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7633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

《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第1次教学调研文档格式.docx

电解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

4Ag++2H2O===4Ag+O2↑+4H+

B.SO2通入过量Ca(ClO)2溶液中: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在碳酸氢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

2HCO3-+Ca2++2OH-==CO32-+CaCO3↓+2H2O

D.NaHCO3的水解:

HCO3-+H2O==CO32-+H3O+

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含有NA个CH3COO-的醋酸溶液中,H+数目略大于NA

B.N60结构如右图,28gN60单质中含有的N-N键个数为NA

C.2.9g熟石膏(2CaSO4·

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C—Cl键的数目约

为0.4NA

7.高温金属陶瓷广泛应用于火箭和导弹技术中。

将铝粉、石墨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涂在金属表面,在高温下煅烧:

4Al+3TiO2+3C=2Al2O3+3TiC,留在金属表面的涂层是一种高温金属陶瓷。

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TiO2是氧化剂,C、Al是还原剂 

B.TiC中钛元素为-4价

C.TiC是分子晶体,Al2O3是离子晶体

D.每生成1molTiC转移电子4mol

8.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

室温下将一药匙氢氧化镁加入盛有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测得滤液的pH=11,密度为1.0g·

cm-3,则该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为

A.2.9×

10-2gB.2.9×

10-3gC.5.8×

10-2gD.5.8×

10-3g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在周期表的前三个周期中,位置相邻的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33,则有关这三种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在同一周期B.可能在同一主族

C.可能有两种元素在第二周期D.可能有两种元素在第三周期

10.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

Na+、NH4+、SiO32-、Cl-

B.水电离产生的c(H+)=1×

10-13mol·

L-1的溶液:

Na+、S2-、SO42-、NO3-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

Na+、Mg2+、Br-、SCN-

D.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

NH4+、Ca2+、Mg2+、I-

1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某无色溶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溶液是钠盐溶液;

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③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1000mol/LKMnO4溶液;

④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⑤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小苏打溶液清洗;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⑦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⑧某溶液加入NaOH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NH4+。

A.①⑤⑦B.②④⑧C.③④⑦⑧D.②③⑤⑥

12.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依据相对分子质量能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

B.NaCl晶体中Na+和Cl-存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关系

C.SiC晶体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原子晶体的熔点低

13.一种大型蓄电系统的电池总反应为:

2Na2S2+NaBr3Na2S4+3NaBr,电池中的左右

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允许钠离子通过);

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过程中,Na+离子的流向为从右到左

B.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3NaBr–2e-=NaBr3+2Na+ 

C.放电前,左侧电解质为Na2S2,右侧电解质为NaBr3

D.放电过程中,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10mLpH=12的Ba(OH)2溶液与40mLcmol·

L-1的NaHSO4溶液混合,当溶液中的Ba2+、SO42-均恰好完全沉淀,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50mL,则溶液pH=11

B.某二元酸(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H++HA-,HA-H++A2-

则NaHA溶液中:

c(Na+)=c(A2-)+c(HA-)+c(H2A)

C.pH=12的氨水溶液与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c(Cl-)>c(NH4+)>c(H+)>c(OH-)

D.浓度均为0.1mol·

L-1的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H+)=2c(CO32-)+c(OH-)

15.在恒压密闭容器M(如图Ⅰ)和恒容密闭容器N(如图Ⅱ)中,分别加入amolA和amolB,起始时两容器体积均为V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A(?

)+B(?

