音节配合,就是要注意句子内部词语音节的匀称。

一般说来,单音节与单音节配合,双音节与双音节配合,而不要交叉配合。

还有其他要注意的问题,以后还会说到。

下面再来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

一、试题的特点

高考语文试卷几乎是每年必有实词运用的试题,其试题的特点主要有下列三点:

1.着重考常用实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实词数量巨大,高考着重考查对常用词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在常用词语中,从词性来说,又着重考查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偶然兼及其他词类。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3题。

被选6个词语,全是常用动词。

“窜改”只是改动意思,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

可见句①只能选用“篡改”。

“驱除”有赶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有除掉的意思,现在用于去疾病、邪祟方面,只能用“祛除”。

“溶解”指物质成为溶液的过程,而“融解”的意思为融化,句③只能用“融解”。

例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这些记者都在等待

接受“稽查犬”的检验,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高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

颜画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位 赞叹

D.聚集 品位 赞扬

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第3题。

所选3组6个词语,主要是常用动词,兼及常用名词“品位”“品味”。

其难易度与例1相仿佛。

2.着重考查近义词语的辨别

例1中的3组是近义词语,已作分析。

例2中的“聚集”和“云集”是近义词语。

“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用“聚集”显然不合适。

“品味”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显然不准确;而“品位”指文学作品等达到的水平,句②只能用“品位”。

“赞扬”有称赞的意思,又有表扬的意思;“赞叹”只有称赞的意思。

依据句③的内容,理应选用“赞叹”。

又如过去考过的“装载、承载”,“正确、准确”,“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等,都是近义词语。

只有准确地理解它们在词义上的微细差别,并结合语境,才能正确答题。

二、典型题分析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

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的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这是2002年全国春季招生试卷的第3题。

备选的6个词语全是常用词语,“限定”与“限制”、“抨击”与“批评”、“生僻”和“生冷”都是近义词语。

“限定”和“限制”都有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的意思,但“限定”要有数量等方面的规定,与“八股文”的要求更一致;“批评”与“抨击”基本意思相近,但“批评”是指出缺点或错误,“抨击”是用批评来攻击,词义更重,感情色彩更强烈,与文段中的“严厉”更协调一致;“生僻”与“冷僻”都有不常见的意思,但“生僻”侧重于不熟悉,“冷僻”更强调不常见,依据“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话题”当用“冷僻”。

可见本题答案是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

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布局做出了,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依然保留的

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第3题,备选词语都是最常用的近义词语,与上题不同的是实词、虚词(关联词语)融合于一题。

“莅临”和“亲临”都有到的意思,而“亲临”更强调亲自到,可见句①应选“亲临”。

“计划”和“规划”是近义词语,但“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批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而“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根据句②的意思,当用“规划”。

“不是/而是”是否定与肯定的关系,“不仅是/而且是”表达的是既肯定前者,又进一步肯定后者。

依据句③的意思,当选用后者,可见本题答案为C。

三、解题的技巧

本讲一开始讲的怎样选用词语的原则,其实就是解这类试题的技巧。

不过上文主要以恰切地理解词语的含意,辨析它们之间的微细差别的角度说的,这里从注意语境的角度来说明,解词语运用题,都应重视语境分析。

这里所说的语境,主要是指试题所给的文段或各个文句。

离开了对具体语境的分析、很难有对词语的正确选用。

例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一天内攀登了500米高的山岭,又

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③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

咨询,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A.延续 考察 进行

B.沿用 考察 提供

C.沿用 考查 提供

D.延续 考查 进行

这是1997年全国卷的第5题。

这3组6个词语的意思是能辨别的,怎样选用?

因为句①有“萌芽”、“诞生”直到“现在”,不是说将来的事,所以最恰当的是“沿用”,而选用包含“继续下去”意思的“延用”便不够恰当。

句②说的是观察、调查之意,而不是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所以应选“考察”。

“进行咨询”、“提供咨询”,孤立地说,都可用,但是句③中有“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选用“提供”更恰当,因为“进行咨询”重点讲“向别人”而“提供咨询”重点讲“为别人”。

这样看来B项最恰当。

如果不是这样具体分析语境、本题就会答错。

四、练习与答案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9·11”事件后,以色列军方仔细核查了安全防卫系统可能出现的漏洞和疏忽,并

呼吁国人保持。

②蒂托的人身安全将会得到充分保证,他的活动不会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③象征主义经常用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

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A.镇定 阻碍 晦涩

B.镇静 妨碍 晦涩

C.镇定 妨碍 艰涩

D.镇静 阻碍 艰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公平竞争反映了人类在竞技场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在当今社会中,正为其

他许多领域所提倡。

②前往韩国的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未免得过于繁琐。

③光盘是一种不同于软盘的存贮,它有点类似我们CDS唱片。

A.准则 限定 媒介

B.准则 规定 媒介

C.规则 限定 媒体

D.规则 规定 媒体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公司购买商品满1000元者,本公司将价值100元的礼品券。

②各大城市的城郊部分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严峻的地方。

③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而是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A.惠赠 结合 中止

B.惠赠 接合 中止

C.敬赠 结合 终止

D.敬赠 接合 终止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