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8581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

《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19年最新版).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二章讲三个问题,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第一节讲两个问题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近代中国已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一)、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根本依据。

1、近代中国的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

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先天的不足,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了很大部分,工业的比重不高,它所经营的,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又因为,清贵族夫人与外国驻华公使夫人合影。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用虎、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还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

图上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文化,经济,政治上:

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政治上:

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经济上:

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经济上: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万两白银,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00万两),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思想文化上: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

即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太平天国起义:

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840一1919),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孙中山和宋庆龄。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图为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总统。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19一1949),在十月革命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

自在阶级指的是,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觉悟到把资本家当作一个阶级来反对,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阶级和独立的政治力量,还不了解自己的历史任务,因而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还是分散的、自发的,甚至是以破坏机器的方式进行的。

自为阶级是指无产阶级认识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进入了对资产阶级进行自觉的、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阶级。

中国早期产业工人的发展图,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准备了思想基础。

邓中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上海工人声援五四运动。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为了挽救空前沉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无法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第二节,第二节讲两个问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总路线是相当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分清敌友,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动力,无产阶级,包括工人阶级。

无产的“产”,指的是生产资料,而不是个人财产。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的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

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

贫雇农是贫农和雇农的并称。

贫农是指那些只有较少土地、部分或大部分租用其他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耕作,并交纳地租的农民。

雇农是旧社会农村中的长工、月工、零工等。

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民族资产阶级由地主、商人、小官僚、手工作坊主转化而来,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团体。

两面性:

一方面:

另一方面: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这是中国的民主革命由“旧”变“新”的首要标志。

基本优点:

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自身特点和优点:

一、受帝、封、官三重压迫,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分布集中,有利于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三、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第一次提出(1940年1月):

新民主主义论2、第二次论证(1945年4月):

论联合政府3、第三次补充(1947年12月):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内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基本内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形式,新民主主义的政体,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主要内容,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形式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第三节,第三节讲三个问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也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1、统一战线,首先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其次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毛泽东指出: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3、党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