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8921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院志编写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文化程度

职称

本科

大专

中专

高中

初中

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医(护)师(士)

2006

243

38

76

92

3

2

37

100

2007

240

43

74

89

39

103

2008

245

47

77

83

36

106

2009

250

52

78

5

109

2010

237

65

80

70

7

112

三、临床科室

(一)内科

2006年至2010年期间,内科全体医务人员担负了矿区职工家属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内一科近5年来收治住院患者2600余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5%,成功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各种休克、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重症肝炎、肝性昏迷、肺栓塞、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甲状腺危象、急性呼衰、急性心衰、严重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诊断血卟啉病、马兜铃酸肾病、嗜酸性胃肠炎等为我院首次确诊罕见病例。

近年来内一科又积极开展了电子胃镜检查及肺功能测定等多项工作。

2006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班组,2008年授予集团公司精神文明示范点,2006至2010年期间被济宁市授予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

内二科医护人员共同做好老年矽肺患者的治疗护理与康复指导工作,治疗肺性脑病、肺心病、心功能衰竭、肺栓塞等。

内三科为心脑血管专科,2006至2010年期间收治心脑血管病人2000余人次,其中成功抢救急性心衰、急性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重症心肌炎、一氧化碳中毒、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90%以上。

(二)外科

2006年至2010年,外科全体医务人员担负了矿区职工家属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成立了机动性能良好,通讯畅通,设备完善,反应迅速,人员梯队合理,涵盖多科室较强技术力量组成的矿山医疗救护系统。

外科近5年来收治住院患者2500余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5%,2009年普外科成功抢救、治疗胸腹联合伤1例,同年成功救治一例全身多处刀刺伤,失血性休克,相继开展了腹股沟人工材料修补术,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血管瘤根治术、胆总管切除术、肺癌根治术等,2009年被授予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示范岗。

骨科相继开展了股骨头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腰椎骨折椎弓钉固定术等1、2类手术。

整个外科技术在同等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

(三)妇产科

2006至2010年,妇产科在治疗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及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妇科疾病方面较前有了进一步提高,经阴子宫全切及阴道壁修补术,prolift全盆悬吊术,解决了女性子宫脱垂无需切除子宫,保留生育能力填补了医院在治疗女性子宫脱垂而只能切除子宫的空白,经腹子宫全切,卵巢囊肿剥离术及宫外孕手术中保留附件。

在治疗不孕不育的方法上,增加了输卵管再通术、输卵管通液术,监测输卵管等治疗方法。

产科方面开展了早期妊娠监测,中期妊娠检查,及高危妊娠的监测管理,晚期终止妊娠中,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剥离术及子宫腺肌瘤切除等,为病人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突出了专科特色。

(四)儿科

2006年至2010年期间,儿科全体医务人员担负了矿区家属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儿科近5年来收治住院患者3000余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9%。

甲级病历率100%。

成功抢救高热惊厥、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过敏性紫癜、急性感染性喉炎、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配合医院防保站做好儿科传染病的上报及宣教工作。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对东滩矿幼儿园入托儿童做晨检工作,遏制了手足口病在本矿幼儿园的散发、流行。

(五)五官科

五官科自独立成立门诊以后,又细分为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三个诊室。

全科医务人员坚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治疗水平,眼科先后开展了上睑皮肤缩短术、电解倒睫术、鼻泪管扩张术及眼底病的治疗,验光配镜工作等。

耳鼻喉科开展了上颌窦穿刺、鼻息肉摘除,鼓膜穿刺、鼻腔填塞、咽周脓肿切开引流、面部囊肿切除、异物取出、微波治疗中耳炎等,口腔科开展了常规后牙根管治疗,各种阻生齿拔除及烤瓷、铸造支架修复,并率先在公司内开展口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镶牙及正畸工作。

四、医技科室

(一)药剂科

药剂科下设西药房、中药房、自费药房、药库。

2006年,药品管理实行微机网络化,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杜绝了假冒伪劣药品流入我院,严格出入库手续,定期协同财务科人员清库盘点,及时发现、处理、清退失效药品,做到账物相符。

药品管理按国家要求分类管理,配备了贵、毒、麻、限、剧、精神药品保险柜、冷藏柜等设备。

药剂科人员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用药咨询服务台,创建“星级服务窗口”,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被被邹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示范药房”,2008年被济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示范药房”,2009年度被授于济宁市卫生系统“星级服务窗口”。

