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764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

《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docx

级聚酰亚胺氟复合薄膜绕包扁线

200级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绕包扁线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00级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绕包〔单层或双层〕铜扁线的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200级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绕包铜扁线,简称复合

膜绕包扁线。

2引用标准

GB6108绕组线导体

GB1343绕包线试验方法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5584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

GB4047漆包线试验方法

3术语、代号及符号

3.1术语

3.1.1导体

指复合薄膜绕包扁线被除去绝缘后的金属部分。

3.1.2绝缘厚度

复合薄膜绕包扁线外形以尺寸之差。

3.1.3热级

热级即为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的耐热等级,200级要求最小湿度为300,热度温度至少为220。

C

3.2.1系列代号

薄膜绕包线M

3.2.2绝缘材料代号

聚酰亚B复合薄膜绕包扁线宽边尺寸,mm

胺一氟46复合薄膜YF

323导体材料代号

铜T(省略)

3.2.4导体形状代号

扁导体B

325薄膜绕包层数代号

单层D(省略)

双层E

3.3符号

A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窄边尺寸,mm

B复合薄膜绕包扁线宽边尺寸,mm

机械工业部1993—08—21批

1993—10—01实施

JB

6757—93

a导体窄边尺寸,mm;

b导体宽边尺寸,mm

r导体圆角半径,mm

s导体截面,mm

3.4型号

复合薄膜绕包扁线型号如表1所示

表1

MYFB

200级单聚酰亚胺一氟46复合薄膜绕包铜扁线

MYFEB

200级双聚酰亚胺一氟46复合薄膜绕包铜扁线

3.5产品表示方法

3.5.1产品用型号、规格、最小绝缘厚度、热级及本标准编号表示,由于本标准中只有一个热级,因此省略不标。

3.5.2举例

标称尺寸a边2.00mm,b边5.00mm最小绝缘厚度0.100mm的200级双聚酰亚胺一氟46复合薄膜绕包铜扁线表示为:

MYF—0.1002.00X5.00JB6757—93

标称尺寸a边1.80mmb边4.00mm最小绝缘厚度0.200mm的2300级双聚酰亚胺一氟46复合薄膜绕包铜扁线表示为:

MYF—0.2001..80X4.00JB6757—93

4技术要求

4.1材料

4.1.1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用铜扁线应符合GB5584.2TBR型铜扁线的要求,铜扁线表面应光洁,不应有毛刺、擦伤、铜粉、氧化层及油污等。

4.1.2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绝缘应采用聚酰亚胺一氟46复合薄膜,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

4.2导体

4.2.1导体标称尺寸和截面积应符合GB6108.3中表1的规定。

4.2.2导体尺寸偏差应符合GB6108.3中表3的规定。

4.2.3导体圆角半径应符合GB6108.3中表4的规定

4.3绝缘

431单层复合薄膜绕包扁线与双层复合薄膜绕包扁线各有五种绝缘厚度,分别

以序号1〜5排序。

4.3.2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的最小绝缘厚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4.3.3最大外形尺寸

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的最大外形尺寸应不大于导体最大尺寸大绝缘厚度之和。

最大绝缘厚度如表3规定。

当复合薄膜绕包扁线最大外形尺寸符合要求时,最大绝缘厚度允许超过表3规定值。

JB

6757—93

表2

序号

最小绝缘厚度(A—a)

mm

单层绕包

双层绕包

1

0.100

0.200

2

0.130

0.260

3

0.170

0.340

4

0.210

0.430

5

0.260

0.510

 

表3

序号

最小绝缘厚度(A—a)

mm

单层绕包

双层绕包|

(B-b)13

(A—a)

(B—b)13

(A—a)

1

0.130

0.140

0.260

0.280

2

0.170

0.180

0.330

0.350

3

0.220

0.230

0.440

0.460

4

0.280

0.290

0.550

0.570

5

0.330

0.340

0.660

0.680

注:

1)(B—b)不考核

电阻

20C时单位长度的直流电阻R。

应不大于按下式计算的值。

R20=p10/SSmin=

2

aminxbmin—0.8584rmin

式中:

Smin导体最小截面,mm2;

amin导体最小宽边尺寸,mm

bmin导体最小宽边尺寸,mm

rmin导体最大圆角半径,mm;

p20——20r时铜的电阻率,取1/58Qmni/m.

