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受暗示性仍然占较大比重,突出表现在喜欢模仿上。
他们追求时尚,崇尚流行。
坚持性还不很强,自制能力较差,较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
冲动、任性在初中生身上表现的较多。
中学生自我意识方面:
普遍产生”成人感“,独立意向迅速发展。
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但评价时往往不全面,容易走极端,出现对人严对已宽的现象。
自我体验加深,自我控制逐渐增强。
但总的来看,初中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还不强,常常出现违反纪律,出现编差行为的现象。
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哪些?
面对学业不良的学生你将采取哪些辅导措施?
(20分)
1.依赖心理
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
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2.自负心理
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
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
3.自私狭隘心理:
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4.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否定意识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5.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
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下的中学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老师和家长倾诉。
6、孤僻心理:
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实属单飞的雁,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
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7.焦虑异常心理:
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当人们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这种焦虑反应是带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适应性反应。
然而,焦虑的程度过于严重时,就变成了惧怕,人的主观感觉就变得紧张不安,易产生不愉快预感。
8、恐惧心理:
是指对某种特定对象或境遇产生了强烈、非理性的害怕。
而实际上这类引起害怕的对象或境遇,一般并不导致危险或威胁。
对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特殊害怕,是中学生最为普遍的恐惧心理。
9.易怒心理:
所谓易怒就是指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喜怒无常,报复性强,常有干危险、愚蠢事的冲动,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
现实生活中,有些中小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本来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别人看来不以为然,而他却犯颜动怒,火冒三丈。
10、逆反心理:
一些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11.嫉妒心理:
这是一种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态重点中学的学生尤为明显。
12.猜疑强迫心理:
表现是遇事多疑、疑心太重。
这类同学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和睦相处,久而久之,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意志消沉,缺乏自尊自信等。
13、厌学心理:
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深感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
转化学业不良学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默认分类2009-04-2216:
52:
16阅读82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
摘要:
学习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生中学习不良,往往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不良造成的。
为此,应从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排除不良的情绪等方面,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关键词:
学业不良学生非智力因素学习心理辅导
"
学业不良学生"
是前苏联教育界常用的一个术语。
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某种及格学生。
这些学生具有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比较要用脑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分心;
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
善于机械记忆和不善于逻辑思维等。
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界有关学业不良的概念与定义还在讨论。
如有的认为学业不良儿童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具体他说,在某门或某几门课程的学习中有一些特殊的缺陷,而这种特殊能力的或技能上的缺陷并不是由于生理或身体上的原发性缺陷(如盲、聋、哑、身体残疾或视力问题等)所造成的。
这些儿童要达到一般学习水平或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需要额外的督促与辅导,有的甚至需要特殊的教育与帮助。
学习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主要对象是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学业不良的学生。
研究与事实表明,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都与其学习心理有关。
有人对上海市4649名中小学生的心理现状调查表明:
中小学生亟待作心理辅导的问题,居前十位的是:
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和社交退缩。
其中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有七项,可见,困扰学生最多的是学习心理问题。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在智力因素方面,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其正常智力没有发挥出来;
一是智力因素出了毛病,如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存在是两种情况:
一是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没有激励和发挥出来;
一是非智力因素所包含的某方面因素产生了问题,如情绪障碍、意志障碍、学习焦虑、人格适应不良等。
本文拟对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业不良学生,提出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的几项具体措施:
一、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业不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为学习动机的不足所抑制。
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
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主要包含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个方面:
1、外部动机激发。
首先,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要与学业不良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
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
惩罚包括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和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
但若惩罚不当,非但不能改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引起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其次,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
目前教学中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
由于课堂竞争中优胜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是竞争的失败者,因而更容易诱发学业不良学生的自卑、自暴自弃心理。
因此,应通过建立合作的课堂学习的方法,如改进评分方法,采用鼓励性评价,淡化竞争气氛,用类似分层作业的方法提倡互助与协作,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内部动机激发。
外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
内部动机激发的措施主要包括:
1)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
它有利于学业不良学生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德威克指出习得性无能学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
而自主性学生则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或策略不对,两类学生的归因倾向与他们的目标和信念有关。
2)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学业不良学生在教师、同学的眼里往往是"
嫌弃儿"
的角色。
