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6979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

《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方案Word格式.docx

(1)施工现场平面面积较小,其中单层面积首层为1148m²

(2)轴线数量纵轴7条轴线,横轴5条轴线。

(3)本工程呈矩型

二、测量放线工作设想

测量放线是工程进入正常施工的必要前提,是整个工程技术质量的开端,也是控制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把握好测量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这就要求测量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在工作中严格按图纸设计的尺寸进行放线,正确使用仪器,减小误差,将测量放线误差控制在规范的允许值范围之内,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同时在测量放线之前,所有放线人员一定要严格审图,校核图中所有几何尺寸,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认真处理每一个环节,确保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施测布置及任务安排

1.施测布置

进场后首先与建设及相关单位办理红线桩、定位桩的交接工作,对所交接的桩点进行校测。

测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对楼层放线等细部测量工作按照施工的整体布置进行。

2.施测顺序

整体平面控制网测设→整体高程控制网测设→二级平面→细部测设→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检验测量(验线)。

3.主要施测方法

施工控制测量、建筑定位测量、平面控制网测设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

基础及楼层放线主要采取经纬仪方向线和直角坐标法进行测量放线;

±

0.000以上轴线传递拟采用垂准仪吊设内控法;

高程传递拟采用钢尺垂直丈量;

高程控制拟采用常规水准测量。

四、施测准备:

1.技术准备

1.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

1.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楼层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

1.3向监理提供测量人员的上岗资质和所用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证书。

1.4对业主提供的测量依据进行校算。

1.5对业主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楼座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

1.6由测量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

2.测量资源的准备

2.1准备各种测量所用的记录表格,所用表格采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

2.2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

木桩、小线等)

2.3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

名称

精度

数量

用途

全站仪

2mm+2ppm

/±

2"

1台

控制网主轴线等重要部位测设、校核;

测量基准的传递与复验;

局部主轴线测设、坐标放样、测距、传测标高,施工控制测量。

电子经纬仪

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变形观测,钢架安装。

水准仪

S3

常规水准测量

垂准仪

D2J3-L1

重要轴线的竖向传递

钢卷尺

50m

1把

量距

塔尺

5m

计算机

内业计算与管理、测量数据库。

2.4劳动力安排:

安排3~4人进行测量工作。

2.5工作安排:

本项目的控制测量由公司技术部负责;

细部施测工作由项目部承担,公司指派一名专业测量员进行指导监督管理;

检验测量由项目部配合监理等相关部门共同进行;

测量人员及测量管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2.6测量放线的工作条件:

在测量区域内要保证通视条件和量距条件。

五、主要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

1.高程控制测量

1.1水准点的校核:

根据业主提供测绘部门给定点BM1。

采用符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BM1引测到3#楼东侧围墙。

交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现场引测。

1.2±

0.000高程控制点引测:

根据业主提供测绘部门给定BM1高程测出各轴±

0.000标高,并做好记录,现场±

0.000高程点布设建筑物的四周,相邻两点间距按各轴线之间长度确定,抄测仪器尽量立足于二者之间,这样可以减少仪器的误差,引测后进行校核,合格后交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3水准测量的精度:

5

(n—站数)。

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2.1根据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从便于施测的角度出发,本工程设立两级控制,第一级控制网作为建筑物整体控制的依据,它是根据场地条件设定的矩形控制网,设在变形区以外(施工场地边界外部),是在各轴线或外墙线的延长线上;

第二级为处在变形区内的建筑物外3米处矩形主轴线平行的矩形控制网,是建筑物细部测量的控制依据,本工程南北方向分别设二道轴线,东西分别设两道轴线。

2.2控制网的测设:

控制网是根据设计图纸和测绘部门给定红线坐标点的D2和D3为依据。

用全站仪测量出建筑物各坐标点,利用建筑物坐标引测出平面控制网(见附图1)。

2.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测角精度:

5″;

量距精度:

1/40000

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

3.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ф20钢筋上刻+字线(高程点为园头),钢筋桩的埋深不小于800mm,钢筋桩周围设R>20cm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3cm。

3.2控制桩点四周设钢管围栏,并设有醒目的标识。

3.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

3.4各相应控制点间要保留畅捷的测量通道,确保视线的畅通。

4.轴线的传递

4.1±

0.00以下施测时,采用经纬方向线法、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控制轴线投设到待测层,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

4.2±

0.00以上施测时,采用垂准仪内控法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传递基准点设在首层,在对基准点进行连测校核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在楼板施工时,应在与基准点铅直对应的位置预留200×

200投测洞口,用于垂准仪投设。

4.3轴线竖向传递的精度:

3mm/层,5mm/总高。

5.高程的竖向传递

5.1±

0.00以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水准仪的方法进行。

5.2±

0.00以上高程传递以首层的标准点位,沿建筑物的大角用钢尺铅直向上传递。

每个施测面至少由两个点同时向上传递,在对传递到测层的两

个高程校核调整后方可使用。

5.3高程传递的精度:

3mm/层,±

5mm/总高。

6.细部放线

6.1楼层放线施测流程:

吊设控制点到待测面→测设主控制线→测设控制线与轴线或次级控制线的交点→测设细部轴线或相应控制线→测设结构墙柱外廓等细部线→验线。

6.2细部放线按常规方法进行,精度要求详见DBJ-01-21-95中的相关要求。

7.记录

对施测所需的各类数据及施测方法均要有详细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有效,公正和连续,字迹要工整,内容要有可追塑性。

8.验线

每次施测完毕后,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自检,无误后交质检部门复测,确认后交监理核验,并与下一道工序的技术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

验线的部位主要是关键部位和最薄弱环节。

六、测量放线的质量标准及成品保护措施

1.测量放线的质量标准

1.1对于计算校核主要采取复算校核、几何条件校核、总和校核和变换法校核。

1.2测设工作中采用复测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变换测法三种方式进行校核。

1.3在定位测量时,经纬仪测角、设角必须采用测回法,严禁使用半测回;

全站仪测距取四次测量的平均值;

钢尺量距应采用50N标准拉力,并加三差改正。

1.4使用垂准仪投设点位时,必须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然后进行角度和距离校正。

1.5定期对控制桩进行校测,并根据校测结果对控制桩的数据进行修正。

1.6对于控制桩及主要轴线应进行标识,以便于使用。

1.7为施测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如楼层施线前结构面上不得有明水,不得在施测区域内堆放物料。

施工时要对施工测量工序留有充分的工作时间。

1.8放线后在未得到相关各方的最终确认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1.9为测量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

1.10仪器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确保仪器的精度满足施测要求。

1.11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

确保监理部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成品保护措施

2.1与甲方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存入技术资料中。

2.2对移交的桩点用混凝土进行保护,并用红白相间的钢管进行维护,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

2.3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原始依据进行校核,校核内容包括:

红线数据校核,定位条件校核,红线桩校核,水准点校核。

2.4对测设完毕的各类桩点、线加以必要的保护。

2.5施测前要编写详细的技术交底。

七、安全工作要求

l.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防护用品。

2.作业时必须避让机械,躲开坑、槽、井,选择安全的路线和地点。

3.上下沟槽、基坑应走安全梯或马道。

在槽、基坑底作业前必须检查槽帮的稳定性,确认

安全后再下槽、基坑作业。

4.高处作业必须走安全梯或马道,临边作业时必须采取防坠落的措施。

5.在社会道路上作业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并据现场情况采取防护、警示措施,避让车辆,

必要时设专人监护。

6.进深基坑(槽)内作业时,应在地面上设专人监护。

7.机械运转时,不得在机械运转范围内作业。

8.测量作业钉桩前应检查锤头的牢固性,作业时与其他人员协调配合.不得正对人员抡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