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9187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简单车辆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

2.尝试学习制定科学合理的制作计划,能按计划完成制作。

3.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作品的制作。

1.通过调查初步了解小客车、救护车等车辆的结构和外形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制定较为合理的制作计划,并能根据制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提高制作效率。

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模型制作的兴趣和情感。

3.培养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知识和信息的。

1.能根据不同车辆的实际用途合理改制卡纸车模。

2.能对已经完成的模型作品进行改进制作。

1.通过救护车模型的设计和制作,能根据车辆的用途设计出合理的车门。

2.通过创设情景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车厢与底盘的连接方式。

3.创新设计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调查意识到技术创新可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方便,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兴趣。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拟定制作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操作;

车辆模型的改进和制作

教学难点:

车轴、轴套管相匹配的加工;

车门、底盘的设计和改进

五、教学器材:

教师

学生

工具

材料

剪刀、美工刀、直尺、胶水、锥子

范作、图纸、车轴、轴套管、车轮

剪刀、美工刀、直尺、胶水、锥子、玻璃胶

图纸、车轴、轴套管、车轮、铅画纸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

创设情景,引导交流

1.出示小客车图片,引导学生交流:

小客车大致分几个部分?

2.出示小客车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小客车模型分几个部分

1.观察图片,交流小客车的组成。

2.观察比较小客车模型,交流模型的结构组成。

认真观察

集体讨论

积极交流

认识材料,设计工序,制定计划

1.出示材料,要制作小客车模型,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准备工具,认识材料。

3.引导学生认识各部件作用。

尤其是轴套管

4.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制作?

5.指导学生制定小组工作计划。

6.引导小组交流制作工序。

1.讨论交流,知道制作小客车模型要准备的工具

2.观察,认识各部件的位置和作用。

3.小组协作完成工作计划。

4.交流、完善工作计划。

积极思考

积极参与小组的分工

能积极参与方案的设计和交流,能听取并给其他小组提出意见

学生制作,作品展示

1.指导学生按工作计划进行制作。

2.提出制作要求。

3.外观、轮子转动灵活、

4.正常行驶

5.巡视、指导。

6.底盘开孔

7.车轴、轴套管的加工

1.小组按照工作计划,分工合作进行制作。

2.小组交流作品。

3.作品展示。

小组合作积极

根据计划加工

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

作品交流,评价拓展

1.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2.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

3.

4.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5.优缺点

6.改进意见

7.出示救护车模型,激发探究兴趣。

1.自评、互评。

2.和工作计划进行对比,能有收获和启发。

3.对作品进行改进。

4.轴套管上涂一些胶水。

5.收集资料,激发改进欲望。

能交流制作中的感受,能从其他组的作品获得启发

不断完善设计能产生制作愿望

第二教时

1.出示救护车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2.救护车和小客车在结构上有哪些异同点?

4.出示救护车图片,引导学生交流:

5.救护车的车门是怎样开启的?

6.车门通常在什么部位为什么

1.观察比较小客车模型和救护车模型,交流模型在结构上的异同。

2.观察图片,交流救护车车门的开启方式和位置。

设计工序,制定计划

1.引导学生设计救护车模型。

2.按照怎样的工序进行制作?

4.指导学生设计车门:

车门的位置、车门打开的方式

5.指导学生改进底盘。

结构、连接方式

6.引导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1.根据救护车的功能设计车门在车厢中的位置和打开的方式。

2.针对车辆模型结构特点对底盘进行改进。

4.交流设计图,完善自己的设计。

能用设计图解决问题,能独立完成车门的设计和底盘的改进。

主动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能比较全面地思考问题。

车门设计、制作合理;

底盘改进合理、牢固。

3.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优缺点

改进意见

3.小结。

1.推选出优秀作品。

2.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3.和工作计划进行对比,能有收获和启发。

4.对作品进行再次改进。

不断完善设计

七、教学流程:

作品

展示

情景

创设

技术

要点

实践

活动

制定

计划

操作

改进

提高

交流

示范

讲解

检查

辅导

归纳

小结

八、教学参考:

1.车辆模型的种类:

2.自行模型车:

一般以电动机为动力,例如轨道四驱车模型。

3.静态观赏车:

通常以制作的精美度、仿真性为比赛的内容。

4.遥控模型车:

是车辆模型中最高级的项目,这种模型按动力可分为电动机(Electric)和内燃机(.)两大类。

通过遥控器可以灵活操纵方向、车速和进退。

5.汽车的组成:

6.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烧产生动力,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发动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组成。

柴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为压燃式,所以无点火系。

7.底盘: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8.车身:

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

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9.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

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10.轴:

机械中主要零件之一。

一般为金属圆杆,轮子和其他转动的机件绕着它或随着它转动。

11.根据国家救护车QC/T457-1999的专业标准和北京地区实际情况,救护车按用途分为下列5种类型:

12.救护指挥车:

具有现场指挥功能的救护车,用于大型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指挥工作。

13.运送救护车:

拥有一般的急救医疗设备和药品,能对现场或运送过程中的伤病人员进行救治的救护车。

14.急救救护车:

拥有急救复苏抢救设备和必备药品,能在现场或运送途中对危重伤病人员进行抢救的救护车。

15.卫生防疫救护车:

拥有卫生防疫专业急救设备,能够对现场疫情进行紧急处理的救护车。

16.血液运送救护车:

拥有运送血液专业设备,能够按有关要求为医疗卫生机构运送血液的救护车。

九、技术分析:

底盘上的孔要求比较高:

不能比轴套管大,否则会造成轴套管的打滑;

对应的孔位要对称,否则轴套管会倾斜。

转孔的时间可以放在粘结之前,这样不容易弄坏底盘。

车轮和轴套管是比较容易损坏和变形的,组装车轮时不能用力过猛,将车轴一头对准车轮上的孔,轻轻插入即可。

轴套管和轴的尺寸要匹配,一般可以用切割轴套管来达到目的。

安装轴套管时,可在与车身的连接部位涂上一点白胶,使其与车身牢固结合,这样对车模的耐用度和行驶精度都有很大帮助。

底盘要安装在车厢的中间部位并保持平整,要粘结牢固;

改进的底盘可以用废旧的纸盒来制作。

十、教学分析:

“学习设计”是二期课改劳动技术课要重点落实的目标。

学生上劳动技术课的目的已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一件作品,而是为了在完成这一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要知道“做什么”,还要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得更好”。

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源自于内在需要的活动,是学生不断地积累经验、改变经验、重组经验,不断地更新自我、充实自我的过程。

为了能体现新教材“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的课程目标,在教学中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观察交流中强化“模型”意识

“模型”是特定的条件下研究实物的实体,也是进行模拟实验方法的实际操作手段。

通过交流汽车模型的特点及对各种车辆图片外观和基本结构的观察比较,归纳出车辆的基本结构,并从提供制作的材料中加以深化,以揭示模型制作的意义和作用。

模型和实物有联系也有区别,例如在本课中最显着的不同就是轴套管,大多数的车辆和车模也有和轴套管功能类似的结构,但形状和名称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解释清楚它的作用。

二.在动手制作中发现问题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强调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制作小客车模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制定计划,通过交流修改并完善计划,通过制作体会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例如底盘开孔的时间是放在粘贴前还是粘贴后;

车轴和轴套管尺寸关系等,这些问题应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考虑周到,这样才能体现设计的技术含量。

在由小客车改制成救护车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比较小客车与救护车的区别,再设计救护车的车门,车门的设计要考虑是向上开还是左右开,是粘结前切割还是粘接后切割,如何让车门开闭灵活等等;

对底盘得改进时先引导学生发现车厢和底盘的连接不够牢固,再让学生设计改进办法,从材料、结构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这样的教学环节使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改进作品中学习设计

底盘的改制设计和车门的设计制作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

在设计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生活,思考救护车车门的作用,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设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为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作品的制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提供了保证。

我们的制作计划(小客车):

小组

先制作,需要,由负责;

后制作,需要,由负责;

再制作,需要,由负责;

……

部件:

1、底盘;

2、车身;

3、车轮;

4、车轴;

5、轴套;

材料:

1、卡纸;

2、牙签;

3、吸管;

4、棉签;

5、竹签;

6、KT板;

7、铁丝

工具:

1、剪刀;

2、美工刀;

3、锥子;

4、锤子;

5、尺;

6、其它;

连接方式:

1、双面胶;

2、玻璃胶;

3、白胶;

4、其它;

我们的制作计划(救护车):

车门的位置,

车门打开的方式。

制作步骤:

1、;

2、;

3、;

……

我们对底盘的改进计划:

结构(图)

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