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8034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

《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工艺流程类型实验题解法文档格式.docx

则是基于流程对已知化学知识的考察了。

例题2(孔雀石那一道)

首先题目中给出了孔雀石的成分,以及要制取的目的产物:

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接着我们看流程

第一步就是加酸液,这一步有时候也叫浸取,化学浸取用于处理矿物,常用酸、碱及一些盐类的水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将某些组分溶出。

剩下不溶的固体杂质。

浸取之后往往紧跟着就是过滤,本题目中省去了过滤的步骤,直接得到了二氧化硅,滤液和二氧化碳。

接着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氨气反应,得到了碳酸钙沉淀,明显还有氯化铵存在,这里会有疑问,为什么要加氨水。

那么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先考虑的是不加氨水会怎么样,二氧化碳与氯化钙在中性条件下是不会有沉淀,显然氨水是为了调节ph得到碱性环境,保证沉淀的生成,同时得到的氯化铵可以充当氮肥。

接着我们看中间对溶液A的处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A中到底有什么。

注意,这是工业流程,也就是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那么A在应该有上一步残留的硫酸,还有铜离子,亚铁离子。

显然,亚铁离子是杂质,必须要除去。

这里问题就来了,有些时候,在一些流程性的问题中,按照我们本身的知识是实现不了我们要的目的的,这时候就需要看题目了,本题中,利用了一个我们未曾提到过的知识点,也就是三价铁离子的沉淀ph,低于铜离子的也低于二价铁离子的,这样利用试剂1将二价铁离子转换成三价铁离子,然后加入氧化铜调节ph让三价铁离子沉淀。

这样试剂1必然是氧化剂,而本着不能引进杂质的原则,氧化剂我们基本只能选一个也就是双氧水这种绿色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水。

注意。

在这种流程性问题中,我们只需要注意步骤的目的就行,不要较真,找目的只是为了看懂流程,填空是基于问题的。

比如这个题目。

只考察了试剂1的选择,这与加氧化铜为什么能沉淀三价铁离子,是否能沉淀完全,则是没有考察的,我们只需要知道加氧化铜的目的是沉淀三价铁离子就可以了

那么溶液C是硫酸铜的溶液要得到晶体,自然是蒸发热的饱和溶液并结晶。

注意,由于铜离子是水解性离子,那么在蒸发之前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抑制铜离子水解,随着蒸发盐酸挥发,不会影响五水硫酸铜的生成。

剩下就是填空了。

例题3(过氧化钙改善地表水质那一道)

那么首先仍然是看流程的起始点和终点,明显,是利用氯化钙生成过氧化钙,我们看你吃,将氯化钙溶解后加入了过氧化氢以及氨水,得到沉淀,过滤得到副产物,水洗乙醇洗得到产品。

那么显然过氧化钙的尝试是第二步完成的,后边只是对产品的纯化。

那么首先我们推断生成过氧化钙的反应。

氯化钙+过氧化氢+氨气得到的是过氧化钙,明显剩余了氯离子和铵根离子,他们组合生成氯化铵,这样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了。

那么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写方程式的时候必须留意题目中是否给出了有关的条件,比如这个问题中,过氧化钙的8水合晶体是微溶于水的,而我们要得到的是含有8个结晶水的过氧化钙晶体,因此反应中产物的过氧化钙应该是8水合的形式的。

接着过滤明显是分离沉淀和滤液,副产品得到氯化铵。

接着水洗,乙醇洗是为了净化沉淀。

为什么呢,因为通过结晶的方式得到的沉淀不可避免的要残留有滤液的溶质,水洗是除去这些溶质。

这里提到了一步乙醇洗,那么他的作用是什么呢?

记住,首先乙醇是不会溶解无机溶质的,这样保证了我们的产物不会损耗,另外,就是乙醇洗的目的了,乙醇洗往往跟在水洗后边,是为了将沉淀表面的水置换走,方便干燥。

为什么要这一步呢?

