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8400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

《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音乐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如果没有充沛的情感,演奏钢琴就变成了单纯的为了炫技而已,观众不能在情感层面上产生与创作者和演奏者的共鸣,也无法在精神层面上获得享受。

从钢琴作品自身来分析,其所蕴含的情感正是创作者思想的流露,如果一首钢琴作品没有情感,则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只是流于表面的粗糙产物。

从演奏者的角度来看,演奏者在演奏中的重要使命是向观众展示出这首作品的思想主题,使观众理解创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及思想。

演奏者的表达是基于对钢琴作品的理解而产生的情感宣泄,因此演奏者必须完全专注于钢琴表演,以最精湛的技巧和最丰沛的情感来演奏最打动人心的钢琴作品。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观众期望从演奏中获得愉悦的感官和精神上的享受,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及其传达的感情,拉近自己与创作者及演奏者之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情感表达在钢琴演奏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席位,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必须将情感表达作为钢琴演奏的重中之重。

(一)丰富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每个钢琴曲目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音符组合,而是有其特定的主要思想,这种思想正是钢琴作品的灵魂。

就像钢筋骨架正是高层建筑的灵魂,没有骨架建筑就会坍塌成为碎片。

所以在高层建筑中需要确保骨架的清晰和完整,同样,在钢琴演奏中也要保证主体情感表达的清晰和明确,才能够支撑起一首完整的作品。

钢琴演奏的表现力需要通过钢琴演奏者的外在形式来表达,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如果你想让钢琴曲目更加打动人心,演奏者必须充分融入到钢琴作品中,体验创作者的主体思想,与创作者展开情感共鸣,从而呈现出更完美的演绎,丰富其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认为,钢琴演奏者必须在演奏中将创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精神和情感再一次呈现给观众,通过注入情感来复兴作曲家的作品。

这种情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演奏者需要对钢琴作品的创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创作者在创作当时的情绪、心境都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基于一般自己的情感基础上完成与作曲家的情感共鸣,然后通过他们的表现技巧来呈现出完美的钢琴作品,在演奏过程中,情感的存在可以丰富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二)促使演奏者把握作品的演奏技巧

钢琴演奏需要演奏者熟练掌握演奏的技巧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二者是互相辅助的关系。

只有表演者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并将其大量地运用在钢琴曲练习中,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曲目中蕴含的情感。

娴熟的演奏技巧可以帮助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呈现出更丰富的内容。

至于如何应用这些技巧,演奏者可以发挥自身的音乐想象力来表达钢琴作品的内容,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中融入到钢琴表演中,这有利于呈现出更完美的钢琴演奏技巧。

凭借钢琴演奏者真诚的情感投入与扎实的演奏技巧,钢琴作品可以得到完美的诠释,观众也可以深刻理解钢琴作品的内涵并与之产生共鸣。

一首钢琴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情感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一致的,在钢琴演奏中也要注意这一点。

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风格,反映在他们不同的钢琴作品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演奏者在演奏中必须注意并精准地抓住这一点。

这要求表演者在表演前正确,完整地掌握作品的风格。

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理解并准确地表达钢琴作品的艺术情感,使作品的情感得以完美呈现,并与观众产生共鸣。

(三)提高演奏者的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与演奏著名的钢琴曲,演奏者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通过对钢琴理论知识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对将要演奏的钢琴作品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设计好表达对应情感的演奏技巧,把这些技巧和要呈现的情感相结合,并在曲调演奏之前就应充满感情。

只有这样演奏出的钢琴曲才能震撼人心。

钢琴作品可以向观众呈现各样的情感元素,例如活泼、感人、热情或者悲伤等等,而所有的这些感受都需要演奏者去做出自己的演绎和呈现,才能让观众更好地欣赏。

观众需要与演奏者进行更多的情感交往,他们希望在作品中听到更多的情感表现,从而充分参与到这场音乐盛宴中。

一场好的表演能让演奏者与观众都更好感受到钢琴带来的美感,获得灵感的启发和音乐表演的乐趣,感受音乐的快乐。

(四)有助于把握钢琴作品的节奏性

有些钢琴作品表达的情感比较柔和,节奏也比较舒缓,演奏者在弹奏这种慢节奏作品可能会出现抢拍的情况。

而在那些情感表现较为剧烈的钢琴作品时,作品的节奏越来越快,演奏又跟不上节拍的速度。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演奏速度与钢琴作品的意境不协调,造成非常尴尬的局面。

因此,演奏者在演奏中应当正确地把控作品的节拍以及自己演奏的速度,正确地理解要演奏的钢琴作品的背景和思想,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奏中。

