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0713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文档格式.docx

13.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C)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实践法

14.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了明确说明的是(C)

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

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

15.以教师或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属于(B)

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

16.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D)

A.安排课程表B.分析教学任务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D.组织教学活动

17.“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C)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

18.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A)

A.教师B.学生C.课程表D.学校环境

19.目标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B)

A.斯克里文B.泰勒C.杜威D.斯塔弗尔比姆

20.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B)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过程评价模式D.成果评价模式

21.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

22.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哪种新的学习方式(C)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23.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C)

A.知识.智力.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

2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师生关系具有(D)特点。

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辩证统一D.教学相长

25.注重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B)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26.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A.条件B.任务C.途径D.结果

27.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

28.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D)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B)决定的。

A.人格尊严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

3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

31.教材的主体部分是(C)

A.讲授提纲和讲义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D.讲义和参考书

32.(D)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

A.备课B.上课C.作业检查与批改D.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33.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B)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

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

(D)

A.自由管理B.民主管理C.常规管理D.平行管理

35.教学管理的核心是(C)

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36.应该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是在(C)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37.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B)

A.夸美纽斯B.埃拉斯莫斯C.杜威D.凯洛夫

38.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A.道德观念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9.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的方式有(A)

A.家访.书面联系.召开家长会B.家访.召开家长会.亲子游

C.家访.书面联系.座谈会D.家访.亲子游.座谈会

40.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即称为(A)

A.德育模式B.德育策略C.德育类型D.德育形式

41.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B)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

42.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43.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要以(C)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

C.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D.纪律为主,说服为辅

44.德育的功能不包括(C)

A.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B.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C.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D.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4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叫(B)

A.智育B.德育C.教学D.美育

46.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B)

A.备好课B.上好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

47.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48.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C)

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49.进行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B)

A.教学任务B.课程标准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

50.“探究训练”策略提出者是(A)

A.萨奇曼B.布鲁纳C.赫尔巴特D.多尔

51.计算机的这种独特性,为教学活动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高,而是一些革命性变化的可能,其中不包括哪一项(D)

A.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B.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

C.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D.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原理和程序语言

52.较适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现场教学D.复式教学

53.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途径是(A)

A.思想政治课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D.少先队或者共青团活动

54.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C)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

55.德育“认知模式”的提出者是(B)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班杜拉D.奥苏伯尔

56.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A)

A.知识的传授者B.学者和学习者C.集体的领导者D.学生的榜样

5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B)

58.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在于(D)

A.对基础差的学生不利B.对基础好的学生不利

C.对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不利D.不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59.强调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构建简明知识体系的是(A)

A.结构化策略B.问题化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

60.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61.提出“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教育家是(C)

A.裴斯泰洛齐B.洛克C.泰勒D.赫尔巴特

62.以下属于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的课是(C)

A.单一课B.技能课C.练习课D.综合课

6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D)

A.物质文化B.组织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

64.在拉丁文中,“课程”一词的含义是(C)

A.科目B.知识C.跑道D.讲授

65.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D)

A.良好的情绪B.强烈的好奇心C.健康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D.正确的人生观

66.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讲是(B)

A.发现人的价值B.发掘人的潜能C.发挥人的力量D.发展人的个性

67.“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C)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

6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B)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69.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B)

A.系统性B.能动性C.客观性D.主观性

70.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B)。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

7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D)。

A.遗传B.成熟C.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

72.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

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

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73.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7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D)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75.“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A)的特点。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

76.决定教育目的的是(C)

A.家长B.学校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

77.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

A.环境因素B.社会条件C.主观努力D.成熟机制

78.下列教育思想家中,将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用于教学上的是(C)

A.杜威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康德

79.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A)

A.智者派B.历史学派C.犬儒派D.毕达哥拉斯学派

80.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A)

A.巴班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

8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哪个国家的教育特征(D)

A.古代印度B.古代中国C.古代希腊D.古代埃及

82.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在(B)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

8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于(C)

A.《论语》B.《孟子》C.《学记》D.《老子》

8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在教育的起源上是根据(A)

A.劳动起源论B.神话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教育心理起源论

85.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B)

A.梁漱溟B.杨贤江C.陶行知D.徐特立

86.下列非正式性或非组织性更明显的一种文化是(D)

A.学校文化B.校园文化C.教师文化D.学生文化

87.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B)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88.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C)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

8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C)

