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5400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9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蘑菇菌种和生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农作物品种一般指具有高产、优质、农艺性状好,可人工大量栽培的品系,所以品种的定义为“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菌株”。

我国农作物品种的应用需要经过品比试验,区域性栽培试验,最后须经过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批准后取得品种资格方可应用于生产。

因而选育一个优良的品种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

(三)菌株在微生物学中,菌株(strain或line)又称为“品系”、“菌系”或“小系”,含义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相似的个体,如同一种、同一品种、同一子实体分离出来的纯的培养物。

在遗传学中一般是指自交或近亲繁殖若干代后,所获得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的后代。

菌株与品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有的分离培养物只要具有差异性,都可认为是不同的菌株。

而品种强调的是生产性状要有代表性,品种可以是某一菌株,但不是所有的菌株都是品种,因为品种必须经过权威部门审定。

优良菌株经过鉴定、品比、繁育后,即可成为品种。

菌株可作为育种材料,但不是所有的菌株都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可以是形态差异,也可以是农艺性状或是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

区别不同菌株传统的做法是进行拮抗实验或极性测定,现在还可应用同工酶图谱、DNA指纹图谱等鉴别技术。

(四)菌号按国际细菌命名法规(1976),菌株(Strainnumber)的命名可用任何形式,可用个人的姓名、地点或数字表示。

但为方便起见,一般均用数字表示,附在种名后面而成为菌号,例如法国的蘑菇品种F56、F60;

美国Sylvan公司的S130、S608;

荷兰的U1、U2;

我国的蘑菇品种As2796、闽1号等。

我国的菌号比较混乱,有些单位或个人引进一个菌株后由于商业目的就重新编一个菌号,同一菌株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菌号,出现同种异名现象。

同种异名给科研工作带来许多无意义的重复,在生产上也给菌种应用带来障碍。

还有一种情况,从某栽培品种的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冠以一个新的菌号,这也是普遍现象。

一般地说,组织分离不会改变其基因型,分离物与原栽培品种种性相同,不是新菌株。

如果进行组织分离的菇体是一个变异体(概率极小),可以作为新菌株,例如白色木耳、白色金针菇都是从自然突变的个体上组织分离的著名新品种。

总之,组织分离是否能编为新菌号,需要有可遗传的新性状,或通过必要的实验证明它与原菌株是不同的。

二、蘑菇品种与菌株类型

(一)蘑菇品种介绍蘑菇菌株有哪些品种?

各品系的生产性状如何?

具体指标有哪些?

介绍如下:

从菇体色泽上区分,双孢蘑菇有白色、棕色和奶油色三个品系:

棕色品种棕色品种菌盖表面平滑,巧克力色,菌柄白色,肉质致密,有份量,抗病。

因色泽差,不适合罐藏加工,仅在少数国家局部种植。

奶色品种菌盖表面平滑或鳞片状,菌柄白色,菌盖白色或奶油色,子实体较大。

栽培量较小。

白色品种菌盖表面平滑,是世界上栽培最多的品种。

菇体为纯白色,颇受市场欢迎,世界各国栽培的主要是这个品种。

生产上常用的白色蘑菇品种,各主产国均有自己选育出来的代表品种。

不同菌株在生产性状、加工性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从生产性状上分,有适于工厂化生产的品种F56与Ul系列和适于季节性栽培的品种AsS2796系列;

从加工特点上分,有适于鲜销的品种S130。

表4-1例举了国内外生产上常用的有代表性的杂交品种。

表4-1蘑菇杂交菌株生产性状简介

国别选育单位菌株名称同工酶谱主要特点

中国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As2796As3003As4607HG4HG4HG4中国广泛使用,抗逆性强,鲜菇适用于罐藏或鲜销。

荷兰Horst蘑菇试验站U1U3HG4欧洲、北美广泛使用,适于工厂化栽培,罐藏或鲜销

美国Sylvan公司S130S608S512HG4HG4HG4适于工厂化栽培,鲜销适于工厂化栽培,鲜销适于工厂化栽培,罐藏

法国Somycel公司F56F60HG4在欧洲广泛使用,罐藏与鲜销

近10余年来,我国推广栽培过多个蘑菇品种,积累了许多值得总结和借鉴的生产经验,介绍主要品种如下:

1.AS2796是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杂交品种,由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王泽生等育成,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栽培最广的高产稳产优良菌株。

据王泽生(2000)报道,在美国试种AS2796,产量也能达到3Okg/㎡,但采菇期要比美国Sylvan公司的菌株长。

在国内简陋的栽培条件下比较栽培,表明AS2796比美国菌株更具抗逆性。

近几年该品种在福建省的栽培面积占90%以上,在全国已推广2亿多平方米,产菇近200万吨。

该菌株的主要生产性状如下:

(1)形态特征①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银白色,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

在常规基质中,长速中等偏快,一般不结菌被。

②菇体圆正、无鳞片,有半膜状菌环,菌盖厚,组织结实,菌裙紧密、色淡,柄中粗较直短,无脱柄现象,每千克鲜菇为90~100只。

菇体基本单生,1~4潮菇产量结构均匀,通常是边长菇边扭结,因此采收要及时。

③鲜菇含水较高,加工预煮出率65%,制罐质量符合部颁标准。

(2)栽培要点①较耐高温,栽培时间比一般菌株可提前7~10天。

20℃通常不死菇。

该菌株出菇较一般菌株晚3~5天。

②耐肥,要求投料量为29~30千克/平方米,含氮量1.4%~1.6%。

薄料或含氮量低,易产薄皮菇、空心菇。

③耐水,结菇水要求菌丝爬上至离土层表面0.5~1厘米时重喷。

结菇力强,成菇率高,且后劲大。

2.Sylvan-176简称S-176。

1979年于美国Sylvan公司引进,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编号为S-176。

是国内最早大面积栽培的贴生型菌株。

(1)形态特征①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呈贴生型,

菌丝索状、分枝多、分隔短,平贴基质呈放射状扇形蔓延。

菌丝先端部分稍有气生,基内菌丝较深,长速较慢。

②菇体纯白,盖顶扁平,略有下凹,鲜菇80~114只/千克。

肥水不足时,菌盖凹陷较明显,有鳞片。

风味淡,商品质量欠佳,适于盐渍加工与鲜食。

(2)栽培要点①耐水、肥,铺料厚度不少于20厘米。

吃料能力强,长速快,菌床封面较气生型菌株快3~5天。

②结菇率高,出菇齐,转潮快,后期产量高,抗病力较强。

产菇一般在10千克/平方米以上。

③发菌适温25℃左右,出菇适温10℃~20℃。

3.Somycel-111译名索密尔-111。

法国Somycel公司育成。

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自波兰引进。

高产型菌株。

(1)形态特征①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贴

生型,菌丝线索状,分枝多,分隔短,顶端稍有气生菌丝,稀疏、呈扇状生长。

②菇体盖顶略平,呈浅棕色,柄粗短,菇体组织较疏松。

适于盐渍加工与鲜食。

单产与176菌株相近。

(2)栽培要点①较耐肥、耐湿,铺料厚度要达到17厘米。

喷出菇水要早,原基普遍发生,呈米粒大小时,喷用出菇重水。

②结菇率高,出菇集中,转潮快。

③较耐高温,可适当提前播种。

4.浙农1号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经紫外线诱变,从S-176菌株中选育出来,1985年通过轻工部鉴定。

是大面积使用的高产稳产菌株。

(1)形态特征①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呈半贴生半气生型,线状菌丝较少,基内菌丝较176菌株粗壮,生活力强,吃料爬土快。

②菇体圆正结实,胖顶或平凹,无鳞片,菌柄粗而短,色泽洁白、菇形中等偏大,每千克鲜菇60个左右。

品质较176菌株有很大改善,可作为罐藏菌株使用。

③罐头加工吨耗954~986千克,预煮率63.7%,整菇率62%~77%。

(2)栽培要点①耐肥、水,抗逆性强,土层厚度应控制在3厘米内。

②结菇率高,出菇早,转潮快,产菇9千克/平方米以上,高产可达18千克/平方米。

③菌丝培养适温20~25℃,出菇温适10~2O℃。

5.上海101-1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自国内传统栽培的气生型102-1菌株中选育而成。