情感的融入有助于演奏者把握钢琴作品中的节奏性。

二、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

根据美国钢琴的“第一夫人”露丝·

斯兰查斯卡(RuthSlenczynska)的说法,一位合格的钢琴演奏者应该对每场表演充满热爱,每一场表演都能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并描绘出不同的丰富情感画面。

只有这样不懈的努力才能让钢琴演奏者蜕变成为一名钢琴大师,无论是演奏哪一首钢琴作品,演奏者生动的思想感情的注入都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感受,以及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一)将技巧与情感相融合

要呈现出一首完美的钢琴作品,并不是由乐谱直接决定的,事实上,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

钢琴演奏时为了表达曲目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技巧是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

而只有在对钢琴作品完全理解的基础上,钢琴演奏者才能完美地融入自己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从而深刻地表达出钢琴作品的内涵,最终产生震撼的效果。

在钢琴作品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不能只有技巧没有情感,也不能只靠情感而没有技巧。

二者只有通过演奏者的处理互相搭配,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触键方式和情感表达

在钢琴演奏中不同的情感表达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体现在触键方式上,不同的触键方式传达出来的音色是不同的,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演奏者应该根据要传达的情感来选择不同的触键方式。

将这些情感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例如,在弹奏柔和的音乐作品时,演奏者的手指应靠近按键,然后轻轻按下按键;

当演奏强烈而充满激情的作品时,演奏者需要发挥他所有的力量,将所有力量都灌注在自己的指尖,用力地敲击琴键。

通过这样不断根据作品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触键方式,演奏者才能很好地把握住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并传达出里面蕴含的思想感情。

2.力度大小和情感表达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力量也是可以直接影响到情感表达的又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弹奏钢琴作品的时候,演奏者需要根据作品中不同的情感及音色,及时调整自己的弹奏力度。

当弹奏的作品属于比较舒缓而柔和的那一类音乐时,演奏者应该以较低的强度演奏并且发挥更均匀的力量;

当演奏者在演奏一些充满激情,强烈而壮丽的钢琴作品时,就要倾尽全身之力表现出这种强大的情感,用高亢的音色传达出恢弘的气势。

值得格外注意的一点是,在弹奏钢琴作品时,演奏者从最初的有意控制力量转变到对音乐力量变化的自然表达,使音乐中的情感表达融入自己的潜意识,成为身体本能的一部分,将需要表达的情感以更自然更充分的形式展现出来。

3.踏板应用和情感表达

钢琴作品不同,其展现的音色和情感自然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演奏者根据作品的音色准确使用踏板,以此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例如有些钢琴作品感情基调是欢快、愉悦的,这时演奏者就可以使用连音踏板,尽可能地保持一个连续的声音特性,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作品明快愉悦的声音特质;

当演奏柔和,抒情的音乐时,可以用来分开踏板,加强其表演特色。

总之,踏板的使用应该基于钢琴及钢琴作品的音色,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将钢琴的音色发挥到极致,使情感能在演奏过程中得到恰到好处的表达。

(二)提高演奏者的专业素质

要呈现出一首完美的钢琴作品,演奏者对其创作背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深入了解了创作者的主体思想和在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作品,并帮助演奏者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加以自己的发挥,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好地体会到钢琴的独特魅力。

因此,在进行钢琴伴奏的时候,必须要提高演奏者的专业素质,让演奏者必须要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基本功得到扎实的基础,巩固自己的演奏效果。

培养演奏的音乐情感想象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欣赏著名的钢琴曲,演奏者必须要不断的进行学习,从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为主,进行双层面的培养。

让演奏者能够在日积月累的时间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演奏能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最终完美的展现出钢琴作品中的情感。

只有具有情感感染力,才能够演奏出震撼人心的乐曲。

(三)提高演奏者的情感想象力

演奏者是一首钢琴作品演奏成败的关键。

在钢琴表演中,演奏者必须充分的投入到需要表现出的情感中,然后再进行演奏,这就要求在钢琴表演时,演奏者必须集中注意力,不能有一丝分心。

对钢琴作品中所展现的内容有充分地了解和自己的感悟,通过自己的情感及想象力来表现这首钢琴作品,展现出钢琴作品的内涵。

(四)把握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创作者在创作钢琴作品时,必然融入了自身的审美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演奏者首先要了解作品的背景,了解创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创作目的,设身处地去想象自己处在这样的时代和背景下,会有怎样的情感,会将怎样的想法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最终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这首作品之中,达到“人曲合一”的境界。

