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1209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二)近三年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

1.近三年污染物动态变化趋势

由图5可见,近三年PM2.5、PM10、SO2、NO2浓度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说明扬州市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取得积极成效,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PM2.5、PM10、SO2、NO2浓度最高峰一般出现在当年12月份到次年1月份,O3浓度高峰一般出现在4~9月份,成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图5近三年5项污染变化趋势分析

2.空气质量超标因子分析

由表2可见,近三年影响扬州空气质量的三大超标污染物依次为PM2.5、PM10、O3,而且这三种污染物超标率相对较高,说明持续削减的压力较大;

NO22013年有所影响外其余两年基本不受影响,SO2、CO从未超标。

表22013~2015年大气超标污染物情况分析

二扬州城区PM2.5污染源解析初步研究

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0515),在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进行PM2.5源解析初步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扬州大气中颗粒物主要成分为有机碳,其次是富钾。

PM2.5来源:

二次源占19.14%、机动车尾气占18.59%、燃煤占17.39%、生物质燃烧占13.62%、工业源占12.06%、扬尘占9.27%、其他占9.93%(见图6~图9)。

检测结果同时显示,白天汽车尾气占比增大,夜间生物质燃烧略微增长;

早高峰、晚高峰汽车尾气污染增长明显。

图6PM2.5源解析结果

图7二次源、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污染占比

图8白天与夜间颗粒物来源对比

图9不同时段颗粒物来源对比

三扬州市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及成效分析

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采取综合措施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压减燃煤污染排放

煤炭是扬州市消耗的主要能源,其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燃煤锅炉。

据2013年统计,全市共有锅炉1700多台,其中燃煤锅炉1400多台,占锅炉总数的82.35%;

全市煤炭消费量约1600万吨/年,其中锅炉煤炭消费量1350多万吨/年,占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的84.38%。

2013年4月市政府正式印发《扬州市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分类别、分阶段、分区域对各类锅炉开展整治。

一是全面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采取集中供热,煤改电、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质等措施,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共计淘汰替换燃煤锅炉634台,其中2013年53台、2014年淘汰210台,2015年371台,全市剩余的约1200台燃煤锅炉按计划将于2016年底前完成整治。

二是实施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提标治理。

全市10吨以上燃煤锅炉共20台,主要采取提标改造方式进行治理,截至11月底15台锅炉已完成治理,5台锅炉确定在完成提标工程前保持目前的停用状态。

三是开展电厂燃煤锅炉提标治理。

全市12家执行火电行业排放新标准的企业,除1家停炉转型外,其余11家企业全电厂燃煤锅炉,通过高效脱硫除尘、低氮燃烧、烟气脱硝等技术全面实施提标改造脱硫、脱硝、除尘工程,都于2014年7月1日前达到国家新标准。

四是开展茶水炉专项整治。

2015年组织开展市区茶水炉专项整治,将排查出的92台茶水炉全部整治到位。

燃煤整治系列工作的开展,为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建筑施工扬尘是PM10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市政府专门印发《扬州市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由市建设局牵头组织开展整治。

一是强化建筑施工扬尘管控。

全面收取施工扬尘排污费,新开工项目严格执行防尘措施标准化管理,对未达要求的工地下发整治通知,不予核发施工许可;

同时强化工地日常扬尘考核监管,对治理不达标的工地予以“挂黑牌”,严格挂牌督办。

二是加强渣土运输管控。

严格落实“三管一重一评比”管理办法,新建7处渣土消纳场,通过市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对7处消纳场、53处工地出入口的视频信号和635辆渣土车实施24小时渣土管理运输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三是加强城市道路保洁。

城管部门加强道路清扫扬尘管理,目前市区大型洗扫车、高压冲洗车等大型机械化作业车辆达82台,对主干道全部实施机械化清扫,城区道路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5%以上。

与此同时,市区每年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通过浇水作业、裸土绿化等措施,加强绿化养护过程中的扬尘防控。

采取加强巡查、建章立制等措施,减少烟花爆竹燃放、露天焚烧等活动中产生的烟尘、粉尘和扬尘。

3.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扬州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据初步统计,截至2015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85万辆,随之带来的尾气污染排放大幅上升,治理刻不容缓。

一是布点建设机动车尾气监测场站。

目前全市共建成机动车尾气检测场站10个,其中市区7个,高邮、宝应、仪征各1个;

共建成尾气检测线62条。

二是划定高污染车辆禁行区。

市区划定黄标车禁行区逐步扩大到全市主城区范围,禁行区面积扩大到64.95平方公里,严格执行高污染车辆区域限行制度,并多次联合公安局,邀请新闻媒体参与联合执法。

三是加快淘汰黄标车。

市公安局严格执行省补贴淘汰老旧车每辆1500元标准,严格利用登记、年审、路检等环节,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截至11月底,已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汽车14311辆。

