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9191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费贷市场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3)征信系统加速发展和应用,为消费贷提供更加广阔的机遇。

未来我国的居民消费贷市场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速,但结构上也将均衡化,监管部门对现金贷以及部分个人消费贷的控制也有利于未来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的健康发展。

参考国外的情况,经济金融的周期性危机往往容易导致消费贷不良的爆发。

从目前部分上市银行在个人贷款的信用成本和拨备数据来看,受益于个贷较低的不良率,商业银行在个贷方面的拨备水平好于对公,但相对快速发展的规模整体拨贷比相对较低。

未来随着快速发展,风险抵补还需继续增强,要注意风险的防控,未雨绸缪。

一、新经济新机遇,居民消费贷市场迎来快速增长阶段

1、消费对GDP贡献呈上升趋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渐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消费在GDP中占比会有所上升。

近年来我国GDP增速保持在7%左右,人均GDP增速6.5%左右,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截止到2017年消费在GDP中占比达到58.8%,比5年前提升了8.8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居民食品和衣着的消费支出增速分别仅为3.88%和0.71%,而医疗保健、娱乐教育等服务支出的增速则分别达到了11.3%和8.4%,增速远高于物质性支出。

参考国外主要国家70%-80%的GDP消费占比水平,我国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仍有上升空间,并且我国医疗保健(我国6%VS海外15%左右)、娱乐教育(我国13%VS海外20%左右)等服务性支出占比的提升预计将更加明显。

在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未来个人消费金融市场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2、居民收入增长叠加消费升级,消费贷需求提升

从居民端来看,居民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1)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居民社会零售消费不断提升,截止17年末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万亿元,同比增10.2%。

并且消费升级加快,体育娱乐用品、化妆品和通讯器材分别增长15.6%、13.5%和11.7%,快于整体增速;

2)从目前消费信贷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比重(注:

计算口径为商业银行的居民零售贷款除以当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来看,近年来虽然随着房贷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零售贷款占全国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0%,但参考海外可比口径,剔除房贷后消费贷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比重约为20%,但仍明显小于欧美地区国家30%左右的水平,我国消费信贷整体杠杆水平并不高。

3、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银行覆盖长尾客户

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二者的融合有利于拓展商业银行拓展消费金融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提高业务处理能力等。

(1)有助于覆盖长尾客户,实现普惠金融

商业银行通过人脸识别、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使金融服务突破物理网点和营业时间的限制,大幅提升服务的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

在技术红利的推进下业务成本更低,风险更小,从而有助于覆盖长尾客户,实现普惠金融。

比如通过“移动银行”(包括手机端、IPAD端等)的模式,解决偏远地区的客户的金融服务问题。

同时,还可借用数据科学、行为分析等手段深层次挖掘金融需求,实现个性化风险定价。

比如目前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通过“微粒贷”,浙江网商银行通过“旺农贷”等产品,将服务覆盖到传统银行较少覆盖的长尾客户。

(2)优化用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

金融科技可以优化用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

首先,在便利度方面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在线金融服务,未来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普及,线上服务体验会更加优化。

其次,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例如智能投顾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考虑投资者的财务情况,推荐专门的投资组合。

随着科技的普及,科技与服务场景将深度融合。

(3)重构数据处理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商业银行通过重塑传统业务流程,将专业的金融服务封装为标准化产品,开展与客户使用场景结合更为紧密的业务,重构数据处理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比如,建设银行改进服务流程,采取人脸识别,构建多样化的场景服务形态。

同时投放标准化智慧柜员机4.3万台,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智慧型银行。

(4)提高商业银行风控能力

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多维度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挖掘应用,搭建反欺诈、信用风险管理等风控系统,可有效甄别逾期、不良账户等风险,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和水平。

比如,四川新网银行利用大数据设计了包含400多个子变量模型,数千个风控判断维度的风控系统,有效提升了风控能力。

二、国内短期消费贷市场快速发展,产品线逐渐丰富

1、居民零售贷款仍以中长期(房贷)为主,短期消费贷发展迅速且空间巨大

从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以消费金融为主的零售业务的占比不断提高,目前海外市场的零售业务在营业收入中占比普遍在40%以上,利润贡献占比大概在50%左右。

