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1893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

《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初三社会会考复习提纲下册文档格式.docx

29

学会角色协调

角色的服从和僭越

该不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32

角色的转换和协调

落选之后

6

34

专题3熟悉社会规则

理解社会规则

规则的重要性

新星中学的运动会赛制

38

规则的相对性

生死之门

41

维护社会公平

规则和社会公平

关注状元还是关注贫困生

43

规则的情与理

特殊人群该不该照顾

8

45

正当获取利益

个人利益与社会道义

雷锋公司遭遇的尴尬

48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中国女排让球风波

9

50

专题4逐步走向成功

确立成功的目标

成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耐人寻味的文化偶像

54

成功的目标与途径

彬彬,快跑!

56

为成功做好准备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沪上发起绿色护考行动

60

外在条件与内在素养

美容整容出现低龄化趋势

62

理解成功的内涵

成功是一个过程

谁来帮助失落的童星

11

65

人人都能成功

两个司机的故事

67

知识窗

自我意识

1

化解角色冲突的策略

35

青春期

游戏规则

人生盾牌

红绿灯效应

42

性格的类型

马太效应

行为、性格、命运

人道主义

46

常见的性格缺陷

论义和利

47

心理断乳期

名人论成功

53

心理压力

偶像崇拜

“发泄墙”的由来

15

种花、种树、种观念

社会角色

20

魔鬼训练

57

角色的种类

成功学家论成功的秘诀

58

角色规范

智商和情商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28

终身学习

角色期望

阿Q精神与精神胜利法

68

角色冲突

31

走向成功的法则

69

专题1 正确认识自我

本专题三节内容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介绍了学生处于成长阶段,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变化,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并影响到个体的成长和成功,第三节介绍了怎样渡过青春期,逐步走向成熟。

第一、三节从整个上介绍青春期的共性,第二节从青少年心理特征的一个侧面介绍性格。

知识窗:

1、自我意识:

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

 

一、成长的烦恼

案例:

小韩的烦恼(P2)

(一)知识窗:

1、青春期:

一般指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

表现如:

青春痘、对绰号敏感、照镜子、关注相貌。

(二)主要观点:

1、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

2、青少年的青春期受遗传、环境、营养等影响,发育时间和程度是有差异的。

3、青青春期出现的烦恼是暂时的。

(三)案例分析:

1、类似小韩这样的烦恼是不是个别现象?

不是。

因为小韩出现的烦恼是青春期每个人都会出现的烦恼,自然每个人都会经历。

只要我们准确对待,就能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2、案例小韩爱面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何看待?

说明小韩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这是一种正常青春期现象,关注他人评价,有利于反省自身行为。

但不能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要客观理性地分析。

其次爱面子如果不顾一切一味攀比,显然不可取。

一定的争强好胜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但应适可而止。

总之,爱面子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但另外一方面也容易导致虚荣心强、自我掩饰自我封闭等不好倾向。

二、多梦的季节

依佳的“梦”(P5)

1、人生盾牌:

心理学家把一组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排列出来,构成一张人生盾牌。

1、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多梦的季节,有梦想,人生才有追求。

2、人的梦想应该基于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的了解。

3、认识自我过程中,青少年应多听取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意见。

1、人生该不该有梦想?

应该有梦想。

因为有了梦想,我们的青春才值得赞美,生命才充满活力,人生才有所追求。

当然,梦想要切合个人实际并符合社会需要。

2、依佳应不应该参加电视台节目的招聘活动?

应该。

首先要敢于尝试梦想,才会更好地认知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然后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

其次,梦想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进行调整,只有实践,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做出最好的判断。

3、如何面对主持人大赛的落选?

首先不必太过失望,情绪上进行调节;

其次要一分为二看待落选,落选可以让依佳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审视自己,反而有助于成长,避免今后遭受更大的挫折;

最后依佳还应学会一些认清自己的办法,摆正自己的心态,调整期望和理想,更好适应社会。

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卖花(P7)

1、性格的类型:

瑞士的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大类,也有人属于混合型的。

1、性格是一个人个性心理基本特征。

2、每个人因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差别,性格都是独特的。

3、性格没有优劣之分。

每个人应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1、小永卖花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说明了什么道理?

小永性格内向但却仔细、冷静,善于吸取经验教训,研究买花人的心态,注重宣传,坚持不懈。

说明个性内向的人如果善于创新也有自己的优势。

性格不是最主要的差异,善于学习、思考和坚持才是最关键的。

四、性格决定命运吗?