1987年前后在各地推广应用。

(1)形态特征①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半气生型,线状菌丝束明显,斜面菌丝整体外观绒毛状。

菌丝分隔短、分枝多,与气生型菌株长速相近。

②菇体中等大小,菌盖直径大多为1.8~4.8厘米。

色泽白,组织紧密,菇顶饱满,菇肉较厚。

薄皮开伞菇相对较少。

质量能达到罐装原料菇的要求。

③加工预煮率为68%。

(2)栽培要点①较耐肥、耐湿,原基呈米粒、绿豆大小,表面光滑,无菌丝毛头时,就要喷重水。

用水不足,严重影响产量,易出白心菇。

菌床以湿管过冬为好。

②产菇适温广,在20~23℃持续2~3天不影响出菇。

冬季菇房保温措施好,仍能出菇。

③结菇率高。

据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2.8万平方米栽培,平均单产在8.19千克/平方米。

6.闽1号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从罐藏优质气生型8211菌株中,分离单孢选育。

经福建省蘑菇菌种审定委员会批准,自1990年起正式作为优质罐藏菌株推广使用。

(1)形态特征①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呈气生型。

菌丝浓白、短而密、整齐、粗壮。

②菇体圆正,洁白,菌盖厚实,无鳞片,菌裙小、色浅,菌柄粗短,不易开伞,菇形中等偏大,每千克鲜菇80~100只。

③罐头加工,吨耗859千克,罐藏标准一级菇约占60%~70%。

(2)栽培要点①对营养要求中等,覆土要比同类型菌株提早3天。

②提前2~3天喷水,以防止菌丝上冒板结。

一旦发生土层菌丝板结,可采用低温刺激或重水冲击处理,或将石灰粉直接撒于冒菌丝部位,以抑制菌丝继续板结,但切勿大动土层或更换新土,否则将造成减产。

③子实体对温度反应敏感,21℃以上会出现死菇。

温差大且变化剧烈,易出现硬开伞,特别是第3潮菇更为明显。

产菇量7.2千克/平方米。

(二)蘑菇菌株类型第三章曾介绍,根据不同菌株的栽培特性、鲜菇质量和罐藏加工表现等差异,蘑菇菌株大致分为高产类型、易褐变类型、中产类型、优质类型和不育类型。

此外,在菌种生产实践中还常根据蘑菇菌丝在斜面培养基上的外观特征,划分为3种类型:

1.气生型例如上海101-1菌株。

这类菌株的菌丝主要生长在培养基表面,延伸后高出基质表面并暴露在空气中(俗称“气生型”菌丝),其色洁白,绒毛状,又浓又厚;

而伸入基质内部的菌丝(俗称“基内型”菌丝)较少,较浅。

2.贴生型例如法国Somycel-111菌株。

这类菌株的菌丝灰白色,稀疏或致密,紧贴培养基表面匍匍生长,气生菌丝极少或无,但基内菌丝较多较深。

贴生型菌株又名匍匍型菌株。

3.半气生型例如浙农1号。

这类菌株的菌丝外观特征介于气生型和贴生型之间,白至灰白色,呈线索状在基质表面分布,气生菌丝不旺,菌丝培养初期较少,培养后期才逐渐增多,且多出现在菌丝生长先端部位;

其基内菌丝比气生型菌株多,但不及贴生型菌株。

半气生型菌株又名半贴生型或半匍匍型菌株。

必须指出,同一类型的蘑菇菌株,其菌丝外观特征只是相对一致,并非完全相同;

例如常规气生型菌株与杂交气生型菌株之间,其菌丝外观的差异就较明显;

而贴生型菌株中,菌丝形态也有云彩状、年轮状或线索状等多种区分。

因此在选用蘑菇菌株时,必须对所用菌株的外观特征尽量了解,并对所用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加以分析和比较,以免判断失误。