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影响他们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对课堂学习更加反感、敌对。
相反,如果采取像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辅导老师这样的角色,要求他们课后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某种辅导,这样,学业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人际关系、测验焦虑等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极改变。
3)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学业不良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4)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
学业不良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
如果将其改变为用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
因此,在对学业不良学生个别辅导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制订个人的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二、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
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的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注意和了解程度、赏罚情况等。
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调查表明:
27%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26%的学生是因为应付各科学习和作业太累失去了学习兴趣;
13%的学生觉得学好学坏一个样;
34%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
一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
他们或者对学习产生抵触或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焦虑,或者对学习产生恐惧,或者会由于连续的失败而逃避或回避学习,或者出现学习抑郁症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过敏、闷闷不乐等,由此学业就会下降甚至学业不良。
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切实改进教学方法知识学习中总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在传授这些知识时,有赖于教师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有趣的内容与枯燥的内容交叉进行,并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东西变为津津有味的东西。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
教学内容过深,学生畏而却步,会减低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过浅,垂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
要从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出发,注意深浅得当。
3、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兴趣点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特点,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特别有趣所引起的。
因此,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掘学科知识中那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诸如语文的文情诗意,数学的奇思妙想等,以期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特殊兴趣。
4、及时帮助学主解决学习困难学生在各科学习的初始阶段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即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度过这些难关,学生就能顺利地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兴趣也会渐趋稳定。
闯不过这些难关,学生在学习上就会困难重重,学习兴趣就会锐减,甚至会感到味如嚼蜡。
难点或关卡是学生兴趣和成绩的分化点。
此外,应当与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扎根于人生观和理想的沃土之中,由有趣、乐趣变为志趣。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等,也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学业不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
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系统。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克难关的习惯。
在学业不良的学生中,有的学生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同学寻求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目光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他们去攻克困难。
此时,教师或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于鼓励的话,都可以使他们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给学生讲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他们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
总之,在辅导学生学习时,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要帮助学生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之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其次,帮助他们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
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
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使之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四、学业不良学生不良情绪的排除
学业不良儿童往往对学习有某些情绪或情感问题,这些情绪、情感问题往往是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与阻碍学习。
排除的方法是:
1、克服焦虑与恐惧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考试情境下,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学习优、中等生,其中考试焦虑水平比学习焦虑水平更高,差异更大。
这往往是由于担心失败而引起的,从而造成他们注意力不易集中,干扰学习所必需的一些能力,如记忆能力、组织技能等的发挥。
因此,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焦虑与恐惧情绪。
2、避免产生逃避或回避心理由于连续的失败,失去了对学习的自信心或自尊心,因而不愿上学或逃学,回避学习课程,由此使成绩越来越糟。
为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帮助他们减少逃避或回避心理的产生。
3、减少对抗或抑郁学业不良学生由于长期的成绩不良或学业失败,损害了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以致有的对学校、教师、家长产生敌视对抗心理,或者出现某种程度的抑郁状况,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过敏、闷闷不乐等。
这种对抗与抑郁的心理又会进一步造成学习的退步。
因此,应设法防止和消除对抗或抑郁的产生。
五、学业不良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
1、树立自信心学业不良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自信心。
而自信心的缺乏,多数是由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家长或他人过多的责怪与批评等造成的。
因此,教师、家长要特别注意关心、鼓励他们,使之树立自信心。
2、增强意志品质不良的意志品质是学生产生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做事情没有持久性、稳定性,遇到小问题便退缩,对自己行为缺乏应有的控制能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所诱惑,缺乏责任感等,都会对学习有不良的影响,严重阻碍学习的进步。
要鼓励他们积极地迎接困难,鼓起克服障碍的勇气,懂得怎样去排除障碍,征服挫折。
为此,要经常为孩子设置一些他们能够克服的障碍,以培养其意志品质。
3、提高适应能力有些学生由于从小受父母呵护过多,造成个性及性格上的问题,如内向、孤僻,行为幼稚、不成熟,不愿意与同伴和教师接触、交往,在学校活动中退缩等,由于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与学习,学习效果差,由此造成学业不良。
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以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家长休息日多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活动,使之多与外界接触,鼓励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为他们提供独立办事的机会,不强迫他们做其害怕的事情;
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温暖等。
3、请你谈谈对“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一观点的认识和理解?
