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功能区划Word格式.docx
《水环境功能区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环境功能区划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时,依最高功能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跨省界等水域还应按相应标准中的高标准值保护,在各省有不同的水质标准时,也依高标准值管理。
六、对专业用水区及跨界管理水域统筹考虑的原则
属于专业用水单一功能的水域,如渔业部门划定的渔业水域等均为专业用水区,分别执行专业用水标准,由相应管理部门依法管理。
跨界管理水域应规定跨界控制断面的水质要求和允许排污总量指标。
对可由生物富集、环境累积的有毒有害物质,应在源头严加控制。
对跨界水域,以下游对水质的功能要求作为划分依据。
七、与调整产业布局、陆上污染源管理紧密结合的原则
为实现水环境功能区保护目标,应与陆上产业合理布局、工农业发展、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相结合;
将区域点源与面源污染源控制方案、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方案与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实现相结合,使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与区域(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体现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在水上,目标落实在陆上。
八、实用可行、便于管理的原则
划分方案应实用可行,有利于强化目标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本行政区域内管理得力,相邻行政区监督有效。
第三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和标准
一、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国务院《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
二、主要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自然保护区类型及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1996)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三、主要技术文件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的通知》
(环办[2002]55号)
安徽省环保局《关于开展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
(环控[2002]69号)
《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指南》
《省级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验收规范》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淮河流域片水功能区划技术细则》
《长江流域片水功能区划技术细则》
四、省、市相关发展规划
安徽省及各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安徽省及各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等。
第四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范围和水平年
本次水环境功能区划范围包括了我省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划分了577个水环境功能区,共计270条河流,106个大小湖泊、水库。
规划河流总长度10478.1公里,规划湖泊水库总面积4208.7平方公里,涉及省界的水环境功能区共计50个。
本次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基准年为2001年(部分采用相邻年份资料),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中期水平年为2020年,以近期水平年为区划重点,并考虑与安徽省“十五”环保计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第五节水质管理目标
根据国家批准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安徽省有关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目标要求,分别确定其水质管理目标,最低要求为:
淮河干流水质管理目标为Ⅲ类;
淮河流域其他主要河流水质管理目标为Ⅳ类(涉及“南水北调”汇水范围的河流为Ⅲ类);
长江干流水质管理目标为Ⅲ类;
长江流域其他主要河流水质管理目标为Ⅳ类;
巢湖湖区水质管理目标为Ⅲ类,向中营养化转化;
新安江流域水质管理目标为Ⅲ类,出境水质目标基本达到Ⅱ类。
第六节各水环境功能区的定义
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针对水域使用功能、经济发展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划定的水域分类管理功能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工农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等),以及混合区、过渡区等管理区,统称为水环境功能区。
分为如下八类:
1.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区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称为自然保护区。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城镇饮用水集中式取水构筑物所在地表水域及其地下水补给水域、地下含水层的某一指定范围称为饮用水源保护区。
在饮用水源地取水口附近划定的、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
在一级保护区外划定的、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3.渔业用水区
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养殖鱼、虾、蟹、贝类、藻类等水生动植物的水域,称为渔业用水区。
其中,通常按水质要求不同划分为珍贵鱼类保护区和一般鱼类用水区,珍贵鱼类保护区主要包括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一般鱼类用水区包括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
4.工业用水区
各工矿企业生产用水的集中取水点所在水域的指定范围称为工业用水区。
工业用水区的水质应满足地表水的生态保护要求、下游水环境功能区高功能用水的水质要求,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标准。
5.农业用水区
灌溉农田、森林、草地的农用集中提水站所在水域的指定范围称为农业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的水质以满足地表水的生态保护要求、下游水环境功能区高功能用水的水质要求为依据,严于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
