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75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飞船再入质点弹道数值计算.doc

.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

——飞船再入质点弹道

班级

02011502

姓名

XXX

XXXX

学号

**********

**********

日期:

2022-10-05

航天飞行动力学课程设计 0

——飞船再入质点弹道 0

1. 题目重述 1

1) 假设:

1

2) 标称轨迹制导 1

2. 背景分析 1

3. 数值求解方法 1

1) 地球以及大气模型 1

2) 再入初始数据 1

3) 线性插值方法 1

4) 积分方法-四阶龙格库塔 1

5) 蒙特卡洛打靶随机数生成 1

4. 分析过程 1

1) 求解ODE获取基准弹道 1

2) 给定偏差量求解ODE获取制导弹道弹道 1

5. 结果分析 1

1) 基准弹道情况 1

2) 100次打靶结果分析 1

6. C++程序结构及主要代码 1

1) 头文件 1

2) Cpp文件 1

3) 函数声明 1

4) 函数定义 1

资料

.

1.题目重述

1)假设:

l考虑地球旋转影响。

l地球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球,质心在球心。

l把飞行器看成质点,应用瞬时平衡假设。

上述动力学方程组中,有6个状态变量:

各状态变量的意义为:

地球球心到飞行器质心的距离;:

经度;:

纬度;:

相对地球速度;:

速度倾角;:

速度方位角,表示正北方向,从正北顺时针旋转为正。

为地球旋转角速度;分别为阻力加速度和升力加速度,可由下式给出:

分别为飞行器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它们是攻角和马赫数的函数;为飞行器参考面积;为大气密度。

首先按照配平攻角飞行,得到基准弹道。

2)标称轨迹制导

倾侧角指令

其中为基准弹道升阻比,取为0.28;

为与以速度为自变量的基准弹道偏差引起的升阻比,由下式计算:

为切向过载偏差,为航程偏差。

为系数,通过试验法自行确定。

倾侧角指令在轴向过载大于0.5的时候开始输出,在轴向过载小于0.5时,采用开环制导的方式,即常数10度。

2.背景分析

制导背景:

该飞船再入使用弹道-升力式再入,通过配置质心的方法,使航天器进入大气层时产生一定升力,其质心不配置在再入航天器的中心轴线上,而偏离中心轴线一小段距离,同时质心在压心之前,故航天器使用配平攻角飞行,此升力一般不大于阻力的一半,即升阻比小于0.5,其精度比弹道式更优良,外形为简单的旋成体,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控制航天器的着陆点位置,其最大过载也大大小于弹道式再入时的最大过载。

动力学背景:

以配平攻角飞行时,空气动力R通过航天器的压心和质心,且再入航天器为旋成体,其压心在再入航天器的几何纵轴上,侧滑角为0,攻角小于0.

3.数值求解方法

1)地球以及大气模型

重力模型

其中g0=9.9.80665m/s2,Re为地球半径6378.137Km。

地球自转角速度wie=7.292e-05rad/s;

大气密度模型(10km~120km)选用《航天飞行动力学》P.294~P.295d的USSA1976标准大气表的拟合值。

声速公式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的温度(K)使用大气密度模型进行插值。

2)再入初始数据

;

3)线性插值方法

利用Ma对平衡攻角,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升阻比进行一阶线性插值。

此外,调取基准弹道偏差量时,也需要进行以速度V为自变量的线性插值。

4)积分方法-四阶龙格库塔

5)蒙特卡洛打靶随机数生成

多元线性同余算法生成随机数:

本算法选用的线性组合系数a=[269,113,17],全为质数时性能更加;选用m=16384,默认x0=[91,5,13]。

4.分析过程

1)求解ODE获取基准弹道

根据6维ODE方程组:

进行4阶龙格库塔积分可求出6个状态变量:

于是可以绘制相关变量关于时间的变化曲线和基准弹道曲线。

方程组中的D和L是与Ma有关的变量,可通过插值得到,

按0计算,取为0.28。

2)给定偏差量求解ODE获取制导弹道弹道

对飞船加上制导和统计偏差后,,通过试验调节k1,k2,k3,k4,来控制制导精度,使落点偏差尽可能小,同时避免飞船发散,统计偏差用随机数生成,最后确定落点偏差的均值和置信区间。

本次打靶,对于K值的初步的设计结果如下

k1=-2e-1,k2=-5e-7,k3=-1e-3;k4=-2e-5;