有些沉淀在高温下是会发生反应的,这就使得我们干燥沉淀并脱去结晶水过程中温度不能高,但较低的温度下,水分除去的很慢,这就需要乙醇洗,用乙醇置换水分,乙醇易挥发,在较低温度下也会很快除去。

最后烘烤干燥得到过氧化钙。

例题4(海水中提取溴单质和食盐的那一道)

这个题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单质,自然是除去不需要的离子杂质,只留下需要的离子这种问题。

那么首先看步骤,第一步是海水淡化,遇到这种我们并没有见过的名词,我们无法直接理解这一步到底干了什么,但不要着急,如果题目中并没有就这一步给出信息,说明这个名词的理解与否是不会影响到你做题的,那么我们往后看,淡化后直接得到淡水,氯化钠和母液,母液中有什么不知道,可以我们看。

氯化钠制取氯气这是电解的知识,而氯化钠已经得到剩下的就是制取溴单质了,母液与氯气反应可以得到低浓度的溴溶液,说明母液有溴离子,而步骤Ⅱ中又用二氧化硫吸收并将溴单质转换成溴离子,这是为什么呢?

你看,步骤一中得到的仅是低浓度的溴单质,我们需要纯化,将之与水分离并用二氧化硫吸收,可以得到溴离子高浓度的溶液,再将之氧化,就得到了高浓度的硫单质。

以下是历年来的高考题中出现的流程性实验题

例题5:

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

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

写出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

MgCl2·

6H2O

Mg(OH)Cl+HCl↑+5H2O↑

MgO+2HCl↑+5H2O↑

或Mg(OH)Cl

MgO+HCl↑;

MgCl2Mg+Cl2↑

(2)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应怎样除去?

写出实验步骤。

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水洗涤。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时:

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

蒸发时:

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我们看这个问题,该题目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也就是纯化镁离子,并且出去其他离子,最终将镁离子转变成镁单质的一个过程。

看流程:

第一步是蒸发,对于每一步都有什么作用,我们不能直接仅仅看步骤,还要看其结果是什么,第一步蒸发的结果是得到了粗盐和母液,粗盐重结晶得到精盐,说明第一步是分离海水中主要的离子物质氯化钠,母液中残留的使我们要得到的镁离子。

第二步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得到氧化钙,水化得到氢氧化钙乳浊液,也就是石灰乳。

加入含有镁离子的母液中得到氢氧化镁,这里有一个问题,工业上加入试剂都是按照过量的标准来加入的,那么氢氧化镁中一定会混有氢氧化钙,那么如何除去呢?

这也是下边问题总的一个

这里就用到了溶解平衡的知识,Ksp越低,说明溶解度越低,那么当两种可以沉淀的离子对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优先沉淀Ksp较低的,

因此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的混合沉淀中加入氯化镁溶液,可以将氢氧化钙沉淀转化成氢氧化镁沉淀。

接着是浓盐酸浓缩脱水,这一步是干什么呢?

问题1中高所我们,电解氯化镁需要用到无水氯化镁,那么我们首先需要得到氯化镁晶体,而镁离子是会水解的,直接蒸发结晶你会得到大量的氢氧化镁杂质,因此我们需要在盐酸保护的条件下蒸发结晶,抑制镁离子的水解,最后脱水的时候可以先进行乙醇洗,置换结晶水,最后蒸发乙醇,实现脱水的目的。

例题6

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e-=Cl2↑;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升高(选填:

不变、升高或下降)。

(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CO32-=CaCO3↓, Mg2++2OH-=Mg(OH)2↓。

(3)如果精盐中SO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42-,该钡试剂可以是a、c (选填:

a、b、c);

   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b、c(选填:

   a.先加NaOH,后加Na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冷却过滤、(填操作名称)除去NaCl。

  (6)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

采用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lO和H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Cl2+2NaOH=2NaClO+H2↑

下面看这个问题

这个题目是从粗盐中纯化氯化钠进而点解制取氢氧化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物质纯化的问题

