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看云识天》说课稿2.docx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看云识天》说课稿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看云识天》说课稿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看云识天》说课稿2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二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目标:
(1)单元内容:
第四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
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是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是观察随笔;《月亮上的足迹》是记叙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总体上是继第三单元之后,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
(2)单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
界的兴趣;
知识和能力目标:
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
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本单元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参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①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注意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②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
③不要把阅读课上成地理课、生物课或其他科学课;
④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⑤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
⑥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优美的词、句、段。
2、《看云识天气》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从写作上看:
.层次清楚,有纲有目;.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2)教材的处理:
这篇课文特点鲜明,做为教学内容来看,切入点很多,过去通常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但从新教材看,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强调的是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学时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体,显然课文作为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
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三、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复习说明方法,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三、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四、学情分析:
朗读能力方面方言较重,对语文学习来说是一大障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比较欠缺,缺乏比较系统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在问题的设置和学法指导方面尽量做到具体,注意梯度,易于操作。
五、教学方法
教法:
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
学法:
小组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
实践提高。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部分
(视频: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片:
增加感性认识;图表:
提高效率。
)
教学环节设计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播放录像片段《天气预报》。
2、谈谈张掖的天气。
(收听或收看)
3、出示《苏轼避雨》,引出课题。
4、明确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内容要点。
(2)快速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3)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
由《天气预报》和《辛弃疾避雨》视频和动画片段,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发布“张掖天气预报”这一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情境获得切实的感受。
通过此环节,引起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欲望。
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获取天气预报这一信息的渠道是广泛的,包括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经验判断等方面,要注意从多方面搜集信息,最后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学习《看云识天气》,明确学习目标。
)
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1、注音:
峰峦一霎间预兆征兆弥漫轻盈月晕
2、抽查朗读:
(2)(5)(7)。
3、范读,练习朗读:
指名1人朗读。
(设计意图:
旨在扫清阅读障碍,通过抽查片段朗读和练习片段朗读,把学生迅速带入课文阅读当中,为进入下一个环节作准备。
)
三、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1、出示问题: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句话点明了“看云可以识天气”?
(2)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3)哪些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哪些云是阴风雨雪的预兆?
(4)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什么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5)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第1段):
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
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
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局限性。
(设计意图:
限识5分钟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思考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通过分段训练,理清课文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这一环节实际也是训练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筛选、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的一个过程。
)
四、探究质疑,学习看云识天气,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过渡:
经验告诉我们,什么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什么云常常是阴风雨
雪的预兆?
1、出示图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晴天云简表。
2、自主学习,完成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3、讨论: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8种云的?
(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阴雨冰雹的云。
)小结:
这部分作者把云分为八类,来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样根据事物的
特点,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的方法叫分类说明。
这样使读者更具体、更详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4、机动部分:
自学完成光彩和天气情况简表。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完成图表的过程,了解各种云的特征,重点训练学生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
分为三大板块:
“晴天云”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明确,,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了解云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摘录关键词语,二是根据具体描述进行概括,三是联系上下文进行归纳;在掌握了这一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学完成“雨天云”部分,进一步训练这种阅读能力。
这两部分教学在学法指导方面体现了教、扶、放的一个过程。
通过对8种云介绍顺序的讨论,学习分类说明这一显著的写作特点。
“云的光彩”部分作为机动内容处理。
)
五、课堂练习:
选词填空。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体会课文用词准确,说明事物生动形象的特点,指导学生课后摘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为下节课领会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做好准备。
)
六、作业:
1、摘录课文中用词准确和生动形象的句子。
2、练习看云识天气,轮流发布天气预报。
3、以小组为单位,用分类说明的方法,积累有关天气的谚语。
(整体思路:
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学习及课后作业,紧紧围绕“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一主线展开。
)
教学启示
得:
创设了学习情境,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面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较为扎实。
失:
理清课文思路这一环节,用时较多(一班7分钟,二班12分钟),学生阅读勾画的学习过程也有些慢,后面“雨天云”部分学习没有全部完成,课堂练习部分有些匆忙,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布置作业。
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估计有些高,学情分析做的不够深入;二是说明学生在把握文章整体的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欠缺,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差别。
这也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题文)《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 )
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作者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中的《荷花淀》《芦花荡》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
D.《湘行散记》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一部散文集,是他构建的“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每年我国都要向联合国派遣一支国际维和部队。
B.二次世界大战,被原子弹摧毁的地方,至今还是一片废墟。
C.扶贫工作组的同志对贫困户绝不能漠不关心。
D.我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是不毛之地。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殉职(xùn)狭隘(ài)热忱(chén)
B.坍塌(dān)废墟(xu)戳破(chuō)
C.参差(cēn)哄笑(hōng)晕眩(xuàn)
D.淫慢(yín)微薄(bó)纯粹(cuì)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①《<论语>六则》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②《<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一句是:
,。
③扬子江头杨柳春,。
④,到乡翻似烂柯人。
⑤《夜雨寄北》表现诗人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句子是:
,。
三、诗歌鉴赏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
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听到好朋友王昌龄被贬谪(左迁)到荒远的龙标的消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方向,写下了这首诗。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
2)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友情诗中的千古名句,请从修辞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近日,七
(2)班开展了“动物,我们的朋友”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
宣传
(1)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学校宣传部要在校园里悬挂一些条幅,请你帮忙写一条宣传标语。
(不超过20个字)
活动二:
参与
(2)“成语与动物”的环节中,请你写出有关狼的两个成语和一条谚语。
活动三:
建议
(3)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