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1067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9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111Word文件下载.docx

五、设计文件的编制

1.每人上交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不少于1万字);

2、图件每人4张;

3、设计成果除打印外,应交电子文件。

六、主要参考资料

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

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

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

6、《非织造复合土工膜》(GB/T17642)

7、《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

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9)

10、有关填埋场设计的论文著作

七、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一)课程设计文本结构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课程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

3.课程设计目录

4.课程设计正文:

1概述

1.1工程概况

1.2设计原则与范围

1.3设计依据

2基础资料

2.1城市概况

2.2自然条件

3垃圾量预测

4场址概况

5总图布置

5.1设计内容

5.2设计原则

5.3场区布置方案及特点

5.4竖向布置

5.5道路运输

5.6绿化工程

6卫生填埋库区工程

6.1填埋库容及使用年限

6.2防渗工程

6.3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6.4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6.5防洪系统

6.6监测井

6.7填埋工艺

6.8填埋作业设备选择

6.9封场工程

7渗沥液处理工程

7.1处理工艺

7.2主要处理设备

8环境保护与监测

8.1设计依据

8.2环境污染来源及污染物分析

8.3环境监测

9工程效益分析

10附图

5.致谢

6.附录

7.参考文献

8.设计图件:

1)填埋场总体布置图

2)垃圾填埋场封场图平面图

3)垃圾封场堆体断面剖面图(纵、横剖面图)

(二)对以上内容的要求

1.1.2条的要求由指导教师把关。

2.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3.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序号为:

一、二、三、…;

⒈、⒉、⒊、…;

(1)、

(2)、(3)、...。

对自己的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和计算。

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计算准确。

对设计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对整个设计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4.致谢:

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5.附录:

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等。

6.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7.文字要求: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8.曲线图表要求:

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

9.图纸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使用计算机绘图。

八、参考附件

1、地形图

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防渗系统示意图(参考)

5、可行性研究图件(3份)

摘要

当今社会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

以北京市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

“北京周围已被7000多座垃圾山包围,其中直径50米以上的垃圾场就有5000多座”。

据“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利用经验交流会”上发布的信息:

“全国垃圾的历史堆存量已多达60多亿吨,侵占土地多达5亿平方米。

全国数百座大小城市,已有2/3的城市被郊区的垃圾山包围。

”由此可见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C县是豫东的历史重镇,属于淮河流域水系地区,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

近几年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垃圾处理状况滞后于城市发展,处理设施落后于省内许多同等规模的县城。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自然填坑,未做防渗处理,也没有气体和渗滤液收集、导排设施,不仅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还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城郊已有的坑塘都被垃圾填满,目前已经无处可堆填,与城市建设和市容市貌不协调;

三是环卫设施不配套,机械化水平低下,影响了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资源利用市容协调地下水污染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C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

*主管单位:

C县城管局

*承办单位:

C县垃圾处理厂

*总投资:

2939.35万元

*项目场址:

C县城关镇东关村(东2公里处)

*总用地:

168亩

*总库容:

约79.4136万立方米

*处理规模:

平均157吨/日

*服务年限:

13年

*项目服务范围:

C县城市居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

1.2.1编制原则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贯彻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指导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厂址和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二次污染并防止新的污染产生,使工程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

本项目的编制原则是:

1)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条例)和技术标准的同时,结合当地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生活垃圾产生情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对生活垃圾实行安全处置,使之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垃圾处理要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总体目标。

2)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态度,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确保各类设施互相协调,技术切实可行,降低垃圾处理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2.2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处理方案选择的原则是:

技术成熟,工艺简洁,设备可靠,能适应生活垃圾的特性,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1)当地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

2)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

3)各种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4)生活垃圾理化性质及变化趋势

5)技术与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6)对资源再利用的潜力和程度

*《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豫发[2003]9号文件

《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

*河南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环保局豫计收费[2002]1394号文件

《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

*C县国土资源局关于《C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意见》

*项目工程勘察报告

*C县供电局关于保证供电的《供电证明》

*C县自来水公司《关于C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供水意见》

*C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关于C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文物审查意见》

*C县消防大队《关于C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消防审查意见》

*河南省C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003)

*开封年鉴(2004)

*项目主管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C县县城总体规划文本(1995-2010年)

*其他相关法规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9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29—91)

*《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建设部(93)建城技字第42号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93)

*《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标准》(CJ/T3033—1996)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

*《防洪标准》(GB50201)

*《城市防洪设计规范》(CJJ50)

*国家现行的其他标准和规范

二、基础资料

2.1.1地理位置

C县位于河南省东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º

36'~114º

54',北纬34º

13'~34º

44'之间。

东邻睢县,西接开封,南邻太康,北依兰考。

西南与通许接壤,东北与民权县为邻,西北距开封市55km,省会郑州市120km。

2.1.2社会环境概况

C县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32公里,区域总面积1214.8km2,其中耕地83192公顷。