一封咨询来信(P10)

1、行为·

性格·

命运: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古印度谚语

2、常见性格缺陷:

依赖性强、粗枝大叶、孤芳自赏、敏感多疑、优柔寡断、心胸狭窄、刚愎自用等。

1、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不同性格的人组成的。

2、性格会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又会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3、性格是影响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

但人的命运还受个人努力程度、社会环境甚至机遇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受性格左右。

4、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1、但丁说: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你觉得这句话是否对谁都合适?

显然不是,要看什么样性格的人。

对于一个固执的人,他需要的是多考虑他人的意见和想法,这句话就不太合适。

而对一个相对自卑没有主见的人,也许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这句话可能比较合适。

2、迷茫之人有哪些可取之处?

你如何看待?

可取之处有心直口快、公平意识、不附权威、有正义感、勇敢、耿直等。

对于这些可取之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发挥这些性格优势。

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性格可以发挥出自己特有的魅力。

当然,如果在不恰当的时间地点,完全随心而动,可能就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五、从幼稚到成熟

“小大人”现象令人担忧(P12)

1、心理断乳期: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会发生明显改变,表现是独立意识增强,希望摆脱父母、教师等人的约束,但自控和协调能力不足,往往表现出很强的逆反心理,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二)主要观点

1、成熟是一个人逐步学会按照社会的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渐渐融入成人世界的过程。

2、青少年的言行应该符合其年龄所具有的特征,不应刻意模仿成人。

3、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影响很大。

1、“小大人”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很多原因。

比如说家庭教育的结果,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自己刻意地学习模仿,社会过大的压力,有些人太过急功近利……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小大人”现象。

2、这篇报道表达了记者的什么观点?

你如何看待“小大人”现象?

记者的观点是不太赞同文中的“小大人”现象,特别是对最后一种“小大人”现象是极力反对的。

他认为学生不应一味地模仿成人,中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小大人”现象未必完全都是坏事。

有些孩子能够早早明白事理、懂得为人处事的一些道理,对他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且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走向成熟是必然。

我们学会按照社会规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融入成人世界,是一件好事。

但是有些“小大人”现象是令人担忧的,比如说过度早熟,太过刻意模仿成人,急功近利,染上不良风气等这些“小大人”现象,是我们所要警惕的。

六、在压力下成长

南京一中学要建“发泄墙”(P14)

1、心理压力:

压力是个体在知识环境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2、“发泄墙”的由来:

日本一家企业为了缓解职工情绪,提高工作效率,专门辟出一个房间,使职工痛打老板的橡皮模型,发泄情绪。

后为许多公司仿效。

1、生活中压力远处不在,同样的压力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不同反应。

2、我们都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缓解压力。

而借助工具宣泄,应考虑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3、缓解压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自身的抗压力能力,变压力为动力。

1、发泄墙是否能解决学生的压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发泄墙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但也只是缓解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压力问题。

学生的压力说到底还是要从各方面下手,比如说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提供其他缓解压力的方式等等。

专题2 承担社会角色

  本专题三节内容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认识角色,谈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社会角色,因此第二节培养角色意识中,进一步探讨角色所处的地位和应尽的职责。

第三节进一步探讨在承担社会角色时,可能产生的冲突,因此学会协调角色。

1、社会角色:

是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一个人地位、身份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一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

一、人的多重角色

会“变脸”的老师(P21)

1、角色的种类:

从来源看:

角色分先赋与自致角色;

从生活环境看,角色分家庭角色、学校角色、职业角色等。

1、人的一生要承担许多角色。

2、在一个人的角色构成中,有些角色关系是无法改变的,某些角色会发生改变。

3、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其角色要求的制约,在特定的环境中,其承担的主要角色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1、案例中的何老师,虽然实习期间和实习后都是老师,但在这两个不同时期不仅社会对她的要求和期望不同,而且她的主观目的可能也不同。

她所承担的前后责任也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

实习期间她的主要角色是大学生,以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为主,她会更多地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所以受到学生欢迎。

而变成正式老师后,角色转变了,她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社会、学校对她的要求也是希望她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她打算对班级严格管理。

二、角色的价值

冲出“亚马孙”(P24)

(一)主要观点:

1、群体中实现合理的角色结构与角色关系的作用:

(1)可以科学地地调配资源

(2)协调行动(3)减少矛盾(4)提高运行效率(5)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

2、群体利益的需要和个体能力的差异是影响角色的分工的基本因素。

3、在一个社会群体中,都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全体的共同目标。

1、俗话说: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为什么和尚越多反倒没水喝?

为题不在于人的多少,而在于三人之间有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或者建立一种秩序。

三、角色的认知与规范

我为什么处处受约束?