要达到这种状态对演奏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深刻地理解了作品才能准确地通过自己的演奏风格,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能够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产生极具魅力的表演效果。

(五)理解曲目的内涵与情感

每个钢琴曲目都包含了其创作者赋予的特定的内涵与情感,演奏者在演绎钢琴曲目时,必须要更好地了解作曲家的作品,了解创作者的目的和时代背景等,从而与作曲家产生情感共鸣,重现钢琴作品的创作过程,而非想象或者随意发挥。

为了更好地理解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演奏者可以采取搜集视频和音频的方法来赏析大师演奏的作品,并对钢琴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其次,需要参考相关钢琴作品的更多信息,了解钢琴作品时间背景,作曲家自己的背景,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其他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解读与评价等等,努力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的发挥,将钢琴作品的内涵演绎出来。

三、钢琴演奏中情感的表现

情感是人们固有的,而音乐则是人们用于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是否能很好地进行情感表达是衡量一个钢琴演奏者是否出色的一个重要方式。

如果一个钢琴演奏者只有高超的技术却没有情感,那么他弹奏的作品即使技术再好也是干瘪的,空洞的,无法真正打动人心的。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它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培养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

笔者认为,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钢琴作品中的表情记号

一首钢琴作品中有不同的标记情感的记号,这些记号结合在一起时,它们就会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

如果你从钢琴作品中取出所有音乐符号,看看其中的各种情感记号,就会发现塔门连接了起来贯穿整个钢琴作品。

例如,力度记号与钢琴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具有力量的钢琴作品演奏出的声音可以令人兴奋,振奋和激动。

渐强的力度记号表达的是自信果敢的情绪,顿音是肯定,渐强是情绪的递进,渐弱则是情绪的缓和。

钢琴声音的强度是不断变化的,既能够表现出外在愤怒的嚎叫,也能够传达内在交织的情绪。

正是这些不同的力度变化的过程,使钢琴作品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给了听众充分的想象空间。

另一个在情感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速度记号。

不同音乐有不同的节奏,即有着不同的速度,这些速度在乐谱中是通过速度记号来体现的。

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情绪,可以是欢快的,也可以是柔和安静或者舒缓忧郁的。

一般而言,意大利语在速度方面,表达的意义更多,定义范围也更精确。

例如,“行板”(andante)的定义可以是速度的“慢”,也可以是情绪的缓和宁静。

“快板”(allegro)的定义可以是速度的“快”,也可以是情绪上的激昂振奋。

所以,速度记号也和情绪是互相关联的关系。

常见的例子有贝多芬在《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中将渐快的速度记号用于结尾,为的是体现一种辉煌壮烈的气势(见谱例1);

而格里格在《摇篮曲》中,用渐慢的速度记号来呈现静谧安详的氛围。

演奏者在演奏中要充分重视这些速度记号,并在掌握之后用来在作品中表达情感(见谱例2)。

谱例1:

谱例2:

(二)注重对钢琴作品的理解能力

演奏者要想将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完整地展现出来,除了乐谱中标注的表情记号,更要对整个作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拿中国著名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来说,它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题基调是生动活泼,就像牧羊男孩快乐的吹奏笛子,与绿色的田野行成呼应。

第二部分用民间舞蹈音乐来作为主题,与牧童的笛声相互呼应,听众仿佛看到了牧童在田野上欢笑舞蹈的样子。

最后一部分笛声又再次出现,联合第一段,形成欧洲音乐中的典型形式结构,演奏时生动自然,情感上也要表达出自然流畅的感觉。

在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必须要理解钢琴作品,才能够表演出真实的情感。

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要掌握钢琴作品所需要的演奏技巧,展现出其中蕴藏的情感并不是那么容易。

最开始教师不要选择太高深复杂的乐曲,以免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简单有趣的钢琴作品开始入手,逐渐培养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能力。

如果学生不理解钢琴作品,他们就无法理解钢琴作品背后的意图和感受。

所完成的钢琴作品也会毫无生气,没有演奏热情或个性。

只有理解钢琴作品中创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才能完全解读钢琴作品。

因此,让演奏者充分了解钢琴作品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三)注重对于音色的掌控能力

俄罗斯杰出的钢琴家教育家亨利高说:

“钢琴的音色是钢琴家应该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因为音色本身就是属于音乐的东西,演奏出甜美的声音,可以使音乐表现力大大提高。

