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0944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一语下13 荷叶圆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亮”,上中下结构,“几”在下方,略扁;

“机”与“朵”这两个字是由相同的两个部件组成的,“机”的“几”要写得瘦窄;

“朵”的“几”在上方,要写得扁。

特别要提醒的是,“朵”的第二笔是横折弯。

2.朗读指导

朗读的重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读好含有叠词的句子。

如,“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出现了两个叠词,要指导学生读准确、读好停顿。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再配以直观的图画感受荷叶的这两个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二是要读好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说的话,以及他们在荷叶上的表现。

可以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在角色体验中读好句子。

3.理解运用

本课段落结构相似,语言极富想象力。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图文对照,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

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会写“亮、机”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诗文导入,激发兴趣

1.诗文激趣。

(1)课件出示汉乐府古诗《江南》。

课件出示: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教师配乐朗诵:

学生在诗文的韵律美和背景荷花池的意境美中,进入课文的学习。

2.解读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荷叶是什么样子的。

3.师引导,读句子。

(1)引出第1自然段: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2)观察课文插图,感受荷叶的这两个特点。

(3)可引导学生比较书上的句子和“荷叶是圆的,绿的”,进而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荷花池这一优美的情境中。

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独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再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自己读课文,把课后要求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把自己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把要求会写的字也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正音,把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3)集中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指名学生当小老师,让其带领大家认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准的生字。

(4)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珠、摇、躺、晶、停、机、展、透、翅、膀、唱、朵”)

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5)出示课件。

不带拼音的生字)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6)师生做“我指你说”的识字游戏:

教师随机指向屏幕上未注音的字,学生齐读。

2.交流方法,识记生字。

(1)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2)教师总结:

①动作演示识记。

“摇、停、唱”都是形声字,也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识记“摇”字,可以让学生把手掌当作床,摇动手掌,感受“摇”的动作和手有关。

②以字带词的组词认读。

“展、透、翅、膀”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组合成“展开——展开翅膀——展开透明的翅膀”这样的词语、短语,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识记。

③认识新偏旁。

新偏旁身字旁,通过对比“身”和身字旁的区别,知道“身”作部件后一撇不出头的变化,以及身字旁的字一般跟身体有关。

“躺”可以通过组词“平躺、躺下、躺椅”等来识记。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本环节注重传授学生识字方法,力求学生做到识用结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贵有疑,在学生充分自读后引导他们交流发现,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板块三再读理解,指导书写

1.再读课文,理解体会。

(1)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画。

(2)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关于摇篮的动画)

(3)小蜻蜓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4)小青蛙、小鱼儿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歌台、凉伞)

(5)4个调皮的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作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那么,它们是怎样在荷叶上玩耍的?

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到4个动词(躺、立、蹲、游),再指名学生用完整的话回答,做动作。

2.指导书写:

亮、机、朵。

(1)出示生字,对比观察。

用田字格展示“亮、机、朵”)

①对比这3个字,说说你的发现。

②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

这3个字都含有一个相同的部件“几”,但由于每个字的结构不同,“几”所处的位置也不同。

“亮”属于上中下结构,“几”在下方,略扁;

特别要提醒的是,“朵”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2)学生书空,教师强调笔顺和写字姿势。

(3)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评价,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作品。

3.指导书写:

鱼、台、放、美。

(1)出示课件,说说你的发现。

“鱼”的象形字)

(2)教师小结:

①“鱼”是象形字,斜刀头是“鱼头”,“田”就是“鱼身”,最后一笔长横就是“鱼尾巴”。

②“台、美”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台”的“口”要写得上宽下窄;

“美”的“羊字头”上方点、撇较小,靠近竖中线,竖不出头,四横中第三横最长,撇、捺要写舒展。

③“放”是左右结构的字,反文旁的第一笔撇和第二笔横不宜太长,第三笔竖撇从横的中间起笔,捺要写得舒展。

(3)学生书空,教师强调笔顺和写字姿势。

(4)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评价,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作品。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把书写与读文有机结合,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第2课时

1.能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2.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板块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巩固知识。

(1)上节课,我们在《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中新认识了12个生字,我们来复习一下,看看大家是不是还认识。

用田字格展示“珠、摇、躺、晶、停、机、展、透、翅、膀、唱、朵”)

(2)这些生字出现在课文的哪些词语中呢?

请你们快速读课文,把这些词语找出来。

(要求学生从书中快速找出词语)

2.理解交流。

小水珠摇篮亮晶晶停机坪

展开透明翅膀歌唱一朵朵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图片,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2)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会认字及会认字所组成的词语,为后面结合这些字词来读课文,强化对汉字的记忆奠定基础。

板块二朗读课文,读懂内容

1.思考交流,完成练习。

(1)读课文,连一连。

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停机坪歌台凉伞摇篮

(2)学生交流:

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2.朗读体会,逐步指导。

教师引导:

读第2自然段,体会文中描写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情趣。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

(2)指导学生想象:

一是想象自己在摇篮里躺着的感觉;

二是把自己当作小水珠,想象自己躺在荷叶上面,微风一吹,荷叶轻轻摇动,自己在荷叶上快活地滚来滚去的情景。

(3)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出来的美好情景。

(4)指导朗读,读出小水珠愉悦、惬意的心情。

3.学以致用,自读想象。

读第3~5自然段,想象“立在停机坪上展开翅膀”“蹲在放歌台上唱歌”“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的美好情景。

(1)参照想象小水珠在荷叶上的情景,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想象一下:

假如你是×

×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自读课文并想象,然后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第3~5自然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想象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内容所蕴藏的情趣的体会,从而落实“喜欢阅读”的目标。

锻炼学生的自学、想象能力,促使其入情入境,为有感情地朗读奠定基础。

板块三角色扮演,拓展提升

1.分角色朗读。

(1)全班同学分角色练习朗读:

男生读旁白,女生读小水珠、小蜻蜓等说的话。

(2)分别请四位同学扮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其他同学读旁白,练习朗读。

2.指导背诵。

(1)教师引导,学生练习:

边看图边尝试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

3.拓展提升。

(1)说话练习:

还会有谁喜欢荷叶?

它们会把荷叶当成什么?

它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蝴蝶、蜜蜂等小动物的图片素材)

①教师引导,学生练说:

“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名回答。

(2)读一读,写一写。

①出示课件。

荷叶的图片和苹果的图片)

②观察荷叶和苹果的形状、颜色。

③仿照例句写一写: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样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把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有以下两个亮点:

1.重视朗读训练,以读为主。

学生朗读的形式多样,我在学生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

在响亮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2.拓展思维,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对课文的拓展这一环节:

在教师的启迪下,学生纷纷打开了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不仅使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