由于本次大作业时间仓促,仅仅只对于这四个值做了初步的设计,只要保证弹道不发散而已。

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判断K值取的好坏。

标准是,能否把任意范围内的拉偏量调整回基准弹道附近,使最终的脱靶量最小,落点精度最高。

5.结果分析

1)基准弹道情况

绘制基准弹道结果曲线,高度-时间,速度-时间,迎角-时间,动压-时间,过载-时间,弹道倾角-时间,航程-时间,阻力加速度-时间,倾侧角曲线;

基准弹道为S形曲线,在一段时间内飞船平飞,高度变化不大,航程变化率逐渐降低。

速度随高度降低而下降,动压和过载的变化规律相似,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以上变量均是波动变化的,可以分析出切向过载主要是和阻力加速度相关的。

分析:

攻角随高度的降低缓慢增加,而在降低到某一高度时,攻角快速降低。

弹道倾角前期变化不大,而在降低到某一高度时随快速降低。

倾侧角在切向过载小于0.5时输出常值10°,降低到某一高度时变化范围极大,与末制导段复杂的气动特性有关。

2)256次打靶结果分析

对终端落点偏差进行蒙特卡洛打靶分析,确定落点偏差的均值和置信区间。

绘制蒙特卡洛打靶的相关曲线。

在加入制导和统计偏差后,进行了256次打靶实验,每一次打靶的弹道如下:

对于这256次打靶落点,将其投影到LLH坐标系,可以直观地看到打靶结果的落点散布:

可以发现落点基本在以标准弹道落点附近的30km之内。

落点偏差的均方差估计值

落点偏差在置信区间(-5930.12,+5930.12)内的概率为95%

分析:

在k1,k2,k3,k4取值适当的情况下,能得到教理想的弹道,在不同的偏差下,精度基本符合要求。

6.C++程序结构及主要代码

本程序创建了三个个类C_RK4和C_linPol以及C_MultiLinMod分别用来实现4阶Runge-Kutta积分、线性插值以及多元线性随机数生成。

使用的时候包含这三个类的头文件和实现文件(cpp文件),就可以创建这三个类的实例;在main函数调用对象的成员函数就可以实现相应的计算以及输出。

这样的对象化编程可以避免直接调用函数时出现太多的形参表,进而简洁高效,有逻辑地实现设定被积函数、初始值、步长、触发条件,以及使用不同方式进行积分和输出结果。

此外,本算法利用C++的重载特性,可以实现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积分。

调用对象Reentry的不同成员函数,可以实现不同的数值积分算法。

以下介绍程序的结构:

1)头文件

lC_RK4.h 类声明

lC_linPol.h 类声明

lC_MultiLinMod.h 类声明

lPch.h 函数以及全局变量声明

2)Cpp文件

lC_RK4.cpp 4阶Runge-Kutta积分的定义文件

lC_linPol.cpp 线性插值定义文件

lC_MultiLinMod.cpp 多元线性同余法随机数生成器

lPch.cpp 主要定义全局变量、定义被积函数和它所调用的函数

lMain.cpp 执行文件

由于所使用的三个类都是通用的文件,以下只对于本次工程项目直接要使用的文件做一说明。

变量名的定义如下:

3)函数声明

#ifndefPCH_H

#definePCH_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C_RK4.h"

#include"C_linPol.h"

#include"CMulitLinMod.h"

//静态常量—全局变量声明

constintneq=7;

staticconstdoubleg0=9.80665,w_ie=7.2921e-05,Re=6378137,d2r=180.0/3.141592654;

//函数—求解ODE所需要的函数

floatatmosphere_density(floath,float*Temperature);

floatgravity(floath);// 重力模型

floatsoundSpeed(floatT);// 声速模型

floatbalanceAOA(doubleL_D_qS[3],floatV,floath);// 配平攻角求解升力阻力

voidbias2StdTrj(double*y,doublebiasLpD[]);// 求解相对于基准弹道的偏差

doublegudiance(floatLpD,floatN_x);// 制导方程(无偏差)

doublegudiance(floatLpD,floatN_x,doublet,double*y); 制导方程(打靶使用)

voidreentry(doublet,double*y,double*yDerivative);// ODE方程组

floatabove10km(double*y,floatdt);// 判别终止条件

intreadStdTrjFile(double*stdV,double*stdGamma,double*stdnx,double*stdR);

// 读取基准弹道

voidprt(intnum,double*R);// 测试读取值是否正确

voidMonteCarlo(C_RK4&trj,constinttimes);// 打靶并保存结果

#endif//PCH_H

4)函数定义

//pch.cpp:

与预编译标头对应的源文件;编译成功所必需的

#include"pch.h"

//未扰动的初始值

constfloatm=9500,S_ref=23.8,V0=7600,gamma0=-3.0;

staticfloatdm=0,dL=0,dD=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