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18542398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34.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

《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示范文本)Word下载.docx

(二)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46

(三)建设项目综合效益 47

六、实施保障 48

(一)强化工作组织领导 48

(二)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49

(三)健全项目推进机制 51

(四)强化精准招商引资 52

附表:

1、重点建设项目汇总表

2、创新重点项目改革清单

3、美丽载体建设任务表

4、十大标志性工程责任单位表

附图:

1、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图

2、总体空间格局示意图

3、综合交通设施布局图

4、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图

县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

为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大花园典型示范,现根据省发改委《关于调整桐乡等10家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单位实施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特修编《县大花园典型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期限为202a-202b年。

展望到2035年。

一、县域基本情况

(一)基本县情

1.区域概况

县位于省南部,东邻瑞安市、南接平阳县,西连景宁县、泰顺县,北靠青田县,县城距省会杭州市400千米,距市80千米(均系直线距离),国土面积1296.44平方公里。

县下辖12镇5乡,其中,西坑畲族镇、周山畲族乡2个民族乡镇,大峃镇为县城所在地。

县西北部属洞宫山脉罗山支脉,从景宁县入境,横贯铜铃山、西坑等乡镇,山势陡峭高峻;

东南部属南雁支脉,从泰顺县入境,沿飞云江南岸延伸,山势稍为平缓。

地势自西南略向东北倾斜,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地典型地貌,山地占国土面积80%,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大峃镇为四面环山,城区占地约14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周围有少量小谷地,泗溪自百丈漈贯穿全镇注入飞云江,并有龙溪、凤溪、象溪三条支流。

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热量丰富。

县气象站资料统计表明,年平均气温18.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3℃;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8.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5.9℃。

年平均降雨量1830.6毫米,雨量多集中在4~9月,降雨以春雨、梅雨和台风雨为主。

年平均无霜期345.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13.1小时,年均风速1.3米/秒,年平均蒸发量1249.8毫米。

境内气候差异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小气候资源丰富。

县位于飞云江上游,水系分属飞云江、瓯江、鳌江三大流域。

飞云江横贯县境南部10个乡镇,流经河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12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6.7%,有玉泉溪、泗溪、峃作口溪、黄坦坑、珊溪坑等主要支流。

县境东北部铜铃山镇、南田镇、玉壶镇的部分小溪向北注入瓯江水系,流域面积144.8平方公里。

县境南部桂山乡的部分小溪,向南注入鳌江水系,流域面积19.3平方公里。

境内建有总库容18.24亿立方米的珊溪水库坝址,另有高岭头水库、吴坳坑水库、天顶湖水库等水库。

2.经济发展

紧扣“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主题,积极推动绿色崛起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亿元,增速9.1%,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829元,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3.84亿元、9.63亿元,增长22.2%、1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1万元、1.91万元,增长8.9%、1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呈现崛起发展良好态势。

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2019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42亿元,增长3.1%,农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种植业继续居于农业主导地位,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高山蔬菜、糯米山药等优势种植业实现更快发展;

同时,茶叶、杨梅等林业经济发展提速,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稳步提高。

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已建成4个4A级和10个3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景区乡镇、3A县城、102个A级景区村、3个市级特色旅游村,建成4家星级饭店、1个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南田镇武阳村)、1个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山一角中药养生休闲园)、70余家民宿、70余家在册农家乐,先后获得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称号和“旅游总评榜之年度全域旅游推进奖”,被评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201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4.28亿元、增长16%。

其中,过夜游客68.89万人次、增长16%,实现门票收入0.96亿元、增长48.5%。

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全年工业增加值超过10.4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66亿元,建筑业实现产值30.64亿元。

3.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趋近经济发展水平。

2019年底户籍人口41.08万人,全年常住人口24.5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6%。

现有各类学校69所,在校学生33380人。

人均教育经费投入2610.36元、占地面积27.7平方米,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97.43%,中小学实验室配齐率、教学仪器设备和音体美器材配备达标学校、公办学校五类基本功能室达标率、无线校园覆盖率、校园网建有率均为100%。

建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剧院、博物馆各1个,以及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城市书房、6个百姓书屋、4家电影放映影院、3家文化驿站、170家文化礼堂等各类文化设施,拥有25家艺术表演团体。

现有141个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卫生院数17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831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848人。

建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5个床位3172张,243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图1-1县道路交通建设现状

(二)资源环境

1.资源禀赋情况。

县国土总面积为1296.44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面积为870.36平方公里;

其次为耕地,面积258.72平方公里,占19.96%;

城乡建设用地31.3平方公里,占2.41%,交通水利用地26.43平方公里,占2.04%。

森林面积9.68万公顷,林木蓄积量696.6万立方米。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79亿立方米,地均水资源量13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000立方米。