6.景观娱乐用水区
具有保护水生生态的基本条件、供人们观赏娱乐、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水域称为景观娱乐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最低要求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
7.混合区
混合区是不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特殊水域(排放口所在水域),是污水与清水逐步混合、逐步稀释、逐步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的水域,是位于排放口与水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劣V类水质水域。
8.过渡区
指水质功能相差较大(两个或两个以上水质类别)的水环境功能区之间划定的、使相邻水域管理目标顺畅衔接的过渡水质类别区域。
过渡区执行相邻水环境功能区对应高低水质类别之间的中间类别水质标准,体现水域水质的递变特征。
下游用水要求高于上游水质状况、有双向水流且水质要求不同的相邻功能区之间可划定过渡区。
第二章区域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环境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六省接壤,国土面积约13.94万平方公里。
其中平原占49.6%,山地占15.3%,丘陵占14.0%,台地占13.0%,水面占8.1%。
全省耕地面积为424.3万公顷。
二、地形地貌
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天然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的格局。
皖北平原坦荡,江淮之间丘陵起伏,黄山、九华山逶迤于皖南,大别山雄峙于皖西,形成本省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
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①淮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地面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20—40米,为全省重要的粮油棉基地。
②江淮丘陵:
地面主要由丘陵、台地和镶嵌其间的河谷平原组成,山岭呈东北—西南走向。
东部为江淮水系的分水岭,海拔70—300米,西北部略低,河谷平原宽阔。
③大别山区:
位于本省与鄂、豫两省交界处,为大别山主体部分,地势险要,有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峰多座。
④沿江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包括巢湖流域的湖积平原和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海拔多在10—20米左右,河网密集,土地肥沃。
⑤皖南山区:
位于本省长江以南,大部分海拔200—400米。
黄山屹立其中部,最高峰海拔1873米,为本省最高点。
三、气象水文
安徽省气候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虽属内陆省份,但距海较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非常明显。
二是由于地处中纬度,由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全省大致以淮河为界,北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14—17℃。
年平均日照时数1800—2500小时;
年平均无霜期200—250天。
降水量较丰富,年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降水地区间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南多北少、淮北北部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
沿淮地区900毫米;
江淮分水岭900—1000毫米;
大别山区1200—1400毫米;
沿江地区1000-1400毫米;
江南地区1200—1400毫米;
黄山地区1600—2200毫米。
由于受季风和地形影响,地区间降水量差异明显,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大于平原和丘陵区。
影响全省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旱涝灾害,其次是寒潮、连阴雨和干热风等。
四、土壤植被
安徽省的土壤发育受气候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由北向南地带性土壤分别为棕壤、黄棕壤、黄壤和黄红壤。
台地还大量分布着一些非地带性土壤,如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水稻土等,多数土壤由于结构和开垦方面的原因比较贫瘠。
全省林业用地约4.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草地1.66万平方公里,占1.2%。
地带性植被,淮河以北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是北亚热带阔叶林与常绿阔叶纯林存在,但规模不大。
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天然植被破坏较严重,只有在皖西和皖南山区有较多保存,其他地区以人工营造的针叶林为主。
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2100余种,其中有不少珍稀和特有树种。
包括珍稀动物在内的动物种类有500余种,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
全省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全省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达485205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9%。
五、矿产旅游资源
安徽省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不仅有多种金属矿产,也有众多的非金属矿产和地壳能源资源。
是全国矿种较全,储量较多的省份之一。
全省已发现有近百种有用矿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0多种。
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安徽省旅游资源遍及全省,南方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景区相连成片,北方以历史文物古迹为多,点小而分散。
全省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景点26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五处: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处:
寿县、亳州、歙县。
