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0043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

《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建设调研报告4篇文档格式.docx

  村委会积极调动广大村民采取各种措施抗旱救灾,xx村农村经济克服干旱的影响,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xx村有大小水库3个,通过多措施,现人畜饮水基本能保证。

  通过抽水机提水灌溉,今年本村玉米春耕、烤烟种植有序进行,确保今年不因干旱影响农业生产。

  

(1)玉米春耕现场)三:

存在困难和建议通过现场调查,本村劳动力充足,农民抗旱保春耕、保生产,积极自救的积极性也很高,现阶段制约村民抗旱保春耕、保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抗旱设备、设施损坏率高,新型抗旱设备缺乏。

  具体情况如下:

(一)本村两个村耕地可以通过抽水机提水灌溉,另一个村缺水严重,水提不到的耕地、林地面积约3000亩左右,这3000亩地主要靠牛车拉水进行灌溉,但牛车上装水的汽油桶缺口很大。

  现村里有汽油桶300只,按照每户拥有一只拉水汽油桶的标准,缺口在200多只。

  (汽油桶改装成的储水罐约200元一只)

(2)、需要人工拉水的山地

(二)本村烤烟种植地里面的节水装置灌桩”由于喷水头质量不过硬,现在损坏率非常高,三分之一还多的灌桩已损坏,不能放水,更为重要的是损坏的灌桩缺乏专业的维修技术和人员,灌桩一旦损坏很难修复,只能废弃,这些抗旱水利设备的报废给抗旱保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烤烟的生产。

  (3)、损坏的灌桩(三)新型大功率抗旱设备缺乏,原有抗旱设备已不能完全满足日益严重的干旱形势。

  xx村每年分配到抗旱资金2万多元,提水的电费约2万元左右,抗旱资金每年基本上全用作了抽水的电费。

  分析电费高企的原因主要在于,由于连年的干旱,水库今年的蓄水量、水位下降了很多,现功率7.5kw的电机,扬程30米、额度出水量50m3/h的水泵已经无法从现在的水位一次把水库的水提到地里面,这就不得不在半坡上修建蓄水池,先把水从水库里面提到蓄水池,然后从蓄水池二次提到地里面灌溉。

  这样的提水方式一方面提水速率小不能完全满足灌溉要求,另一方面修建水池、二次提水增加了很大的建设成本和电费支出。

  建议抗旱资金适当向我村购置大功率电机和抽水机方面倾斜,保证灌溉用水只需一次提水直接从水库到达耕地。

  购置设备费用约1万元,但可以大大提高抽水效率,节约用水和用电。

  (4)、现有小功率抽水设备四:

下步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加快xx村发展步伐,延续xx村近几年的良性发展,发端于基础建设,发展于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更新思路、团结实干,这些成功的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

  关于乡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2018年村建设调研报告

(2)|返回目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去我镇实地调研了一番。

  我镇是全国重点发展的乡镇,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对三农”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而且由于合铜,合安,合铜黄高速公路都横穿我镇,已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的公路网络,因此我镇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而我镇政府也趁如此好的机遇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在实行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组织实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青山绿水,沿河路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公路畅通,是个人见人赞的好地方。

  目前为止,我镇已成为我县最重要的乡镇了。

  早在两年前,我镇就科学设计了新农村建设规划蓝图,新农村建设起点在规划,怎样才能确保规划科学,便于实施操作,结合实际呢?