总人口1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5万人。

辖城关、高阳、葛岗等8个镇和城郊、宗店、板木、竹林等13个乡,共计568个村委会,1063个自然村。

C县县城位于县域中心,2003年城区建成区面积8.9km2,城市人口6.5万人。

按《C县城总体规划》(1995~2010)确定的C县县城性质为:

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机械、化工等工业为主导,商业贸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小城市。

2.1.3经济概况

2003年C县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8.1亿元,较上年增长6.5%;

财政收入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4.1%。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1.3亿元、16.2亿元和10.6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4.3%、33.7%和22%;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同比增长18%;

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亿元,同比增长3.7%。

2.1.4交通运输

C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06国道贯穿县城南北,310高速公路和豫04省道横跨东西,北依陇海铁路,东距京九铁路90公里,西至京广铁路和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加强了县城与周围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联系。

2.2.1地形地貌

C县地处黄淮平原,南部地表略有起伏,北部和西部稍有沙丘,东北部有黄河故道遗汊数条,其他为平原。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平均坡降在1/5000~1/7000之间,海拔高度平均58m。

土质淤地占24%,主要分布在淤泥河两岸及圉镇东部和南部;

沙地占10.4%,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和东北部边缘地区;

清河地占36%,两河土地占29.6%,多分布在惠济河两岸及付集、圉镇以北,在各类土壤面积中含盐碱者占9%。

2.2.2地质构成

C县地处黄土高原东南残丘与华北坳陷交界带,开封坳陷东部。

属华北坳陷盆地,为新华夏第二沉积带组成部分。

成土母质90%以上为第四纪沉积物,由黄河多次泛滥沉积而成。

沉积厚度,柿园(北纬34º

40')以北3000米左右,最厚5000米;

以南约2000米左右,最浅在1000米以内。

沉积垂直剖面,层次分明,磨圆度高、粗、细均匀一致;

水平分布,据黄河(今道)愈近愈粗,愈远愈细。

另一部分成土为风积物,在县境北部及东北部的部分地区,原冲积物为风力搬运之风蚀沙粒覆盖而成。

厚度一般在50公分以上。

还有一种黄土状母质,县境内尚存的几处垄丘均属此类,系由地质外力形成,质地以粉砂为主,含一定数量的粘土矿物,土体直立成柱状结构,颜色暗黄。

地质构造的形迹,因被沉积物所深掩,地表迹象不明。

据已知情况:

县北部阳堌一带隐伏褶皱断裂较多,距兰考至聊城大断裂带甚近;

县南部圉镇至中部五里河一线,有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其他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单一。

C县城旧城区外表面为亚粘土,深层为细纱粘土,土壤承载力为8~18t/平方米;

旧城区内5~6米以内为杂填土,土壤承载力为10t/平方米。

2.2.3地震与地震裂度

按全国地震区域划分,C县属六级地震烈度区,从历史地震发生情况看(据C县志所载的有关地震记录),C县无强大地震,多数为无感地震,且发震的频率小,震中在C县境内的无详细记载。

2.2.4水文与水资源

1)表径流与河流

C县境内及过境河渠共135条,总长1200余公里,河网密度0.427/平方公里,径流总量6900立方米。

属淮河水系。

主要河渠有4大干流,22条支流,23条分支,共49条。

分4个水系,分别为惠济河水系、铁底河水系、涡河故道和大堰沟水系。

人工灌溉(灌淤)渠4条,即跃进干渠、惠南干渠(含东、西两支)、东风干渠(含一、二干)和兰杞干渠。

其中较大的有惠济河、淤泥河、铁底河。

上述河流除惠济河、淤泥河为常年性河流外,其他属于季节性河流。

惠济河、淤泥河均发源于开封市郊,两条河都已成为工业排污河,目前已遭到严重污染,完全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源。

惠济河流经县城北部,且距县城较近,所以地下水源易受地表污水的渗透和影响,其浅层地下水只能作为补给用,地下水开采以深层水为主。

2)地下水

C县处于黄河冲积平原扇的前沿,地下水丰富。

全县地下水总量7.6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78亿立方米,分布差异较大。

依据富水程度可将C县分为两个区:

富水区面积1161.2平方公里;

中等富水区面积81.8平方公里,水深在40~50米左右。

富水区含水沙层厚10~26米,平均15米,含水层顶板埋深9~26米。

含水砂层岩性以中砂和粗砂为主,单位降深出水量大于7吨/小时,中等富水区为局部小片分布不稳定的薄层中细、粉细砂层,含水层岩性以细砂为主,顶板厚度15~25米,含水层厚度5~15米,平均厚度10米,单位降深出水量小于7吨/小时,大于4吨/小时。

地下水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及引黄灌溉水源补给,通过包含带的粉质砂土的孔隙和裂隙直接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流向为西北向东南,基本上和地形倾斜一致,水力坡降为1/5000左右。

