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7870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

《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科学复习知识点大全+学法指导文档格式.docx

蛇、鳄鱼、龟、变色龙、鳖等是常见的爬行动物。

15、最早的鸟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

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能够飞翔。

家鸽、鸡、鸭、鹅、鹦鹉等都属于鸟类。

16、最早的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目前它们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

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17、例如蚱蜢、虾、蜘蛛、蜈蚣等属于节肢动物;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海蛰、水螅属于腔肠动物;

蜗牛、骡、蚌、乌贼等都是软体动物。

常见的寄生虫中,蛔虫、蛲虫属于线形动物;

涡虫、吸血虫属于扁形动物。

18、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道大约有100万种之多。

昆虫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

19、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20、像苹果、豌豆那样,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被称为被子植物。

像红松那样,种子裸露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21、裸子植物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黑松、水杉、银杏、苏铁、侧柏等都是常见的裸子植物。

22、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郁金香、睡莲、玉兰、青菜、樟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

23、到了夏天,夜的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很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

这些植物称为蕨类植物

24、结构比蕨类更简单,没有根,只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不开花,也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这些植物称为苔藓植物。

25、在池塘和海洋中,还生活着一类结构更为简单的植物——藻类植物。

26、1590年,一位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制造出了第一台显微镜。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27、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28、在动物细胞外面,有一层膜包围着细胞,这层膜叫做细胞膜,主要起到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在细胞的中央,有一个近似球状的、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核。

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叫做细胞质。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29、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膜外,两者紧贴在一起。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它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

植物细胞常有较大的液泡,内有液体,叫做细胞液。

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还有叶绿体。

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0、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动物与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即细胞学说。

31、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叫做细胞分裂。

科学研究发现,细胞核内有着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并称这种物质为染色体。

32、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它们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生长。

33、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

34、细菌分为螺旋菌、球菌和杆菌三类。

35、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

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6、细菌和真菌,通常也称为微生物。

这种加热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

37、植物和动物的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它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38、植物的基本组织有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

39、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扁平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着保护作用。

表皮是植物的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的中部,可以看到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它们能输送由根吸收来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物质。

40、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1、人的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主要由上皮组织组成。

上皮组织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

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42、血液、软骨、肌腱等组织的细胞间隙比较大,细胞间质较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称为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43、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器官内都有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能进行收缩和舒张,因此能产生运动。

人体的肌肉组织又可分为三种:

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44、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骨髓和神经中。

45、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46、植物的六大器官:

花、果实、种子、根、茎、叶;

动物的八大器官:

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循环器官、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

47、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称为生殖器官;

根、茎和叶则与植物制造自身营养物质和生长有关,称为营养器官。

48、人体内与摄食、消化有关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因此称它们为消化器官。

这些消化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和为消化系统。

49、系统是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同一个系统内的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

50、地球地球与月球构成地月系太阳和九大行星、彗星、小行星组成太阳系许多像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组成银河系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庞大星系组成宇宙。

中考科学复习资料

(2)

1、一般的光学显微镜最大能将物体放大约1500倍

2、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500万种

3、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征,生物是一类具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的物体。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就是:

植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营养物质而动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5、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将所有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远多于脊椎动物,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

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6、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7、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真菌细胞和细菌细胞也有液泡和细胞壁。

细菌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具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8、细胞有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现象。

9、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10、多细胞生物有明显的结构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个体。

11、从发现细胞到提出细胞学说,许多科学家都作出了贡献。

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需要长期艰苦的、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

12、显微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推动微观领域研究的发展。

13、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

14、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应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5、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

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16、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17、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18、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19、地图的方向常用的三种方法来表示: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靠北极端的指向为北,经线靠南极端的指向为南;

有的地图用一个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

一般地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0、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

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1、太阳表面常有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22、人们把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比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

23、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

太阳黑子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国际上规定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24、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太阳的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

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25、人类很早就有登上月球、遨游太空的遐想。

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站。

26、早在5000年前的古代巴比伦人为了便于认识星星,把天空中的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起来,并赋予神话中的形象,称为星座。