四是加快推进油品升级。

加强农村地区油品升级工作,实现全市苏五汽油、国四柴油全覆盖。

五是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2014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445辆,配套建设80个充电桩,2015年计划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880辆,已完成上牌159辆。

4.加强烧烤油烟污染防治

遍布大街小巷的烧烤摊点产生的大量油烟,给周边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

为此,市政府专门印发《扬州市烧烤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由市城管局牵头,持续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加大取缔力度。

2015年以来市区开展集中整治18次,整治取缔露天烧烤95处,古城区和瘦西湖景区核心区露天烧烤全面取缔或入室经营。

二是强化日常监管。

推行露天烧烤“点对点”监管模式,对114个保留的露天烧烤分别明确专人负责,督促油烟净化装置正常开启。

三是加强督查巡查。

8月份起市城管局、市环保局联合开展了市区露天烧烤整治情况专项督查,印发通报5期,对发现的72个违规问题进行交办和督办。

5.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挥发性有机物是灰霾产生的主因之一,必须强化整治,阻断形成灰霾的化学反应链。

为此,2015年开始我们启动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全市的化工园(集中)区、重点行业及石化、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92家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综合整治,2015年计划实施43项,目前20家企业已完成治理;

在9家化工企业推广LDAR技术应用,目前3家完成试点。

同时,大量加油站产生的油气也是挥发性有机物来源之一,目前全市231座汽油加油站(其中老市区64座)、16辆油罐车全部完成改造并通过环保验收,6座储油库已完成4座,另有2座因搬迁等原因暂缓整治。

加强对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的日常监管,建立油气回收管理“一站一档”,并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油气回收治理日常维护台账。

6.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工业污染排放是大气污染排放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扬州采取关闭淘汰与限期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推动工业污染排放量持续下降。

一是落后产能淘汰。

完成铅蓄电池行业310万千伏安时极板、纺织行业1万吨纱锭、电镀行业1000吨镀铬等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列入省计划任务已提前完成。

二是重污染企业关闭、搬迁。

一批老厂区已停产关闭,对不达标的机组实施了关闭淘汰。

三是重点行业限期治理。

对火电、水泥行业企业实施提标治理,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扬州市的36项限期治理任务。

四是石油化工行业脱硫治理。

推进实施石油、化工行业催化裂化装置脱硫工程,实友化工相关设备已安装到位,即将调试运行,扬州石化正在调研立项。

五是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提标治理。

泰达公司在实施二期工程时同步对一期工期环保治理设施实施了提标改造。

7.秸秆焚烧污染防治

每年夏秋两季的秸秆焚烧是一大季节性大气污染源,近年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基本上遏制住了秸秆焚烧污染。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分管市长担任组长,市监察、农委、农机、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

每年提前制订下发农作物秸秆禁烧督查方案,建立了网络体系,细化职责分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要求,并与各县(市、区)签订目标责任状。

二是持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扬州电视台电台等都开辟了专栏;

各地采取悬挂横幅、组织宣讲队、配备宣传车、与农户签订承诺书、小手拉大手等方式,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面对面、零距离地开展宣传。

三是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途径进一步拓宽,采取多元利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重点推广秸秆能源化、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等多方面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四是全力加强禁烧督查。

市环保局提出“全面发动、全力以赴、全员出动、全覆盖巡查”的禁烧工作方针,在全系统组织140多人的禁烧督查队伍,分为7组,分别由一名局领导带队包干负责一个县(市、区),秸秆禁烧24小时节假日不间断组织巡查。

五是严格落实奖惩措施。

邗江区财政安排200多万元专项资金,按10元/亩的标准对秸秆还田或其他形式综合利用予以补助,还安排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增新型农机具的作业补贴;

仪征市2015年用于秸秆禁烧奖励和补助资金达1000万元。

在奖励兑现的同时,对秸秆焚烧和秸秆禁烧工作不力的,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给予扣除保证金、评优一票否决、罚款等惩戒措施。

通过努力,秸秆禁烧形势逐年好转,仅2015年5月25日~6月25日夏收期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1天,比上年同期上升1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44.7%。

8.重污染天气应急

近年来,扬州与全国各地一样,一到春冬季节,灰霾污染天气频发多发,给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为科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2013年市政府制定印发《扬州市大气重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

2014年2月,省政府对原有应急预案作了修编,为确保与省级预案同步,市政府根据要求重新修编并印发《扬州市大气重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该预案建立了蓝、黄、橙、红四级预警响应机制,明确了每级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加以防范,同时迅速采取各类应急措施尽力减少本地污染排放量。

自2013年以来,扬州已累计发布各级预警信息20多条次,启动应急响应程序10多次,切实有效保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四大气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近三年来,尽管扬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各项治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但在综合施策、有序治理上,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1)燃煤锅炉整治面临困难。

随着锅炉整治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地区推进,因天然气相对燃煤成本大幅度提高,再加上供热、供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全面淘汰分散式燃煤锅炉难度很大。

