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7073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1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理综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4页,150分钟,共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H-1O-16C-12F-19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HIV、大肠杆菌和变形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与大肠杆菌和变形虫最大的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大肠杆菌和变形虫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

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上述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2.雄性豚鼠(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一个精原细胞经有丝分裂后产生两个子细胞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得到两个子细胞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接着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

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B1和B2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B.A1和A2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染色体数目、形态大小各自相同的细胞有三组:

A1和A2、B1和B2、C1和C2

D.细胞内核DNA分子数的关系是A1=A2=B1=B2

3.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快,培养24小时后,胚芽鞘向右弯曲,弯曲角度θ如图甲所示,乙图是测定的实验结果。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放置琼脂块前,要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B.在单侧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不同

C.乙图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

D.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偏放在胚芽鞘横切面的一侧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所有变异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D.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可以具有连续性

5.我国政府决定,大熊猫不再作为“国礼”对外赠送,原因是大熊猫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人类的活动又加速了它的濒危,尽管建立许多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但野生数量增加很少。

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与华南虎相比,大熊猫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其所处的营养级低

B.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C.大熊猫濒危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较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大熊猫作为“国礼”对外赠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6.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细胞的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NaOH在不同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率相同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取表层土后利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C.进行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鉴定时,可以选择比较甜的西瓜作为实验材料

D.健那绿染液能固定细胞,增大生物膜通透性,进人线粒体使其呈现蓝绿色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节日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B.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D.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8.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400℃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的“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溶液中高温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36H50O2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半成品碳”在硫酸溶液中加热可能发生的是消去反应

B.“半成品碳”是碳元素的一种新单质

C.蔗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D.焦糖烯是一种新型的烯烃

9.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氧化铁溶于氢碘酸:

Fe2O3+6H+=2Fe3++3H2O

B.等物质的量的KHCO3和Ba(OH)2的溶液混合:

HCO3-+Ba2++OH-=BaCO3↓+H2O

C.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HSO3-=SO32-+H+

D.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S2-+2H2OH2S+2OH-

1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1.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固体的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

②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的浓度:

(NH4)2SO4>(NH4)2CO3>NH4Cl

③微粒半径:

K+>S2->F

④给出质子的能力:

CH3COOH>C2H5OH>H2O

⑤氢化物的沸点:

H2Se>H2S>H2O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⑤

12.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13.PASS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

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

其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氨水,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的常用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按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D.热稳定性:

X2R>X2Y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14~1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在19~21小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应用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方法

B.汤姆生学生阿斯顿最早设计质谱仪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

C.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客观存在并由赫兹通过实验得以证实

D.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

本规律

15.如图所示为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细环,其上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η,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

设轴上任意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x,以无限远处为零电势点,P点的电势为。

则下面给出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这个合理的表达式是(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A.B.

C.D.

1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力(单位为牛顿),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

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B.该同学做了四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下蹲和起立过程中人都处于超重状态

17.如图所示,传送带AB倾角是α,传送带上的可看做质点的小物块质量是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A.μmgcosαB.μmgv0cosα

C.μmgvcosαD.μmg(v0+v)cosα

18.有一台内阻为1Ω的发电机,供给一个学校照明用电,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4,降压变压器匝数比为4∶1,输电线的总电阻R=4Ω,全校共有22个班,每班有“220V 40W的电灯6盏,若保证电灯全部正常发光,则不正确的有()

A.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280WB.发电机电动势250VC.输电效率是97%

D.若想提高输电效率,则可以提高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且同时降低降压变压器匝数比

19.劳伦斯和利文斯设计的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属半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忽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加速电压为U.若A处粒子源产生的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加速器中被加速,且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U无关

B.质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的最大动能与交流电频率f成正比

C.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2πRf

D.质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D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为1∶

20.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在接近月球时,嫦娥三号要利用自身的火箭发动机点火减速,以被月球引力俘获进入绕月轨道。

这次减速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不能减速到一定程度,嫦娥三号将一去不回头离开月球和地球,漫游在更加遥远的深空;如果过分减速,嫦娥三号则可能直接撞击月球表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首次“刹车”的过程,将使得嫦娥三号损失的动能转化为势能,转化时机械能守恒

B.嫦娥三号被月球引力俘获后进入绕月轨道,并逐步由圆轨道变轨到椭圆轨道

C.嫦娥三号如果不能减速到一定程度,月球对它的引力将会做负功

D.嫦娥三号如果过分减速,月球对它的引力将做正功,撞击月球表面时的速度将很大

21.图中MN和PQ为竖直方向的两平行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

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两端分别接阻值为2R的电阻R1和电容为C的电容器。

质量为、电阻为R的金属杆ab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其保持良好接触。

杆ab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最大的速度为,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P,则()

A.电容器右极板带正电B.电容器的最大带电量为

C.杆的最大速度等于D.杆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功率为

第Ⅱ卷(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22、(6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的实验电路,通过调节电源可在原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电流,用磁传感器可记录原线圈中产生的磁场B的变化情况,用电压传感器可记录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的变化情况,二者的变化情况可同时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屏上。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B-t、E-t图像如图(b)所示。

 

 

(b)

(1)试观察比较这两组图像,可得出的定性结论是(请写出两个结论):

①__

②__

(2)该实验小组利用两组图像求出六组磁感应强度变化率(ΔB/Δt)和对应的感应电动势E的数据,并建立坐标系,描出的六个点如图(c)所示。

请在图(c)中绘出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