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852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docx

《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docx

引导式教育——基本动作模式

引导式教育通过各种手段诱导出所要达到的目标,引导出功能障碍者学习各种功能动作的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障碍者本人努力,另一方面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其他人的引导、诱发与教育,达到学习、掌握功能动作、主动完成的目的。

如人们想达到一个目的时,首先将这种要求通过传入神经传递到大脑,在大脑中意识化,然后由大脑发出指令,再由传出神经传达到执行命令的器官,产生这种功能效应,从而达到预想的目的。

1.正常功能

正常功能就是为了满足维持个人的生理的及社会的要求的能力。

根据年龄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人的生理的及社会的要求也不同。

2.异常功能

异常功能指的是正常功能的缺失,异常功能者不能满足普通人在相应年龄所达到的各种要求。

3.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可使人类具有正常功能的特征,使个人的一生在很大的范围内能顺应各自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的适应与发展与一般适应能力的发展紧密相连,这种适应能力由神经系统来调节。

功能正常者有良好一般适应能力,功能障碍者的一般适应能力低下或停止,从而导致功能障碍者在各个方面的适应和学习发生困难,有的成为不可能。

所以,要想减轻功能障碍就要使功能障碍者重建适应能力,使他们适应环境,学习他们自己不会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性瘫痪的功能障碍是脑损伤的结果,脑损伤使传入、传出系统发生障碍,导致患儿与同龄儿比运动功能落后,使学习适应能力下降。

引导式教育就是要使患儿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改善异常功能。

(三)正常儿童的基本动作模式

“基本动作模式”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痉挛协会顾问物理治疗师爱丝德.葛顿与他人合作共同提出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所有的动作都有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一动作模式保持下去,维持生物的、社会的要求才能得到保证。

脑瘫患儿在基本动作模式上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在引导患儿学习某课题时,必须运用基本的动作模式。

l什么是基本动作模式?

l基本动作模式是组成功能活动的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模式提供正确并协调的方法去进行功能活动,所以又可称为功能生效的动作模式。

l朝向中线:

抓握与放手:

手肘的伸直;髋关节的活动;固定;重心转移;躯干转动

朝向中线

l建立双手并用的能力;建立手眼协调的能力;建立对称的活动

l协调儿童专注自己的活动;有助于学习社交技巧(如目光接触)

抓握及放手;操作日常物件;协助固定身体;辅助移动位置

伸直手肘

l能伸手接触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物件;帮助探索外界;支撑身体作固定点或作位置转移;建立自然反应,在跌倒时保护身体

髋关节活动

l髋关节屈曲时可进行坐凳、坐地下、蹲…等动作

l髋关节伸展时可进行站立、跪…等动作

l髋关节交替屈曲及伸展时可进行步行、上下楼梯、爬行或其他转移位置的活动。

固定

l固定身体一部分,让其他部分活动;维持一个姿势,做下一活动的准备

l可协调集中注意力

躯干转动

l帮助身体转向适当的方向;增加活动的灵活性;转移位置

重心转移

l在动态的活动中按需要把重心做前后左右的转移

l举例:

l当有东西掉在地上要俯身拾取时,重心便需前移

l当步行时,要抬起左脚踏步时,重心需先右移,

当从坐至站立时,重心需移前

正确姿势举例说明

l1、卧姿

l头在中间;伸直脚;伸直手放在身侧边

双手握住台边

l2、坐姿

l头在中间;手肘伸直,握住凳旁;脚分开放平,踏实地;髋关节屈曲/臀部移后

伸直腰

l3、站立姿势

l头在中间;伸直手肘;双手握住台边/梯架/棍/互握;双脚分开放平,踏实地;髋关节伸直

伸直腰

l基本动作模式以不同的组合协调地应用在功能活动中(包括姿势及动态活动);单一的动作练习不产生功能作用。

二、脑瘫儿童的动作模式及学习重点

l各类型脑瘫儿童的动作模式都是功能失效的动作模式。

儿童需要学习功能生效的动作模式,才能正确、协调独立地进行各种生活功能活动。

1、下肢痉挛型动作模式

功能失效的模式

基本动作模式

下肢

僵硬、内收

髋关节-外展、伸直/屈曲、外旋

脚部

不能平放在地上

固定、分开、平放地上

躯干

不对称姿势

中线

转动身躯

2、四肢痉挛型动作模式

功能失效的模式

基本动作模式学习重点

头部及躯干

屈曲或扭后、侧向一边

中线对称

上肢

屈曲、内收

伸直手肘(前、两旁、后、向上)

手部

手腕屈曲

大拇指内收

手腕抬起

大拇指张开

下肢

僵硬、内收

髋关节-外展、伸直/屈曲、外旋

脚部

不能平放在地上

固定、分开、平放地上

3、半身痉挛型动作模式

功能失效的模式

基本动作模式学习重点

全身

l偏用健手,健脚

l缺乏中线、对称

l重心偏向健侧

l中线对称

l双手并用

患边上肢

l屈曲、内收

l伸直手肘(前、两旁、后、向上)

患边手部

l手腕屈曲

l大拇指内收

l手腕抬起

l大拇指张开

患边下肢

l部分僵硬、内收

l髋关节-外展、伸直/屈曲、外旋

患边脚部

l部分不能平放地上

l固定、分开、平放地上

4、徐动型动作模式

徐动型的意思是没有控制的动作,当儿童情绪比较激动或紧张时,这里不自主的动作会更明显,放松时,这样的不自主动作会减少。

l由于有这样不自主动作的影响,儿童很难维持在一个固定姿势,以致影响姿势及动作的稳定性的平衡能力。

功能失效的模式

基本动作模式学习重点

上下肢

不能固定

固定(抓握、伸直手肘)

头部及躯干

缺乏中线

中线对称

重心转移

5、共济失调型动作模式

l共济失调表现为动作摇晃、不稳定。

功能失效的动作模式

基本动作模式学习重点

上下肢、头部及躯干

l不能固定

l固定身体一部分,才活动另一部分

l上肢固定

l脚固定放平地上

l重心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