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7483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docx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模板

“十三五”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一、背景分析

1.制订与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多次组织软件工程系教授、教师进行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讨论,在遵循IT教育和软件工程的学科发展规律,领会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同时兼顾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结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工程教育,参照IEEESWEBOK、IEEECC2001SE、美国ACM和IEEE联合发布的软件工程课程指南SE2004、中国软件工程学会发布的《软件工程课程指南》和我国教育部发布的《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等文档,建立既有国际化特色,又结合中国国情,同时考虑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性的先进培养体系。

经多次商讨,制定了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试点班和软件工程(卓越计划)3个特色的2011、2012、2013级培养方案,并用于2011、2012、2013级学生的培养中。

2014年对培养方案进一步修订,实现本科第一到第三学期按照计算机科学大类培养,专业特色从第四学期开始体现,同时制定了软件工程(数字传播工程)试点班的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加大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

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加强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要求,将其占总学分比例从原来的19%提高至24%;为学生在校内、企业参与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设置特别学分。

2.整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围绕知识体系展开。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分阶段互动式的设置方法,把课程体系设计分解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知识教学阶段、专业技能教学阶段、工程实习教学阶段。

基础知识教学阶段的设计思路是达到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实现“基础扎实、系统级认知和编程能力强”三个目标。

课程启动策略采取计算机系统级认识和编程能力双优先的策略,以《计算机科学导论》为基础,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并引导学生的系统级认识能力;随后,计算数学基础课程系列、硬件与系统软件课程系列、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构造与工程课程系列三路并行,力图达到“基础、系统和编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课程组织策略采取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另外,专业教学阶段的某些基础课程也在此阶段进行,此类课程的设置综合考虑专业阶段和基础阶段的特点,以便较好地实现两个阶段的衔接。

专业技能教学阶段的设计思路是强调学生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实现“熟悉软件工程技能、更完整的系统级认识和掌握某一方向的软件设计开发技术”三个目标。

在这一阶段中,综合考虑主干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的设置,基于办学特色设置若干动态可扩充的课程模块,全面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强调统一设计、统一规划。

学生在这一阶段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软件工程方向专业课和1-2个专业课程模块,达到“工程、系统和专业方向”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现阶段设置智能软件与系统、网络软件与系统、嵌入式软件与系统3个选修课程模块方向。

课程启动策略采取基础课优先方式,与软件基础模块共同确定一门衔接较好的基础课作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启动。

课程组织策略采取系统的组织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开发应用能力。

工程实验与实践教学阶段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具体实验、实训、实习参与工程项目训练,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与论文培养总结概括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技能与职业素质结合的目标。

同时梳理了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以软件工程为核心的课程群的内容和课程群体系架。

从系统角度来研究课程体系内部结构,将课程体系中具有某种性质的课程归并成课群,每个课群再按专业应掌握的知识结构划分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中包括若干主干课程。

这样,就形成了“课程体系→课群→模块→课程”的方式,然后按这4个层次来组织并优化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最后将我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分为四个模块,其中一个为必选模块,三个为选修模块。

并建设了一个特色模块。

另外,软件产品和工具的知识体系仅设置少量课程,大都融合在具体课程之中;交流、沟通、讲演、写作和团队能力的培养也类似。

3.教学实验改革

(1)积极开展教研工作,申报教学和实验项目

软件工程系特别重视教师开展教研工作,鼓励资深教师申报和开展专业培养模式、青年教师申报教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教辅人员申请教学管理的省级和校级的教研项目。

2011-2014年共成功申报16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课程,14项教研项目,2项实验开发申请项目,1项校级精品课程。

2012年《软件工程专业本硕卓越工程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提出并开展了软件工程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工作

围绕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群,并组织相关课程教师开展“精品课程群”建设,有效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应用实践衔接不紧密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3)软件工程实训平台建设和"项目夫复现方式教学"