看流程

首先是粗盐的溶解,在有些问题中这一步伴随着过滤也就是除去一些不容的物质。

接着就是精制了,这一步说明很简单,但却是这个问题的中心。

精制也就是一个脱去离子杂质的过程,那么我们需要本着的原则就是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因此尽可能的用含有钠的试剂来除去,并且由于中间步骤可能会用到一些含有其他阳离子的试剂,因此最终收尾试剂必须是氢氧化钠或者碳酸钠这种阴离子可以轻易除去的试剂,保证利用这些收尾试剂将中间过程中引进的杂质离子除去。

问题3中,你看我们选择了ac,是因为阳离子都是钡离子没有区别,关键是阴离子,我们尽量不引进新的杂质,氯离子是我们需要的,因此C可以。

氢氧根离子加入盐酸可以轻易除去,因此也不会有影响。

而硝酸根离子是很难除去的杂质离子,因此不予选择。

问题4中我们要出去镁离子钙离子硫酸根离子,从选项中可以直接排出A,因为我们不能用钡离子作为收尾试剂,切记,工业流程中加入试剂的先决条件是过量,这样钡离子作为收尾试剂必然会有钡离子残留。

对于BC而言,先加氢氧化钠,出去了钙离子镁离子,氢氧化钠残留,加入钡离子,硫酸根被出去,钡离子残留,最终碳酸钠收尾,除去过量的钡离子,碳酸钠残留,残留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加入盐酸可以轻易除去。

先加钡离子出去硫酸根离子,再加氢氧化钠出去钙离子镁离子,最终碳酸钠收尾,效果一致。

电解后最终一个步骤是脱盐,我们不知道脱盐是干什么,但问题5告诉我们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显然着符合我们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钠的实验,也就是蒸发饱和溶液,让溶解度低的先结晶,留下母液中中溶解度高的,其过程就是蒸发,结晶,过滤。

至此这个问题流程分析完毕。

例题7

(2006广东卷20)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

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制备氧化铜:

 

①步骤Ⅰ的目的是除不溶性杂质,操作是:

称量、溶解、过滤。

②步骤Ⅱ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是:

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

当Fe2+完全转化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pH=3.5;

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

控制溶液pH=3.5的原因是:

促进Fe3+转化Fe(OH)3沉淀,以防止Cu2+的水解。

③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4·

5H2O固体,操作是: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水浴加热烘干。

水浴加热的特点是:

可以控制加热温度,且温度不超过100℃,加热均匀。

(2)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①取A、B两支试管,往A中加入适量的CuO粉末,再分别向A和B加入等体积3%H2O2溶液,只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

CuO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②为探究试管A中的反应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有:

量筒、水槽、秒表、导管。

我们看这个问题从题目中我们首先明确目的,也就是纯化含有硫酸亚铁杂质的硫酸铜,实际上就是除去亚铁离子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不溶性沉淀。

那么步骤一我们就知道了,应该是溶解并过滤。

至于这里提到的称量,由于题目中并没有涉及定量的分析性问题,实际上称量是不必要的。

接着第二步,就是开始出去亚铁离子了,这种混合金属离子要出去其中的一种保留另一种,往往是利用了不同的离子沉淀所需要的ph是不同的,那么我们看,首先是将亚铁离子转换了铁离子,这样是因为铁离子沉淀ph低于铜离子,这样在ph为3.5的时候铁离子开始沉淀直到完全,而偏酸性的环境又会抑制铜离子的水解。

过滤后溶液中剩下的是硫酸铜,而这里提到了用硫酸酸化至ph为1,这是为什么?

