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
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
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
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
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
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这种风气几乎让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这也是许多人欲言难言的一种困惑。
B.浮躁是喧嚣的本质,它会让人们内心失衡、不沉稳,失去定力,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
C.因为一心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
D.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成,最终结果却往往是大事难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具有辩证的色彩,作者引用了社会上的某种说法,认为“这话虽有些偏激”,既表明了对这种说法的态度,也自然地引出了话题。
B.文中多处使用引用论证,如③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形象地讽刺了八面玲珑的人,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具有感染力。
C.文中多处使用修辞手法,如④段“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到了创新的风口”就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深化了中心论点,得出“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这一结论,号召人们应在喧嚣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无可非议的追求和欲望。
问题是在现今浮华世界,这种追求和欲望的膨胀会衍生浮躁的社会风气。
B.尽管今天的社会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但人们不应忘掉的是“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这一恒定不变的规律。
C.作者引用《道德经》“静为躁君”、“躁则失君”,是为了证明静与躁有着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D.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进而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让人生脱俗雅致。
【答案】1.D2.C3.C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D项,“如果…就”表意过于绝对,混淆逻辑范围。
点睛:
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到了创新的风口”没有使用排比。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C项,作者引用《道德经》的话是为了证明“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屋头青瓦是谁家
潘新日
①一场雨,让寄居的小城隐在淡淡的雨雾中,临窗而立,瓢泼的雨把楼下的青瓦洗得清亮,雨水顺着瓦楞流着,在檐下挂起了一条条银丝,清脆的雨滴声里,溅起了思乡的水花,朦胧里似曾看见了青瓦上的故乡。
②夏天的雨下得如此急,甚至楼下的阿婆来不及收院子里的衣服,我木然地看着阿婆迈着祖母一样蹒跚的脚步,在院子里奔忙,脚下踩着家乡一样的韵味。
这个时候,我会庆幸自己住的楼下还有一片这样的风景,幽深的小巷里,几十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弥漫着民国的韵致,祖先的味道。
③这样的天气里,我可以在雨中细细品味故乡的味道,精心聆听雨中的精彩。
雨滴拍打着青瓦,犹如奏响了一曲美妙的轻音乐,雨声里有我梦里的家,有我青砖黑瓦的童年。
我似乎看到瓦楞间的青苔和一棵棵直起腰身的野蒿,还有散落在小巷里的一朵朵红的、蓝的、七彩的伞花,一切都那么相似,一切都那么亲切。
异乡里,古巷就是一条长长的藤,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南方夜空中最广阔的宁静和最深沉的安详。
④真的没有想到在这样的闹市里还会有这样的一片天地,和家乡的情调如此相近,只是少了青山秀水。
如此,那无边的乡愁也变得淡然了,虽然身处异乡,却因了这些故乡一样的青瓦而内心殷实,充盈着幸福和快乐,不管这家园是地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都很知足。
⑤在江南这一排排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里,已经摈弃了民国所有的遗风,已找不到故乡古村落的封闭和凋残,它把古朴的身影遗落在繁华里,在城市的节奏里呼吸、生活,除了青瓦本身的年龄和记忆,所有的都融进城市的心跳里。
⑥雨中的青瓦格外别致,这些城市里的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让梅雨的叮咛慢慢发霉,长出许多思念来,一片青瓦,一块历史,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小巷里弥漫。
我想起戴望舒,想起丁香一样的女孩,想起民国的油纸伞,但此时花开已没了旧人。
⑦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没有拘束,可以自由地敞开胸怀,让细细的炊烟顺着风远行,流浪的身影里,有瘦弱的文人,有迁徙的商旅,有远嫁的红颜,在这样的青瓦泪里思念着,怀旧着,他们在青瓦覆盖的木格子窗棂边沉吟、思念,古诗词里的张继、李商隐带着古风,流下了思乡泪水。