)xC(g);

ΔH<0

平衡时M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4

B.若N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A、B有一种是气态

C.若A为气体,B为非气体,则平衡时M、N中C的物质的量相等

D.若A、B均为气体,平衡时M中A的转化率小于N中A的转化率

16.把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混合粉末分为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加入到100mL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干燥的气体2.24L(标准状况),再将此气体通入到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气体减少为2.016L(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粉末中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及原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A

B

C

D

Na2O2和NaHCO3的

物质的量之比

8:

1

9:

2

1:

8

2:

9

原稀盐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mol/L

3.4

1.1

1.8

1.3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17.(6分)请按要求填空:

⑴玻璃棒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一般有如下三种用途:

搅拌、引流和蘸取溶液。

下列实验中至少用到其中两个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③用硫酸铜晶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氧化铜④测定某溶液的pH

⑤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

(2)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洗涤沉淀的方法是。

18.(10分)为证明相同物质的量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相同,但两者的反应速率不同,某化学学习小组用镁粉、盐酸、醋酸溶液等为原料和量筒等仪器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对镁粉、盐酸、醋酸溶液的要求有。

⑵实验时在量筒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开始时,盐酸几乎完全反应时,最后。

⑶通过这个实验,在一定意义上还能说明。

19.(14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⑴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侯氏制碱法”提出下列三种制备NaHCO3的实验方案。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2较合理,请说明方案3的不足之处是。

方案1:

分别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方案2:

将二氧化碳通入含氨的NaCl饱和溶液;

方案3:

将氨气通入含二氧化碳的NaCl饱和溶液中。

⑵根据方案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和装置图:

步骤1:

配制含氨的饱和食盐水。

在100mL的锥形瓶中加入20mL氨水(体积比1:

1),再加入8g食盐,塞紧橡皮塞,振荡几分钟,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

步骤2:

制备碳酸氢钠。

按图组装实验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向各仪器中加入相应的试剂,开始制备碳酸氢钠。

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在30℃—35℃(大于35℃时NH4HCO3会分解)和二氧化碳的通入速度(以出现能数得清的连续气泡为好)。

反应结束后,把锥形瓶浸入冷水中,使较多的晶体析出,过滤、洗涤。

①为控制反应温度在30℃~35℃,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②装置B中试剂是,它的作用为。

③装置C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检验步骤2中所得晶体是碳酸氢钠而不是氯化钠的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

⑤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答: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20、(8分)某同一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数据如右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单质D的分子式为。

与元素C同

主族的元素N和氢能构成18e-的分子,其化

学式为。

⑵短周期元素M与元素A同主族,M的

最简单氢化物(R)1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5.65kJ的热量,则R的燃烧热为

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1.(6分)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备受关注。

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曲线:

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3-,5表示Pb(OH)42-】

⑴Pb(NO3)2溶液中,(填“>

”、“=”或“<

”)。

⑵往Pb(NO3)2溶液中滴入稀NaOH溶液,当pH=12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NO3-除外)有

⑶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2EH(s)+Pb2+E2Pb(s)+2H+

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填代号)。

A.10~12B.7~10C.6~7

22.(10分)已知甲和I、L、M均为常见的单质,I在常温下为气体,L、M为金属;

气体K的水溶液显碱性;

A是由前20号元素组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

1的离子化合物,且阴离子含有14个电子;

乙是一种红棕色的粉未,G为白色胶状沉淀,D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C的溶液常用于在实验室检验E。

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在图中没有列出)。

请根据要求填空:

(1)A的化学式,E的电子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J→G的离子方程式。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12分)目前已普遍推广使用新型车用燃料——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是将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其密度与乙醇几乎相等,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5%。

(1)乙醇汽油中乙醇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

⑵某城市为减少氮的氧化物的排放,将燃烧汽油的汽车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电池的电动车,电池总反应为:

CH4+2O2+2KOH==K2CO3+3H2O,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⑶NO2能和异氰酸(其结构式为H-N=C=O)反应生成N2、CO2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⑷N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常温下,将NO压缩到1.01×

107Pa,然后置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强迅速下降,当降至略低于原压强的2/3时就不再改变。

已知此过程中有N2O产生,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什么最后气体的压强略小于原压强的2/3?

