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8409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实现小康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

20

21

22

23

24

2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力争5年内使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10年内最大限度地缩小新疆与内地的差距,确保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这一决策()

①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②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③是新疆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④有利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和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2.从下列表格内容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项 

 

数 

增 

长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

33.5万亿元

8.7%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75元

9.8%

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5153元

8.5%

A.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B.我国已经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D.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提高了

3.澳门回归10年来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从1999年到2008年,澳门的本地生产总值由472.87亿澳门元增加到1718.67亿澳门元,年均增长13.30%。

这说明()

A.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持澳门稳定与繁荣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澳门明天会更好C.“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澳门的完全自治调动了“澳人治澳”的积极性

4.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

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获此殊荣。

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明我国()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②把发展科技工作摆在首要地位

③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实行依法治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6.从2009年6月开始,重庆开展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据统计,重庆市公安机关共打掉14个涉黑涉恶团伙,67名“黑老大”落网,10名厅级官员落马。

这表明()

A.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关键B.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C.只要打击违法犯罪就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D.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7.近年来,由于快速、便捷、即时等特性,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议政、问政的重要渠道,是当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形式。

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第二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已从低收入国家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令世界刮目相看。

这一切成就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①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提高了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④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近期,陈少勇、朱志刚、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郑少东、文强等数十名高官落马,彰显了中央查处大案要案,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法律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B.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D.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来约束的行为规范

10.“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依法行政

11.2010年4月14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当庭宣判:

重庆市原司法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表明()

①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文强被判刑是因为他运气不佳③在我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在我国,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12.2009年9月10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

“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温家宝总理说:

“作为中国的总理,每念及我们还有3000万农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就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温总理的这句话()

①反映了我国目前还根本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②反映了我国目前所达到的小康,只是总体上的,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③反映了我国仍然处在温饱状态,部分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④反映了我国要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

14.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之所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因为()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建设和谐社会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要把它摆在首要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①③

15、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研发人员的收入水平是一般职工的10——20倍,这表明()

①国家和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②企业认识到了人才和知识及其创新的重要性,并在经济待遇方面体现他们的劳动和价值。

③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我国在分配领域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做法,贫富差距仍然存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

16、“国家惠民政策好,皇粮国税都取消。

种粮购机有补贴,农民种地情绪高。

两免一补政策好,书费杂费全取消。

家长负担减轻了,学生学习兴趣高。

新型合作医疗好,百姓有病也能报。

”这首民谣表明()

A.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B.我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C.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D.我国已消除贫富差别,实现社会公平

17、近年来,在关系到百姓利益和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价格做出调整之前,有关部门都要举行听证会,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具体表现。

②是人民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的表现,是人民当今做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③有利于公众监督和参与,是发扬民主的好形式。

④掩盖了某些部门的腐败现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

18、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拨出专门资金帮助农村建立文化大院,在部分发展情况比较好的地方建立电子交易大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的这些举措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国家在搞形象工程。

③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的需要。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的有机统一()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党的领导③人民当家作主④依法治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

A.人人当家作主B.坚持党的领导C.依法治国D.人民当家作主

二、多项选择(15分)

21、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1952年至2009年,我国GDP以平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国民总收入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这表明()

A.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B.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C.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 

D.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2、从2009年5月开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将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冰箱、空调、平板电视等十大类高效节能产品进行推广。

这有利于()

A.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改善民生 

B.让全国人民免费使用电器

C.落实科学发展观 

D.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3.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因为()

A.和谐社会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B.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

C.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D.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选择

24.面对日趋严重的经济危机,我国政府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据初步匡算,落实这些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对落实这些措施,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A、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民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B、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建设   C、能够彻底解决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D、有利于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25.“同在跑道上赛跑,总有一个第一”。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共同努力就能同时同步富裕B.共同富裕、全国致富是不可能的

C.同时富裕、同步富裕是不可能D.先富后富的差别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三.简答题(12分)

26、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为什么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6分)

27、材料:

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

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

广州亚运会将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

广州还将在亚运会后举办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

(1)我国成功申办广州亚运会说明了什么。

(2分)

(2)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意义。

(4分)

四、论述题(13分)

28、201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30岁的生日。

2010年9月6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建设成就。

胡锦涛肯定了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表示,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

胡锦涛强调,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1)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3分)

(2)隆重庆祝深圳建区三十周年有何意义。

(3)如果我校要开展庆祝深圳建区三十周年系列活动,请推荐几种活动方式。

这一决策(C)

2.从下列表格内容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D)

这说明(C)

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明我国(C)

5.实行依法治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是(A)

这表明(D)

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A)

这一切成就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D)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法律是(B)

”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

这表明(C)

“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D)

”温总理的这句话(B)

之所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因为(D)

15、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研发人员的收入水平是一般职工的10——20倍,这表明(B)

”这首民谣表明(B)

17、近年来,在关系到百姓利益和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价格做出调整之前,有关部门都要举行听证会,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B)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的有机统一(B)

2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D)

21、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1952年至2009年,我国GDP以平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国民总收入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这表明(ABCD)

这有利于(ACD)

23.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因为(ABCD)

对落实这些措施,下列理解正确的有(ABD)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BD)

因为:

(1)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