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435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

《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晓东同志在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件下载.docx

邀请深圳大学吕元礼教授作“新加坡政府治理模式及其借鉴思考”专题辅导报告,为我市探索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新路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理论参考。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作“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考”专题辅导报告,加强了领导干部对深海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的认识与了解。

各区(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形式丰富多样。

香洲区委中心组采取“抽签式”发言方式,确保中心组成员人人积极思考;

斗门区委中心组采取“一学、一听、二访、三问”的方式,通过调研促学习;

金湾区委中心组着力打造“金湾学习论坛”品牌。

2009年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共举行各类专题集中学习会920多场(次),发表理论文章130多篇,开展各类专题调研160多个。

2.创新理论学习平台,积极建设学习型城市。

珠海文化大讲堂成功举办逾百场,继续突出公益性与多样性,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已成为我市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

着力打造珠海电视讲坛、中国移动“商务论坛”、社区论坛和高校讲坛等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学习载体,构建由报纸、电视、广播、书籍、光盘、手机、海报、折页、热线电话等组成的学习网络。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全市全年共举办各类讲座400多场,组织基层宣讲150多场,党员干部参加全省“网络学习天地”活动近5000人,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3.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拓展理论研究空间。

一是成功举办首届珠澳文化论坛,提出了“珠澳中西文化走廊”的全新概念,极大地提升了珠海在中国近代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地位,挖掘了城市文化潜质,增强了城市文化号召力。

二是召开“香洲开埠百年纪念座谈会”,提出将香洲无税商埠遗址保护与香埠路改造相结合的全新设想,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双面融合。

三是召开“珠江口西岸城市社科联联席会议暨西岸发展研讨会”,签署《珠江口西岸城市社科联落实〈纲要〉合作协议书》,为推动区域社科研究互利共赢创造了条件。

四是举办以珠海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第五届社科普及周,受众达12万人次。

(二)积极营造“干事创业、共建共享、创新发展、民主法治、健康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

1.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为契机,掀起“聚焦珠海”的宣传高潮。

一是高视野、宽角度报道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重要讲话精神。

《珠海特区报》在第一时间组织了8篇评论员文章和6篇长篇通讯,在全市掀起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高潮。

二是高度重视、立足珠海开展澳门回归10周年的宣传报道。

7月份就启动工作预案,组织本市媒体推出“澳门回归10周年系列高端访谈”、“珠澳情深”、“珠澳人同城生活”等主题报道及《巨变十年珠澳协奏》、《一国两制十年路》特刊,《盛世莲花》、《濠江两岸情》、《看澳门》等新闻作品。

珠海广播电视台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澳门行》采访,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并机直播、共同呼号“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节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是全力以赴做好港珠澳大桥动工、横琴新区挂牌、中海油珠海深水工程基地动工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

珠海广播电视台对港珠澳大桥开工仪式长达3小时的电视特别节目《跨越》、广播直播报道《腾飞》,珠海特区报社第一时间推出的《号外》,达到了时效与深度的统一。

四是组织引导国内主流媒体加大对珠海的推介力度。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危中寻机看珠海》,《南方日报》头版刊发《珠海:

在危机中奠定科学发展新局》,新华社刊发长篇通讯《粤港澳合作向珠三角西岸推进》,《经济日报》刊发《珠海:

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等一系列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一批反映珠澳两地共同发展以及珠海“三大格局”建设成就的报道,实事求是地提升了珠海的知名度和开发热度。

在回归日前后,组织市属媒体启动“年终盘点”宣传,充分展示了珠海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内容跨度大,思辨性强,形式多样,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以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凝聚人心,着力营造干事创业、创新发展的舆论氛围。

围绕《纲要》,紧密跟踪珠海构建“三大格局”,推进高栏建设、横琴开发、航空产业、“创意”唐家、香洲“转型”、斗门“布局”、金湾“整合”、万山“上岛”等全市“保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促民生、定格局”的中心工作。

贯穿全年,高密度、大篇幅地推出了《珠海重点建设工程巡礼》、《重大项目第一线》、《市民与重大项目零距离》、《命脉》等大型系列报道和《项目就是生命线》、《九问》、《十议珠海》、《破茧》等大型系列评论,充分反映了我市“顺应规律保增长、逆势而上搞建设、共克时艰促民生”所取得的成就。

以珠海建市30周年为重点,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生动地展现了30年来珠海的巨变,其中既有从细微事件中体现重大变化的《新中国60周年·

珠海档案》,也有《奇迹,一个经济特区的成长历程》、大型纪念特刊《崛起》等气势恢宏的长篇系列综述。

3.以典型宣传、舆论监督为重要手段,着力构建民主法治、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以“正面引导、客观真实、积极健康”为指针,组织策划了市经贸、市国土资源、市规划、市财政等部门抓落实、见成效的典型事迹。