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如花旗、美洲银行、汇丰控股、渣打银行等零售业务在营收和利润占比均在50%-60%左右,而截止至·

17年半年末,我国银行业零售业务在营收中占比在33%左右,利润占比大约42%,低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商业银行。

按照央行统计口径,商业银行居民零售贷款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

剔除以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主为主的个人经营性贷款,17年末居民消费贷款30.98万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速24.8%,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分产品来看,截止17年末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余额24.20万亿元,近五年平均在增速23.9%,目前在居民消费贷款中占比将近78%。

以美国为例,美国在90年代初房地产大发展时,住房按揭贷款在居民消费贷款中占比达到历史最高值70%左右,随后在90年代中后期占比逐渐下降至60%左右。

另外,我们看到剔除房贷后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以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等为主)余额6.78万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速28.7%,短期消费贷款快于房贷增速。

其中,信用卡贷款预计为3.3万亿元,在短期贷款中占比大概在50%左右。

据粗略估计截止至2017年末银行口径的消费贷约为7万亿,占GDP和消费支出的比重约为8.02%和21%,分别低于美国同期可比数据12个和8个百分点。

参考海外发展经验,国内消费贷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2、我国个人消费贷:

规模快速增长,目前以信用卡为主

过去几年,我们可以观察到银行整体信贷配置零售资产呈上升趋势,上市银行口径(剔除次新股)16年零售贷款较15年增幅达到25%,大幅领先于对公信贷5%的增速水平。

其中,消费类信贷(含信用卡分期)是推动零售信贷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比增速接近20%,仅次于按揭贷款(+35%,YoY)。

具体拆分各家银行目前在消费信贷方面的展业方向,我们发现:

(1)信用卡贷款依然是银行消费信贷增长的主要来源

我国的信用卡市场目前处于高速成长期,尽管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在个人消费贷市场中,信用卡贷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从信用卡发卡量来看,2011年~2014年,信用卡发卡规模同比增速均在15%以上,17年信用卡共5.88亿张,同比增速26.45%,信用卡保持较快增长。

并且,我们预计未来信用卡的发展将会更加关注信用卡的激活率提高以及深入挖掘客户潜在价值。

(2)新关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涌现,审批时效不断提升

除了信用卡分期贷款外,近年来银行消费信贷产品体系快速丰富,新关的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涌现。

一方面从客户需求角度,目前针对居民消费集中的购车、装修、旅游、留学等领域,各家银行均已经分门别类地设计专属化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另一方面,从审批的时效性和便利度来看,大部分银行也针对客户需求推出了审批时效更高、放款速度更快的消费信贷产品。

3、定价端:

考虑风险成本后的零售贷款定价要好于对公

从传统的净息差角度考虑,大部分银行对公业务的息差水平要高于零售业务,我们选取的15家上市银行样本中仅有4家银行零售银行的息差水平要高于对公业务。

但进一步,从考虑了拨备计提后的净息差水平来看,零售业务的整体表现要好于对公业务,15家样本银行中有9家银行风险调整后的息差水平好于对公业务。

如果考虑风险因素(风险及资本调整后净利息收益率=(净利息收入-当年新生成不良)/生息资产日均余额),零售业务的收益水平整体要好于对公业务收益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个人消费贷款定价水平较高;

另一方面由于个人住房按揭占比约为60%,整体风险水平较低。

4、风控端:

消费信贷资产质量风险可控

从国内的消费信贷质量来看,不良水平仍在在低位并明显好于对公信贷的不良率水平。

从细分产品的资产质量来看,汽车贷的不良率相对于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贷款较高。

2015年,汽车贷的不良率为2.15%(vs2013年2.04%),而信用卡贷款以及住房贷款不良率较2013年分别提高56BP、13BP至1.84%、0.39%。