答:

_______________。

⑸请列举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至少回答两点):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4.(7分)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氧化物,通常含有部分CaO,且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

为分析某过氧化钙样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0.271g样品,灼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CaO、O2和H2O,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mL。

②另取0.271g样品,溶于稀盐酸,加热煮沸使生成的H2O2完全分解。

然后将溶液中的Ca2+完全转化成CaC2O4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用0.0700mol/LKMnO4溶液滴定,共用去20.0mLKMnO4溶液。

化学方程式如下:

5CaC2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CaSO4+10CO2+8H2O

⑴ 

计算0.271g样品中的CaO2的物质的量。

⑵计算样品中的CaO2·

xH2O的x值。

25.(15分)接触法制硫酸排放的尾气中,含少量的二氧化硫。

⑴为了测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取10.0L尾气(标准状况)缓慢通过足量的溴水,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为0.233g。

则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

⑵某研究小组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再向吸收液中加入硫酸,制取高浓度的SO2气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

为测定所得固体样品中(NH4)2SO4和NH4HSO4的含量,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和80.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并加热到90℃左右,充分反应,使氨气全部逸出[设此时(NH4)2SO4和NH4HSO4均没发生自身的分解]。

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实验序号

样品质量/g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氨气的体积/mL

14.8

80.0

3.36

29.6

4.48

44.4

2.24

74.0

0.00

据此,请回答:

①当用7.4g该样品和80.0mL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而进行同样的实验时,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氨气的体积为。

②试计算该样品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

③欲计算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则应选择序号的实验数据,由此求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⑶将尾气通入含有amolNaOH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对此请在下图中分别画出n(Na2SO)、n(NaHSO)随尾气中n(SO2)的变化曲线。

徐州市xx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说明:

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时,使用与本答案不同的其它合理答案的也给分。

一、共32分。

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2.C3.D4.B5.A6.A7.D8.B

二、共32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CD10.D11.B12.B13.BD14.A15.BC16.AD

三、共30分。

第17题6分,第

(1)题4分,第

(2)题2分。

第18题10分,每空2分。

第19题14分,每空2分。

17.

(1)①③⑤

(2)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至水浸过固体,待水滤出后,再加水洗涤,连洗几次

18.

(1)镁粉足量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要相同

(2)与盐酸相连的量筒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与醋酸相连的量筒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在同温同压下收集到的氢气体积几乎完全相同

(3)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且随反应进行该平衡不断向醋酸电离的方向移动

19.

(1)二氧化碳在水(或NaCl溶液)中溶解度小,不利于NaHCO3的生成

(2)①水浴控温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③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④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反应激烈冒出大量气泡,最后剩余物全部溶解,说明得到的晶体为NaHCO3(如果加入盐酸后晶体全部溶解而无气泡产生,则得到的晶体可能是食盐)(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⑤先向少量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

四、共24分。

第20题8分,每空2分。

第21题6分,每空2分。

第22题10分,每空2分。

20.⑴Cl2H2O2

⑵890.4CH4(g)+2O2(g)=CO2(g)+2H2O(l);

ΔH=-890.4kJ/mol

21.⑴<

⑵Pb(OH)3-、Pb(OH)42-、OH-

⑶C

22.⑴CaC2

⑷CO2+AlO2-+2H2O=Al(OH)3↓+HCO3-(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五、共10分。

第(3)题4分,其余每小题各2分。

23.

(1)10%

⑵CH4+10OH--8e-=CO32-+7H2O

⑶3NO=N2O+NO2,2NO2=N2O4

⑷可再生,减少污染,能有效消除燃烧室、气门等部位积炭的形成,提高燃油品质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六、共22分。

第24题7分,第

(1)题3分,第

(2)题4分。

第25题15分,第

(1)题3分;

(2)题8分,第①、②题各2分,第③题4分;

第(3)题4分。

24.

(1)0.003mol

(2)n(Ca2+)=0.0035mol

m(CaO)=0.028g

n(H2O)=0.0015mol

x=1/2

25.⑴ 

0.224%

⑵①1.68L

②1∶4(说明:

用序号Ⅰ的相关数据计算)

③Ⅱ或Ⅲ5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