因为后边我们要得到硫酸铜的五水合晶体,这样势必要蒸发饱和溶液并结晶,但随着蒸发,硫酸铜会逐渐水解,如果直接进行操作,最终会混的很多氢氧化铜的杂质,因此我们用硫酸酸化,极大抑制铜离子水解,这样保证可以得到纯净的五水合硫酸铜晶体,这也是对于易水解的离子物质在蒸发结晶时候的一种通用的保护手段,就是用对应的酸进行酸化。

接着是水浴加热烘干,烘干的目的是除去结晶水以及表面残留的水,并且不破坏源物质,水浴可以保证一个均匀而稳定的温度,同时,在烘干的时候需要控制温度低于源物质的分解温度。

水浴所提供的温度是不超过一百摄氏度,如果需要更高的温度,可以使用沙浴或者油裕,他们所通用的有利之处就是温度均匀和恒定。

注意,如果源物质是及其容易分解,我们应该先进行乙醇洗,用乙醇进行水置换,然后低温通风蒸发乙醇。

至此这个流程问题分析完毕。

例题8

(2007广东卷21)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gNH4Cl,理论上需NaCl11.7g。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35℃(33℃-40℃均可得分)。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加热法;

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重结晶。

这个题目比较另类,它是要求将2组离子进行重组。

这里就是涉及到一个知识点就是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样可以控制温度条件进行蒸发饱和溶液,实现结晶分离的目的。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温下硫酸钠的溶解度是远远低于氯化铵的,这样,我可以将温度控制在100度左右,进行蒸发热饱和溶液的步骤,这样硫酸钠会大量析出,趁热过滤,是为了防着随着降温氯化铵溶解度降低而析出,这一点非常重要。

之后滤液中有大量的氯化铵和少部分硫酸钠,这样我们需要从中分离氯化铵,也就是冷却溶液,让氯化铵的溶解度降下来使之析出晶体,但是由于溶液中还剩余一部分硫酸钠,这样就必须保证氯化铵的溶解度低于硫酸钠的

这样即使氯化铵随着析出而浓度降低,等于硫酸钠的浓度时,硫酸钠也不会析出,从图中可以看出33度到40度是满足条件的。

至此这个问题的重点分析完毕

例题9

(2008年上海高考27)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图示,完成下列天空:

(1)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

配制500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20g氨)需要取浓氨水(每升含有250.28g氨)78.0mL,用规格为100mL量筒量取。

(2)氨水浸出后得到固液混合体系,过滤,滤液中除K+、SO42-外,还有大量的NH4+。

检验NH4+的方法是取滤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写出沉淀物中所有物质的化学式Al(OH)3Al2O3Fe2O3。

(4)滤液I的成分是水和K2SO4(NH4)2SO4。

(5)为测定混合肥料K2SO4、(NH4)2SO4中钾的含量,完善下列步骤:

①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过滤洗涤干燥(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③冷却、称重。

(6)若试样为m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试样中K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下面看这个问题。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要求从明矾中出去杂质并且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那么,我们一般都是按照先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出去离子纯化目标物质。

首先仍然是对矿石的焙烧,易于后边处理

接着是氨水浸取,,浸取的目的就是分离在浸取条件下可溶性物质与不可溶性物质,注意是酸浸取还是碱浸取,至于中性浸取,那叫溶解。

我们看题目中告诉我们,出去明矾:

十二水硫酸铝钾以外,存在的杂质有氧化铝和氧化铁,这两种东西都是不溶于氨水的,而明矾中的铝离子会和氨水形成氢氧化铝沉淀,也是不容的,这样,氨水浸取后会得到3中沉淀性物质,而溶液中残留一水合氨以及硫酸铵。

硫酸钾,这样过滤后,可以分离沉淀和母液。

滤液中含有铵根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铵和硫酸钾的混合废料,蒸发结晶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多次重复的过程,也就是重结晶,当蒸发到一定程度度的时候,析出大量晶体,我们就进行一次过滤,分离晶体,和母液,然后对母液进行浓缩继续蒸发结晶,继续分离晶体。

因此滤液1中仍然是硫酸铵和硫酸钾。

对于沉淀,加氢氧化钠可以溶解氧化铝氢氧化铝,得到片氯酸钠,同时氧化铁不溶,以沉淀的形式过滤分离。

然后通入空气,依靠空气的二氧化碳促进偏铝酸根水解形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过滤分离氢氧化铝。

至此这个题目分析完毕。

例题10

(08广东六校第三次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全体同学进入一家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做社会调查,工厂负责人向同学们展示两个处理方案,并向同学们提出下列问题:

方案甲:

方案乙:

(1)两个方案哪个符合当前生产的绿色理念,为什么?