大力宣传在我市支援地震灾区重建、北尖岛海防连驻岛守卫、珠海十佳卫士评选、全市道德模范评选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典型人物,挖掘塑造了高栏精神、富山精神。

针对社会各界关注和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组织本市媒体联合采访推出“台风黑格比破坏的情侣路修复缓慢”、“屏西路市政公路为何迟迟不动工”、“我市环保迎检项目为何进展缓慢”、“500米路修了9个月还未完工”、“违法建筑遮挡杨氏大宗祠”等系列报道及相关评论,促进了长期存在问题的解决。

“珠江观察”、“珠江时评”、“市民热线”、“城事点评”等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评论性专栏,其中“珠江观察”栏目的两篇评论员文章被《南方周末》、凤凰网评为“年度十大评论”。

4.以服务媒体为工作重点,切实提高了外塑形象的能力和媒体业务水平。

制定出台了《珠海市关于规范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坚持每月报刊审读,开展新闻业务能力培训,坚决抵制有偿新闻、虚假报道等不正之风。

加强驻站记者的沟通服务,组织配合市外媒体来珠采访工作,拓展了宣传珠海的渠道和影响力。

策划香港重点媒体采访团、国家外文局采访团以及《江泽民传》作者库恩博士等来珠考察采访。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央、省、兄弟市、港澳地区媒体以及路透社、共同社、德新社、《联合早报》等西方媒体刊发关于珠海的新闻稿件达13000多篇,其中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头版发稿达171篇,对外宣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与编撰《珠三角地区采访指南》,为境外媒体记者来粤采访提供有效指引,组织编印外宣品《中国·

珠海》画册及光碟,向珠江频道海外版送播了《珠海特区》共1340期,总时长13400分钟,名列全省地级市前列。

珠海特区报社与中山、江门同行签署了《珠中江报业联盟备忘录》,设立驻澳门办事处,开辟“珠中江新闻”和“澳门新闻”专栏。

珠中江三市电视主频道相互落地,为推进珠中江一体化和珠澳同城化提供了舆论支持。

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改版创新,提升了报纸阅读性和亲和力。

珠海广播电视台将2009年作为“直播年”,加入央视直播联盟,直播新闻大幅提高。

在广东新闻奖评选中,《珠海特区报》和《珠江晚报》共有13件作品获奖,数量位居各地级市之首,珠海广播电视台共有26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5件。

《珠海特区报》荣膺全国“十大地市报品牌”和“影响中国十大地市报品牌贡献奖”,珠海广播、电视新闻在省台、中央台播出量排名继续居全省地市台第一。

珠海特区报社、珠海广播电视台各有一位同志获得广东省新闻编辑的最高荣誉——金梭奖,体现了珠海媒体在业内的水准和影响力。

此外,珠海影视家协会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潮起十字门》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解放中国”大型节目评选特等奖。

5.以新闻通气会为突破口,促进新闻发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每月定期邀请市直各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召开新闻通气会,网络、广播、电视同步直播,推进了“阳光政府”建设。

配合每期“新闻通气会”开展主题采访和典型报道,深化拓展了新闻通气会内涵。

举办了第四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来自全市各地、各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助理参加了培训,培训以港澳传媒、网络舆情应对和实战演练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和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健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处理办法》等文件,与市公安局、市应急办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设立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协调指挥机构,及时处置了实验中学新疆班学生自杀、日本NHK摄制组工作人员意外死亡等新闻事件,牢牢掌握了话语权和舆论主导权。

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每周定时编报“舆情通报”,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积极打造我市网络宣传阵地,大力推进珠海新闻网、珠海视听网的建设。

根据ALEX全球排名统计,珠海新闻网、珠海视听网的排名逐步提高,影响力逐步扩大。

(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喜人,珠海文化特色日渐突显。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一是推进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市文化馆新馆完成方案设计,珠海歌剧院、市博物馆新馆纳入“珠海市2009—2010年‘保增长、定格局’十大重点建设工程”。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继续向西部农村和东部海岛地区倾斜,斗门区文化馆、斗门区图书馆、斗门镇文化站新建落成,斗门区影剧院完成改造,外伶仃岛文化站落成使用,东澳文化中心即将完工。

基层文化站已覆盖全市全部23个镇(街道),全市287个行政村中已建成农家书屋237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市、区、镇、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二是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市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110万人次,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理想场所;

市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接待观众12万人次;