伸长率

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的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

制备试样时,应用不损伤导体有的方法将标记做在裸导体上。

表4

窄边(a)标称尺寸mm

伸长率%

a<3.00

30

2.50va<5.60

33

4.6回弹性

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的最大回弹角应不大于5

4.7

柔韧性与附着性

4.7.1弯曲

试样分别在4倍宽边和4倍窄边尺寸的试样上进行窄边和宽边弯曲后,绝缘层应不开裂或分层。

JB

6757—93

4.7.2附着性

单层薄膜绕包线拉伸15%,双层薄膜绕包线拉伸10%后,绝缘层失去附着性的长度应不大于1b.

4.8热冲

适用,要求在考虑中。

4.9击穿电压

在4倍窄边尺寸的试棒上进行宽边弯曲,2个S形试样的4个击穿电压值应不小于表5规定值。

表5

序号

窄边(a)标称尺寸

击穿电压(有效值)V]

单层绕包

双层绕包

1

2000

3000

2

2500

4000

3

3000

5000

4

a<3.00

3500

6000

5

4000

7000

1

1500

2500

2

3.00va<5.60

2000

3000

3

2300

3500

4

2600

4200

5

3000

5000

4.10耐热性

用符合标准附录A要求的聚酰亚胺一氟46复合薄膜,制造直径为1.00mm的复合薄膜绕包铜圆线,参照采用GB4074.21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时,对应于20.000h外外推寿合的温度应不低于200C,或最低试验温度所测得的寿命不低于5.000ho

4.11外观

4.11.1薄膜应紧密,平整地绕包在导体上,复合薄膜绕包扁线表面应光滑,没有起皱、翘起等缺陷。

4.11.2双层绕包时,应采用同向绕包,里、外层的搭缝均匀错开。

5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按表6规定。

其中附着性、热冲及耐热性试验方法均采用GB4074相应

的试验方法,但试样为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绝缘层为复合薄膜。

JB

6757—93

表6

序号

项目名称

试验方法

试验类型

1

尺寸

GB1343.2

T.S

1.1

导体尺寸

1.2

导体尺寸偏差

1.3

导体圆角半径

1.4

最大外形尺寸

1.5

绝缘厚度

2

电阻

GB/T3048.2

T.S

3

伸长率

GB1343.3

T.S

4

回弹性

GB1343.4

T.S

5

柔韧性与附着性

5.1

弯曲

GB1343.6

T.S

5.2

附着性

GB4074.10

T.S

6

热冲

GB4074.12

T.S

7

击穿电压

GB1343.9

T.S

8

耐热性

GB4074.21

T

9

外观

正常视力检查

R

10

包装

正常视力检查

R

6检验规则

6.1产品由制造厂的质量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出厂和的产品应附有

质量检验合格证或认证标志。

6.2产品应按表6规定进行检验。

6.3型式试验(T),抽样试验(S)和例行试验(R)的定义参风GB1343.1.

6.4每批抽样数量为5%,但至少不少于2盘或2圈。

6.5抽样项目的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仍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即为不合格品。

7包装、标志

7.1包装

7.1.1复合薄膜绕包扁线应成盘或成圈交货,每盘(圈)上的线应紧密、均匀、整齐,并妥善包装。

7.1.2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线段之间不允许焊接,每盘(圈)的线段数及每个线的

重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当一盘(圈)线多于一个线段时,应在标签上标明线段数量。

7.2标志

每盘(圈)线应有标签,标明:

a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及标准编号;

b毛重、净重,Kg;

c制造日期;

d制造厂名、商标或认证标志。

JB

6757—93

附录A

聚酰亚胺一氟46复合薄膜技术要求

(补充件)

A1复合薄膜绕包扁线用绝缘材料一聚酰亚胺一氟46复保薄膜的性能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

目名称

单面涂氟46树脂的聚酰亚胺薄膜

双面涂氟46树脂的聚酰亚胺薄膜

透明或半透明的金黄色薄膜,表面平滑、无针孔、气泡和导电杂质,边缘整齐无破损

厚度mm

0.03〜0.12

0.04〜0.12

长度m

>50

>40

宽度mm

6〜450

6〜450

抗张强度

MPa

>90

>80

断裂伸长率

%

>40

>40

剥离强度

N/2.5cm

击穿强度

MV/m

>120

>120

体积电阻率(室温)

Qcm

>1012

>1012

表面电阻率Q

>1012

>1012

介电常数(10Hz)

2〜3

2〜3

介质损耗系数(室温

2

10Hz)

0.001

0.001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电缆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元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