从信用卡贷款的逾期率来看,2016年逾期半年以上信用卡贷款占信用贷款应收账款额比重较2015年提升20BP至1.4%。

参考海外经验,消费贷风险爆发往往由于银行过快发展消费金融和监管缺位,并且如果发生经济金融危机消费贷不良率往往出现快速上升,随后会随着经济金融危机的消退以及监管的加强和商业银行自身的调整而逐渐下降。

目前来看,我国银行消费信贷整体质量可控,不过在消费贷款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出现不良率的波动趋势,把控潜在的质量风险。

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贷历史发展及现状

1、美国消费贷市场:

体系完备,主体多样竞争激烈

(1)美国消费金融市场发达

20世纪50年代开始伴随着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等,美国消费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

根据美联储数据,截至2017年底美国消费信贷(不含房贷)达3.84万亿美元,占GDP和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20.2%、29.5%。

其中循环信贷(信用卡)为1.03万亿美元,占比26.8%;

非循环信贷(学生贷款、汽车贷款等)2.81万亿美元,占比73.2%。

纵观美国消费金融发展史,美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主要受益于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产品的创新和监管的规范等。

从战后算起,美国消费金融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战后恢复期(1945年-20世纪70年代):

战后婴儿潮及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不断上升,带动了消费的提升,消费贷年均增速在9%左右;

2)金融产品加快创新(20世纪70年代-至今):

一方面信用卡、ATM机等开始走进大众生活,银行的服务更加便捷、便利;

另一方面美国银行加快资产证券化创新等。

消费贷年均增速在7%左右。

(2)美国消费金融参与主体丰富,产品线较为丰富

早些时候美国消费金融由生产商发起,他们以分期付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扩大产品销量。

随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用卡公司等其他机构也逐渐加入,目前美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众多。

截止至2017年,从存量市场来看,商业银行占比大概41%、消费金融公司占比大概18%、信用联社占比大概10%。

在美国,消费信贷具体还可细分为学生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工资贷等。

其中学生贷款在消费信贷中的占比最高,占比约为38%。

其次为汽车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占比分别为30%、27%左右。

(3)美国法律法规和征信体系发达,金融危机后消费贷款不良趋稳

基于美国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消费者信用保护法》、《城市信贷法》和《公平信用报告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对贷款人、消费信贷机构、征信机构和监管机构等全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的健全一方面有利于保护贷款人和消费信贷机构的合法权益,比如诚信借贷法中要求贷款人披露年度收益率及贷款成本,另一方面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奥巴马政府正式签署《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其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创建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CFPB),对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美国从7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并完善征信体系,发达的征信体系为消费金融市场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目前美国市场与金融机构有关的信用机构有两类:

一类是专业的信用报告机构,它们收集并保存消费者的信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三家为Experian信息服务公司、TransUnion公司及Equifax公司,这三大征信机构已经覆盖86%左右的美国公民;

另一类是信用调查机构,它们通过访谈、结构化数据等方式收集消费者性格、生活方式等,生成个人消费报告。

受益于稳定发展的经济、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完善的征信系统,截止至2017年末,美国全部消费贷款拖欠率2.29%,信用卡拖欠率2.56%,除信用卡外其他消费贷款拖欠率2.22%,除了08年因为金融危机出现快速上升,之后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

2、韩国消费贷市场:

发展迅猛,卡债危机后市场偏稳定

(1)起步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

酣战消费贷市场,以信用卡业务为主的消费贷市场快速发展

韩国银行卡业务的飞速发展则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韩国政府进行了国内经济的调整与转型,决定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变,政府鼓励个人消费,更是倡导消费者和商家选择信用卡的结算方式,因此在短短两三年间,韩国信用卡业务飞速发展。

韩国政府一系列信用卡宽松政策的推出,鼓励居民大幅消费,信用卡的数量从1999年不到3900万张快速扩张至2002年超过一亿张,人均持卡量从1.5张增至4.6张。

(2)政策引导支持消费金融发展,市场参与主体呈寡头垄断

韩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国家的消费金融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需求端,相关的政策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包括了废除信用卡现金透支限额、税收减免政策;