(二)特检科

特检科设B超室、心电图室、远红外线乳透室,科室在2005年以前主要开展B超检查,包括腹部、妇产及小器官等脏器的超声诊断,2005年以后开展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包括心脏、颈部血管、四肢血管等全身脏器的超声诊断。

心电图室主要开展床边心电图、12导同步自动分析心电图、24小时监测动态心电图。

(三)放射科

2006年至2010年放射科开展的业务主要有:

一般透视、全身各部位拍片,胃肠道检查,特殊部位造影,担负女工健康查体、矽肺人员、离退休职工及在职职工的健康查体工作。

(四)检验科

科室下设南保站化验室,检验科开设的有常规、生化、免疫、细胞、细菌检验工作。

承担全院及南保站临床检验任务;

院内感染监测;

矿职工及家属健康查体;

计划生育查体及艾滋病筛查工作,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对每天检测的标本实行质量跟踪,并作完整记录,定时参加济宁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并多次获得奖励。

五、医疗器械设备

在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矿党政不断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加快设备更新步伐,为医院发展培植后劲,自2006年以来先后购买价值100多万元的日本全自动生化仪,西门子彩超、日本光电心电图机等一系列新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提高,大大提高了医院的诊断治疗能力。

2006年至2010年矿购置三万元以上设备情况见表二。

2006年—2010年三万元以上设备购置情况

表二单位:

年度

序号

设备名称

价格

2006年

1

离子分析仪

57000

肺功能仪

43912

骨钻

44880

2007年

4

超声医学影像工作站

48000

超声诊断仪

210000

6

胎儿监护仪

30780

骨创伤治疗仪

2008年

8

电子胃镜

367000

9

心电图机

53000

2009年

 

2010年

10

全自动生化仪

1198000

11

数字X光机

840000

12

彩超

930000

13

生物安全柜

50000

14

高压灭菌器

100000

15

心电监护仪

30000

16

12导心电图机

60000

17

动态血压监护仪

45000

18

飞利浦除颤仪

40000

六、医院管理

2006年,调整后的院班子成员加大医院管理力度,重新修订了《总值班制度》、《总务科、器械科巡视制度》,规定总值班人员、器械科、总务科人员每天到科室签到,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

修订伤病假管理制度,加强伤病假管理,完善修订了“工伤抢救领导小组”,工伤救治应急预案及抢救程序,为工伤的及时救治赢得时间,确保人员及时到位,保障煤矿生产。

结合医院实际,总结以往经验,于2008年重新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106项,编订成册下发至各科室,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

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健全完善院、科两级质控组织。

充分发挥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能,利用各种方式,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质量与安全教育,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医、护、技各方面进行检查、督导,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量化情况与二次分配挂钩,并定期开展病历、护理文书展评,奖优罚劣,甲级病历率达到98%,2010年,按照山东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对手术记录,术前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等医疗文书进行完善。

狠抓环节质量,从而保证了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杜绝了医疗事故、差错的发生。

抓“三基”促“三严”,每季度组织医护技人员参加理论考试,并将考核成绩与二次分配考核挂钩,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矿、集团公司组织的青工技术比武活动,带动职工学习,形成良好的“比”“学”“赶”“超’学习氛围,2006年至2010年共有60余篇论文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25项创新科研技术获得奖励。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实行院长接待日制度,电话回访制度和聘请院外监督员制度,定期召开病人座谈会和院外监督员座谈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全院推行“六个一”(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个搀扶、一张卡片、一张舒适病床)亲情服务,开展“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组织人员开展便民服务活动76次,为职工家属提供健康咨询,受益群众达到37600人次,受到了职工家属的一致好评。

2009年,设置医院医疗信息查询系统,电子滚动屏公开药品价格,病人及家属可查询药品价格,增强药品价格透明度,同时,病区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及时将“一日清单”发放给病人,让病人明白、放心消费。

2010年,在内外两个科室设立专家门诊,安排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轮流坐诊,专家门诊的设立,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

为确保保质保量完成查体任务,于2006年成立查体领导小组,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进行查体工作,目前,医院承担的主要查体任务:

女工健康查体、女工计划生育查体、离退休人员查体、井下职工查体、40岁以上职工查体,炊服人员查体、幼儿入托查体等工作。

2006年至2010年共查体人员90467人次。

七、医疗废物的处置

为防止传染性疾病通过医疗垃圾传播和扩散,保护环境,保障人群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6年,矿投资建医疗垃圾暂存点,医疗垃圾的储存、处置规范化,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在科室分类收集,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由供应室集中回收运送至医疗垃圾暂存地点,所有医疗垃圾按照规定处置。

第二节医疗保险工作

2006年及2010年,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医院及劳动保险科及时为特殊病种人员办理特病手续,减轻特病人员负担。

医院及时下传更新集团公司三大目录,保障参保职工利益,参保人员自付比例逐步降低,有效地减轻了职工负担。

医院购置大量设备,确保医保网络畅通,医保系统运行良好,并通过LED显示屏对收费项目进行公示,在门诊大厅显要位置放置宣传栏宣传医保政策。

多次荣获集团公司医疗保险先进单位。

第三节卫生防疫

矿防病保健站,隶属于矿职工医院。

2006年,矿防保站职工10人,设站长1人。

矿防病保健站负责矿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爱国卫生和“三灭”、妇幼保健和计划免疫等工作,硬件设施齐全。

预防接种门诊,被山东省卫生厅年年评为“省级预防接种门诊”。

一、疾病控制

(一)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为重点,严格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督导与检查,矿区无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开展疾病防治知识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和党团员奉献活动日等形式,向职工家属宣传防病知识,平均每年向全矿职工家属发放传染病防治宣传材料15000余份。

(三)加强儿童基础免疫工作

儿童基础免疫年均办证率达到100%,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糖丸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率均达到100%。

每年开展流脑疫苗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均在95%以上。

(四)妇幼保健组织完善

专职人员负责妇幼保健工作。

贯彻执行《孕产妇系统管理办法》和《高危妊娠管理办法》。

妇产科负责产前、产时孕产妇保健服务,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妇女疾病普查普治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防保站负责产后访视,入托儿童查体,妇幼保健宣教和各种统计资料的上报。

二、爱国卫生运动

矿成立爱国卫生委员会,由主管矿长任组长,分管矿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主要领导任成员,医院和防保站负责工作的检查与监督。

每年下发爱国卫生工作文件,围绕创建一流矿区环境,把地面环境卫生建设作为爱国卫生工作的着力点,先后制定《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文明宿舍区考核管理办法》和《卫生形象、绿化管理、综合治理若干规定与标准》。

矿卫生检查考核小组,坚持动态检查,消除不卫生死角。

做到室内卫生整洁,物品摆放整齐,门窗楼梯墙壁洁净。

卫生保洁区,由各单位定时清扫,做到路见本色,道路平整,绿化美化,动态达标。

2006年至2010年,矿每年投资10余万元,购买消毒药品和器械,设专、兼职消杀队伍20余人,并做到经费、药物、器具、人员“四落实”,加强蚊、蝇、鼠“三灭”工作,“三害”密度大幅度降低,基本达到“三无”矿区标准。

三、卫生监督

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严格卫生管理。

每年,矿都对全矿公共场所和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查体。

2006至2010年累计查体4530人,健康查体率、培训率调离率均达到100%。

防保站卫生监督人员,每月对公共场所饮食服务场所进行两次动态检查,监督覆盖率达100%。

防保站、考核办等单位加强卫生监督。

2006至2010年,矿区未发生集体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和介水传染病。

四、职业病防治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制度》、《职业病查体制度》、《职业病治疗和康复疗养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制度》、《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9项工作制度,制定煤矿常见职业危害因素防控措施,并付诸实施。

在集团公司职防所每年对矿井进行的粉尘、噪声、工业毒物、放射源等危害因素进行的监测中,矿井放射源监测合格率均为100%,工业毒物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粉尘监测合格率均在98%以上,噪声监测合格率均在90%以上;

对于个别监测点不合格情况,矿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整改治理,做好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和整改,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消除职业病危害。

(一)生产性粉尘防治措施

1、湿式凿岩。

岩石爆破和装岩,采用水炮泥和喷雾洒水;

采煤采取煤层注水、落煤喷雾等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2、加强矿井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通过控制有害物、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有效技术措施,创造适宜的生产环境,达到保护工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3、定期监测井下和地面粉尘浓度,井下每3个月测定一次,地面每6个月测定一次,根据监测结果,持续改进防尘措施。