气生型菌株与贴生型菌株不仅在菌丝细胞的形态结构上和子实体的内外质地上有所区别,而且在生物学特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它们的菌丝培养和子实体发育对营养、温度、水分、空气等方面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尽管气生型菌株不一定低产,贴生型菌株不一定质次,但就大多数而言,气生型菌株与贴生型菌株相比,其耐肥、耐温、耐水性能较差,抗病力也弱,且结菇较迟,出菇较稀,转潮较慢,单产较低。

杂交型蘑菇菌株AS2796,其菌丝外观倾向于气生型,但与传统气生型菌丝形态有别,在菇质上接近气生型菌株,在产量上则接近贴生型菌株。

生产实践表明,气生型菌株与贴生型菌株在制种和栽培技术上有所不同,需要采取以下相应的技术措施:

1.菌种生产不同培养气生型母种时,要求基质略硬略干一点,如1000毫升斜面基质内,琼脂用量要比贴生型母种增加l克。

同时,母种培养的前期温度宜控制在20~22℃,当菌丝布满斜面基质一半以上后,逐渐降至18℃以下,即要求培养温度偏低一些。

而贴生型母种则宜控制在22~25℃范围内培养。

培养气生型原种和栽培种时,容易发生菌丝徒长、早衰和吐黄水现象,特别是基质养分过富、发酵过热、含水量过高、装料紧度不够、培养温度偏高、空气湿度大、菌龄偏长时,上述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配制气生型原种和栽培种基质时,要控制好基质的营养配比和腐熟度。

采取粪草基质时,粪草比例一般为1:

1。

粪肥必须粉碎,草料要求偏生一些。

采用麦粒、棉籽壳等基质时,适当加些河泥、谷壳,尽量少加或不加粪肥。

与贴生型菌株相比,基质含水量要减少2%以上,一般控制在50%-55%。

此外,装料要适当紧一些,尤其是瓶内上部基质不能过松。

气生型菌株的菌龄宜控制在40-50天,贴生型菌株的菌龄可达100天,因而气生型菌株的制种时间要推迟进行。

气生型菌株的菌丝香味较浓,菌种培养时除要避免出现温高湿大的郁闷环境外,要加强病虫害管理措施。

2.堆肥含水量不同气生型菌株的基质内菌丝较少,菌丝细胞的酶活性相对较弱,堆肥中要多使用有机肥,少用化肥,建堆时碳氮比宜控制在30~33,采用二次发酵的堆肥,气生型菌株要求前发酵堆期为14天,贴生型菌株为12天。

进房前堆肥含水量前者控制在58%~60%;

后者要求在65%左右。

若采用常规一次发酵,气生型菌株的堆肥堆期要比贴生型菌株长2~3天,进房时堆肥的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而贴生型菌株在堆肥进房时要达到60%左右。

气生型菌株与贴生型菌株相比,耐湿性较差,土层菌丝生长时间长2天,出菇晚3天左右。

因此,气生型菌株的菌床覆土前料面含水量要降低,以提高抗湿性,覆土层调水量1平方米减少1~2千克,结菇水和出菇水均要推迟2天左有使用。

整个栽培期间,气生型菌株的菌床宜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进行水分管理,一般不要采用间隙重喷的方法。

3.播种发菌不同气生型菌株抗热性不及贴生型菌株,播种时堆肥温度不宜超过28℃,最好控制在25℃左右。

播种期一般比贴生型菌株推迟5天,而贴生型菌株播种后则能承受2~3天的28~33℃高温。

气生型菌株比贴生型菌株好气性强,覆土材料的毛细孔要多,透气性要好,一般以采用下粗上细的土粒分层覆盖为好。

采用河泥砻糠作覆土材料时,泥糠比例要由贴生型菌株使用的10:

1改为8:

1,并由一次性覆盖改为2~3次性覆盖,以提高覆土层的透气性,防止菌丝窒息萎缩或产生菌被,同时也能增加土层菌丝的储量、增加出菇后劲。

整个栽培期间,气生型菌株的菌床打扦撬料次数要适当增加,菇房的通风换气必须满足。

4.抗逆能力不同气生型菌株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弱,所以菇房的消毒工作要加强,卫生清理要日常化,特别是出菇阶段要防止菇房经常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室温一般控制在17℃以下为宜,空气湿度掌握在85%~90%。

贴生型菌株由于出菇密度大,菇体含水量高,菇质紧实度不够,因而空气湿度要比气生型菌株提高5%,否则质次菇的现象就会明显。

气生型菌株的春菇产量往往高于贴生型菌株,所以越冬的气生型菌床易采用湿过冬或半干半湿过冬,避免土层中绒毛菌丝枯黄老化,生活力衰退。

保持土层湿润而不发白,含水量在15%左右,这是争取气生型菌株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总之,气生型菌株比贴生型菌株对外界环境条件敏感,堆肥养分含氮量要少一点、含水量要降一点,生长温度要偏低一些,水分管理要轻一些,通风换气要足一些。

第二节菌种制备与保藏

蘑菇菌种来源有两种途径:

一是引进菌种;

二是分离菌种(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

蘑菇菌种的分离有2种方法:

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这些方法一般由科研单位采用,所分离的菌种须经出菇品比试验,成功后才能推广应用。

一、菌种分离技术

(一)组织分离属于无性繁殖或克隆技术,从理论上讲,所获菌种不发生遗传重组等变异,因此常被生产上采用。

选择无污染并菇形健壮的蘑菇幼菇(6分成熟),采摘后及时放入灭过菌的纸袋中带回接种室,连同母种用试管培养基等用品一起放入接种箱内消毒。

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先用75%的酒精消毒双手和工具,然后用0.1%升汞液消毒种菇表面,用消过毒的解剖刀从菌盖与菌柄联结处的中部纵切开,在菌盖与菌柄交界处切成长条形小块(图4-1),用接种钩钩取小块菌肉,迅速接入培养基斜面的中部,塞好棉塞,在25℃下培养3~5天后即可看到组织块周围长出白色稀疏纤细的菌丝,15~18天菌丝即可长满试管,挑选菌丝健旺无污染的菌管再进行转接扩繁,须经出菇试验合格后用于生产。

图4-1组织分离法

(二)孢子分离孢子分离为有性繁殖,所获菌种已经发生遗传重组等变异,生产性状有可能优于母体,也有可能劣于母体。

孢子分离有单孢分离和多孢分离两种方法,单孢分离主要用于遗传育种研究,多孢分离多用于生产繁种。

孢子分离技术如下:

1.悬菇弹孢法采取刚弹射孢子的子实体菌盖,在无菌室经消毒处理后,将菌褶朝下悬吊于无菌容器内收集孢子(图4-2),在22~26℃下让其自然弹射孢子5~10小时,容器底部出现白色孢子印。

取无菌水,粘取少量孢子制成孢子悬浮液,用灭过菌的注射器或滴管吸取孢子悬浮液,滴1~2滴于试管斜面上,经25℃培养至孢子萌发,挑选无污染的斜面进行扩繁,经严格的出菇试验,择优用于生产。

图4-2蘑菇孢子弹射分离装置

2.褶片粘贴法在无菌条件下取一小块子实体组

织,蘸少量无菌琼脂或浆糊,粘附于试管培养基斜面的对面玻壁上(图4-3),加棉塞后在20℃左右静置,菌孔组织中的孢子会弹射到斜面培养基上,再去掉试管壁上的菌块,经进一步培养获得多孢子萌发的菌丝体。

图4-3褶片粘贴分离法

3.分离菌株的鉴定蘑菇孢子分离后得到新的菌丝体,不仅存在较大变异性,而且其单个孢子中还有20%~30%是不能结菇的,即使是组织分离得到的无性繁殖的菌丝体,也不一定能完全保持原菌株的优良性状。