现状供水能力1.91亿立方米,建有6个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32个日供水200吨以上(含)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创建了珊溪水库、泗溪、玉壶水厂饮用水源地、梅树水库、塘头坑水库、谷砌塘水库等6个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要求。

图1-2县城乡环境整治效果实景

2.生态环境状况。

县控以上11个地表水断面水质有1个Ⅰ类水质(文瑞交界断面)、8个Ⅱ类水质、2个Ⅲ类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到II-III类水标准。

围绕水质提升,建成了飞云江省级湿地公园、飞云江治理一期二期等治水项目,实现了主要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和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提前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229个行政村、14个社区、1个居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四级运营模式,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县城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各项指标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99.3%,PM2.5均值为26µ

g/m3,两项指标在全省排名均为前列。

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昼间)53.6dB(A),道路交通噪声加权平均声级值63.0dB(A)。

图1-3县典型文化与旅游资源

3.文化和旅游资源。

历史悠久,古遗址古建筑众多,后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谥号为名,伯温文化享誉全国,红色文化、畲乡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等底蕴丰厚,是省第二大侨乡、革命老根据地县和统战工作重点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保单位、历史文化村镇等资源丰富,拥有刘基庙(墓)等9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太公漈、刘伯温传说等5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县毛泽东像章纪念馆、赵少忠青石艺术博物馆、浙南民俗文化展示馆、民俗文化馆等非国有博物馆,刘廷玑、吕纯阳等历代文化名人留下50余首山水诗篇。

独特的地质构造孕育了全国单体落差最大的百丈漈飞瀑、誉为“华夏一绝”的铜铃壶穴奇观、“华东第一峡”的岩门大峡谷、奇峰耸峙的朱阳九峰、高山之巅的天顶湖,夏秋凉爽的高山台地及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已建成百丈漈—飞云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4个4A景区和10个3A景区。

专栏1:

县主要文化与旅游资源

风景名胜区:

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面积140平方公里,包括百丈漈、飞云湖、朱阳九峰、龙麒源、刘基庙、刘基故里6个主要区块。

旅游景区:

百丈漈景区、铜铃山景区、龙麒源景区、森林氧吧小镇等4个4A级旅游景区;

峡谷景廊景区、猴王谷景区、月老山景区、刘基故里景区、七星武阳、九溪欢乐谷、天顶湖休闲农庄、山一角、仙人居、迦南美地养生度假区、仙果庄园等10个3A级旅游景区。

自然保护区:

黄寮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垟森林公园、金朱森林公园、黄鹿山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

9个市级和县级森林公园。

文化旅游资源:

太公漈、刘伯温传说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田民居营造技艺等3个省级,65个市级和148个县级;

刘基庙(墓)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壶中美合作所等8处省级,等76处县级;

石门台(林叔超民居)、祠堂山(赵氏宗祠)等58处建筑;

大会岭、道岭等千年红枫古道;

上石庄、下石庄、篁庄、九都、朱川、梧溪、培头、大会岭脚、东方、呈岭、南河等22个历史文化村落;

刘伯温、赵超构、美学专家施昌东、戏画高手施昌秀等历史名人。

图1-4县历史文化村落和文物建筑分布

二、创建工作基础

(一)经验做法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主动承担生态保护与赶超发展的双重任务,紧抓扬生态之长、补交通之短、破出路之难、抓富民之策四大关键,积极开展生态功能区、生态县、主体功能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试点项目,推动“两山”转化,为大花园典型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1、聚焦品牌铸造,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从资源向资本转变。

坚持“生态立县”之本。

一是突出生态整治。

坚守“护好一江清水到”底线,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黑臭河治理”“清三河”等整治行动,珊溪水源保护工作连续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

二是突出以环境再造提升品质。

统筹推进县城旅游化改造、美丽小镇创建、美丽乡村提升、美丽线性工程和“清洁家园”“绿满”“4+2”专项行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圆满收官,连续3年荣获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进县。

三是突出以品牌创建释放红利。

强化县、乡镇、社区、村居四级联动,把系列生态品牌创建与美丽乡村、五水共治、养殖业转产转业等工作相结合,把生态资源转化与“强化造血功能”相结合,把“零星散种”的农家乐、民宿游编织成网,把度假乡村、农业庄园、美丽田园串联成线。

2、聚焦主导产业,着力推动全域旅游从“跟跑”向“领跑”转变。

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引领的最美大花园,一是大力推进核心景区改造提升,按照“每年打造一个核心精品景区”节奏,打造百丈漈、安福寺等核心景区并整合创建“刘伯温故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带动新增一批高品质3A级以上景区,形成“多点开花,众星拱月”的品质旅游景区集群。