4、对接尘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查体,建立健康监护档案,确诊尘肺患者,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给予合理治疗和疗养,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5、加强接尘人员个人防护,作业时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预防粉尘危害。

(二)、振动预防措施

1、矿振动来源:

凿岩机、选煤机、筛选机、空气锤、电钻、风钻等,主要产生场所:

井下掘进作业、洗选煤作业。

2、减少和消除振动来源,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除振动来源,是控制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

产生振动的机械部件,加用沉淀物。

使用振动工具时,利用振动弹性和支架减振,装置防振手柄,减少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

3、改进作业环境,减少接触时间。

限制一个工作日内连续和间断接触时间,限制一周内接触振动作业天数,合理安排工间休息,有计划地组织振动作业与非振动作业交替进行。

4、接触振动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和上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确诊振动病患者,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及时安排治疗和疗养。

5、加强个人防护,振动作业工人配有标准工作服,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作业时佩戴防护手套;

工间休息时,用温水浸泡手部,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抵抗力,防止振动病发生。

(三)噪声防治措施

1、噪声来源:

洗煤厂主洗车间,原煤车间、振动筛、手选皮带等作业场所。

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改进措施,改进工艺和设备,降低噪声危害。

3、采取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如吸声、消声、隔声和隔振等。

4、接触噪声人员,每两年进行1次健康查体;

确诊噪声性耳聋,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安排治疗和疗养。

5、加强个人防护,工人在噪声环境作业时,佩戴由软塑料、泡沫塑料、纤维棉等制成的耳罩。

(四)放射源安全防护措施

1、矿放射来源:

监控队计量用核子秤、洗煤厂计量用密度计和灰分仪。

2、环保科对全矿放射源类别、安装时间、使用地点、维修周期、报废时间、使用维护单位和需要的特殊防护措施进行详细登记,造册管理。

3、监控队、选煤厂等责任部门,针对所使用的放射性物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严防放射事故发生。

4、核子秤、密度仪、灰分仪等装置的放射源,存放于密闭壳内,内部由铅罐屏蔽,外壳为铸铁件,壳体带有闭塞块开关,确保密封性能良好,现场设有防护遮拦或安全警告标志,防止他人随意接近。

5、放射工作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和培训,持证上岗;

经查体、培训不适宜从事放射工作者,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6、加强放射源监测,委托济宁市防疫站对全矿放射源每年进行一次监测,确保放射源周围环境辐射量和工作人员照射剂量符合放射卫生标准。

7、加强个人防护,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配备铅手套,铅眼镜、铅围裙等防护用品,防止放射源危害。

(五)三级防护原则

1、一级预防:

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有害因素,方法包括对工人的文化教育和对企业管理者预防观念的教育,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合理化,如改革工艺,既可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又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与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2、二级预防:

在一级预防达不到要求时,设法早期发现病损,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的要及时调离;

定期对接害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三级预防:

对已发生职业病的作出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防止恶化和并发症,促进康复,制定综合预防措施,控制职业病危害。

职工医院负责职业病治疗和康复疗养工作。

内二科设职业病房,共有床位14张,医疗条件,医疗环境良好,分期分批对全矿患者进行康复疗养,每年派出疗养的尘肺患者均有40余人次,有力地保护尘肺患者身体健康。

六、防治手足口病

2008年至2010年,根据矿区周边地区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在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同时,积极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医院对托幼机构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发现可疑幼儿立即报告,及时通知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小儿科就诊,及时隔离治疗。

做好室内卫生消毒工作,确保空气流通。

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栏等方式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三年来,共发放各种宣传品15000余份,晨检儿童136000人次,由于宣传得力、防控措施到位,本矿手足口病发病率远低于济宁市平均发病水平。

七、防控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底,墨西哥、美国等国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疫情很快蔓延,迅速波及多个国家和地区,5月份,国内、省内相继出现输入性甲流确诊病例,防控形势严峻。

我矿积极采取防控甲型H1N1流感措施,一是成立了由主管矿长任组长的防控领导小组和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的技术小组,另成立应急机动队,机动队下设现场处置组、后勤组、宣传组、疫情组,并明确了各组的工作职责。

2二是开展培训与实战演练,储备防控物资,医院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业务技能培训及实战演练,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源地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等相关内容培训,共计举办4次,累计培训609人次,准备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物资,包括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