⑧时常,我会把青瓦当做一部旧书,把它当成故乡老家的屋子,在亲切和畅想中阅读乡愁。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心中的家园,任何一处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都有家乡的味道,都能生出家的温馨,天南地北,青瓦就是流浪的历史,任何建筑都无法代替的历史,当然,加上木门边的蓑衣和斗笠、檐下的农具,堂屋里雕花桌案上的青花瓷坛,案头上的线装书,这些民间的朴实记忆沉淀了一个地方的丰厚底蕴,我喜欢。
⑨青瓦也是历史中发黄的名片,它们静静地鱼鳞一样点缀在各个角落,有名的,没名的,都一样的厚重着,抵达游子的内心深处。
如甪直、周庄、鲁镇、凤凰、木渎、同里、乌镇、西塘、宏村、大理、婺源,院落有乔家大院、李家大院、刘家大院,大的有古城的城楼,小的有不同时代的县衙,文人雅士里有丰子恺的缘缘堂;
有戏院、有宗祠、有寺庙。
总之,那些与青瓦有关的建筑细节,花窗、飞檐、雕梁和隔扇,早已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点缀,成了一种文化抑或精神上的指向,指向古典,指向旧梦,幻化出生活的七彩来。
⑩青瓦上的故乡是遥远的乡愁、是故乡的低语、是亲人的倾诉,是童年的遥想、是民间的歌谣,是农历里的季节,是婉转的鸟鸣,是唐代李义山缠绵的“巴山夜雨”,是宋朝柳三变萧瑟的“秋风斜雨”,是陆放翁清新的“杏花小雨”,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
雨声里,我把目光久久地定格在凝重的青瓦之上,看着它们在故乡的思绪里静静地被雨声浸润。
⑪雨声敲打着青瓦上的思乡曲,茫茫雨色里,市声繁华,又有谁能掩掉喧嚣的尘世,看到青瓦上的故乡呢?
纵使青瓦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那记载着前世风雨的故乡依然清晰,是我们永远的家。
⑫屋头青瓦是谁家?
无论在哪里,我敢说,青瓦上的故乡是民国留存的旧照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是最软的乡情,是最硬的风骨。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表面上异乡闹市青瓦房和家乡情调相近,实际上缺少大自然青山秀水的背景,缺少故乡的古朴本质等内涵。
B.故乡的青瓦房有着与生命相连的生活印迹,与作者血脉相连,让客居异乡的作者生出浓浓的乡情。
C.作者赋予“青瓦”丰富的内涵,青瓦是故乡的味道,是厚重的历史,是遥远的乡愁等等。
D.本文语言整句与散句结合,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灵动雅致;
作者还善于用典,使文章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如第⑩自然段就运用了大量的典故。
5.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6.在“青瓦听雨”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请概述这一变化,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4.D5.①运用比喻,把“青瓦”比作“城市里的隐士”,又以“青衫”“旗袍”借喻青瓦古朴的身影,“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生动地写出了青瓦融入城市的繁华,不再古朴、封闭、凋残。
②“梅雨的叮咛”用了拟人的手法,引出青瓦承载的乡愁和历史情味,生动形象,也引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6.情感变化:
前半部分作者流露出了幸福快乐之情,而结尾处青瓦听雨,作者流露出了沉重、忧郁和惆怅之情。
①“青瓦听雨”幸福快乐是因为眼前的“情调”和家乡“如此相近”,使思乡之心得到慰藉,所以,“内心殷实,充盈着幸福和快乐”。
②文章结尾处,作者由眼前的“青瓦听雨”,联想到了“乡愁”这一永恒的命题,“乡愁”深沉、厚重,让心情也因此沉重、忧郁和惆怅。
③这一变化是由眼前感性的快乐上升到对“乡愁”这一沉重话题的理性思考。
【解析】5.(。
)
4.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
本题中,D项,“如第⑩自然段就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有误;
从文中来看,第⑩自然段主要是运用排比,排比中有部分引用,没有运用典故。
5.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首先应回顾鉴赏的角度,然后找到画线句,明确句子描写的对象。
赏析句子应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入手。
手法主要体现在描写手法、修辞方法上。
“雨中的青瓦格外别致,这些城市里的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让梅雨的叮咛慢慢发霉,长出许多思念来,一片青瓦,一块历史,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小巷里弥漫”,这句话描写的对象是“青瓦”,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
内容上写出了青瓦在城市的繁华里的凋残和不再古朴,但依然承载着历史和乡愁,能够引发人们的思念之情。
答题时语句的含意与语句的表达效果,要相互整合。
鉴赏表达特色题,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
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
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
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
①修辞手法(优先);
②表现手法(次之);
③表达方式(其次);
④文章章法;