对此,我镇有着一系列切合实际的规划:

1、精心组织,统一部署,高标准制定发展规划。

  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出新意、出精品的指导思想,采取外地学、当地看、比着干的办法,组织全镇村干部分别到竹山罗家坡村、平利县龙头村等地,学习、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实地看、问、学,提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感性认识。

  同时,组织全镇干部系统地学习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增强镇村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分类制定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对市、县确定的重点、试点村,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对照新农村建设20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层制定建设规划,力求全面推进。

  对镇定试点,则依据优势,侧重于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对一般村则广泛畅导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分类突破、营造优势、逐层推进。

  全镇所有村已根据自身实际,全部制定出未来五年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2、咬定目标,精心组织实施。

  从外地发展的经验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通过长期抓、长期积累形成的,最根本的一点是咬定目标不放松,我镇无疑也必须走这条路。

  我们立足从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入手,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农村农民生活富裕,立足通过用先进文化、致富技术、《乡规民约》打造文明乡风,立足通过集镇建设、自来水工程建设、公路建设、能源沼气建设、生态家园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立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有好的规划,更要有一个好的推进机制,我镇已经建立了一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联村考核机制,即:

每个副科级干部联包1-2个示范村,每个行政干部联包一个村,每个村干部负责一个湾院,每一个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的联包机制,对照规划,逐项、逐年、一任接着一任干,逐项、逐年实行量化考核。

  3、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有效的办法是办点示范,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村已具新农村雏形,只要注意完善、加强,就可具规模,既具代表性,又具示范性,对条件基础稍差的村则注重从解决基础设施入手,尽快改善条件,分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反的村则注重从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发展,形成各具优势,各具规模的新农村格局。

  4、充分体现民意,让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是人民群众的新农村,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缺、最盼、最急的事情他们自己最清楚,建什么样的新农村,他们最有发言权。

  因此,我镇在领导、主导新农村建设时,最重要的是充分听取、采纳他们的建议、意见,体现民意,让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迸发出来。

  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急在上头,冷在下头”的尴尬局面,才能调动全体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心,才能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当然,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镇也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生产力低下我镇的农业总体是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农民大都是老、弱、妇、幼。

  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我镇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由于各种因素,老百姓响应不积极,六改四普及”难度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够,有些农民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观念,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大事,个人存在不愿让利、不愿筹资的思想。

  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但理事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改水、改厕、改栏工作进展缓慢。

  (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镇、村投入资金有限;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乡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扰,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

  农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动,六合彩”等赌博活动有抬头的趋势。

  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然而,不论遇到何种困难,我镇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定会朝着预定的目标”迈进,那就是:

1、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

  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2、农民知识化:

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3、村镇文明化:

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

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

  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

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保障社会化: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5、管理民主化:

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

  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我坚信,在我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镇一定会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2018年村建设调研报告(3)|返回目录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县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内容的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镇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辖7个村,其中6个农业村,一个蔬菜村,76个自然屯,农业人口8853户3.47万人,农村劳动力1.5万人。

  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7万亩,林地1.5万亩,水田1.85万亩。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XX年全镇gdp总量9.5亿元,增长7%,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2.02亿元,增长11%。

  全镇粮豆薯总产5.3万吨,粮食单产430公斤。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5.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

  日光温室发展到51栋,面积2.3万平方米,普通蔬菜大棚2500个,面积16.7万平方米,年产蔬菜2.44万吨以上。

  畜牧产值实现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

  XX年向县内外输出劳动力9120人(次),创收3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元,比上年增长5%;

农民人均收入达3646元,比上年增长13%。

  实行村财镇管,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XX年化解债务180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镇村屯公路383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

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

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

  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

  目前,全镇共有1所中学、18所小学,有3处晋升为省级标准学校,4处小学达到市级标准学校,12处小学实现了县级标准化学校。

  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

  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XX年在全镇7个村实行了村干部直选制度,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全镇两委”47名干部平均年龄为45.4岁,大专以上文化7名,高中、中专40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

  先后出台了《**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三为主”(村务公开以村两委”、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一个重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我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

  我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

  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

  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

  突出表现在:

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

  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

  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XX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

  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

  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县镇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意识不强。

  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

  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

  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

  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

  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

  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

  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

  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

  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

  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

  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就**镇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

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业产业化:

  农民知识化:

  村镇文明化:

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

  保障社会化: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