最负盛名的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徽州西递、宏村古村落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巢湖八百里水面,山水相连,陈村水库(太平湖)卧于皖南群山之中,环境清幽,宛如翡翠,皖西大别山中散布着一串碧波荡漾、蔚为壮观的人工湖泊,即著名的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梅山和龙河口水库(万佛湖)。
六、河流湖泊与水土流失情况
安徽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淮河、长江、钱塘江(新安江)流域。
三大流域共有一级支流63条,二级支流143条。
沿淮沿江分布有湖面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湖泊30多处,其中巢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省境内淮河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8.0%;
长江流域面积6.6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7.3%;
新安江流域面积为0.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7%。
安徽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9%,年土壤侵蚀量达到7250万吨,其中皖南和大别山区水土流失面积1.78平方公里,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68%。
严重水土流失也是造成部分水域水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
七、社会经济和发展
2001年末,安徽省人口数量为63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068万人。
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54人。
全省从业人员3463万人,职工人数445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6.61‰。
全省共设17个省辖市,45个市辖区,56个县,5个县级市,1840个乡镇,城镇化水平为23.6%。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32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一年增长8.6%。
第一产业增长3.3%,第二产业增长10.4%,第三产业增长10.1%。
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1:
42.7:
33.2调整为22.9:
43.0:
34.1。
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951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一年提高7.6%。
2001年,全省农业在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仍获得较好收成。
全年粮食总产2500.3万吨,比上年增长1.1%,油料总产296.9万吨,增长4.1%,棉花产量37万吨,下降29.8%。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当年全省造林面积82千公顷;
幼林抚育实际面积740千公顷。
畜牧水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324.1万吨,增长4%,水产品产量159.9万吨,与上年持平。
全省化肥施用量(折纯)280.7万吨,增长10.9%。
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32294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74公顷。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4.6亿元,增长8.2%。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49.9亿元,增长5.5%,集体企业64.5亿元,增长3.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71.79亿元,增长10.9%。
其它类型企业15.9亿元,增长20.2%。
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全省水资源总量
安徽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1800毫米,河川径流深200—800毫米,均由北向南递增。
全省水资源总量675.40亿m3(不包括过境水),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16.23亿m3,地下水资源量167.03亿m3,重复计算量107.86亿m3。
人均和亩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二、2000年全省水资源总量
据2000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公布,200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总量为554.62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88.74亿m3。
扣除重复计算量和过境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644.21亿m3,较多年均值偏少4.6%。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先后建成了大批防洪、防涝、灌溉等水利工程,对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到1999年底,全省已建成水库4839座,总库容194.70亿m3,其中大型水库114座,总库容158.5亿m3;
水闸10567座;
万亩以上灌区374处;
机电排灌总装机304.7万千瓦;
机电井16.0万眼;
开发水力资源51万千瓦,其中小水电42.3万千瓦,已建蓄水、引水、提水工程的现状年供水能力293亿m3。
四、供水量
2000年全省供水总量176.69亿m3,比上年减少17.37亿m3。
其中地表水157.81亿m3,占供水总量的89.3%;
地下水18.52亿m3,占10.5%;
污水处理回用量0.36亿m3,占0.2%。
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69.60亿m3,引水工程供水16.31亿m3,提水工程供水71.90亿m3。
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水为12.85亿m3,深层水为5.67亿m3。
五、用水量
用水量主要为农业、工业用水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2000年全省用水总量为176.69亿m3,比上年减少17.37亿m3。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14.85亿m3,占用水量的65.0%;
林牧渔用水量6.46亿m3,占总用水量的3.7%;
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20.76亿m3,占总用水量的11.8%;
规模以下工业用水量17.88亿m3,占总用水量的10.1%;
城镇生活用水量6.95亿m3,占总用水量的3.9%;
农村生活用水量9.79亿m3,占总用水量的5.5%。
与上年相比,2000年全省农业用水量114.85亿m3,较上年减少19.14亿m3;