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①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
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
②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比如本题,第六段的划线句描写的对象是“青瓦”,“隐士”“青衫”“旗袍”,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梅雨的叮咛”运用比拟的修辞,然后再分析效果即可。
6.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在‘青瓦听雨’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请概述这一变化,并作简要分析”。
这里包括两个答案,即应先概述人物情感的变化,然后对这些情感进行分析。
答题时要注意明确地点出感情的变化,通过厘清文章脉络可知,作者的情感分前后两部分,找到各个层次的关键词句,如“朦胧里似曾看见了青瓦上的故乡”“我可以在雨中细细品味故乡的味道”“没有拘束,可以自由地敞开胸怀”“都有家乡的味道,都能生出家的温馨”“成了一种文化抑或精神上的指向”“是最软的乡情,是最硬的风骨”等,然后进行概括整合。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柳鸣九:
推石上山的“矮个子”
江胜信
9月5日,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的15卷《柳鸣九文集》在北京首发。
“文集”约600万字。
既然是“文集”而非“全集”,必定隐含着读者对柳先生以及他对自己下一步的期待,事实上,他正在为自己的新著和主编的一套新书笔耕不辍。
但让我感慨的不只是他的老骥伏枥,也不只是他用颤抖的手写出越来越难认的字,还有——杨绛可以出全集,冯其庸可以出全集,不少名士都出了全集,而他柳鸣九恐怕无法出全集!
他的学术全貌,用任何一种集子都难以囊括。
以这次的“文集”为例:
他主编的《萨特研究》借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东风,颠覆了当时肆虐的“日丹诺夫论断”,给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以历史地位。
谁料,当年政治空气忽然“倒春寒”,该书被禁止出版,后又再版重印,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的公共事件。
如此重要的一本书,唯有柳鸣九为其撰写的序言才被收入《柳鸣九文集》。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让“文集”约三分之一的篇幅看上去像索引,也就是说,某一篇文章背后实际上代表着的一本书、一套书甚至是一个文化工程,就像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从而反观到他为此投诸的脑力、体力、精力。
也只好这么“索引”了,除此之外,似难以找到更现实地呈现他学术概貌的方法。
望着“文集”和书架,柳鸣九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是欣慰的,老驴拉磨、聚沙成塔的日日勤奋竟让他填满了那两个书架;
另一方面,他有彻悟意识,学海无涯,人生有限,个人能力也有限,永远也难以达到完美的境界。
他自称“矮个子”,既指个头矮,也借喻自己“智商水平中等偏下”,只是留下了一些“劳绩”,不敢奢谈含金量有多高,不过,“几根火柴棍绑在一起,多少有了一点硬度”。
“我做的事情不外乎推石上山。
”柳鸣九很推崇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不断推石的过程中,享受每一步前进带来的乐趣。
但愿我所推动的石块,若干年过去,经过时光无情的磨损,最后还能留下一颗小石粒,甚至只留下一颗小沙粒。
若能如此,也是最大的幸事。
”
“矮个子”推石上山的姿势,执拗、专注而虔诚。
不仅仅是其学术品质的定格,也是他的习惯、心瘾和人生哲学。
好像不这么推,他就不能站起来、往前走、向前看。
只不过,他不敢看太远。
百岁杨绛出版了中篇小说《洗澡之后》、94岁的翻译家许渊冲正在雄心勃勃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他们是奇迹。
我不行。
”柳鸣九说,“我不敢给自己列十年计划,只能看到明年,一年一年往前看。
”明年将推出他主编的《当代思想者自述文丛》,他自己也将有新作收入。
一方面自称“矮个子”、“智商水平中等偏下”,另一方面却激扬文字、著作颇丰。
“这并不矛盾。
”柳鸣九解释说,“只不过别人涉猎广泛,而我把精力相对集中地投入到我的专业工作中,施用在单位面积上的智商量反倒相对多了一点,如此而已。
”“我劳作故我在”,这是柳鸣九给自己定义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本质。
尽管柳鸣九自觉屏蔽了书斋之外的种种快乐,但在书斋之内,他却能做到既学而专、又学而通,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法国文学史的“主课作业”,还将翻译、随笔写作、编书等“副业”搞得风生水起。
再加他写过不少影评,故而给人以通才的印象。
“归根结底,我的立足点还是法国文学。
”柳鸣九自谦道,“法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很多思潮和流派的发源地,加之我做过一点西方文艺批评史的工作,超出法国国界略为兼及其他国家并非太难,因此,出版社把有关欧美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大型丛书的主编工作委托我来做。
”“写散文则完全是兴之所至。
人文学者本来就有人文关怀,触及世间万物莫不碰撞出火花”《名士风流》《且说这根芦苇》《父亲、儿子、孙女》等书正是他近些年完成的随笔集。
“且说这根芦苇”,说的正是他自己。
柳鸣九以“芦苇”来形容个人的速朽,但速朽的生命若能为这个社会添加独创性的东西,那么,其奉献就是难以磨灭的。
如同“推石上山”,推石的人可以老去,石头可以变成小沙粒,但小沙粒并未消散在风中,推石的故事还在流传。
“人文领域是积累而非取代的领域。
”柳鸣九说,“添砖加瓦就是积累,那么,添砖加瓦吧!
