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2232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鑫安一采区地质说明书Word文档格式.docx

矿区属以剥蚀、侵蚀作用为主的中高山峡谷地貌形态,山脉走向主体为南北向,龙潭组地层中北西-南东向的次级峰谷发育,致使含煤地层沿走向高低起伏连绵不断。

矿区东高西低,最高点癞子坡海拔标高1566.9m,最低点为西部六里冲南面海拔标高1405m,相对高差161.9m。

区内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充分显示了高原气候的特色,雨量充沛,5-9月为雨季,常有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据织金县气象局1992-2001年十年气象资料,平均气温22°

C,平均降水量1438.4mm,平均相对湿度82%,矿区所在地比县气象局高差一般高出200m左右,故气温应偏低,降水量偏高。

区内无大的河流经过,仅有泉点和冲沟,地表水系属乌江水系的山间雨源小溪,受地形、岩性控制,地表水流向为北西向。

流量变化幅度较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二、采区煤系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二迭系下统茅口组,上统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

现分述如下:

A、茅口组(P1m):

由石灰岩、燧石灰岩及少量硅质岩组成,位于含煤地层(龙潭组)底部,厚380m。

B、龙潭组(P21):

上段(P2l3):

以粉砂岩、细砂岩、泥岩为主,夹石灰岩及煤层,含层位稳定的海相灰岩标志层数层,统一编号为标三上、标三下、标四,含煤4-8层,其中6、7号为可采煤层,生物化石以动物化石为主,植物化石多以碎片方式保存。

厚50-71m,一般厚58m。

中段(P2l2):

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泥岩及煤层,海相成分极少,仅标五为较稳定硅质菱铁岩,13号煤层上、下及16号煤层间接顶板等少数层位含有少量海相动物化石,含煤8-14层,可采煤层16号位于本段中下部,生物化石以盛产保存完好的植物化石为特征。

厚93-117m,一般厚105m。

下段(P2l1):

主要为浅海、泻湖海湾-滨海相砂泥岩、硅质岩及碳酸盐岩含煤沉积,含具对比意义的灰岩6-8层,标志层有七上、七下、十、十一、十二、十三等6层,含煤7-17层,27号及34号为可采煤层。

生物化石以动物化石为主,仅27号煤附近保存有完整的植物化石。

厚88-126m,一般95m。

C、长兴组(P2c):

位于龙潭组上部,以海相灰岩为主,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岩屑细砂岩及泥岩,距顶1-3m处夹一薄煤层,一般0.30m。

下部为一层厚约10m的燧石灰岩,深灰色,巨厚层状,坚硬,在地表往往形成陡坎。

产蜓科、腕足类等化石,厚24m。

D、大隆组(P2d):

黑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夹黄绿色蒙脱石泥岩,产菊石等化石,厚5m。

E、飞仙关组(T1f):

为一套浅海相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组成。

共分六段,煤矿区内仅一段有分布。

一段(T1f1):

浅灰绿色薄层状钙质粉砂岩及钙质泥岩为主,夹泥灰岩,向上钙质含量增加,底部常夹深色硅质条带,产王氏、格氏蛤等化石,厚120m。

矿区内残厚度约80m。

F、第四系(Q):

由崩积,坡积等沙、泥、砾石组成,分布于沟谷洼地及坡地,区内仅有零星分布,厚)0-5m,不整合于各时代地层之上。

三、采区构造

A、褶皱

八步向斜为一不对称向斜,东翼陡,且被断层破坏,含煤地层保存不完整,西翼缓,轴向北东30°

煤矿区位于西翼南段戴家田详查勘查区的5-7号勘查线一带,为一简单单斜,地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12°

-35°

,一般20°

左右。

B、断层

煤矿区内断裂不发育,未见较大的断层,仅槽探和钻探揭露几条小断层。

F701-1正断层:

走向近南北,倾向东,701号钻孔揭露缺失27号煤以下部分地层,地层断距约15m,落差25m。

F501-1及F702-2等小断层的地层断距及其落差均小于10m。

综上所述,该矿区为一简单单斜,断层少,且无落差大于30m的大断层,地层产状变化不大,地质构造为简单类型。

四、采区煤层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可采煤层有M6、M7、M16、M27、M34煤层。

煤层特征详见表1-2-1。

表1-2-1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层平

均厚度

(m)

