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理综答案Word下载.docx
《高考全国卷理综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卷理综答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
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
?
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2
4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
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2
4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12.298k时,在20.0ml0.10mol?
l氨水中滴入0.10mol?
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mol?
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
1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
c.m点处的溶液中c(nh?
4)?
c(cl)?
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
题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3
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a.11b.12
c.121d.144
,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2b.3c.4
d.5
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1hb.4hc.8hd.16h
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篇二: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答题前,考生先将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h1c12n14o16na23al27p32s32ca40fe56ni59cu64zn65
本题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形状的一串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值有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算出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果蝇的某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
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完全不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c.乙酸和溴乙烷
b,苯和氯乙烯d.丙烯和丙烷
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b?
2和c?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和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碱性
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b.8种c.9种d.10种
11.mg?
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
2e?
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
e?
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
2h2o?
mg(oh)2?
h2?
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中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15.如图,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个平面内,a、b、c为轨迹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第大小分别为aa、ab、ac,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则
a.aa?
ab?
ac,va?
vc?
vbb.aa?
ac,vb?
vac.ab?
ac?
aa,vb?
vad.ab?
aa,va?
vb
16.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起,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
2
:
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2,3
q1与q2的比值为
21b.5232c.d.53
a.
w3b
b.
d.
2w
b
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
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20.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
p、q?
onm?
omn?
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
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
磁场b中。
图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
b.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a到b的方向流动
c.若圆盘转动方向不变,角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电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d.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在r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
【篇三: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解析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h1c12n14o16na23al27p31s32ca40
fe56
ni59cu64zn6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
b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
【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依托,综合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知识跨度较大,但难度不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在于:
误认为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
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这一解题的信息和切入点,从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
该物质具有阻碍dna分子解旋的作用,凡是涉及到dna分子解旋的生理过程都会受到该物质的影响,进而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逐一分析作答。
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d
【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名师点睛】与激素相关的解题知识必备:
①激素的本质及功能:
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的衍生物)。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
激素只是改变细胞的代谢,并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
②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调节代谢。
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而细胞代谢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
③记住常见动物激素的种类、功能及其分泌部位。
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c
【考点定位】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细胞中的无机盐、光合色素
【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
①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对教材旁栏中的“学科交叉”等内容的阅读,误认为“红外光和紫外光“属于可见光;
②对提取色素的原理记忆不清、因缺乏生活经验而不知道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
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解析】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容易题,记住并理解样方法的含义就能准确作答。
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雄=2:
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信息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将“新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其关键是围绕“g对g完全显性”、“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子一代果蝇中雌: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这些新信息进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的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知识进行分析、展开联想,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燃料燃烧产物是co2,温室气体包括co2、ch4等气体,a项正确;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产生大量co2气体,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b项错误;
c.液化石油气等物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所以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c项正确;
d.co是有毒气体,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项正确;
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燃料燃烧,环境污染与防治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燃烧的燃烧,涉及化石燃料和液化石油气等,化石燃料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化石燃料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石油和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反应类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异同比较如下:
①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②“上一下一,有进有出”是取代反应的特点,“断一,加二都进来”是加成反应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