(P27)

1、角色规范:

是角色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有书面(或法律条文)和不成文(约定俗成的)两种形式。

2、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权利:

参加活动和享受资源权、获得国家奖励和助学金的权利、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申诉权等。

第四十三条规定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努力学习、遵守管理制度。

1、无论在社会还是在群体里,每个人角色不同,权利与义务也不尽相同。

角色的差异往往行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青少年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接受教师父母约束同时,也要增强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

3、管理与被管理是相对的。

成年人的社会角色更复杂、约束也更多。

1、李晓蒙感到自己处处受约束,实际上是他没有很好地认清自己的角色身份。

青少年整除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质就是个体逐步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也就是建立规矩的过程。

2、是不是所有的规章制度都要无条件遵守?

不一定。

如果规章制度是根据具体环境需要,为维护群体利益,由大家共同制定的,就应该遵守。

如果某些规章制度侵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应该无条件遵守,而要通过正当的途径重新制定。

3、李晓蒙认为学校管得太宽,你如何看?

不能完全同意。

首先学校是一个群体,规章制度是针对所有寄宿制学生的。

学生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在学校环境里,更多的是一个被管理者。

可能有些具体规定值得商榷,如不准带手机和手提电脑。

但总体上来说,管理是育人功能的一部分,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还能使学生接受社会规范、培养角色意识。

其次,个人的自由行为不得妨碍他人的学习和休息。

再次,学生是需要管理的,虽然如何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角色的权利与义务

父与子(P29)

1、角色期望:

是指社会对角色承担者所提出的理想要求。

1、人们要胜任某种角色,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2、一个人在享有角色所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对应的义务。

3、随着一个人角色的转换,他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也将随之改变。

1、家庭成员中能实现平等吗?

平等是相对的,即使在民主气氛浓厚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关系也只能局限在某些方面,比如人格尊严和法律上的平等。

而很多方面,由于家庭成员不同的角色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必然会产生不平等。

五、角色的服从与僭越

该不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P32)

1、角色冲突:

是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1)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2)多重角色的承担者不能同时满足角色要求时所产生的冲突。

(3)一个人发生了角色转换,前后两种角色之间产生的冲突。

1、在特定群体中,不同角色各司其职,各尽义务,才能保证组织的正常秩序,实现群体的共同利益。

2、角色的承担者适当舍弃个人的某些权益来维护群体利益,最终也会有利于个人的。

3、当角色承担者所履行的义务超出其能力承受的范围、或角色要求损害其人格、民族尊严、社会道德和社会利益时,应当予以拒绝、甚至奋力抗争。

1、公交车的司售人员始终面带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吗?

是,同时也不是。

一方面只是处于职业的需要,未必是真心。

但是如果对角色认识很清楚,明白角色之间是互相服务互相依存,微笑是可以发自内心的。

2、案例中公交司机扮演了哪几种角色,这些角色对他们各自有哪些要求?

司售人员扮演了职业角色和公民角色两种角色。

前者要求为顾客服务,公司要求他们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如果与顾客发生冲突,就没有履行一个司售人员的职责,这样做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某些损失,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后者要求他们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尊重个人人格,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反抗的话,显然没有履行一个公民应有的。

这两个角色之间发生了冲突。

六、角色的转换与协调

落选之后(P34)

1、化解角色冲突的策略:

学会转移、学会顺应、学会排解。

1、人们从一种角色转换为另一种角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2、面对角色冲突,我们应认清冲突根源,采取相应对策。

3、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志向,在群体和社会中争当主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承担某些角色条件不成熟时,也应学会放弃。

1、如果你是张云翔的好朋友,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劝解他?

首先帮助他认识到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角色也随之而改变。

一个人一生中要经历很多角色,有角色变化必然会有挫折,要敢于面对;

现在他要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其次要使他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

第三,如果他想继续参加下次竞选,就鼓励他要振作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赢得同学们的信赖。

如果他想放弃,就劝他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学习和兴趣爱好上来。

专题3 熟悉社会规则

  本专题三节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首先要求我们理解社会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和相对性,第二节进一步认识到规则对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性,第三节提示人们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要考虑社会规则和社会道义。

一、规则的重要性

新星中学的运动会赛制(P38)

1、游戏规则:

从游戏制度引申到将参加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道德准则称为游戏规则。

1、社会规则是建立社会秩序、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2、制定社会规则要充分考虑有关各方的利益。

3、社会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社会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1、一切规则应有利于实现整体目标,不利于实现整体目标的规则是不合理的。

2、规则的制定应该充分吸收相关者参加,规则条款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3、制定规则应重在考虑建设性意见,各方应适当妥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4、一旦规则已定,所有的人都应该按照规则办事,如有违反现象,都应受到相应的处理。

二、规则的相对性

生死之“门”(P41)

1、红绿灯效应:

人们把那种认为规则总是限制自己,对自己不利而对别人有利的心态称为“红绿灯效应”。

1、规则系统是在在人类社会漫长发展进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2、规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常常会出现规则不能解决的矛盾;

对规则不同理解,也会造成在执行规则中出现偏差。

3、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应当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并不断完善。

1、规则没有禁止的事情能不能做?

