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8200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赛题100题及答案精华版Word下载.docx

9.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及此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胜利完成。

拨乱反正,最重要的是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

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12.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

13.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4.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5.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作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这一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

16.1956年6月7日,我国举重运动员陈镜开在上海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由美国选手保持的最轻量级挺举132.5公斤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17.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汽车。

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经过三年的紧张施工,1956年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并装配出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就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18.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19.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隆重举行。

该桥全长1670余米,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20.1957年末至1958年初,在农村掀起的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和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高潮,拉开了“大跃进”的序幕。

21.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村的管理相对薄弱,使农村改革具备了更广大的群众基础和更有利的推广条件。

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中国改革进程因而得以在农村首先突破。

2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队的统一经营与家庭的分户经营结合起来,把农民的切身利益同产量密切联系起来。

随后几年时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解决了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3.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单位,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中提出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五讲四美”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在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中,中央总结了有些地方开展的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活动经验,从1983年起,把“五讲四美”和“三热爱”统一起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24.“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容是: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5.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26.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27.1986年3月3日,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

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八六三计划”。

《纲要》提出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中的十五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今后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28.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9.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即: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0.党的十三大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依据这个理论和路线制定了全面改革的基本方针和行动纲领。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32.我国第一家企业自办的银行是1987年9月开办的中信银行。

33.1989年10月1日,电影《开国大典》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范围内公映。

影片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发生在国共两党中诸多生动的历史人物与事件。

此后,《焦裕禄》、《巍巍昆仑》等一大批主旋律作品开始公映。

34.1990年9月1日,全长375公里、纵贯辽东半岛的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线正式通车。

它始建于1984年6月,是中国大陆兴建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

35.1991年12月15日正式并网发电的浙江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也是我国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36.1991年12月16日成立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首任会长是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

协会宗旨是:

“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37.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四大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8.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它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又进行了两年的施工准备,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全部竣工。

39.1995年2月15日,是中国12亿人口日。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已超过14亿,实行计划生育使这一人口日推迟了9年。

40.1995年4月29日,江泽民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号召,指出,“孔繁森同志是我们全党的楷模。

我们要像当年学习焦裕禄、学习雷锋一样,大力开展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的活动”。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孔繁森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

41.1996年1月,中国民生银行开业,这是新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创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42.1997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通知》指出,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43.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

44.从1998年11月开始,全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集中时间,分期分批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4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6.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4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49.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党中央于2004年11月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50.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51.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中,提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2.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十五”重点工程之一,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其与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并称为21世纪中国“三大建设工程”。

它以新疆塔里木为主气源地,以长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

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东至上海市西郊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上海市等9个省(区)市,全长4000千米,管径1016毫米,最大供气量200亿立方米/年。

53.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用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54.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人口1900多万,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2007年末,广西约有壮族1650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

55.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人力资源是我国各类战略资源中最具实力的资源。

56.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

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

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57.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58.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59.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61.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62.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6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6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66.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6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68.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69.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70.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该机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向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该机构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71.青藏铁路东起青海的格尔木,西至西藏的拉萨,全长1956公里,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其最高点唐古拉山口超过了海拔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72.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获得清晰月面图像,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在深空探测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73.2008年5月1日起实行试运营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已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

它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自行投资的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

74.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75.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

76.1983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无锡市正式实行市管县新体制。

原苏州地区所辖的无锡县、江阴县,镇江地区所辖的宜兴县划归无锡市管辖,开始形成大无锡的格局。

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县先后撤县设市。

77.以无锡农村为代表的苏南农村发展机制,被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1984年首次总结为“苏南模式”。

这一模式和“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一起,被公认为对中国改革开放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78.无锡县是中国乡镇企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1956年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春雷造船厂。

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1992年7月,在首届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评比中,无锡县名列第一,以后又连续两次位居榜首,被誉为“华夏第一县”。

江阴市从2003年起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连续7年排名第一。

79.1993年5月,无锡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正式上市,这是江苏省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由此无锡资本市场逐步发展。

截至2008年底,我市共有45家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超300亿元人民币,上市公司数和募集资金数在全国地级市中居首位。

其中,江阴市拥有22家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160多亿元,上市公司数量之多,被业内称为“江阴板块”。

80.2006年,我市在国内率先启动面向全球五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的“530”计划。

至2007年,累计有68名领军型海外归国人才创办了“530”企业。

2008年,又有184名领军型海外归国人才创办了“530”企业。

同年4月2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无锡大力引进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对此作了报道。

81.2007年6月12日,《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三谷三基地”建设的决定》指出,集成电路、光伏、液晶、生物、动漫与网络游戏、服务外包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谷”是指“硅谷”、“液晶谷”、“生物谷”;

“三基地”是指动漫产业基地、信息外包基地、流程外包基地。

82.2007年9月25日,我市出台《关于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123”计划的政策意见》,提出到2010年末,全市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100家,每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年出口超过3000万美元。

83.2008年3月31日,市委常委会作出决定,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无锡解放日,这对于我们牢记历史,继承光荣革命传统,传承无锡城市精神,对于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加快和谐宜人新无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4.2009年1月,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保增长、创新创业促转型、政企合作维稳定”作为突出任务,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85.改革开放以来,无锡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鸿山遗址、高城墩遗址、阖闾古城考古、宜兴紫砂、惠山泥人等一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名人故居、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锡剧博物馆、无锡博物院等相继建成开放。

2007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复无锡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86.惠山区原系“华夏第一县”锡山市的锡西片,2000年12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而成立。

87.2001年5月12日,惠山区举行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纪委的挂牌、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惠山区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88.2005年,惠山区人均财政收入在无锡市率先突破一万元,成为全省继太仓之后第二个实现人均财政收入突破一万元的县(区)。

89.2008年,惠山区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分别达1098亿元、1084亿元。

90.截至2008年底,惠山区一二三产业比重约为2:

70:

28。

91.惠山区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是传统的工业强区。

经过多年发展,区域内工业门类较为齐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纺织为基础,四大新兴产业和三大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工业结构新格局。

92.近年来,惠山区注重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加快产业集群化建设,全力打造冶金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风电设备三大产业集群,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8年,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荣获全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称号,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风电设备产业集群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成为全国唯一的同县域拥有2个集群竞争力100强的县区,为全区工业集约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3.2008年1月,我区出台《关于全面开展“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全区8条省、市级河道,11条区级河道,78条镇级河道及其他重点河道纳入考核。

94.截至2008年底,全区共有47个居民委员会和97个村民委员会。

95.2008年,惠山区蝉联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六名。

96.惠山区经济实力雄厚。

200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8.4亿元,财政收入达70.0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3.4亿元,增长2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02亿元。

97.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四大新兴产业的扶持意见》确定的总体目标,到2013年,全区四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左右。

98.1984年4月8日,无锡市委总结推广原无锡县堰桥乡对乡镇企业实行“一包三改”的经验,即以承包责任制为核心,把企业干部的任命制改为选聘制,把固定工资制改为浮动工资制,把工人录用制改为合同工制,将乡镇企业的改革引向深入。

当年的4月1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效》一文,并配发评论《把“包”字引向乡镇企业》,引起轰动。

其后,江苏省委批转无锡市委《关于总结和推广无锡县堰桥乡乡镇工业“一包三改”经验的报告》,要求全省各地学习推广。

99.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扬“四千四万”(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精神,无锡县乡镇工业蓬勃兴起,实现了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

到1983年,前洲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149亿元,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亿元乡”。

100.2009年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我区洛社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村”的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成为无锡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