古元美术馆举办展览46场,接待观众12万人次,提升了市民的审美水平。

全年举办高雅艺术演出70多场,完成送电影下乡968场、送图书下乡1.3万册,深入基层组织广场文艺演出800多场、展览160余场,充分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

三是擦亮了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歌曲大家唱”活动,组织100场各类文艺演出,营造出良好的庆祝氛围。

以澳门回归10周年为契机,组织60场以“濠江水·

两地情”为主题的群众文艺系列活动,组织珠澳青少年大联欢活动。

第三届元宵节民间艺术大巡游吸引现场观众16万人,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

以“爱与分享”为主题的第七届“珠海沙滩音乐派对”接待市内外游客4.8万人次,被选定为“广东十大旅游品牌”之一;

成功举办首届珠海国际龙舟邀请赛,促进了地方传统文化与群众体育运动的有机融合;

第二届珠海合唱节吸引全市60支合唱团体、3000多名合唱爱好者踊跃参加,“合唱之城”建设效果初显;

为期一个月的首届珠海金秋艺术节突出公益性和本土化,举办各类专场演出17场,参演人员1200多名;

“第二十八届滨海之声音乐会”、“第二十二届青少儿艺术花会”等传统文化活动呈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2.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成效显著。

一是“珠海历史文化普及年”活动丰富多彩。

“百年珠海——珠海历史文化百场宣讲”、“历史的足迹”图片展深入机关、学校、军营、企业和农村开展专题宣讲与展览53场,直接受众7.5万人,加深了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城市的文化凝聚力;

出版《树说珠海》、《画说珠海历史名人》(青少年版)等普及读物,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成功举办“珠海、澳门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珠澳两地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联系,为推进珠澳同城化提供了文化支撑。

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珠海市历史文化建筑街区空间保护规划(紫线)》编制实施;

苏曼殊故居、杨氏大宗祠修复完毕,珠海历史名人雕塑园对外开放;

公布我市第一批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名录6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8名;

出版《南海北岸史前渔业文化》、《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斗门民歌集》等一批历史文化精品著作。

3.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

2009年全市共有近百部文艺作品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歌曲《欢乐山寨》、《祖国美》获广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牙雕《皆大欢喜》等获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

青年女作家裴蓓的中篇小说《我们都是“天上人”》获第十三届百花奖优秀中篇小说奖;

香洲区合唱团等团体和个人在广东省第九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中荣获4项金奖,位居全省首位。

中国第一部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原创音乐组歌《奔向蔚蓝色》首演成功。

拍摄电影《澳门一九四九》,于澳门回归10周年前夕隆重推出,并分别在澳门、广州、珠海举行首映式。

华发艺术团献艺亚洲艺术节,汉胜艺术团获邀参加春晚,推进了文艺团体品牌化建设步伐。

4.文化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珠海出版社转企改制顺利完成,珠海特区报社、珠海广播电视台经营性业务剥离转制工作进展顺利。

珠海画报社、珠海杂志社、珠海大会堂、市电影公司等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已经完成。

按照省的要求和统一部署,珠海广播电视台网络公司清产核资工作已经完成,市新华书店相关工作正式启动。

5.文化产业有新发展。

珠海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43个文化产业项目予以资助,资助总金额达1650万元。

组团参加第五届深圳文博会并取得丰硕成果,现场签约总额近4.7亿元。

珠海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获2009中国创新设计大奖。

金山软件及网络设计研发中心、巨人南方网游研发基地、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一批大项目动工建设,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商务部、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也是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355亿元,工业增加值约55亿元,同比增长22%,约占全市GDP的5.1%,文化及文化相关企业近1万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文化产业已成长为珠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6.文化市场得到有效监管。

出版物市场整治工作获全国、省扫黄打非办充分肯定,清缴低俗音像制品专项行动获省表彰,打掉批销非法音像制品窝点15个,打掉两条彩报批销网络,销毁违法音像制品63万张,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文化市场平稳有序。

(四)精神文明建设以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重心,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水平显著提高。

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在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后,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珠海市2009-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在2011年步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目标。

市文明委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联席会议,甘霖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努力将珠海建设成为全国最清洁、最安全、最优美、最幸福的城市之一”的创建目标,中央文明网全文刊载了这篇讲话,有力推动了我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蓬勃开展。

二是强化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调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市委书记甘霖任总指挥、市长钟世坚任执行总指挥,市委、市政府其他领导全部参与,30多个部门的一把手直接担任指挥部成员,使创建机构的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

市文明办编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简报》13期,加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和信息交流。

三是重新修订创建责任分解表。

为确保创建责任落实到位,市文明办根据新修订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重新修订了《珠海市创建工作责任分解表》,将指标任务层层分解,使创建工作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

