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2990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教材word版本 17页文档格式.docx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

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即给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及根据

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

两者中谁决定谁?

世界本质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哲学;

相反,认为精神、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哲学。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

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

认识论"

方面。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凡是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和认识现实世界,即是可知论;

凡是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人的思维能彻底认识世界,即是不可知论。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基本问题,其根据在于:

①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关系到确定认知和实践的出发点问题。

②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是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哲学的基本路线和方向。

④它是划分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⑤它也是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

因为,能否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决定人的一切活动成败的关键。

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归根结底是处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使主观符合客观,按照客观本身具有的规律办事。

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它,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

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做到思维和存在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四、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及其形态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或者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其基本特征是:

①它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原初的物质?

作为世界的本原。

②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相结合。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都是辩证法家。

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又有它的局限性,即具有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其基本特征是:

①它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②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方面具有了科学的性质。

③近代唯物主义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第一,机械性。

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只有力学与数学达到较

篇二:

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电子版

党的一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在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

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实现,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

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

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

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

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

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下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

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

与时俱进的大会

201X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1X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篇三:

湖南公共基础知识教材重点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

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

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

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

规律具有稳定性;

规律具有普遍性;

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

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

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

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

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

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

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

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

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