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标点符号公文标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公文标点符号公文标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标点符号公文标点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沭政〔20XX〕23号。
主送机关:
公文(单指印发、而不在会议上口头报告、讲话的公文)一般都有主送机关。
公文主送机关的末尾用冒号。
涉及多个主送机关,其内部用顿号将其隔开。
例1、“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
如果涉及不同的机关,而同一类机关又分为两个以上的机关,可分别用逗号、顿号将其隔开。
例2、“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法工委:
标题:
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规定:
“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标标点符号。
其实在公文处理的实际中,顿号、书名号、括号和引号是公文标题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有时候不好避免,下面举例谈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处理技巧。
标题中的书名号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应加书名号;
凡被批转(转发、印发)的请示、报告以及方案、意见、规定、决定等文件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不加书名号。
例如:
“商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山东省志?
政府志》组稿工作的通知”,其中的《山东省志?
政府志》就得使用书名号。
标题中的引号
正如有些书名号在标题中必须使用一样,有时引号也是不得不用的——
例1:
关于开展“两基”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
例2:
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报告
“两基”有特定的内涵,是对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高度概括,属于特指,必须加注引号,以起到强调、提示的作用;
“绿色证书工程”则是根据农村家庭技术员培训工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的形象化概括,内容丰富,因此也必须使用引号。
与此类似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比如“863”计划、“三?
八”妇女节、“两个确保”等等。
使用引号的原因一般是为了对一个特殊的概念或缩略语进行标注,以使读者明白这个词语具有特殊意义。
但是,在公文标题中使用引号也要慎重,因为引号在标题中要比其它标点符号更显眼,如果可能,还是以尽量少用或不用为宜。
标题中的括号
文件标题中遇到括号的情况不多,但有些情况却值得注意。
例:
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草案)的议案(×
)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标题中使用书名号和括号都是必要的,问题在于书名号和括号二者的位置关系需要商榷。
“(草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注脚,即提请审议的这个“商标法”在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成文“法”,而是一个“草案”,“(草案)”作为“商标法”的注脚不但必须标注在标题中,而且由于这里的“(草案)”是属于“商标法”的一部分应该放在书名号之内,写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草案)》”。
标题中的顿号
(一)顿号改“和”
当公文标题中是两个词或两个词组并列时,可以将顿号改为“和”。
关于商请安排玉米、小麦出口计划的函
×
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劳动厅、财政厅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意见的通知
(二)删除顿号
当并列的词或词组各自的字面意义明晰,不会被误认作一个词或词组时,可直接将它们之间的顿号删去。
例3:
省人事厅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三)“等”而言之.
当批转或转发的文件是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时,则应当考虑简化部门名称。
例4:
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教育厅、人事厅、劳动厅编办、物价局关于做好1999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四)概而言之
当一个公文标题中同时并列出现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且它们的意义相近或相关,而又不能用“和”来解决顿号的问题时,可以考虑用一个能够代表这些词或词组共同意义的词或词组来置换。
例5:
省人民政府印发《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扩大横向联合的优惠政策》和《台胞投资优惠政策》的通知
(五)改变角度
当用常规的办法不能避开顿号时,可以尝试改变标题的拟写角度。
例6:
省人民政府关于×
师范大学与×
教育学院合并办学、×
财经学院与×
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办学有关问题的通知
(六)增补成份
对于两个具有同样成份的专有名词或特定词组,一般不宜省略其中的共同成份,以免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例7:
关于鹿王、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在×
国开展加工贸易的函
()二、正文部分
第一层“一、二、三?
?
”,用顿号。
“一、”、“二、”、“三、”;
第二层“
(一)、
(二)、(三)?
”,用括号。
“
(一)”、“
(二)”、“(三)”;
第三层“1、2、3?
”,用小圆实心点。
“1.”、“2.”、“3.”;
第四层为“
(1)、
(2)、(3)、”,用括号。
“
(1)”、“
(2)”、“(3)”。
第五层为“①②③”。
注意:
本文由老秘网整理,在使用括号的层次序数,括号外不再加其他标点符号。
用“首先”、“其次”、“再次”表示顺序时,在“首先”、“其次”、“再次”之后分别用逗号。
“首先,”、“其次,”、“再次,”。
用“第一”、“第二”、“第三”表示顺序时,在“第一”、“第二”、“第三”之后分别用逗号。
“第一,”、“第二,”、“第三,”。
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别用逗号。
“一是,”、“二是,”、“三是,”。
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
“甲、”,“乙、”,“丙、”,“丁、”。
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J7n5F:
`)P9t5o%f-v%n&
#39;
w,k$]+s9Q
(二)正文部分:
顿号的用法9a2u9d8n-m;
[.r
一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混用。
.S5TQ0Y$w;
c;
l
通俗地说,句号管分号、逗号、顿号;
分号管逗号、顿号;
逗号管顿号。
#J4u;
{+f$b0`P+H4B
二是表示概数不应用顿号隔开。
如“参加培训班大概有七、八十人。
”这句话中“七八十”是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三是表示结构层次序数的阿拉伯数字后面应为圆点,不是顿号,这个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
&
Xn9d.f,K$[-j
:
`6wH#i0o8]%m7x
逗号的用法.{*xmz*`/R!
`3d?
1.如果在应该用顿号的并列短语的内部还有应用顿号的并列的词,这时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逗号。
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
*x1U+o9q"
v5@1s
2.主语部分较长,在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用逗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国家权力机关。
3.句子的特殊成分,常常用逗号把它与别的成分隔开。
)@3oYp&
E5Q(m7P例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修改宪法的职权。
"
t,n5q:
P{
逗号的用法-i1j;
]+i/S:
a&
m(j5w
4.在用“以及”、“和”连接的句子中,在“以及”、“和”之前可以用逗号。
目前,县级人大常委会普遍设有办公室、代表联络室、法制室,以及财经、教科文卫、农业、城建等工作委员会。
6b1B8E:
o2\"
rH;
t,P7m
5.在×
说(指示、规定)之后,如果原文独立引用别人的话或文件的内容,用冒号。
$n!
j-k.o+m"
K3d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如果将别人的话或文件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用逗号。
6.在一个中心词置后的句子中,修l2i#n-X&
f-f:
z&
`#`
应作:
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
(一)形式自愿。
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
(二)内容丰富多彩。
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三)评定方法轻松活泼。
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
!
k#a;
Y6c5{;
a;
B4i"
T&
[(?
句号的用法82、在一些公文的开头语和其他段落的最后用以提起下文的一句末尾,过去常用冒号,现在可以用句号。
5T"
}4w/i:
X-V,B(c%S;
a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个制度本身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向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报告)/o&
K$g4].U
9m+x/o(j$?
H;
R9b
3、在一个使用分号的句子内部,不可以用句号。
如果必须用句号,后面的分号要改用句号。
破折号的用法
破折号的作用同括号的作用相近,都是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
通常比较重要的注释部分用破折号,比较不重要的注释部分,没有它也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完整的,用括号。
(\"
L2V)Y%n9q*@
1.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使用“~”,而不使用“——”或者“―”。
T"
s/a2v.nx4y#f
20XX年3月~4月中的“~”,而不使用“——”或者“―”。
.k-i4k5V8w0m*H
下页
R$m4S2z
1、表示一个句子的完结。
n$l#g(j$E&
z%r3\%z
2、在一些公文的开头语和其他段落的最后用以提起下文的一句末尾,过去常用冒号,现在可以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