”钢琴演奏者必须生动地发挥出钢琴作品的情感,将乐曲背后的思想精准地传达出来,再现创作者创作时地心境和感受。

这首先就要求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仔细聆听,了解演奏的声音大小,音调高低,音质是否流畅优雅,以及是否达到了自己需要表达的情感的要求,耳朵听到的钢琴音色反馈到大脑,经过反复练习后再通过大脑控制手指,这会有助于演奏者在进行弹奏钢琴时,更好地展示钢琴作品。

其次,音色的调节与按键方法直接相关。

不同的触键方法会显示不同的音色和情感。

演奏者需要了解钢琴作品背景,深入分析后更好地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投入到工作中,通过不同的按键方式把感情带给观众,准确地通过触摸键来表达情感。

例如,要进行快节奏的动作演绎,音色必须是明亮的。

此时,弹奏所需要的触摸键方式应该是干净整洁的。

如果情感是细腻和柔和的,那么音色也必须是光滑柔和的。

此时,弹奏钢琴键时应该是用手指轻柔按键。

对于不同的作品,或同一作品的不同部分,情感表达的要求不同,触摸键技术也应不同,灵活准确地掌握按键技巧,才能够对音色有一个很好地掌握。

最后,要想更好地调节和控制音色,还应该认真研习踏板的使用方法。

钢琴通常有三个踏板,从左到右依次是弱音踏板、中踏板和延音踏板。

每一种踏板都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色效果,演奏者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对踏板的使用特点有一个细致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从而更好地控制音调,传达出更好地音乐情感。

延音踏板使得音色更加流畅,弱音踏板会让音色更小。

而复调钢琴作品中往往很少会用到踏板。

因此,是否对音色有准确的把控会直接影响情绪的表现。

为了发挥良好的情感基调,演奏者必须要注重对音色的掌控。

作为钢琴演奏者应该学习多去聆听不同钢琴作品的音色,只有聆听钢琴的音色,才能够掌握到钢琴的演奏技巧。

演奏者需要多聆听钢琴作品,听辨音色的不同。

在演奏的时候也要边弹边听,注意自己是否做到了正确的演奏。

只有把音色掌握了,才能够表现出钢琴作品中的情感。

结语

钢琴作品不是单纯地将不同的音符组合在一起,而是而是创作者在情感和思想上的一次倾诉和释放。

很多演奏者为了避免弹错音,在演奏中总是不够放开,畏手畏脚,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演奏者不应该盯着某一处的细节不放,而要注意表现出来的钢琴作品的完整性,错一两个音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怕的是对作品整体性的歪曲和理解错误。

时刻要谨记钢琴作品的灵魂在于其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主题。

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钢琴作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同样的钢琴作品在每个演奏者的表演下都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状态。

演奏的手法可以是相同的,但是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尽相同的。

对于演奏者而言,首先应该充分熟知并理解要演奏的钢琴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在演奏中投入自己饱满的情感,用最好的状态来完成每一次演出。

如果自己都不投入其中,又何谈来打动别人呢?

通过全情投入的演奏,将钢琴作品进行完美展现。

情感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富有感情的演奏可以让钢琴作品具有打动人心,深入灵魂的力量,反过来也促使演奏者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培养审美情趣,有助于把握钢琴作品的节奏性。

对于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作为演奏者必须要有充分的情感,才能够表现出钢琴作品的内涵。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书写研究,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钢琴演奏中情感表现与培养的了解,找到培养的办法,从而更好地表现情感。

参考文献

[1]周树德.浅谈“情感”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7(6):

100-100.

[2]刘晓婧.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培养与表现[J].北方音乐,2013(9):

40-40.

[3]万雨薇.“情感”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探讨[J].河北农机,2017(8):

48-49.

[4]谢友超.浅谈钢琴演奏的情感表达[J].艺术科技,2017(11):

212.

[5]刘胡亦闻.浅谈如何提高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的能力[J].戏剧之家,2015(12):

67-67.

[6]崔秀峰.关于钢琴演奏中音乐与情感表达的研究[J].音乐生活,2016(3):

63-64.

[7]陈婷婷.论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J].艺海,2013(5):

74-74.

[8]姜涛.浅谈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6(18).

[9]赵元.浅谈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4):

169-171.

[10]郭千.浅谈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的情感表达——以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为例[J].黄河之声,2018.

[11]LyricPieces,Op.38(Grieg,Edvard)-IMSLP/PetrucciMusicLibrary:

FreePublicDomainSheetMusic[EB/OL].Imslp.org,[2019-04-24].

[12]PianoSonataNo.8,Op.13(Beethoven,Ludwigvan)-IMSLP/PetrucciMusicLibrary:

FreePublicDomainSheetMusic[EB/OL].Imslp.org,[2019-04-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