(2)施工扬尘整治有待提升。

近几年来,建筑施工扬尘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由于建设工程数量多、分布广,再加上防尘降尘的监督管理和建设单位的主动防治都未能完全跟上,整治成效有待巩固和提升。

(3)机动车、船尾气排放管控有待加强。

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高污染车辆区域限行制度执行不够严格,黄标车出行未能得到严格限制,车辆冒黑烟现象还比较严重。

另外,对于机动船舶、挖掘机等非道路移动设备的尾气管控尚未全面开展,机动车、船氮氧化物排放量呈逆势增长趋势。

(4)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有待加快。

目前,扬州市产业结构仍显偏重,煤炭消费总量保持高位,在工业化进程仍将持续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议和对策

下一步,扬州市将严格对照省、市年度工作目标,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查考核,积极研究破解治污难点问题,协调、督促、推进重点工程,确保各项治污任务全面完成。

1.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制和机制

总结前三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验和教训,针对薄弱和关键环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通报空气质量、调度工作进展、研究工作举措、解决存在问题。

二是探索建立网格化执法监管制度。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网络监管体系,层层分解责任,对污染源监管“定人、定位、定责”,实行网格化、全覆盖环境监管。

三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实行空气质量按月通报制度,按照国家、省下达扬州市的空气质量目标要求,确定各县(市、区)空气质量目标值,每月通报各地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和排名,每季通报重点任务工作进展。

四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研究制定扬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和细则,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对各地、各相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大气污染防治职责进行综合评价,并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职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

强化污染源头管控,严防严控新污染源,加快推动经济结构高位转型。

一是严控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

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倒逼企业转型发展。

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

二是加快城区重污染企业转型搬迁。

加快推进一批污染企业的搬迁进程,实施“退城进园”;

开展产能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妥善分类处置。

三是严格控制燃煤总量。

细化落实《扬州市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建立完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全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330万吨以下。

四是积极推广集中供热。

加快推进实施一批清洁能源项目,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

五是加快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

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全市1500多台小型燃煤锅炉淘汰替换任务,杜绝遍布各地的小烟囱冒黑烟现象。

3.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废气提标治理改造。

一是实施燃煤锅炉烟气超低排放示范工程。

推进开展火电行业超低排放试点工作和部分机组烟气超低排放工程。

二是实施水泥行业提标工程。

督促扬州亚东水泥等10家企业新上除尘设施,严格达到新标准要求。

三是实施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提标工程。

督促9家企业14台锅炉进行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改造。

四是实施石油炼制企业烟气脱硫工程。

督促2家石油炼制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硫黄回收率达到99%以上。

五是推进有机废气综合治理。

督促43家重点企业2015年底前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

六是推广“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运用。

9家化工企业完成LDAR检测泄漏与修复技术运用。

4.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针对各类大气污染源,建设、公安、城管、农林、环保等部门通力协作,继续分类、分阶段施治,减少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一是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整治。

切实提高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建筑施工“三池一设备”等防尘设施标准化管理,未落实防尘措施的一律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

执行“三管一重一评比”管理办法,对渣土运输实行全过程管理。

二是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

加快推进建设机动车环保标志电子智能监控网络,推广使用环保电子卡,实现环保标志电子化、智能化管理。

严格执行高污染车辆区域限行制度,落实老旧汽车提前淘汰奖补政策,2015年底前全面淘汰黄标车。

三是开展餐饮业油烟整治。

逐步压缩、取缔露天烧烤,古城区、瘦西湖景区核心区全面取缔露天烧烤。

加强餐饮集中街区整治,督促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四是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建成完善的秸秆收贮体系,加大秸秆还田工作力度,夏季达80%、秋季达5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实行秸秆禁烧目标责任制,继续执行属地负责,市、县、乡、村、组五级监管,相关部门包片督查,建立巡查机制,确保秸秆禁烧工作取得实效。

5.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业性强、情况复杂多变,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手段精准施策,才能提升提高工作成效和质量。

一是提升科学研判能力。

加大财政投入,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加快引进培养人才,与国内知名院校联合开展扬州市PM2.5源解析,完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及PM2.5源解析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市PM2.5的主要来源及其占比,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力量投放更加科学、采取措施更加精准、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加强空气质量动态研判。

紧紧锁定PM2.5年度目标,定期分析、研判全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扬州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幅度有明显回落,将及时发出预警,提请政府采取空气质量强化管控措施。

二是提升环境执法能力。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想方设法调整充实环保一线执法力量,全面提升环境执法能力水平。

三是提升应急管控能力。

总结“青奥蓝”“公祭日蓝”的成功经验,分析问题和不足,细化制订大气应急管控指令“发布—传递—执行—报告—终止”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程序,组织各地、各部门及各重点管控企业进行集中培训,健全大气应急管控体系,不断积累应急经验、把握应急规律、提高应急水平。

四是提升科学治污能力。

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环保科技支撑的整体推进,提升科学治污能力和水平。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