A.学生B.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校园设施

90.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B)

A.人口环境B.社会生产C.政治制度D.自然环境

91.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D)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

92.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B)

A.个性差异B.年龄特征C.关键年龄D.心理特征

93.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A)

A.学校的出现B.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C.阶级社会产生D.文字的产生

94.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95.制约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C)

A.社会B.设计者C.社会.知识和儿童D.政治.经济和文化

96.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础型课程

97.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D)

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

98.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课程实施)

A..课程目标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

99.(D)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B.桑代克C.斯金纳D.杜威

100.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

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

101.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是(A)

A.教师的专业素质B.教师的个性品质C.教师的个人修养D.师生关系

10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

103.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04.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05.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C)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106.培养劳动者是(A)

10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C)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108.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B)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

109.(D)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世纪9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19世纪5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110.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B)

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111.“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B)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

112.儿童身心发展的(A)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113.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D)

A.生长B.发展C.成长D.成熟

114.教育能推进科学的(C)

A.制度化B.系统化C.体制化D.全面化

115.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D)

A.控制作用B.制约作用C.促进作用D.指导意义

116.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B)

A.教育B.文化C.国家的建立D.学校的出现

117.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B)。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长教育D.继续教育

118.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物质形态的是(B)

A.文物B.民族价值观C.古建筑D.工艺品

119.培养劳动者是(A)。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120.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D)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121.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B)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D.发展科技和经济

12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

123.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A)

A.教育理念B.教育形式C.教育内容D.教育方法

12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C)

二、多选题

125.道德过程的特点有(A.B.C.D.E)

A.主体性B.实践性C.统一性D.渗透性E.长期性

126.考查的基本方式有(A.C)

A.口头提问B.期中学期测验C.检查书面作业

D.阶段学绩测验E.期末学绩测验

127.教学策略包括()

A.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B.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C.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

D.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E.教学效果的检查过程

128.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有(A.B.C.D)

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

E.分析型策略

129.围绕班级授课制改革的展开,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A.B.C)

A.分层教学B.小组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试教学

130.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上课的延续,布置作业

131.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A.B.C.D.E)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E.设计教学法

132.教师撰写教学进度计划包括(E.B.D)

A.课程教学进度计划B.课题教学计划C.班级管理工作计划

D.课时教学计划E.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133.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A.C.D)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E.倡导民主德育观

134.我国班级组织形式的正式结构分为三层(A.B.C)

A.班干部B.小组长C.一般成员D.团支部

135.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过程的区别表现在(A.B.C)

A.活动方式的区别B.影响因素的区别C.形成结果的区别

D.指导思想的区别

136.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于教师有哪些基本要求(A.B.C.D)

A.重视理论知识的B.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C.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D.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137.对社会模仿模式理解正确的选项有(A.B.C.D.E)

A.由美国班杜拉创立B.吸收了认知发展的某些观点,并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核相结合C.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D.理论拼凑痕迹明显E.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的成果

138.班级管理的主要职能有(A.B.C.E)

A.计划B.组织C.协调D.管理E.控制

139.学生集体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

A.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作用

B.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的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

C.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D.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140.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责任。

培养班干部,班主任应该做到(A.B.C)

A.严格的要求B.耐心引导

C.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D.注意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

141.班级组织机构是班级组织结构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班级组织机构的微观建制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B.C.D)

A.层叠式B.直线式C.职能式D.直线职能式

142.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评定学生操行应该主要采用哪一种形式?

()

A.撰写评语B.评定操行等级C.记分法D.分数排行法

143.班级管理包括(A.B.C)三个基本环节。

A.制定计划B.组织实施C.评价总结D.科学规范

144.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有(A.B.C.D)

A.教学管理B.总务管理C.教职工管理D.学生管理

145.班级组织的社会特征(B.C.A)

A.自动功能B.靠正式和非正式两方面的手段来维持C.半自治性

D.基层性

146.德育目标的形成与确定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制约(B.D)

A.教育者的个性B.社会发展因素C.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D.人的发展因素

147.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教师职务设置包括哪些(A.B.C.D)

A.高等学校教师职务B.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C.中学教师职务D.小学教师职务E.幼儿园教师职务

148.古代学校教育诞生的基础和条件有(A.B.C.D)

A.生产力的发展B.文字的产生和广泛应用C.出现了一批脑力劳动者

D.社会经验.知识足够多E.人类进入阶级社会

149.近代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