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12docWord格式.docx
《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12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12doc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化工业阶段,必然要遇到各种棘手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以现阶段制造业发展状况出发,试图解决制造业
中的一些问题,并为今后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中国制造业现状
1.1真实的生产率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与德国相当,可以说是个制造大国。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的劳动力便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但两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比拼是看生产效率的,即单位产品(或相同产品、产值)所消耗的人工成本。
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倍,但是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是中国的1.3倍,日本和中国比,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9. 9 和1.2,这已是十年前的数据,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升了很多,换句话讲,我们的生产率在不断降低,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供应市场掩盖了这一趋势。
同时,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主要工业产品有80%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大量的生产能力放空;
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又严重缺乏,重要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这也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
1.2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对外依赖度达50 % ,60%以上的装备需进口,科技对发展的贡献率仅占
30% ,发明专利只占世界总量的1.8%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外来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支撑。
支撑中国企业生存的条件:
一是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靠低价格竞争,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
二是依靠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支持下的本土市场优势,强宏观,弱企业。
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掩盖了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尴尬,如果这种不利局面还不改变,接下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会面临严重障碍,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会为此付
出很大代价。
1.3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
制造业是规模效益最为显着的产业,但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体制,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的状况十分突出,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
1.4低端产品生产扩张过度,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
企业长期盲目扩大产量,导致我国制造业在低附加值或低科技含量产品生产方面能力过剩,382种主要工业品中87%供过于求,而高科技工业品仍严重依赖进口。
1.5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较低。
尽管近些年国家强调技术革新,但技术对产出的贡献率仍很低。
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418%,而美国制造业在2000年人均产值为86559美元,是我国的1817 倍。
另外,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2% ,而发达国家是42%,工业污染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10倍。
还有,我国产品的增值率为30 %,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48%,47%和41 %。
这说明,我国制造业投人与产出过程中存在过低的资源利用率。
1.6 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我国许多公司仍然没有按照国际惯例改变其管理,导致企业竞争力大打折扣,而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导致制造业出现无序的价格竞争。
同时,我国的企业非常缺乏全球营销经验,主要依靠国外分销商或合作伙伴在国际市场上推销中国商品。
1.7缺少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003 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 名中有57家制造企业,33家属于后50位,24 家打进前50 名,仅3家挤进了前10名的行列,其中2家属于能源行业,1家属于汽车行业。
从前10 名的行业分布特点看,能源业、电信业以及金融业发展较快,而机电、化工等制造业则相对实力较弱。
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庞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与之相差甚远,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全球500强的榜单上也仅在第81位,营业收入换算后仅相当于同行埃克森美孚公司营业收入的2.1%;
而中国一汽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仅为通用汽车的7.147%。
1.8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如果说科技创新能力弱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那么,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科技、教育“两张皮”和教育、经济“两张皮”的体制弊端则是制约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
我国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经济以及教育与经济长期处在剥离状态,科技、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功能不强,科技、教育和经济运作各行其是,产、学、研难以互动,缺乏国家宏观协调机制,全社会有限科技资源的整合集成利用和科技力量的协调有序运作不到位。
我国科技系统有自己独特的任务、目标、体制、组织机制和评价体系,因此与教育系统、产业界的联系不密切,与人才培养、知识转移、成果转化和整个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这个价值链是脱节的。
一些科研单位封闭式的科技管理体制导致其游离在制造企业之外,不能紧紧围绕企业生产中的难题和需求开展科研,其成果也不容易进入市场。
而与科技界、企业界缺乏亲和力
的教育系统,由于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工程、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更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尤其在国家战略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出现较大偏差。
科技创新不仅未对中国制造业起推动作用,反而起着阻碍作用,违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原理。
2.解决当前制造业难题,实现制造业的长足发展
2.1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东西部并行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制造业转移出现新的战略动向。
研发环节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趋势在不断加强。
当然,核心研发仍然留在跨国公司的总部,其地区总部或分部从事的主要是本地化的研发。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研发环节的转移加快了其技术的转移,同时也加强了对其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
相应地,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更多地采取了独资的形式,并购投资的增长也明显加快。
尽管这一阶段外资对技术壁垒设限甚高,但溢出效应仍不可避免。
内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外资的先进技术;
东部地区在今后的外资引进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外资质量,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将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
此外,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外资企业在研发方面与国内企业、高校以及各种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对于西部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还无法承接外资的溢出效应。
在引进外资方面,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选择的引进,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较高的技术水平。
西部地区目前主要任务是加大在科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为当地企业获取外资的溢出效应积极创造条件。
同时,西部应发扬自身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营造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降低物流、贸易成本,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如果不这样做,东西部的差距还有不断加大的可能。
2.2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制造业的重要地位首先,全社会要形成一种共识:
尽管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但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制造业在工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中的物质基础地位没有变。
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国情,不能以知识经济发展代替工业经济发展,以信息化代替工业化。
而只能把发展工业经济与发展知识经济协调起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要从历史与现实、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全新视角,充分认识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以及制造业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度关联。
还要清楚地看到,人类文明进程中工业化阶段不可绕过,即使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发达国家的经济载体仍是制造业,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也还是制造业。
第三,要站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制造业存亡兴衰决定国家存亡兴衰”的观点。
要不间断地对国内外制造技术实力进行比较研究,以知己知彼。
要汲取英、美等国历史上曾轻视制造业导致经济大滑坡的惨痛教训,借鉴美、日、德、韩等工业化国家因十分重视制造业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成功经验。
要认准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走向。
2.3 建立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首先,国家应建立健全科技、教育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宏观协调机制,加强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经济、教育与经济的三大接口,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国家及地方应自上而下成立技术创新协调机构,加强对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调控,使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要将科技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应在国家层面制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计划,尽快出台我国的科学教育标准和技术教育标准,以更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其次,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与经济改革吻合、协调、连贯的科技和教育政策,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再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机构,要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在教育与科技研发方面的结合,推动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合作方优势互补、互动发展。
最后,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要率先架设高校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桥梁,直接面向工程实际、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
主战场,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并把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技术、管理问题紧密结.
合起来。
从而使工程教育能够尽快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需求。
2.4 积极培育大企业,提高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
制造业是规模效益十分显着的产业,目前我国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成本偏高、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公司大企业的形成途径或方式一般认为有两种:
一是通过资本积累,以“滚雪球”的方式形成大企业,但这种形成方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现实国际竞争压力。
二是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来实现。
这是大企业形成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应该说这也是我国大企业今后形成的主要方式。
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政策的制定及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上来,为建立市场兼并机制创造条件。
2.5促使制造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其一,要从改革产权关系、产权结构着手推进国有企业的深层次改革,紧紧围绕产权这个经济体制的核心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使产权边界更明晰、产权运作及管理更规范,真正取得国企运行机制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性进展,确保企业成为一个有足够自由度和自主权的完全市场化的经济实体,使其能在全球化市场立足,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炼自己的生存及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企业自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其二,要建立市场经济中的优胜劣汰及退出机制,包括企业破产等死亡制度。
市场经济的吐故纳新主要表现在企业竞争的退出机制上,只有清除竞争后的垃圾,创新才不会受阻,才有利于企业研发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整个社会还必须有完善的风险转移机制,帮助那些勇于冒险创新的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其三,国家要引导企业从以传统的降低成本的竞争发展方式,向以市场、技术创新为主的竞争发展方式转变。
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理论和经验,应用工业工程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来实现系统效率和效益目标,实施企业再造与知识管理,把企业制度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以管理创新为强大杠杆,撬动企业技术创新。
其四,实行国企厂长、经理、CEO(首席执行官)选拔市场化,以与国企经营机制市场化保持合拍。
一是要解除政府对企业直接的人事控制纽带,作为现代企业灵魂和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不能再是政府行政命令型的。
二是要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制,以竞争性、市场化的选聘机制替代行政性、官员化的任免机制。
三是要培育充分竞争、自由而有序流动的企业经营人才市场,保证国有企业可从市场上吸纳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并且具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的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
其五,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企业研发机制。
一是国家应重点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中心,同时积极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要引导企业调整以跟踪和模仿为主的技术发展思路,把自主开发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及改良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
二是企业领导要提高对技术中心的认知程度,高度重视研发工作,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力量,采取多元筹资,加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
要提出中长期开发计划,拟定具体项目执行方案,使企业技术创新真正落到了实处。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主要靠国家投入的状况。
三是寻求适合国情的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
要构建鼓励科技人员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的激励机制,如实行专利权人、职务发明人奖励制度;
设立原始性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把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
以此为科研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潜能创造条件。
综合来看,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并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是我国制造业得以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世界制造业市场是广阔的,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必须把握机会,找到自己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方面
的差距,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加以改进,为中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以期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未来真正的世界制造业强国。
公司离职证明的格式范本
员工_____,担任_______公司的_______职务,由于_________原因提出辞职,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以资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正规版:
劳动关系终止确认书
甲方:
XXXX公司(散文阅读:
www.sanwen.net)
乙方:
身份证号:
乙方原为甲方职工,于2006年月日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甲乙双方确认终止劳动关系。
双方现已就经济补偿金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所有问题达成一致,并已一次性结清,不再有需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申请处理的任何争议和纠纷。
同时,乙方已完成离职交接工作。
特此证明。
甲方(签章):
乙方签字:
甲方代表签字:
2.