二是大力推进重大旅游平台和项目落地,通过组建旅投公司和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加大旅游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引,获批天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森林氧吧特色小镇、文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等省级产业平台,招商引进自游港空中花园小镇、“东方慢城”飞云湖小镇等重大旅游综合体,以及首旅、浙派、东方园林等大大企业开发乡村旅游精品。

三是大力推进“旅游+”产业链条延伸。

深入实施“旅游+”“+旅游”,带动乡村旅游、康养产业、时尚文体产业成为增长亮点,2019年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3、聚焦绿色崛起,着力推动产品供给向生态绿色转变。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导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助推“两山”转化。

一是打造一批生态产业平台。

积极打造珊溪万亩杨梅综合开发园区、二源糯米山药示范园区、黄坦仙果园艺等现代农业园区;

整合申报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省级后备),打造省级天湖旅游度假区、文商回归旅游配套服务业集聚区、森林氧吧小镇、文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4大省级服务业平台,入驻企业483家。

二是培育一批生态龙头企业。

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力度,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

三是加大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

坚持“优质供给、延伸增值”的原则,加大茶叶、杨梅、高山蔬菜优势主导产业和中华蜜蜂、糯米山药、红心猕猴桃、鲜切花等特色农产品培育,积极推进生态农庄、观光茶园、休闲农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探索成立全市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

4、聚焦区位改善,着力推动综合交通从末端向枢纽转变。

凝聚“砸锅卖铁办交通”共识,把交通建设作为“生命工程”,争取全省交通补短板典型示范区,“十三五”时期“建成高速、加密路网、开辟通航、纳入高铁”目标顺利推进。

一是打造外快交通。

龙丽温高速瑞文段建成通车,结束不通高速的历史,重点推进文景段、文泰段、文青段三条高速、温武吉铁路和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同时积极推动与泰顺、平阳、青田、瑞安等周边县市的县际公路建设。

二是打造内畅交通。

按照“每年开工一条”的要求,重点推进国省道建设,力争尽快形成县域骨干交通网。

三是发展游憩交通。

重点实施“连村连景公路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建设“四好农村路”、通景公路和美丽绿道网,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

5、聚焦改革创新,着力推进绿色生态体制机制破题。

围绕“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人民有益”绿色制度体系建设,坚持“改革为发展破题、为百姓增利”,按照省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率先完成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公布,首创开通“移动互联网+审批”综合服务平台,在意大利米兰设立首个海外代办服务点,打造“最多跑一次”海外版。

(二)主要短板

1、基础设施瓶颈突出。

至今尚未开通高铁,距离市区交通时间约1.5个小时,距离“省域1小时交通圈”目标差距较大,成为制约发展的首要瓶颈。

县域骨干交通网络尚未形成,交通联系方式单一,互联互通能力明显不足,路网密度低至1.43公里/平方公里,农村公路等级相对偏低,通行条件不良,准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达到1018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54.8%,交通带动效益难显。

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城乡建设缺乏合理引导,与居民和游客更高层次需求有较大差距,其中,大峃镇建成区面积仅4.8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5万人。

2、要素供给保障不足。

土地要素支撑不足,现有的城乡用地规模已超过规划用地范围指标,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规划指标不够(平均仅约350亩),用地指标缺口大、占补平衡指标难落实等制约越发明显。

县级财政实力薄弱,无法顺利推进事关全县保护与发展大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引导资金供给。

人才外流严重,人才密度仅340人/万人,特别是现代农业、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人才明显不足。

3、环境约束较为突出。

作为核心水源保护地,水源地保护区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占国土面积比重高达95%,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发展受限严重,生态补偿金额和渠道严重不足,难以解决保护区内居民后续发展问题,库区移民后扶持政策匮乏,实现居民增收和全面小康社会的难度加大,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9.7%、63.9%。

地形地貌复杂,缺乏优质耕地和林地,适宜高强度开发的平地和低丘缓坡较少,开发建设既面临环境保护压力,也存在开发成本偏高等困境。

4、体制机制仍然不顺。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尚未打破,市场主导配置要素资源的机制尚未形成。

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补偿标准过低,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加大,青山绿水向金山银山转换机制不畅。

财政投资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在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受到较大制约。

在大花园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涉及乡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安居乐业等方方面面,也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当地居民等不同主体,统筹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的机制尚未形成。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大花园建设战略部署和大花园行动计划安排,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三美”战略目标,坚守生态安全底线,坚持改革创新动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交通先行、全域旅游、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四大关键环节,构筑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游、人文空间精致和谐的美丽花园格局,形成生态休闲旅游引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美丽经济格局,塑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城乡融合协调的社会和谐格局,把建设成为在长三角知名的福地养生大花园、最佳旅游目的地名城、西部生态休闲带发展新标杆,努力打造高山台地大花园典型样板。