相应的,供给端也放宽了信用卡发行机构的准入标准,解除了非银财团准入信用卡市场的限制。

韩国的信用卡市场的发卡机构主要包括银行及信用卡公司,当时形成了五大寡头垄断的局势。

根据资料显示,2002年信用卡市场前五大发卡机构分别是BC(由十几家银行合资而成,市占率约40%),LG(市占率20%以上),三星(市占率20%以上),国民银行及韩国外汇银行;

在发卡规模方面,信用卡公司的扩张速度快于银行。

(3)危机期(2002-2004年):

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风险监管机构管制滞后造成卡债危机

韩国相关法律曾经规定个人信用资料不得共享,这不仅使低信用等级者轻易获得信用卡,同时欠款人能够申领其他信用卡来归还旧账,形成恶性循环。

根据资料显示,31%的消费贷客户在1家金融机构存有不良记彔,而高达69%的欠款人在多家金融机构有不良记彔。

从2003年1月起,韩国的信息分享系统纳入所有新发卡的个人资料,并且公开个别信用卡公司的主要财务信息。

同时,从2003年开始成立联合信用机构,该数据库在2008年才彻底完成。

正是因为此前缺乏有效的信用数据库,无法有效通过市场区隔、风险控管等措施来保证消费者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费贷市场的滑铁卢。

在政府的宏观政策与措施的影响下,韩国的8大信用卡公司都纷纷放松信贷政策,向民众大举发放信卡。

例如:

发卡行对申请人不做信用审查,信用卡的信贷额度与申请人的收入与支付能力不相挂钩,消费者甚至可以允许拥有高达25张信用卡。

在危机爆发期间,韩国信用卡贷款的拖欠率最高曾达到了8.5%。

从不良率来看,韩国主要的信用卡企业大部分在2002年年末至2003年末不良率均有明显的提高。

例如,友利集团的不良率,从2003年1季度的3.8%迅速攀升至2013年4季度的24.6%。

200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由于政府出台相关的信用卡管制政策,行业的不良水平有所回落,但资产质量的改善并没有持续,叠加2003年一季度SKGlobal的财报丑闻,信用卡市场爆发了资金流动危机。

(4)成熟期(2003年以后):

政府加强监管,消费金融进入稳定期

在危机爆发后,韩国政府为降低卡债风险,采取了一系列信用卡业务管制的措施,包括了限制信用卡公司的肆意发卡行为、提高信用卡的坏账计提准备等,希望能够规范信用卡发行市场,同时也提高发卡行对潜在风险的反映程度。

与此同时,韩国依然积极促进信用卡、消费金融的发展。

2011年曾推出“强制接受信用卡”制度,要求接受信用卡的加盟店不得拒绝信用卡结算或者对差异性对待信用卡用户。

但鉴于之前的“卡债危机”引起的社会动乱,韩国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高信用卡申请人的信用门槛,对于部分频繁取现、有套现嫌疑的高风险客户采取限制措施;

2)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消费公司的监管;

3)降低法定最高利率,从法律上引导金融类公司合理进行风险定价。

至此,韩国信用卡、消费金融贷业务等进入稳定发展期,坏账率从03高峰的30%下左右降到目前的1%左右。

3、台湾消费贷市场:

银行竞争激烈,目前进入稳定发展期

(1)台湾消费贷发展原因及历史

台湾和韩国消费贷市场发展历程较为相近,但发展背景并不全然相似。

台湾地区信用卡与现金卡(双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消费金融市场之所以获得银行的青睐,主要的原因包括:

①企业信贷需求不足: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企业大量向大陆转移,叠加亚洲金融危机,银行的传统对公业务需求低迷;

②个人消费需求提高:

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台湾中产阶级逐渐壮大,成为社会主体。

不断提高的收入促进了消费升级,居民的消费需求旺盛;

