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化会议讲话46修改文档格式.docx
《业化会议讲话46修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化会议讲话46修改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要肯定成绩,坚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信心。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多元并举,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多管齐下,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多领域同时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2009年底,全市农业正规化基地发展到92.98万亩,其中,瓜菜基地46.98万亩,水产基地27万亩,林果基地19万亩;
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到173个;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签定各类订单200多万亩,订单履约率达80%以上。
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明显提升。
全市现有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0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1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7家。
2009年,全市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103家,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52家,过10亿元龙头企业4家,过50亿元企业1家。
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逐步壮大。
近年来,武汉市着力打造乳制品、蔬菜、生猪、油脂、水产、水禽、饲料、粮食等八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全市已具备年加工乳制品45万吨、生猪300万头、水禽5000万只、粮食60万吨、饲料240万吨、油脂45万吨的生产能力。
我市过去的加工弱项蔬菜、水产品加工也实现了重要突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90万吨和14万吨。
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
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发展。
截止2009年底,我市依法登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03家,其中近两年新增535家,年均增长394%,无论是增加数还是增长幅度,都保持在全省前列;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出资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家,出资总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近200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发展到41468人,联结带动19.57万非社员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经营,社均联结带动325户。
(二)要看到差距,明确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同先进地区比,同我市自身的优势和潜力比,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当前的突出问题主要是:
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产业链延伸不够;
实力雄厚、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不多,尤其是缺乏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大品牌;
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不大、标准偏低,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间的利益连接不紧密。
差距就是潜力。
我们要下决心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围绕加强薄弱环节来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要抓住机遇,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
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政策措施。
2009年2月,国家农业部与农发行下发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11月,财政部、农发行发文要求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种养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项目给予贷款贴息。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支持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即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全省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
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文件和措施。
可以讲,从中央到地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
我们要一定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将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找准着力点,力争在以下五个重点环节上有大的突破。
(一)抓住关键,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是产业化经营的具体组织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培育一个有强大带动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就能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为此,我们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一是支持引导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鼓励引导现有优势企业,以资源整合、品牌整合、技术整合、资金整合为重点,盘活存量资本,积极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整合、兼并和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尽快培育一批年产值过10亿元、50亿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二是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引进职业经理人,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龙头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从依靠自身积累求发展转变为多元化融资促发展上来,敢于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优质上市公司和战略投资者参股或控股经营,为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必要的资金、管理和技术。
三是支持引导龙头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无污染、低能耗、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积极整合利用现有职业技术培训资源,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对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夯实基础,在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上实现突破。
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第一车间。
只有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才能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阮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全市要新建成12万亩农产品正规化基地。
这是一项硬指标,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为此,我们要突出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
我们的工作实践反复证明,没有龙头带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引导社会投入等方面会面临一系列困难,基地建设水平和投入效益都没有保障,因而出现了在钢架大棚内种棉花、水稻的荒唐事。
因此,我们的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一定要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和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
二是要围绕优化农业结构建基地。
在今年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杨松书记反复强调,要大幅度减少传统低效农产品的生产,市政府据此提出了全市今年要调减20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的目标。
因此,我们的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包括高产农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三是要围绕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建基地。
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连片开发,进而形成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是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
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我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布局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乡、基地村,重点扩大蔬菜、生猪、水产等特色产业的建设规模,形成产业成块、基地成片、辐射成网的基地发展新格局。
(三)提升产品形象,在农产品市场开拓上实现突破。
市场开发不力,尤其是缺乏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大品牌,一直是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软肋。
因此,下步我们要着力加大农产品市场开发力度。
一是要通过品牌建设开拓市场。
重点选择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强化技术、提升质量、加强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尽快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武汉农产品加工名牌产品。
二是要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开拓市场。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过硬的产品质量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三是要通过现代营销方式开拓市场。
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创新和推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建立一批跨区域的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农产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能力。
鼓励营销企业、营销大户在城镇,尤其是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窗口,建立直销店,为我市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开通渠道。
四是要通过外向型经济开拓市场。
鼓励龙头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建立高标准的农产品外销基地,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
(四)强化配套服务,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上实现突破。
当前,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为企业服务的力度,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为此,要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强化融资服务。
大力推进银企对接,推动银企交流与合作,力争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点项目银企对接会,不定期分区、分行业召开银企对接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融资中的难点问题。
充分发挥好新组建的市农业投资公司作用,着力打造我市农业投融资新平台,切实解决龙头企业和农村大户担保物少、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积极开展促销服务。
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加快企业产品进超市步伐,支持本地农产品“零门槛”进市属国有超市,积极组织农业生产加工企业与超市或批发市场等流通企业对接,促进农产品销售。
鼓励、支持企业产品参加各种展销活动,组织企业到外地布展和销售产品。
三是完善信息服务。
进一步整合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市区乡(镇、街)三级联网,并将终端延伸到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基地和专业种养大户。
加大农业信息收集深度和广度,加快武汉农业信息网更新速度,对农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集中收集、整理和发布,并实行网上查询,重要信息直接送达相关企业。
四是进一步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在前几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推广水稻、能繁母猪、奶牛保险,扩大蔬菜、种子种苗、食用菌保险面积,积极开展水产、家禽等新品种试点,不断规范试点程序,完善保险文本,提高查勘能力和理赔速度,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保障。
五是规范涉企各项收费。
认真执行《武汉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按下限收费,对未按照目录标准收费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切实杜绝违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农业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运行环境。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市产业化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职责,认真分解落实产业化工作目标和责任,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开展督办检查。
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和研究农业产业化工作,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业产业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常抓不懈,尤其是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上,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研究,一个链条一个链条地抓落实,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使我市的每一个区都能拥有一批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形成几条特色产业链条。
(二)要狠抓政策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和关于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政策。
市财政的支农资金要尽可能向农业产业化项目倾斜,农业产业化扶持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金融部门特别是农业银行、农发行和农商行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提高对龙头企业和基地的信贷比重,通过小额信贷、短期信贷、中长期优惠信贷和专项信贷等一系列灵活多样的信贷组合,为农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市发改委、科技、税务、工商、质检、国土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工作职责和系统资源,积极参与产业化建设,主动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各项优质服务。
(三)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各级领导和干部都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农业产业化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调查研究之风,坚持深入农村,深入龙头企业,深入合作经济组织,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工作能力。
要善于研究总结基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典型示范,指导面上的工作,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新途径。
同志们,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我们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和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扎实苦干,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