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7456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往前看不到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想到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六、赏析

时间:

俯仰古今,时间绵长。

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

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

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

空间:

宇宙寥阔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生不逢时,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

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

整体赏析:

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

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

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

诗人的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代文学家。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

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2、韩愈生平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年轻时性格豪爽。

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

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

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

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3、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作。

八、问题探究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

参考:

“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贤明君主;

“来者”是指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两个“不见”相互映照,表达出诗人对贤明君主的钦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感伤。

(3)“念天地之悠悠”,你是怎样理解“悠悠”一词的?

“悠悠”一词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之感。

(4)“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

“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已不复见,后来的贤君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身不逢时;

当登台远眺时,面对茫茫宇宙,只感天长地久,而个人在其中是多么的渺小啊,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

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于是流下了眼泪。

(6)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子昂?

用几句话描绘一下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我看到了一个沉思的陈子昂;

我看到了一个因为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

我看到了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7)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

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①这首诗传达出时空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

 

②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九、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天地的落寞情怀。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十、课堂小结

1、熟读成诵。

2、本诗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十一、板书设计

【基础过关】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字,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朝代)文学家。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传世。

2.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陈子昂②怆然③涕泪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前:

(2)古人:

(3)来者:

(4)念:

(5)悠悠:

(6)怆然:

(7)涕: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前不见古人,。

2、念天地之悠悠,。

理解型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描绘了诗人孤寂与苦闷心情的诗句是:

,。

2、屈原《远游》中有诗云:

“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

”《登幽州台歌》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是: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2019·

云南中考真题】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22.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请赏析诗中的“独”字。

(二)古诗阅读,完成各题。

北京初一期末】

如果陈子昂有微信朋友圈,他在登幽州台后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请观察图片,完成下列任务。

35.下列诗人中,最有可能看到他朋友圈这条动态信息的是()

A.曹操B.王湾C.陆游D.龚自珍

36.网名为“路人丙”的朋友在新动态下留言说:

“观此诗足见伯玉(陈子昂)之怀才不遇。

”你觉得他这句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7.陈子昂的两位友人看到新动态后,在微信中进行了讨论。

请依情境补充对话内容。

我觉得还是加上“之”和“而”好。

因为从朗读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

38.后人将《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进行了比较,作出一副对联,请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

唐陈子昂临幽州台,感喟怀才不遇,读来沉郁顿挫

下联:

□□□□登飞来峰,抒写□□□□,诵之□□□□

(三)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2018·

全国初一课时练习】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是什么人?

2.赏析《登幽州台歌》中“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河南初一期末】

2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远;

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B.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C.“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3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五)阅读《登幽州台歌》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2017·

盐城盐都区实验初中初二月考】

【注释】幽州台:

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3.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六)诗歌鉴赏。

内蒙古中考模拟】

5.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七)古诗词阅读。

【2016·

海南初一期中】

7.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8.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一画面。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枣阳市吴店镇清潭第一中学初一月考】

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

10.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个画面。

(九)诗词鉴赏。

福建初一月考】

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下面各项中,关于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古人”“来者”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的广阔来衬托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

C.“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D.“独”字是诗眼,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诗歌赏析。

贵州中考真题】

与诸子登岘山①

(唐朝)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②浅,天寒梦泽③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①岘xià

n山:

在湖北襄阳。

西晋名将羊枯曾镇守此地,他去世后,当地百姓建碑纪念他。

②鱼梁:

襄阳两水中的沙洲。

③梦泽:

即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31.下列诗歌中,情感主旨与本诗最接近的一首是

A.曹操《观沧海》

B.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C.王安石《登飞来峰》

D.文天祥《过零丁洋》

32.诗人为何不把“天寒梦泽深”写为“天黑梦泽深”?