倾角

(°

煤平

均间距

结构

容重

(t/m3)

煤层稳定性

顶底板岩性

顶板

底板

M6

1.57

26

18

0-1层夹矸

1.5

不稳定

石灰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

M7

1.21

单一

较稳定

石灰岩

80

M16

1.38

稳定

粉砂质泥岩

泥岩

70

M27

2.12

泥岩或粉砂质

35

M34

0.78

五、采区煤质

鑫安煤矿矿区内可采煤层以亮煤为主,次为暗煤,夹少量镜煤及丝煤,M16、M27煤层为光亮~半亮型,M6、M7、M34煤层半亮~半暗型,M7、M16、M27、M34为块状或层状构造,M6为粉状夹鳞片状。

通过采样分析化验,按2004年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质量灰分分级、煤炭质量硫分分级、煤炭质量发热量分级》[GB/T15224.1、2、3-2004]标准,确定矿区内为低~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的无烟煤。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见表1-2-2。

表1-2-2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煤层

煤质分析(%)

发热量(Qb.ad)(MJ/kg)

煤种

水分

(Mad)

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全硫

(St.d)

原煤

2.97

15.81

8.82

1.89

35.32

WY

2.41

17.35

8.72

2.29

35.40

16.20

6.74

2.75

35.03

2.67

19.54

7.44

1.55

34.68

2.17

25.40

9.43

2.72

34.67

六、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及地温、顶底板

1.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性

①瓦斯:

根据贵州省黔美基础工程公司2006年6月提交的《贵州省织金县鑫安煤业有限公司鑫安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戴家田井田详查资料得知,井田内甲烷加重烃含量平均为13.44m3/t,二氧化碳含量平均为0.39m3/t,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规定,确定鑫安煤矿为高瓦斯矿井,但是由于本矿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的鉴定,为了提高要求,本次设计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

②煤尘爆炸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得知,该矿M6、M7、M16、M27、M34五层煤层为煤尘无爆炸性。

但是应加强洒水防尘及通风工作,确保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

③煤层自燃倾向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织金县鑫安煤矿M6、M7、M16、M27、M34煤层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M6、M7、M16、M27、M34煤层的自燃倾向属Ⅲ级不易自燃煤层。

2.煤与瓦斯突出

该矿未作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局、贵州煤炭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要求,在划定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和突出危险矿区,凡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的矿井一律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织金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和突出危险矿区,故鑫安煤矿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

3.地温

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

4.煤层顶、底板

限于条件未采样测试煤层顶、底板的物理、机械性质,仅根据观察坑道、小窑并访问当地老窑工知:

区内煤层顶板多为石灰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一般较稳固,底板则多为粘土岩,遇水后常易产生膨胀、底鼓现象。

①松散覆盖层:

井田内残坡积、崩积物,岩石碎块、粘土等松散覆盖层,属非稳定地层,遇水稳定性差,易垮塌,在特殊环境下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②上覆及下伏岩层工程地质特征:

煤系地层上覆岩层碳酸盐类一一砂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碳酸盐岩类,岩性为石灰岩,坚硬一一半坚硬,抗压强度69Mpa左右。

钙质粉砂岩类,节理裂隙发育,且多被方解石脉充填,抗压强度略低。

下伏地层属岩浆岩类,岩性玄武岩,岩石坚硬,单轴抗压强度81Mpa。

③岩石工程力学指标:

根据最新煤田(矿)地质工程技术手册,用某些岩石捣碎法与规则试件搞压强度试验结果比较,参照织金地区测试结果,各种岩石的力学指标如下:

泥岩:

强度低,水稳定性差。

胀缩性变化大。

抗压强度一般为0.21—10.1Mpa。

粉砂质泥岩:

泥质结构,节理裂隙发育,水稳定性差,强度低,抗压强度一般为3.04—8.65Mpa。

粉砂岩:

易风化破碎,强度较低、水稳定性差。

抗压强度一般为9.38—33.92Mpa。

细砂岩:

夹泥质、裂隙发育,易破碎,强度低,水稳定性差。

抗压强度8.3Mpa。

石灰岩:

岩石坚硬、强度较高。

稳定性好,抗压强度69.27Mpa。

M6煤层:

顶板多为石灰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M7煤层:

顶板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粘土岩。

M18煤层:

顶板为石灰岩。

据此,采煤过程中,需对矿井加强顶、底板管理,适时支护,特别在遇见有小构造的地带,更应严防冒顶、片帮、底鼓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发生。

七、水文地质

(1)含水层的划分

根据岩性组合、岩层富水性和可采煤层赋存空间等因素,将矿区内地层划分为5个含水段,其中大隆长兴及龙潭组地层组成的复合含水段是直接充水含水段,矿床间接充水含水段是茅口组碳酸盐岩及飞仙关二段灰岩。

①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段:

出露于沟谷洼地及缓坡地带,岩性以砂土及亚粘土为主,厚一般5m,含孔隙水、泉水出露少,富水性弱,据调查资料,泉点流量小于0.2L/s(凡引用资料均为戴家田详查报告资料)。

②飞仙关组一段(T1f1):

由钙质粉砂岩及钙质泥岩夹泥灰岩组成,区内残留厚度80m左右,含裂隙水,富水性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距矿区南部边缘约0.7km的402号钻孔简易放水资料,孔口流量0.018L/s,单位涌水量0.0486L/s·

m。

③大隆长兴龙潭组(P2d+c+l):

总厚287m左右,由粉砂岩、泥岩夹灰岩及煤层组成,大隆长兴为该段的主要含水层,厚29m,但在地表往往形成陡坡、陡坎,地表水排泄畅通,补给条件差,据902号钻孔(位于矿区东北界外125米处)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271L/s·

m,龙潭组以粉砂岩、细砂岩、泥岩为主,含层间裂隙水,富水性弱,据矿区北部边缘的901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13L/s·

④茅口组(P1m):

茅口灰岩岩溶发育,含岩溶裂隙水,地下水补给条件好,在峰林洼地、坡立谷等地貌单元中,伴有岩溶大泉及暗河出露,水量丰富。

总之,茅口灰岩地下水补给、循环、排泄条件好,富水性强。

据矿区西北角边界外约1.1km的1005号钻孔抽水试验,茅口灰岩延深57.60m,在孔深192.93-206.84m见溶洞,止水作静止水位观测,水位标高1309.85m,抽水资料,含水层厚36.34m,单位涌水量0.0388L/s·

距矿区西北角边界外0.65km的101号岩溶泉长观资料,暴雨季节才出水,最大泉流量22.6L/s,旱季干枯。

(2)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无较大的断层,根据戴家田详查资料,揭露断层的钻孔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一般无异常反映,从抽水试验资料看,断层导水性弱。

(3)地表水、地下水及其联系

地表水、地下水的动态明显受大气降水控制,其流量、水位变化均与降水季节性变化相对应,雨季流量大,水位上升,旱季流量小,水位下降。

河溪源头多受泉水补给,地表水受地下水补给,各含水段之间一般均无直接力联系。

矿区内及近缘无大的河流,积水洼地及溪沟,旱季干枯。

据戴家田详查长观资料,本煤矿区内(701号钻孔附近)的3个小窑长观资料窑122(16号煤层),最小流量0.240L/s,最大3.412L/s,一般0.580L/s;

窑121(27号煤层),最小流量0.039L/s,最小1.142L/s,一般0.220L/s;

窑112(7号煤层)最小流量小于0.01L/s,最大1.333L/s,一般0.185L/s。

综上所述,矿区内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靠大气降水,主要可采煤层大部分赋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1400m)以下。

矿井直接充水含水段,主要是含煤地层及上覆岩溶含水层,富水性中等,水文地质类型属溶隙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煤矿开采过程中应注意老窑积水,开采M34时,应预防底板突水。

(4)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煤矿开采时应预防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充水危害。

①小窑开采与地下水的联系,区内废弃小窑较多,主要开采M16、M27等煤层,尤其是原花龙煤矿,一般倾斜深100m内,走向长数百米,早为废窑,原因人工排水困难,部分巷道积水较大而停产,后因无证关闭,矿井建设及今后生产,应作好防水措施,预防废窑积水涌入矿井,据调查,其它原季节性小窑积水不大,地势较高的煤窑无水,仅见滴水现象。