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为48个星座。

古代中国人把天空分为“二十八宿”。

现在,国际上把天空分为88个星座。

27、有一些恒星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有些恒星永远也看不到。

28、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

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29、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个月的饿朔为农历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30、地球上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掩饰的现象,这种现象成为日食。

3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32、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

33、有时,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叫做彗星。

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它常常拖着长长的尾巴。

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

34、行星是一种比太阳小得多的球状星体。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35、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

那些没有燃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陨石。

36、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饿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为1光年,约为94605亿千米。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饿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

37、人们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10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星系。

38、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西经20和东经160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39、我们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到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0、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

具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晶体。

另一类,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晶体没有熔点。

4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

4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或凝结。

43、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5、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46、当高空的温度很低时,小水珠就凝结成学,所以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冬天气温较低时会下雪,而南方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几乎终年无雪

47、夜间的气温比白天低,所以,在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凝结在植物和其他物体上而形成露。

48、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会凝华而形成白色的霜。

霜往往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49、在没有风时,暖湿气流(水汽)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雾。

50、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做扩散。

液体也会发生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中考科学复习资料(3)

1、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称为物理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

2、皮肤有触觉、冷觉、热觉、痛觉等感觉功能。

3、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产生了嗅觉。

4、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着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再通过神经传到脑部,经过脑部分析,我们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6、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7、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做声波。

8、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米,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9、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

内耳包括前庭、耳蜗、半规管。

10、耳廓能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亦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了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11、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

12、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13、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赫兹。

14、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15、由各不相同的频率和振幅组成了音色。

16、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17、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8、在真空中光的传播最快,每秒达3×

10千米。

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从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19、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来的物质中。

这就是光的反射。

20、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21、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屏上,称作虚像,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22、凸透镜能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即能将平行光线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而凹透镜则使太阳光发散。

23、外界事物感觉器官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4、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25、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和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6、眼球有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

物体反射光线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27、使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8、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这种能叫做动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食物中储存着能,储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

29、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能使物体的速度由小变大,也能使物体的速度由大变小,里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30、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运动状态的改变。

3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它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而命名的。

32、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叫做力的三要素。

33、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向下吸引的作用。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4、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

不但固体之间会产生摩擦力,气体和液体也会产生摩擦力。

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摩擦力有时会对物体的运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35、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6、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由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同时把牛顿第一定律叫做惯性定律。

37、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是在运动还是静止的,都具有惯性。

38、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互相平衡时,物体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保持匀速运动状态。

39、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40、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

41、人的受精卵是通过精子和卵互相结合而产生的。

42、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其中,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

43、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

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44、精子与卵子会在输卵管中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45、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

46、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47、在青春期,男性和女性在外表上出现不同的变化,就是第二性征。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成为第二性征。

48、通过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49、卵胎生(也叫假胎生)的动物很少,如鲨、蝮蛇是卵胎生

动物。

它们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但与母体没有营养联系。

50、不需要精子和卵结合,直接由一个母体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中考科学复习资料(4)

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种

有胚乳种子:

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等

无胚乳种子: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等

2、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植物可分为两大类。

种子的胚中只有1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等);

种子的胚有两片子叶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菜豆、棉、黄瓜、花生、橘等)

3、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就开始分裂和生长。

胚根发育成根,胚芽长成茎和叶。

4、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做传粉。

5、自花传粉:

豌豆花异花传粉:

棉花

6、有些被子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也可以用营养器官(根、茎和叶)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

7、我们把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面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这就产生了昼夜现象。

8、同一时间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方的地方时来得早。

9、为了消除环球旅行中发生日期混乱,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10、当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

反之,日期要减去一天。

11、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1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22天,即通常说的一年。

1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5)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14、我国的日历中包括喊公历和农历两部分。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农历是阴历的一种。

15、历法主要有三种:

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阴历;

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阳历;

结合前两种历法特点的阴阳历。

国际上通用的历法是阳历。

16、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17、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18、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19、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和持久的,它和内力作用不同的是,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20、地球绕地轴发生的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为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24小时。

21、海洋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它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2.53%,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

22、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