(二)基本原则

以生态安全为底线。

树立“大保护”理念,坚守“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底线,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力度,科学有序开发各类自然资源,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交通先行为支撑。

统筹推进高速、铁路、航空和西部客运枢纽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融入省市“一小时交通圈”;

加快国省道、县际公路、通景公路、“四好农村公路”等旅游通道建设,实现县域“半小时交通圈”,打造一批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形成“快进内畅、绿色慢行”的综合交通网,支撑融入大花园和浙闽赣皖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

以全域旅游为引领。

对接浙西南生态旅游带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引领战略,注重“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景区创建,做大做强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名城;

协同带动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幸福产业等产业提质增效,以及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华侨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增强全域旅游在县域绿色崛起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重点平台为载体。

加大重点旅游区、优势农业区、服务业集聚区、生态工业区等产业平台建设力度,招引一批集生态、旅游、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重大项目,形成产业增长极和融合发展示范区;

按照小城镇旅游化改造“179”工程布局,打造若干个“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的宜居宜游美丽小城镇,不断提高大峃和重点镇的公共服务水平和集聚辐射能力。

以改革破局为动力。

以积累绿色财富和增加绿色福利为目标,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探索建立国土空间差异化发展和精细化管控机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机制、新农村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等体制机制,增强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逐步打通“两山”转换通道。

(三)战略定位

围绕“三美”总目标,实施“宜游宜居生态县”总战略,把建设成为在长三角知名的福地养生大花园、休闲旅游目的地名城、西部生态休闲带发展新标杆,努力打造文化独具韵味、山水充满魅力、产业初显优势的高山台地大花园典型样板。

长三角知名的福地养生大花园。

依托丰富山水资源、优越生态环境和福地养生文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公平参与健康养生旅游业发展,积极探索福地文化和养生健康资源一体化经营机制,健全医养结合机制,引导开发运动健身、道家养生、祈福禅修、中医理疗、食疗养生、夏季避暑、森林康养、生态养老等健康养生养老产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具备竞争力和影响力较强的医疗康养项目和健康养生集聚地,培育壮大“大健康”产业,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健康养生、生态养老大花园。

休闲旅游目的地名城。

发挥生态优良、文化深厚、空气凉爽、山水奇观等优势,围绕“天然、伯温故里”品牌,以全域旅游为方向,开发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等旅游精品,高水平建设高等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特色化打造旅游风情小镇和旅游村落,精品化建设田园综合体、现代农庄等现代农业园区,完善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做强“大旅游”产业,成为“生态”“文化”引领,“观光”“休闲”“度假”并举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名城。

西部生态休闲带发展新标杆。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总抓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稳步推进全域美丽建设,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塑造生态环境优美的“记得住乡愁,最忆是”大花园形象。

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全域绿色发展活力。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以精准开展扶贫攻坚、破解基础设施瓶颈、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振兴乡村传统文化、营造新型农村社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全县人民共享幸福和谐大花园福利。

通过生态生产生活联动发展和全面创建,打造西部生态生态休闲产业带发展新标杆。

(四)创建目标

1、到202b年

生态环境全省领先。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生态环境质量和公众满意度稳居省市前列。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34%,受保护地区面积占比大于42%,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在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7.5%以上。

生活生产方式绿色。

基本形成高等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生态产业平台、旅游风情小镇、景区村落等为支撑的宜居宜业格局,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普及,绿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旅游业总收入52亿元,累计A级以上景区村数量150个,累计3A级以上景区数量16个,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100%,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92%,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86%。

资源高效清洁利用。

通过健全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实施“标准地”“能源双控”等制度,力争单位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累计降低23%、能耗降低10%、用水量降低45%。

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得到更广泛利用,非化石发电量增长30%。

人民生活和谐幸福。

通过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万元、2.3万元,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52%。

初步建立起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社保体系,初步搭建起空间形态整体优美、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环境景观“洁化、绿化、美化”的理想家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人均教育经费2650元。

2、到2022年。

基本实现全域景观化建设目标和“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山水风光与美丽村镇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现代农业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品牌省内知名,探索总结一批经验和典型,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大花园建设的新样板、金名片。

通过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带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别达到5.3万元、2.5万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3、到2035年。

进一步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宜游的生活空间、精致和谐的人文空间”,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新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新境界,高水平建成浙南最美大花园。

县大花园典型建设指标体系

序号

类别

具体指标

单位

2019年实际值

202a年目标值

202b年目标值

指标

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