自主研究开发了软件工程实训平台软件一套,该软件实现了软件工程专业“项目复现方式教学”,该软件平台设计了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交流模块四大功能模块,整个平台基于成熟的案例来模拟开发的流程,将企业实际完成的成功案例隐去商业秘密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或团队,使学生在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中,将软件工程项目的各个不同阶段从头到尾逐一亲身经历。

借助于这个平台,让学生从头到尾参与到工程化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体察并进行实践软件工程的10个知识域:

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与方法、软件质量。

4.教学水平及学生培养

本专业的教师,无论是资深教师还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上都深受学生好评,2011-2014年本专业教师教学评分优良率达到88%以上。

软件工程系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训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每年都组织所有青年教师参加讲课竞赛和教案评比。

在参加的近三届学校教学讲课比赛中,本系共有1人获一等奖、2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胜奖。

在教材选用上,除了选用本专业比较经典的国内外教材外,我们有很多教师主编或参加编写了8本专业教材6

学生获奖成果实践获奖情况优良,在国际和国家级竞赛上获奖50项以上,比如,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等。

2011-2015年省级优秀毕业论文有16项。

二、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分别从国家、地区以及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人才需求、本专业在国际与国内布局和排名等方面论述。

**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

该校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最早院校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已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两个工程硕士领域授予权,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本、硕、博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与培养体系。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经历了1984年招生的“计算机应用(应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演变过程。

进入21世纪,信息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引擎。

2002年24日,国务院公布了著名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之后教育部及各部委关于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大规模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已推出了多方面举措。

在这种强烈的软件市场背景和强有力的相关政策支持下,我校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部分学生按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的模式进行培养,于2002年单独设立“软件工程”专业,至今“计算机应用(应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已有25届毕业生,软件工程已有8届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的软件产业企业培养了大量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专门人才。

经过几年建设,**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专业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建设、人才质量培养、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目前专业未参与国家专业排名。

三、存在问题及差距

经过几年的努力,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学院和系部对于本专业的建设高度重视,但由于学院办学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培养目标趋同,专业特色不突出

专业培养目标与其他同类高校培养目标趋同,专业特色不突出是我院软件工程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专业规模的巨大化以及专业教育的大众化特点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切要求高等院校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合理的配置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2)高水平、现代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高质量实训项目有待加强

经过多年的建设,软件工程专业虽然已具有较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但缺乏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设施和设备有待更新,需要提高实训室的模拟和仿真程度。

同时缺乏高质量的实训项目可以吸纳本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设计和开发工作,通过开发具体的项目,在学会使用开发工具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独立开发软件的技术水平。

这种能力是无法单独用课堂教学所能代替的,也是用人单位急需的。

(3)专业专任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软件工程专业已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学团队,但缺乏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青年教师缺乏软(硬)件开发工作经历,工程化能力还需加强。

此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4)双基和综合类实验实训平台缺乏,精品课与教材建设滞后

软件工程专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环境但缺乏软件类课程公共实验实训平台,精品课及共享课程建设滞后,国家级规划教材较少,公共和专业类课程群建设比较急需。

(5)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改革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

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多样化,考查方式灵活化,课外实践丰富化等改革有待探索。

四、建设内容

1.总体目标

我们的建设目标和培养定位旨在面向我国信息化产业和国际化的软件人才需求,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计算基础、工程经济基础和工程基础,掌握与软件工程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本知识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掌握软件基础理论和技术,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工程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项目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素质;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与时俱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多层次软件人才。

2.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以电子信息行业需求等产出为导向,依托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拟建计算机国家实验示范中心、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北省校企共建中心等,依照“抓基础,强实训,促创新,育人才”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类别学生的培养要求,分阶段、分模块、分层次安排理论和实验教学。

创建一整套适合不同层次和具有不同特色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和方案;建立开放式工程教育办学体系和培养创新型软件工程师的基地,创建教学科研、校企、国内外结合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教育平台;建设一支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充分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质量。

将软件工程专业建成适应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办学实力强、产学研结合紧密、教学改革卓有成效、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发展,推动专业群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开发等方面,推出一套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