(10分)
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造成愉快的情感氛围,成为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他驱动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力求把学生教好,而学生则乐于接受教师的影响,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和爱好,完全消除恐惧,焦虑等心理负担,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的激励力量,通过师生的交往和交流,激发起创造性劳动的巨大热情。
师生关系融洽和气氛的和谐,特别有利于处理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产生的矛盾,及时把消极的因素消灭于萌芽之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它为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树立起典范,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学会与人相处,怎样做人
二、分析题(60分)
1、请以本班一名后进学生为例,具体谈谈在促进和转化后进生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你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30分)
几个后进生的转化案例
一、案例对象基本情况:
我班有几名学生数学成绩非常差。
有的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爱睡觉;
有的好似在认真听课,但其实什么也没听进去;
有的爱搞小动作,课堂讲话,影响别人学习;
还有的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家庭作业基本不做。
二、转化措施: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经常找他们谈心,教育他们要端正思想,努力学习,要对得起自己,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等等。
他们也听的很认真,一副接受的样子,表示要认真学习,但过后基本还是原样,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种情况使我认识到,只凭口头教育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其它的方法来解决。
一开始,我并没有急于找这几个学生谈话,而是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观察。
我发现这几名学生大部分不是智力问题,主要由于长期的基础差,缺少关心,缺少辅导等原因造成的,其实他们也有要学好的愿望。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用师爱感化,提高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对“后进生”给予热情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拉近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他们慢慢地发生变化。
所以,我经常找他们回答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当他们回答错误时,并不批评他们,而是象父母对待子女一样,用充满爱的语气说:
“坐下吧。
”并用眼睛看着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爱。
还经常询问他们“怎么样,会做吗?
”“做出来了吗?
有难度吗?
”等等,在课堂上巡视时,经常走到他们几个人面前,看一看,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注意他们,慢慢的,他们几个上课时不再懒散,而是变的很认真,集中注意力,
2寻找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我总是想方设法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设法让他们把自己的闪光点表现出来。
对他们在学习和言行上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在全班师生面前予以肯定并加以鼓励,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才华”,只要遇到简单的问题,就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变得自信,在他人的肯定中也肯定自我。
此外,我还引导和鼓励他们与自己的过去对比,看进步、找不足,争取得到更大的成功。
由于获得成功,由于得到肯定,“后进生”们终于敢于并乐于参与教学和学习活动。
3、在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同学是学生的益友。
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们,感化他们,我特意安排几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跟他们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事前,我先对这几个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
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们,要尽你们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们,使其进步。
这几个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们,教育他们。
有时,这些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们不太听话,不太喜欢学……此时,我就跟他们说:
要有耐心,慢慢来。
后来,他们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们,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
在同学们的帮助和他们自己的努力下,他们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此,我会心地笑了。
4、课堂板演要让“后进生”也一显身手
学习差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言,更怕到黑板上板演,有的根本就不屑于上黑板板演,我就要偏偏选他们在黑板上板演。
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处处出错,每次出现的错误我都亲自或让学生给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我的这种做法也让他们感动,慢慢地,他们的正确率逐渐提高。
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
课堂练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有目的地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不批评他们做得不对,当面辅导,这也是帮助“后进生”当堂掌握知识的好时机
5、坚持课外辅导,单独开小灶
由于这几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确实太差,仅凭课堂45分钟根本不行。
所以,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为了改变他们学习吃力的情况,我定期给他们几个补习功课。
他们不懂的地方,我耐心细致的讲解。
另外,我还采用恰当的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不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段时间下来,他们对数学感兴趣了,知道主动思考了。
6、利用课题研究,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重视,我给他们几个也布置了研究问题。
他们非常感兴趣,很积极,热烈讨论,问同学,查资料,问老师。
这一方法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效果非常好。
7、长期坚持,谨防虎头蛇尾
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的表现容易出现多次反复,对他们的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长期坚持,这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万不可虎头蛇尾,前功尽弃!
所以,一发现他们有不好的苗头,我就通过各种方法改变他们的这种状况,使他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三、转化成果:
通过长期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这几个同学上进心增强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精神面貌也有很大改变,不再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后进生”,而是他们值得学习的进步生了。
2、请具体谈谈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你将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的人格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班主任的人格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
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时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个综合的感觉,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主任的形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对综合形象好的班主任,大多数学生会产生一种钦佩感,师生关系容易达到亲密融洽的程度。
相反,对形象差的班主任,学生会产生“离他心理”,甚至产生厌恶感,自觉不自觉地与之疏远,使得班主任的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对形象好的班主任,学生会认为其“言真可信,行正可效”,因而,对这样的班主任的教育能自觉接受。
相反,对形象差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