所以经分离、提纯后得到的纯菌丝体培养物,在末作出栽培鉴定之前,不能盲目用于生产,以防栽培后出菇不正常或不出菇。

蘑菇的菌种鉴定方法有多种,最可靠的方法是通过实际栽培,从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这两方面对菌丝体和子实体进行评价,也就是说首先要确定所分离的菌种是不是蘑菇所需的菌种,即种性要纯,再就是所得的蘑菇菌株好不好,即品质要优良。

一般来说,凡是长期从事蘑菇制种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工作者用肉眼就能鉴定所分离的菌株是不是所需的蘑菇菌株。

但是蘑菇菌株质量的优劣和生产性状、经济性状的好坏则绝对不能单凭菌丝形态、生长快慢来判定,还必须通过菌种的逐级培养观察,特别是对栽培出菇情况做最后的考核。

即便是最好的菌种,经长期保藏后使用,仍需重新进行一次栽培试验,以保证大面积生产万无一失。

二、母种制备技术

在蘑菇菌种生产中,菌种制作通常分为三级,即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母种也叫一级种,由于菌丝生长在试管的斜面上,所以又称为试管种或斜面种。

为了保证质量,防止退化,母种的转接扩管不超过3次,转扩次数增多,产量有下降的趋势。

对长期保藏的菌株,复壮后须经出菇试验,方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或销售。

一般生产者都是引进母种,经扩繁后用于制备原种。

(一)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常用琼脂做凝固剂,其又名洋菜或冻粉,从海藻石花菜或其他红藻中提取加工而成,为透明、无味、粉条或粉末状。

琼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多聚半乳糖的硫酸脂,包括D-葡萄糖醛酸、L-半乳糖、D-半乳糖、3,6-脱水-L-半乳糖和丙酮酸等。

干琼脂一般含水16%,灰分4.4%,氧化钙1.15%,氧化镁0.77%,氮0.4%。

琼脂化学结构稳定,不易被菌丝分解利用,在培养基中仅起凝固剂的作用,其在96℃时融化成液体,冷却到45℃以下即重新凝固。

由于用琼脂配制的固体培养基清晰透明,便于观察菌丝的形态,故成为常规斜面域平板培养基不可缺少的材料。

其用量因使用季节、目的和琼脂本身质量的不同而异。

一般在冬天加1.5%~1.8%,夏天为2%,分离菌种时加2.5%,生产时加1.5%~2%。

用量过多,培养基较硬,保水性好,不易干燥,但成本高。

须指出,即使是最纯品的琼脂,也仍然会含有微量的含氮化合物及残存无机盐,因此在进行营养要求精确的实验中不用琼脂。

对于生产而言,要求培养基营养丰富,菌丝健旺,因此采用各种加富培养基。

常用的母种培养基如下: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这种培养基养分较少,菌丝不会徒长,常用于菌种分离、提纯及转管保存菌种。

2.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5克,硫酸镁0.5克,蛋白胨3克,维生素B12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3.麸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4.酵母膏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5.平菇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5克,硫酸镁0.5克,蛋白胨3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二)制作试管斜面

1.配制培养基选择优质马铃薯,去皮(挖去芽眼),切成薄片,称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放入小铝锅内煮沸20~30分钟,趁热用3层纱布过滤后取滤液,并用热水补充到1000毫升,倒回小铝锅内。

加琼脂继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琼脂全部溶化后,加葡萄糖,再补水至1000毫升。

2.分装试管母种培养基一般用试管为容器,常用的规格为2种:

18毫米×

18毫米及20毫米×

20毫米,培养基装量为10~15毫升,为试管长度的1/4~1/5,培养基不可沾附试管内壁,如有沾附物必须擦试干净。

3.做棉塞取适量棉花制作棉塞,棉塞要做的圆滑硬实,棉塞总长3~4厘米。

标准的棉塞应是塞头较大,不易变形,入管的部分占塞总长的2/3,露在管外的部分则为1/3(不少于l厘米)。

棉塞的大小、松紧要与试管口配套,塞入试管的棉塞要紧贴管壁,不留缝隙。

过紧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