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9.这首诗写出了改革者高瞻远瞩的气概,表达了从政者从容笃定的自信,历来深受读者的喜爱。

要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诗人的感情,就必须抓住三个关键词:

“______”代表了勇气,是远望者面对困难的一种态度;

“浮云”比喻_____________,它虽然能遮挡远望的视线,但终将散去,遮不住初升的太阳;

而要想做出一番成就,光凭勇气还不够,更需要非凡的洞察力,诗句中的“_______”,正是这种洞察力的象征。

40.这是一首登高诗。

登高诗常用来抒羁旅流离之苦、思乡怀亲之情,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或即景阔谈生活哲理,或展望未来表恢弘抱负……以下诗句表明诗人远大志向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东初三竞赛】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1.对这首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即从属国到居延,此外还点明了边塞的闭塞,路途的遥远。

B.颔联写眼前的景象,作者以“蓬”和“雁”自比,从景物的特征看,诗人是秋天出塞的。

C.颈联中的“圆”和“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彰显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D.尾联中“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燕然”所指代的内容和意义完全不相同。

42.对诗歌内容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物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之中巧妙地传达出了诗人此次被朝廷所派出使时的幽微豁达的胸怀。

C.颔联“出”“入”两个动词描绘的是动态景物,颈联中“直”“圆”描绘的则是静态的景物,这样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遥远。

43.下列诗句与本诗所反映出的诗人心境最相近的一项是()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

【2010·

江西中考真题】

晚次乐乡县①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

噭噭②夜猿呜。

注释:

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

②噭:

同“叫”。

33.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

34.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山东初一期末】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4.下列古诗体裁与本诗相同的一项是()

A.《登幽州台歌》

B.《竹里馆》

C.《观沧海》

D.《天净沙·

秋思》

15.“可怜”的意思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6.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六)阅读《北陂杏花》,完成下面小题。

北陂①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烧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

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

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17.与这首诗的体裁一致的是()。

A.《登幽州台歌》B.《游山西村》C.《望岳》D.《逢入京使》

18.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2017·

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中考模拟】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鸣。

【注释】①本诗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

②噭噭(jià

o):

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的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笔法粗犷,直抒胸臆。

(八)诗歌阅读。

夏津县第二实验中学初三月考】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23.这首诗与下列古诗体裁相近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B.《登幽州台歌》

C.《相见欢》D.《终南别业》

24.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25.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

找出来并简析。

四、诗歌对比鉴赏

(一)古诗词阅读。

湖北初一期末】

(甲)登幽州台歌

(乙)贾生

11.甲诗中“古人”“来者”具体指______。

12.甲乙两诗运用不同的手法抒发了两位诗人相同的人生感慨,请说明。

(二)请回忆本学期课本上《登幽州台歌》与《望岳》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苏初一期末】

(1)这两首诗,都有“看”,陈子昂用的是“见”,杜甫用的是“览”。

你觉得能否把杜诗中的“览”字改为“见”字?

(2)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写“不见”,杜甫却写“终当见”。

无论是“不见”,还是“终当见”,总有诗人自己的用意,你能结合诗歌内容及诗人的经历,说说你的理解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

河北初一期末】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7.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A.(甲)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

B.(甲)诗“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C.(乙)诗中第二句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D.(乙)诗中“烟笼寒水月笼沙”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的吊古伤今的特殊感受。

28.这两首诗同属于怀古诗,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迁移拓展】

诗歌欣赏

(一):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词欣赏

(二):

度荆门望楚

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千金市马骨

千金市马骨出自《战国策·

燕策一》中郭隗与燕昭王的一段对话,郭隗借用一则耗费千金只买来一副马骨的典故向燕昭王说明,若想天下贤才云集而来,首先应当显示出求贤若渴的态度。

原文: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有一个国君愿意出一千两黄金来购买一匹千里马,可三年过去了,千里马仍没买到。

这时,有个侍臣向国君请求出去寻求千里马。

侍臣找了3个月,终于找到了线索,可到地方一看,马已经死了。

侍臣拿出了500两黄金买回了那匹千里马的头骨。

国君非常生气:

“我所要的是活马,怎么能把死马弄回来而且还用了五百两黄金呢?

”侍臣回答说:

“(您)连死马都要花五百金买下来,何况活马呢?

消息传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马给你牵来。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到了国君手中。

诗歌发展简史

一、先秦诗歌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屈原《离骚》。

二、秦汉诗歌

乐府、汉乐府诗。

三、魏晋南北朝诗歌

1.建安体、永嘉体、永明体等;

2.陶渊明田园诗。

四、唐代诗歌

1.“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盛唐“边塞诗派”、“田园诗派”、大李杜等;

3.中唐与晚唐白居易、小李杜等。

五、宋代诗词

1.北宋著名词作家苏轼、王安石、柳永等;

2.南宋著名词作家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

3.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苏东坡等。

六、元曲、杂剧

1.元散曲大家马致远;

2.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

七、明清诗歌

纳兰性德、袁枚、高启、顾炎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