目前全县地下水埋深为2~4米,局部地下水埋深1~2米。

C县城位于富水区,深层水富水程度以降深15米计,富水程度为40~60吨/小时,浅层水也属富水区,富水程度降深5米计,富水程度为40~60吨/小时。

水质良好,矿化度绝大部分小于1克/升,适宜灌溉和饮用。

2.2.5气候条件

C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雨雪。

1)光照: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2292h

日照百分率:

51%

太阳总辐射量多年平均115.17千卡/cm2

光合有效辐射率总量为56.273千卡/cm2

2)气温

年平均气温14.1℃

1月最低、平均为-0.6℃

7月最高、平均为27.3℃

极端最高气温:

43℃(1966年7月)

极端最低气温:

-16.2℃(1957年1月)

3)无霜期

无霜期平均为210天,

最长年份为234天(1959年)

最短年份为194天(1980年)

4)降水

年均降水量为672.8mm

最大年降雨量1138.9mm(1957年)

最小年降雨量353.2mm(1968年)

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58.1%

5)风向、风速

偏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

年均风速3.4m/s,

最大风速为22m/s

6)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1840mm

7)湿度

年平均湿度70%

8)气压

年平均气压1015Kpa

三、垃圾量预测

据调查2003年城区日产居民生活垃圾83吨,人均1.28公斤。

设计服务人口为9万人,平均垃圾产量1.28kg/d,人口增长率5%,服务年限为13年。

垃圾清运率每年均为100%。

年份

人口

(万人)

人均垃圾产量

Kg/d/p

生活垃圾年产量

(万吨)

累计总产量

2010

9

1.28

4.2048

2011

9.45

4.4150

8.6198

2012

9.92

4.6346

13.2544

2013

10.42

4.8664

18.1208

2014

10.94

5.1116

23.2324

2015

11.49

5.3667

28.5991

2016

12.06

5.6365

34.2356

2017

12.67

5.9161

40.1517

2018

13.30

6.2154

46.3671

2019

13.97

6.5244

52.8915

2020

14.67

6.8531

59.7446

2021

15.40

7.1965

66.9411

2022

16.17

7.5546

74.4957

四、场址概况

4.1填埋场类型

填埋场按地形地貌分为四大类:

1)山谷型填埋场

2)沟壑型填埋场

3)坡地型填埋场

4)平原型填埋场

这四种类型的填埋场各有利弊,其选择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C县属平原县,城郊没有自然形成的山谷(沟壑),也没有自然坡地可以作为填埋处理的天然场地利用。

经现场踏勘和分析,可研依椐C县的自然条件及场址比选结果,推荐场址为平原型填埋场。

4.2填埋场等级划分与规模确定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

垃圾卫生填埋场根据建设规模(总库容)和日处理能力两种方式进行分类与分级。

按填埋场建设规模划分:

Ⅰ类总库容1200万m3以上

Ⅱ类总库容500万m3~1200万m3

Ⅲ类总库容200万m3~500万m3

Ⅳ类总库容100万m3~200万m3

按日处理能力划分:

Ⅰ级日处理量1200t/d以上

Ⅱ级日处理量500t/d~1200t/d

Ⅲ级日处理量200t/d~500t/d

Ⅳ级日处理量200t/d以下

根据C县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产量和场址库容,项目为Ⅳ类Ⅳ级处理场规模。

4.3填埋场选址条件

4.3.1场址禁设地区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规定,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2)洪泛区和泄洪道;

3)填埋库区与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米以内的地区;

4)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米以内的地区;

5)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公里以内的地区;

6)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

7)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8)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9)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4.3.2选址条件

场址选择是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规定,场址选择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规划、环保、环卫、国土资源、水利、卫生监督、地质勘察等有关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选址条件是: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

2)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3)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

4)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5)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

6)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7)场址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5公里,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2公里。

4.4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规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场址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

1)在城市规划建成区2公里之外;

2)离村庄、居民区、交通干道、厂矿和人畜居栖地500米以外;

3)在城市夏季风向的下风向;

4)交通方便、运距适中;

5)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征地、拆迁费用少;

6)群众支持,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地区;

7)远离城市水源地;

8)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水、电、通讯等);

9)避开特殊区域和需要保护的区域;

10)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11)取土条件方便;

12)库容要大,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低于8年。

根据上述要求,从经济的合理性及环境的可行性角度出发,C县有关部门在场址选择前就进行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气候等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并在近郊做了选址勘察工作,初选了候选场址。

经对候选场址的地形、地貌、水文、植被、风向、供电、给排水、覆盖土源、交通运输条件及场址周围人群居住等情况综合分析后,在候选场址中确定了2处预选场址,基本条件对比如下。

预选场址基本条件对比

场址名称

对比条件

场址1(东关村)

场址2(C县第二砖场)

场址与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