②第四第崩积物,由于岩性松软,透水性强,稳定性差,区内虽无大面积分布,但矿井如穿过该地层时,要防止崩积物内潜水突然溃入矿井。

③上覆飞仙关组碳酸岩中的岩溶水,虽然有较好的隔水岩层与煤系相隔,一旦自然流场被改后,地下水就会顺着自然空间直接流入矿井。

④矿井直接充水层,M6煤层顶部(大隆顶至6号煤)虽为弱含水段,但M6煤层之上有标二、标三石灰岩,据703号钻孔(距矿区东部边界120m)放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0.0892L/s·

m,井、泉长期动态观测资料,最大流量5.944L/s,故回采M6煤层时仍要防顶板溶裂水突然涌入矿井;

中、下煤组亦为弱含水段,含水岩层主要是砂岩,小窑长期动态观测资料,最大涌大量3.412L/s,一般0.22L/s,裂隙水是回采M16、M27等煤层的主要充水来源。

今后开采过程中,随时要注意因外力改变自然流场而导至地下水流入矿井。

⑤下伏茅口组灰岩地下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茅口灰岩强含水段与可采煤M6、M7、M16、M27号等煤层的距离较远,M27煤层及以上煤层距茅口灰岩顶有最薄51.50m,一般厚56m左右的弱含水段相隔,茅口灰岩地下水对M27煤及以上各煤层的开采,一般无影响,且煤矿区内无对煤层有切割和有影响的断层导水,故茅口灰岩地下水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影响M27及其以上煤层开采,但最下一个局部可采煤层M34煤层,下距茅口灰岩顶仅7.59(702号孔)-15m,原老窑开采34号煤虽未发生突水现象,但因仅是浅部开采,今后矿井开拓M34煤层时,应充分考虑茅口灰岩地下水对煤层底板的突水问题。

在建矿掘井或其它外力影响,造成自然流场改变,仍应预防茅口灰岩水对矿井的危害。

综上所述,浅部小窑积水,煤层顶板裂隙水、茅口灰岩岩溶水(自然流场变动情况下),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偏复杂类型。

(5)矿井涌水量预算

鑫安煤矿目前尚无开拓方案,暂以水均衡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算,未来矿井充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考虑本区湿度大,降雨量集中,毛细雨季节长而频繁等特征,采用大气降水渗入法预算年平均、雨季平均、雨季月最大平均的矿井坑道涌水量。

建议矿井在建设生产中注意收集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对矿井的充水因素,补给条件、涌水量进行分析和测定,以便为矿井的生产提供指导,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探放水的措施,坚持做到“有掘必探、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1967-1971年贵州省煤田地勘公司地测队完成了1∶5万地质测量,并提交《织金煤田织金地区普查找煤报告(1∶5万)》。

1983-1990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七四队在该区进行了普、详查勘查,并于1990年9月提交了《贵州省织金县织金煤矿区戴家田勘查区详地质报告》,该报告于1991年通过了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贵州公司的审查,批准书文号为黔煤发(91)设字第590号。

贵州省黔美基础工程公司2006年6月提交的《贵州织金鑫安煤业有限公司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根据以上资料的内容,基本查明了该区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赋存形态、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情况;

基本查明了矿井构造形态,以及自然地理条件、层位及地形、地貌特征;

对含煤地层及其上覆、下伏地层的含水性进行了论述,对矿井充水因素进行了分析;

了解了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简述了煤层瓦斯含量、煤层爆炸危险性及煤的自燃发火倾向性等情况。

根据鑫安煤矿煤层赋存稳定、储量丰富,地质构造简单,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区交通便利,资源可靠,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用户可靠,市场潜力大,为矿井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地形地质图精度不够;

2)井田勘探程度尚显不足,煤层的变化和构造形态还需进一步探清。

3)对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不够,特别是对茅口灰岩的富水性还缺乏研究,建议在生产中加强水文地质调查和老窑巷道及采空区的调查工作,矿井防水煤柱按要求留设,在接近采空区布置巷道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同时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

4)根据现场勘查、调研和各种资料收集,本矿无矿界纠纷和重叠现象,属于合法矿井。

5)储量核实报告中,未对矿井的老窑水、采空区积水、裂隙水进行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老窑水、采空区积水、裂隙水的调查,并及时标注在井上下对照图上。

6)对煤层间距分析不够,在生产中及时补做该项工作。

7)加强瓦斯压力、含量、梯度等参数收集,按规定进行瓦斯等级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