就像伏尔泰在启蒙时代所提出的,‘要紧的是耕种我们的园地’,也像拉伯雷在文艺复兴时代所喊出的,‘去畅饮吧!
畅饮吧!
’”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柳鸣九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柳鸣九文集》而非《柳鸣九全集》。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学术成就太大,用任何一种集子都难以囊括全貌。
B.柳鸣九颠覆了当时肆虐的“日丹诺夫论断”,给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以历史地位。
这体现了柳鸣九在学术问题上的胆识。
C.借用西西弗“推石上山”的典故,增强了题目的感染力,同时形象地抓住了柳鸣九执拗、专注而虔诚的探究精神。
D.标题交代传主是柳鸣九,巧妙引用柳鸣九本人“矮个子”的自嘲语,形象地写出柳鸣九本人外在特点以及虚怀若谷的内在品质。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萨特研究》被禁止出版,后再重印,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的公共事件。
这表明柳鸣九所走过的学术道路极不平坦。
B.柳鸣九一方面自称“矮个子”,另一方面却激扬文字、著作颇丰并不矛盾,只不过别人研究领域比自己涉猎广泛而已。
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柳鸣九身上读出了哪些美好的品质。
【答案】7.A8.AC
9.①为人低调谦卑,说自己是“矮个子”“智商水平中等偏下”等;
②工作勤奋努力,“我劳故我在”的思想支配着他不断地工作;
③严谨治学的态度,有胆有识的精神,《萨特研究》的“拨乱反正”、《柳鸣九文集》的出版等均体现了这一点;
④注重务实精神,“我不敢给自己列十年计划,只能看到明年,一年一年往前看”;
⑤乐于奉献的精神,著书立说,为人文领域“添砖加瓦”。
7.试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选项中A项,“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学术成就太大,用任何一种集子都难以囊括全貌。
”表述错误,由原文第一节中“既然是“文集”而非“全集”,必定隐含着读者对柳先生以及他对自己下一步的期待,事实上,他正在为自己的新著和主编的一套新书笔耕不辍。
”可以推测。
8.试题分析:
这是对文本内容、手法的综合考查。
选项中A项,“这表明柳鸣九所走过的学术道路极不平坦”推断错误,由原文“,不少名士都出了全集,而他柳鸣九恐怕无法出全集!
”可以推测;
C项中表述错误,由原文“尽管柳鸣九自觉屏蔽了书斋之外的种种快乐,但在书斋之内,他却能做到既学而专、又学而通,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法国文学史的“主课作业”,还将翻译、随笔写作、编书等“副业”搞得风生水起“可以推测。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
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
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
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步:
整体感知。
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
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
第二步:
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
第三步:
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
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
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
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
9.试题分析:
题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柳鸣九身上读出了哪些美好的品质”,答题关键“美好的品质”,联系文章内容答题,适当加入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
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
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观点:
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
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引据:
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
论述:
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⑴要点须全面;
⑵陈述有条理。
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具体步骤:
第一句:
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
1……2……3……”,把理由分点罗列。
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泷冈①阡表②(节选)
欧阳修
呜呼!
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
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
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曰:
‘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
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
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
‘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
‘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
‘生可求乎?
’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
‘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
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