不能把规则视为所有行动的指南。

人类的行动还是应该受到社会基本道德的制约和影响。

规则应该服从社会基本道德的规范,在规则无法制约的地方,应该服从社会道德的约束。

在规则之外的空间里,人们要考虑平衡个人与他人的利益。

获得自己利益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2、日本队提出的更换罚点球场地的要求是否合理?

为什么?

成文的规则总是概括性的,不可能事无巨细地涵盖一切。

利用规则的疏漏为自己正确有利的结果应被视为合理,就像法庭上的辩护一样。

当然合理不一定合情。

利用规则的疏漏获得利益,使他人受害,必然会承受一定的道德谴责,或许这算是一种平衡。

3、约旦队输的冤不冤?

既冤又不冤。

从时间顺序上看,换球门后约旦队形势急转而下,日本队实现逆转。

但换门和胜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就这场比赛来说,决定胜负或许不是换球门,也不是技术水平,更多的可能还是心理承受能力。

球员意志也是球队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一点上来说,日本队显得更强,运气往往是站在强者这一边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约旦队是输给了自己。

三、规则与社会公平

关注“状元”还是关注“贫困”(P43)

1、马太效应:

来自《新约·

马太福音》。

后来人们形容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不公现象。

1、政府负有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协调本地区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社会公平职责。

2、规则是否合理,利益分配是否公平,从不同角度来看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每一个公民应主动体现社会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的关怀,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1、规则并不代表绝对公平,所有的规则都无法解决完全的问题。

规则应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但公平不是规则唯一的目标指向,规则还应该影响社会效率,促进社会发展,这是更高层面的公平。

2、如果一家企业重奖高考状元,我们如何看待?

企业把钱投入何处,有他的自主权,重奖高考状元是企业行为。

不管出于人道主义还是出于为自己做广告,只要他对社会和他人有利,我们从道义上来说应该支持。

但是作为企业,在社会公益上,特别是教育事业上,最好还是不要做广告。

因为作为企业,社会、国家为他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他自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而社会公益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体现。

3、A市政府奖励高考状元,相对贫困生来说,是不是不公平?

说说你的理由。

照理说,两者都要兼顾,但是根据A市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实有些不公平。

奖励高考状元,可以激励部分精英在更高层面上取得进步,带动社会发展,创造更多财富,使得政府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社会福利,达到新的公平。

而资助贫困生,可以让每个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所以两者都重要,但是A是目前虽然有资助贫困生,但还有学生失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政府首先要解决失学儿童上学问题,这是责任。

而对于高考状元,我们更多地可以从精神上进行鼓励,提高他的能动力。

四、规则的情与理

特殊人群该不该照顾?

(P45)

1、人道主义: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

现在我们借鉴人道主义思想,主要指应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1、对某些特殊人群或特殊事情适当采用“特事特办”的措施是必要的。

2、采取“特事特办”的措施要十分谨慎。

3、对特殊人群的救助计划和措施也应该做到规则化、程序化。

1、制定规则既要合理也要合法;

普遍性规则尽量不要向少部分人倾斜;

当涉及根本利益时,规则的制定应尽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2、关于高考加分政策,我们该如何评价?

高考加分政策出台的本意是为了防止高考一刀切,为了从更高层面维护社会公平,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弥补高考一刀切带来的负面作用。

确实当今中国地区发展还不平衡,某些特殊人群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理应受到一定照顾。

但是由于加分政策在出台和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的加分项目反而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对既定的社会规则形成了冲击,导致很多人对于高考加分政策产生抵触情绪。

故作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一些不合理的加分项目,在加分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合法、规则化、程序化。

不然可能带来的反而是极大的不公平。

五、个人利益与社会道义

“雷锋公司”遭遇的尴尬(P48)

1、论义与利:

孟子:

鱼和熊胆,生与义。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美国邓肯说:

一个被称为自私自利的人,并不是因为他寻求自己的利益,而是在于他经常忽视别人的利益。

1、尽可能多地获得个人利益,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之一。

2、获取个人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