③传统业务利差收窄: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传统业务的利差不断收窄,银行将个人消费金融业务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人均持卡量的角度,我们就可窥见台湾和韩国的卡贷市场的发展速度。

由于信用卡业务同质化的特点,台湾的金融机构竞争激烈,许多银行以各种优惠方式推销,鼓励透支消费。

据统计,台湾的人均持卡数(信用卡流通卡数/劳动人口)在2005年达到了4.4张。

(2)经济发展受阻,GDP增速放缓

杠杆率的不断攀升,说明了存在的风险隐患增长,然而引爆台湾消费贷款市场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危机之前当地经济发展受阻。

居民对借贷消费偏好上升的同时,收入无法得到保证,还款能力衰退,因此信用卡拖欠率不断上升,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台政局轮替带来经济冲击。

台湾的经济增速在1991年~2000年期间,基本维持在6%以上的水平。

然而在2001年,台湾的经济形式急转直下,GDP同比增速为-1.26%。

经济负增长的背后,主要是政治因素的影响。

2001年陈水扁政府上台,岛内政党轮替带来了不确定性,影响了市民的信心和经济的稳定性。

2001年,台湾的失业率飙升至4.57%,此前失业率都保持在3%以下,尽管2001年之后失业率有所回落,但基本在4%以上。

政局的动荡,经济的不稳定,都为之后卡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此外,台湾的信用卡市场竞争激烈。

1989年开始,信用卡市场向外资银行开放,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国运通为代表的信用卡巨头迅速占领了台湾信用卡市场。

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以中国信托银行、台新银行等台湾本土银行开始在信用卡业务上发力,成功夺回了信用卡市场的龙头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台湾本土银行+外资银行总数从1998年的2476家迅速发展至2005年的3307家,发展速度在危机爆发之后有所放缓。

截至2005年,在全台50家信用卡发卡机构中前五大发卡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消费未偿还余额)合计仅为45%,最大的发卡机构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为15%。

在饱和的信用卡市场中,发卡机构尤其是众多小银行的生存空间狭小。

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银行开始放宽了信贷审核标准。

根据文献资料,当时岛内有的银行打出广告称“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将消费贷款的客户放款至无经济收入的学生,甚至连75岁的高龄妇女都可以办理信用卡;

同时通过放松信用审核过程,减低价格(最低付款比放低至2-3%)来吸引客户办卡。

这些举措都不利于银行对资产质量的把控,为卡债风暴埋下了伏笔。

从台湾的信用卡逾期3个月以上账款占比来看,2005年年底,逾期率攀升至顶峰(约为3.3%),当月转销呆账金额也从2005年年初开始迅速上升,截至2005年6月,当月转销呆账额同比增长24%。

在卡债危机爆发之后,台金管和银行公会提出了以下重要措施,以期降低卡债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正常的金融信贷秩序。

回溯韩台卡债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的过度开展和监管机构的缺位。

在监管宽松环境下,发卡机构以逐利为先,激烈的市场竞争驱使发卡机构仅仅关注发卡量、信贷规模等挃标,忽略了对于客户质量的关注和风险把控。

居民的信用卡贷款杠杆率不断攀升,隐含的风险逐渐累积。

当经济景气度逆转,持卡消费者的账款拖欠率不断攀升,最终导致信用泡沫破裂,发卡机构蒙受了损失。

就我国情况而言,在消费贷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参与机构不应一味关注客户流量,而是要明确服务的目标群体,提供与目标客户特点相匹配的服务,以质取胜。

四、国内个人短期消费贷市场整体前景广阔

1、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国内短期个人消费贷市场前景广阔

参考历史数据假设,我们假设未来居民消费支出增速维持在10%,可以推算出未来每年居民消费支出的预测值。

然后再根据非住房消费信贷占当年消费支出的比例(我们假设未来10年我国居民消费信贷占消费支出基本达到海外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即假设目前每年递增1%,2022年达到22%,2027年达到27%)。

我们预计非住房消费信贷的存量规模2022年将超过13万亿,2027年超过26万亿元(vs2017年末6.8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9%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