四是完成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工作。

今年中央文明办对全国114个城市公共文明指数进行了测评,我市积极迎检,各单位主动配合,顺利完成迎检任务。

但由于我市在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测评成绩并不理想,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37位,属中等水平,为我市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敲响了预警。

五是大力营造创建工作社会氛围。

张贴和更新一批创建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印制“全民动员,共创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海报10万份、“给市民的一封信”50万份,加大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理想目标。

2.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一是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组织首届“珠海市道德模范”和第三届“珠海公益奖”评选,举办“爱在珠海——珠海市道德模范暨珠海市公益奖”电视直播颁奖晚会,在全市掀起弘扬正气、歌颂真情、热心公益、倡导真善美的热潮。

文明家庭、文明诚信广告、光彩之星、文明出租车司机等行业表彰有声有色,8个单位、5个村镇、3个社区、2个窗口受到省级表彰,培育树立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二是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文明城市·

礼仪珠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建文明礼仪宣讲团深入企业、乡镇、社区等基层宣讲,编印了2万册文明礼仪手册免费发放给中小学生和市民。

制作了以“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户外公益广告8幅,宣传横幅1400多条,营造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制定《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

确立古元美术馆等8家单位为第三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四是志愿服务成为文明创建的新载体。

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成立了由团市委、市文明办牵头的珠海市志愿者联合会,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倡导志愿文化,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开展援助孤残、义务家教、知识培训、普及文明风尚等志愿服务行动,使志愿服务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鲜艳旗帜。

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1.6万人。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成效显著。

成立全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大力开展净化网络、网吧、荧屏声频、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

全市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76万余张、非法书报刊1.3万册、非法电子出版物62万余张,依法关闭淫秽色情网站和栏目14家,删除各类网上低俗及有害信息11265多条、图片5000多张,清理无证网站2796个,取缔“黑网吧”114家。

坚持“净化”与“繁荣”两手抓,大力推广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改造珠海市少儿图书馆,首次开设“少儿文化讲堂”和优秀图书、期刊展示推荐活动。

珠海广播电视台加强少儿频道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生动活泼。

组织“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红色夏令营活动,开展“飞扬的红领巾”少先队队日竞赛,评选“十佳文明少年”,不断引导广大青少年践行道德规范,培养高尚品质。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

一是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结合“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举行市直宣传系统廉政教育专题报告会,以生动案例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增强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开展以“转变作风,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活动,提高办文、办会、办事能力,提高机关服务效能。

三是严格按照组织程序,提拔任用了一批中层干部。

市直宣传线共有44名中层干部提拔或轮岗。

四是通过创新机制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人才。

市直宣传系统共有29人成为“十百千万”工程培养对象,珠海电视台通过举办“岭南新主播”大赛招聘5名优秀电视主持人;

珠海电台通过举办“先声夺人·

珠海广播主持人大赛”招聘10名电台主持人。

五是完成对口扶贫任务。

对口扶贫斗门莲洲镇和普宁县燎原镇,截止到2009年底共落实扶贫资金130多万元,帮助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

六是认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新党员25人。

七是认真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组织市直宣传线合唱团参加“第二届珠海合唱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开展了每月听一场报告会、读一本好书、看一场优秀电影的“三个一”活动。

《珠海宣传》月刊、《珠海宣传》信息编辑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编印月刊12期、信息26期,上报省市各类信息160多篇、刊用60多篇,较好地交流了经验,促进了工作开展。

回顾去年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文化工作,一定要做到“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解放思想的工作原则。

宣传文化工作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做到政治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当。

今年各级党委中心组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组织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展新兴产业等专题的学习,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形势的信心和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

宣传文化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和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找准方位、明确目标、发挥作用。

今年我市宣传思想战线紧紧围绕化危为机保增长、构建“交通、产业、城市”三大格局、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横琴大开发等中心工作,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坚持团结鼓劲,打好主动仗,形成了“干事创业、共建共享、创新发展、民主法治、健康向上”的良好舆论导向。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

宣传文化工作必须始终顺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以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破解思想束缚与体制障碍,才能丰富手段、增强活力、繁荣发展。

今年我们与澳门基金会和中山大学合作,召开了首届珠澳文化论坛,提出了“珠澳中西文化走廊”的全新概念,极大地提升珠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评价,依托一个更高的平台重新优化整合了珠海的历史文化资源。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宣传文化工作看似务虚,实则务实,必须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才能服务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

珠海文化大讲堂始终坚持“免费、免票、开放式、公益性、大众化”的运作模式,为广大市民搭建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长为珠海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特色文化品牌。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宣传文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有的领导干部对宣传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管理工作亟待改善,与港澳的新闻交流和文化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