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4050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A

【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6.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个数C.分子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

【详解】化学变化的判断从物质的角度是新物质的生成,而新物质必然是新的分子,所以这并不违背,其实分子种类的改变是微观分析,而新物质属于宏观的变化。

7.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水B.铁C.二氧化碳D.氢气

【答案】B

【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熟石灰B.氢氧化钠C.食盐D.硝酸铵

【详解】A、熟石灰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C、食盐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9.饭后某同学在碗里加了几滴洗洁精,碗上的油污就被水冲走了。

对此的理解错误的是()

A.这是乳化现象

B.植物油、洗洁精和水混合成的液体是溶液

C.植物油被洗洁精分成细小的液滴分散到了水中

D.乳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详解】A、洗洁精中的乳化剂,乳化剂有乳化作用,能把油污变成细小的小油滴,所以正确;

B、洗衣洁精去油污不是根据溶解原理,植物油、洗洁精和水混合成的液体不是溶液,所以错误;

C、洗洁精只是大的油滴变成了细小的油滴分散到了水中,所以正确;

D、乳化作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故正确。

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详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不能用手拿药品;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加热试管内液体,液体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不能用手拿试管夹短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试题分析: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应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药品;

加热后的试管不应立即用冷水冲洗,防止炸裂试管;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别人。

故选A.

考点:

实验操作

1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67×

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A、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B、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的香气.故选项解释正确;

C、1滴水的体积已经很小了,而含有的水分子的数目又是这么多,说明了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结成冰,是由于水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水分子没有停止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A.25B.30C.55D.80

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故锰原子的电子数为为25.

A、锰原子的电子数为25,故选项正确.

B、锰原子的电子数为30,故选项错误.

C、锰原子的电子数为55,故选项错误.

D、锰原子的电子数为80,故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4.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所以核外有11个电子,其中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说法错误;

C、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说法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肯定是纯净物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D.可能是混合物

由化合物概念知道,化合物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该物质只有一种元素,所以一定不是化合物。

因为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像氧元素,可以形成氧气,臭氧.如果只含其中一种时,就是单质,也是纯净物,如果两种都有,就属于混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此题属于物质的分类,在习题中常见,但学生经常出错,原因就在于对于对物质的分类知识不能很好的系统到一起。

16.已知一种碳12原子的质量为m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nB.

【详解】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17.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O2—2个氧原子

B.Ca2+—钙离子

C.P2O5—五氧化二磷

D.2H2O—2个水分子

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共有四种,出现在四个部位:

正上方:

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如

表示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右上角: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如Mg2+表示镁离子,“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右下角: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里含该原子的个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

前面:

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分子、原子、离子),如3N2表示3个氮分子。

A项O2中的2在右下角,其含义应为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故此项错误。

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

化学用语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

只有掌握化学用语这个工具,才能学好化学。

1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aO+H2O

Ca(OH)2B.C2H5OH+O2

CO2+H2O

C.H2+O2

H2OD.HCl+NH3

NH4Cl

【详解】A、CaO+H2O→Ca(OH)2,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C2H5OH+O2

CO2+H2O,该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但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C、H2+O2

H2O,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HCl+NH3→NH4Cl,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19.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生成物

为单质,

为化合物;

由图可知真正参与反应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

2,即1:

1;

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20.要将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变成20%的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  )

A.将溶剂蒸发掉原溶剂质量的一半

B.将溶剂蒸发掉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C.将溶质质量增加1倍

D.将溶质质量增加2倍

【详解】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想增大,可以采用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加入溶质的质量为x,则:

×

100%=20%,可以求出加入溶质的质量为:

10克;

蒸发掉溶剂的质量为y,则:

100%=20%,可以求出蒸发掉溶剂的质量为40克。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32分)

21.用化学符号填空

2个氢原子________;

氦气________;

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________;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答案】

(1).2H

(2).He(3).O2-(4).H2O(5).A1

【详解】表示粒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符号的前面,因此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数字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右上角,且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是“1”时省略,因此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表示为O2-;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

H2O;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

Al。

22.观察下表,找出规律填入空白处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

1

______

碳原子

_______

6

铝原子

13

27

 

【答案】

(1).1

(2).1(3).6(4).12(5).13(6).14

【详解】在原子中: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可得:

氢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12

铝原子 

13 

14 

13相对原子质量:

23.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中x=______;

(2)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3)图中A、B、C、D粒子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A、B、C、D粒子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

(5)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倍。

【答案】

(1).8

(2).3(3).C(4).A(5).47(6).9

【详解】

(1)由于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观察可知该微粒的质子数是18,是具有稳定结构的氩原子,所以核外电子数也应为18,所以X为8;

(2)依据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由图示可知四种微粒中共有质子数是13、17和18的三种元素;

(3)阴离子是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C是带有三个正电荷的铝离子;

(4)阳离子是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A是带有三个正电荷的铝离子;

(5)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意义可知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7,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是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108÷

12=9;

一个银元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9倍。

24.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国化学家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

从左到右由____元表过渡到____元素,并以稀对气体结尾。

(4)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

阳离子______,阴离子_________。

【答案】

(1).门捷列夫

(2).电子层数相同(3).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或者依次增加1)(4).金属元素(5).非金属元素(6).Na+(或Mg2+、、A13+)(7).F-(或O2-)

(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该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4)核外电子排布与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可能是钠离子或镁离子以及铝离子,离子符号分别为Na+、Mg2+、Al3+,阴离子有氟离子、氧离子,离子符号分别为F-、O2-。

25.下列物质:

(1)空气

(2)氮气(3)铜丝(4)二氧化碳(5)液氧(6)氢气(7)冰水共存物(8)水银。

其中属于混合物是____;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答案】

(1).

(1)

(2).

(2)(3)(4)(5)(6)(7)(8)(3).(4)(7)(4).

(2)(3)(5)(6)(8)

(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氮气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也属于纯净物;

(3)铜是由铜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也属于纯净物;

(4)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也属于纯净物;

(5)液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也属于纯净物;

(6)氢气是由氢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也属于纯净物;

(7)冰水共存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也属于纯净物。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26.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小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上述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4)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______.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B.不间断放水刷牙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D.用洗衣水冲厕所

【答案】

(1).过滤

(2).引流(3).吸附(4).物理(5).化学(6).肥皂水(7).加热煮沸(8).氢气(9).水

氢气+氧气(10).D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属于化学变化;

(3)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

家里自来水软化的方法为煮沸;

(4)要熟记电解水实验时: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即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所以a中气体体积大属于氢气;

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

(5)A、B、C都是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只有D是对水的重复利用,符合节约用水的要求。

27.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顺序号)。

(4)小明改正了错误后,准确的称量出了食盐,但用量筒量取水时采取了俯视读数,则其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比12%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烧杯

(2).玻璃棒(3).②中物品与砝码放反了(4).④②①⑤③(5).偏大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是广口瓶、烧杯、玻璃棒、量筒;

(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Cl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NaCl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分别是④②①⑤③;

(4)小明改正了错误后,准确的称量出了食盐,但用量筒量取水时采取了俯视读数,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四、计算题(共10分)

28.现有80g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

(1)溶液里含有多少克KNO3?

(2)向溶液里加入10gKNO3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把这80g溶液稀释成5%的稀溶液,需要加多少水?

【答案】8g;

20%;

80g

【详解】解:

(1)在80g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里含KNO3的质量为:

80g×

10%=8g;

(2)在80g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里加入10gKNO3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20%;

(3)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则:

10%=(80g+x)

5%,x=8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