乙;

甲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2)写出方案甲中的②③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O+2H+=Cu2++H2O、Fe+Cu2+=Fe2++Cu。

(3)工厂负责人指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这么说的道理是:

确保Cu完全置换出来。

(4)用简便方法检验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过量的铁屑可用磁铁检验是否含铁屑(或取样品加入盐酸看有没有气泡产生);

,如果有,请你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将所得铜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洗后再洗涤、干燥。

(5)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该工厂把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

这个问题是回收就电线中的金属,其实质就是除去杂质,纯化金属离子,并进行相应的提取与分离。

我们先看甲的流程

第一步仍然类似于焙烧,是除去一部分易挥发的杂质已经有机物,同时便于后续的处理。

既然是含铜废料,那么黑色固体应该是氧化铜,残留物可能是一些其他的金属已经非金属杂质。

接下来酸洗,也就是酸浸取,氧化铜溶解得到硫酸铜已经不溶于酸的杂质,可以过滤分离。

滤液中是硫酸铜,加入铁屑,将铜离子转化成单质,注意在流程问题中加入物质都必须保证过量以使得反应完全。

转化后我们得到铜单质和硫酸亚铁,过滤分离。

接着看乙的流程

乙是先进行粉碎,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后续处理方便,与甲相比,粉碎不会产生污染废物,而甲进行焙烧,其中电线外皮等含有有机物的部分焙烧不可避免的会有烟尘污染。

第二步是在空气条件下进行酸浸取,注意一旦浸取的步骤中通入了空气,那么肯定是需要借助空气的氧气氧化其中的物质。

我们知道铜单质不溶于稀硫酸,只溶解于浓硫酸,但再加热并通入空气的条件先,铜单质先转化成氧化铜,接着被稀硫酸溶解,这就是意味着,这种条件下,可以用稀硫酸溶解铜单质得到硫酸铜和不溶于酸的沉淀。

之后过程一致,加入铁屑过滤可以得到铜单质。

绿矾是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流程中最后得到是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单质,对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并分离可以得到绿矾的晶体。

但需要注意亚铁离子是会水解的,因此必须用稀硫酸酸化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蒸发结晶,抑制其水解。

否则会得到是氢氧化铁的沉淀而非是绿矾了。

例题11

(2008年广州调研测试题)实验室以氯化钾和硝酸钠为原料制备硝酸钾的实验流程如下:

硝酸钾等四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

(1)为了加速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

搅拌、加热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将蒸发皿置于

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取用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填仪器的名称),为了防止液滴飞溅,进行的操作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3)“趁热过滤”操作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NaCl;

(4)“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然后再“冷却结目的是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NaCl析出,提高产品的纯度

(5)制得的KNO3产品中常含NaCl,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重结晶。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讲的就是关于依靠溶解度分离物质的步骤,

首先就是溶解,通过搅拌和加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仅仅是微热)可以加速这个过程。

接下来就是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去控制溶液温度,然后进行蒸发浓缩,让溶解度低的先析出(氯化钠),然后趁热过滤,分离结晶。

这样剩余在溶液中是一部分极少的氯化钠(以这个题为例,也就是先前过滤的物质)以及很大溶解度的物质,然后我们冷却结晶,随着温度的降低,让他们继续析出。

这里,由于氯化钠随着温度的降低也有可能达到饱和并析出,我们就先略微的稀释乙烯滤液,进一步降低残留氯化钠的浓度,防着其析出。

例题12

(09杭州儒林﹒育英高复学校第三次)现有含NaCl、Na2SO4、NaNO3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NO3-的相互分离。

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

(1)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的名称:

试剂1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试剂2硝酸银溶液试剂4硝酸溶液

(2)恰当地控制试剂4的加入量的方法是测定溶液的pH(或加入HNO3后不再产生气泡);

(3)加入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