工业用水量38.64亿m3,较上年增加1.11亿m3。
农业用水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减少了18.77亿m3。
原因是本年度淮河流域降水量偏枯,干旱缺水。
六、水资源利用概况
2000年,全省水资源利用率为27.4%,其中淮河流域为29.4%,长江流域为28.6%,钱塘江流域为8.3%。
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26m3,亩均水资源占有量1015m3。
需水量预测按《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九五”及2010年水利发展》以及《安徽省水利发展“十五”和2010年规划》指标,全省人口预计2005年将达到6510万,2010年为7130万。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到2005年和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30%和40%。
到2005年和201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产值预计分别达到4800亿元和10000亿元。
到2010年全省灌溉面积增至324.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达75.2%,其中淮河以北达到58.5%,淮河以南达到91.0%。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由于水资源紧缺,考虑节水10%,经分析保证率75%时,2010年需水300.8亿m3,占总需水量的67.0%。
到2010年,全省工业生产用水量将有很大增长,考虑省内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季节性缺水等情况,必须提高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改进生产设备和工业流程,少发展耗水大的项目,争取用水定额接近先进的预测用水水平。
据此,在保证率75%时,2010年需水97.3亿m3,占总需水量的21.7%。
2010年全省各行业及生活需水量在不同的保证率时分别为:
保证率在75%时总需水量448.9亿m3;
保证率在95%时总需水量513.7亿m3。
七、供需平衡分析
通过供需平衡分析,保证率75%年份,2000年至2010年增加供水量66亿m3,缺水率从7.9%降到5%。
到2010年,经采取必要措施,可望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达到规划目标。
江淮之间及淮北地区,地表水利用程度较高,其缺水属资源性。
因此,主要途径是提高调控淮河水量能力和实施引江济淮,南水北调,否则到2010年缺水将进一步加剧。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做好计划用水,实施计划用水,定额控制,累进加价。
特殊枯水年,应由政府统一指挥,分清主次,保证重点用水户,压缩有关部门需用水量。
随着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废污水排放量迅猛增加,必须对污染源严加监测控制,严格实施达标排放。
保护好江河湖库水质,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源与节流并重,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的。
第三节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01年全省环境监测站对我省淮河、巢湖、长江和新安江水系的45条干、支流145个监测断面进行的例行监测资料,依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1.淮河流域
2001年,淮河干流以Ⅳ类水质为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
与2000年相比,淮河干流水质呈下降趋势,劣Ⅴ类的断面增加了30个百分点。
支流水质以Ⅴ类和劣Ⅴ类为主,满足Ⅱ到Ⅲ类水质的断面仅占21.7%,淠河和东淝河水质有所好转,分别由劣Ⅴ类上升为Ⅲ类;
西淝河水质,由Ⅴ类下降为劣Ⅴ类;
其余16条支流水质类别无变化。
2.巢湖流域
巢湖湖区水体呈重度富营养化,西半湖区污染程度重于东半湖区。
按综合污染指数评价,2001年巢湖湖区营养状态指数为77.51,较2000年下降7.29,巢湖富营养程度有所好转,但总氮、总磷污染仍较严重。
巢湖主要出入湖河道中,杭埠河、白石山河、兆河、柘皋河水质良好,为Ⅱ或Ⅲ类水质,裕溪河为Ⅳ类水质,南淝河、店埠河、十五里河和派河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是总磷和氨氮。
3.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水质优良,全部满足Ⅲ类水质要求;
主要支流中,青弋江和水阳江为Ⅱ类水质;
采石河为Ⅳ类水质;
来河、六汾河、雨山河、清流河等7条支流水质劣于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4.新安江流域
新安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率水、横江、渐江和练江水质优良,各监测断面水质全部满足Ⅱ类水质要求。
支流渐江、练江水质比上年有所好转,由Ⅲ类上升为Ⅱ类。
5.主要水库
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万佛湖、董铺水库、太平湖水质优良,水质为Ⅱ类;
城西水库水质比2000年明显改善,由劣Ⅴ类上升为Ⅲ类。
6.地下水
2001年,部分城市地下水开采量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地下水开采量较大的城市有淮北市、阜阳市、宿州市、天长市,年开采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其中阜阳市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漏斗向外缘扩张0.7-0.8公里,水位下降0.64-1.60米。
7.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1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13.58亿吨,较上年减少0.75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6.32亿吨,占总量的46.54%,与上年基本持平;
生活污水排放量7.26亿吨,占总量的53.46%,较上年减少0.7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0.94亿吨。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41.75万吨,比上年减少2.51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13.32万吨,占总量的31.90%,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28.43万吨,占总量的68.10%;
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5.0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排放2.12万吨,占总量的41.65%,生活废水中排放2.97万吨,占总量的58.35%。
第四节主要水环境问题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下游,20条主要支流中有半数以上是由河南和江苏入境,上游来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