离职证明标准格式注意事项:
1.证明格式。
2.必有信息:
单位名称(注册全称),离职者姓名,离职者曾任职务,在职时间,证明开具日期,开具日期处加盖公章(“骑年压月”)。
另外,一般写明身份证号,因为那才是的。
3.有竞业限制协议且公司方面支付了补偿金的,建议在离职证明里加以说明竞业限制约定。
4.页眉打印有公司LOGO——宣传公司形象。
可以选择是否添加公司联系方式。
5.一般用A4纸打印(档案管理标准),现实中也有些公司采取一式两份中间分割处盖骑缝章的方式。
6.无错别字,不允许篡改,若填写证明时出错建议重新开具。
7.现在的证明一般是在留存的空白版本基础上添加变动信息后打印,看上去整洁,美观,便于存档。
不建议使用便笺手写。
离职证明标准格式
【范本一】
离职证明
先生/女士/小姐(身份证号为)自20**年01月01日入职我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助理职务,至20**年07月31日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在职期间无不良表现,经协商一致,已办理离职手续。
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20**年07月31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本二】
兹证明先生/女士/小姐原系我公司市场开发部职员,在职时间为20**年01月01日至20**年07月31日。
现已办理完所有离职手续。
特此证明!
20**年07月31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本三】
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自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在我公司担任________(部门)的_______职务,由于___个人______原因提出辞职,现已与公司解除离职,几乎是一般人的职业生涯中都要经历的事情。
正确的离职,会将你带入职业成长的快车道,而错误的离职,则将你带往职业生涯的停车
核心提示:
前制造业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中国制造”落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务必将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为中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以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水之源、木之本,是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支柱。
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目前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阶段,要完全实现工业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少还需要十几年的努力。
宏观上看,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以至于现在有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
我国已完成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此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飞速发展为特点,产业结构轻型化,我国已将加工制造业在这一阶段发展到极致,“世界制造工厂”这顶帽子并非浪得虚名,但仅仅局限于消费品领域。
随着产业升级,我们已不可避免发展到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阶段”,也有人称之为“后工业化时代”。
根据我国的一般经验,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安置300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70 万人。
重化工业阶段,必然要遇到各种棘手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以现阶段制造业发展状况出发,试图解决制造业
1.中国制造业现状
1.1真实的生产率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与德国相当,可以说是个制造大国。
但两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比拼是看生产效率的,即单位产品(或相同产品、产值) 所消耗的人工成本。
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倍,但是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是中国的1.3倍,日本和中国比,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9. 9 和1.2 ,这已是十年前的数据,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升了很多,换句话讲,我们的生产率在不断降低,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供应市场掩盖了这一趋势。
同时,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主要工业产品有80%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大量的生产能力放空;
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又严重缺乏,重要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这也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
1.2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对外依赖度达50% ,60 %以上的装备需进口,科技对发展的贡献率仅占
30%,发明专利只占世界总量的1. 8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外来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支撑。
一是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靠低价格竞争,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
二是依靠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支持下的本土市场优势,强宏观,弱企业。
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掩盖了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尴尬,如果这种不利局面还不改变,接下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会面临严重障碍,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会为此付
1.3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
制造业是规模效益最为显着的产业,但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体制,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的状况十分突出,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
1.4 低端产品生产扩张过度,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
企业长期盲目扩大产量,导致我国制造业在低附加值或低科技含量产品生产方面能力过剩,382种主要工业品中87%供过于求,而高科技工业品仍严重依赖进口。
1.5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较低。
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418 %,而美国制造业在2000 年人均产值为86559美元,是我国的1817倍。
另外,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2% ,而发达国家是42 %,工业污染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10倍。
还有,我国产品的增值率为30% ,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48%,47%和41%。
1.6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1.7缺少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名中有57家制造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